APP下载

个体生存社会化的理论内涵及时代意义

2024-05-27李晓霞李雪林

关键词:共同富裕社会化命运

李晓霞,李雪林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 200234)

2015 年9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时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命运共同体》的讲话,他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1]15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也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交往活动范围的扩大,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封闭状态逐渐被打破,使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同整个人类的历史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历史[2]200。于是,“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3]88。在这一背景下,每一个个体都应该超越狭隘的个体生存界限,走社会化生存的道路。所谓个体生存社会化①个体生存社会化概念由何云峰教授首次提出,是为了保障个体未来发展的确定性,指的是每个个体都要超越个体生存界限,走社会化生存的道路。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人类联合。具体可参见何云峰《劳动幸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年,第78-80、197 页。就是指人类克服和超越了自私化生存,按照生存社会化的原则联合行动以保障每个个体都能够共生共存,其最终的理论旨归是实现劳动幸福,进而让每个个体都能明白劳动幸福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不仅仅是社会的事情,而是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社会有责任健全和保障良好的有助于维护劳动幸福权的治理体系,个人更要努力奋斗,通过自身创造性诚实劳动实现幸福美好的生活[4]8-14。因此,个体生存社会化对于劳动幸福、美好生活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个体生存社会化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借鉴。

一、个体生存社会化理论的提出

个体生存社会化理论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理论根据。个体生存社会化不仅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发展需要,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世界历史理论是对全球化的早期形态的理论表达,其本身就意味着人类的“相互依存性”即潜在意义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5]。因此,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就成为个体生存社会化的提出背景,理解个体生存社会化的提出背景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其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提出背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

虽然马克思并不是最早提出世界历史理论的哲学家,但他在继承前人思想,尤其是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的基础上探究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发展进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个体实现社会化生存提供了理论前提与科学指导。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世界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6]541这表明马克思在对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批判吸收的基础上,将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归结为物质性的行动,这一物质性的行动实质上就是劳动。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不外乎通过劳动来实现,并且每一时代都在前一时代的基础上进行,一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6]540。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资料的不断累积,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界限不断被打破,在历史逐渐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同时,个人的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大,日益增强的世界市场力量对个人的控制也逐步增强。当下,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时代,人类的命运和发展普遍联系起来,大家都处在同一个命运共同体之中,这无疑为个体生存社会化的提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此外,随着全球性问题的日益突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遭遇了新的挑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全人类共同联合起来保护生态、共建美好家园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由此,各国开始打造多边共赢共存的“命运共同体”,共谋生存与发展。而这也意味着每一个个体开始抛弃个体化的生存模式而走向人类联合也即社会化的生存模式。可以说,个体生存社会化是当今时代面对各种危机和挑战时人类要作出的选择,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以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构想为基础,站在全球人类的立场上为实现各国人民利益的中国方案,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和平、安宁、开放、美丽、繁荣的全人类相互依存、全面发展的世界。由此可以看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即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它是世界历史理论内在规律的必然反映,也是应对全球性危机的必然要求。个体生存社会化正是基于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而提出的,某种程度上来说,个体生存社会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是一致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然要求个体走社会化生存的道路。因此,在这一背景之下,个体生存社会化理论应运而生。

(二)生成逻辑——基于劳动创造人类个体和人类历史的理论逻辑

个体生存社会化理论的产生始于马克思的经典理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理论内含了个体必然与他人产生联系和交往的逻辑前提。而个体与他人产生联系和交往的中介就是劳动。因此,我们可以从劳动这一个体的基本生存方式着手去理解个体生存社会化的生成逻辑。

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7]23个人存在的方式使人成为特殊的个体,“人是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人的特殊性使人成为个体,成为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6]188。人之所以是特殊的,是因为动物与它们自身的生命活动是同一的,它们的生产对象仅仅是它们自身,而人则能够通过劳动将生活变成自己的对象。于是劳动就将人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分开来,人也就成为了特殊的社会存在物。除此之外,个人需要通过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出能够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这一物质生产活动(也可以理解为通俗意义上的人类劳动)是个人生命得以维持的根本前提,也是个人现实性的根本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体生存表现为现实的个人通过劳动维持生存的过程,同时也表现为每个个体实际的生活过程。也就是说,个人的生活过程与他们的生产过程是一致的,都需要通过劳动作为中介。因此,劳动创造人的过程也就是个体通过劳动维持生存的过程。

此外,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个体,还创造了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而这一过程也是个体生存社会化的理论展现。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历史就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物质生产活动创造的,“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6]196。也就是说,历史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7]23。个人通过劳动创造了维持自身生产的物质条件,在这一基础上,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一定的交流与联系,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而随着人们社会关系的不断建立与丰富,人类社会也就随之形成了,即“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7]28-29,换言之,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是在个体劳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类历史就是现实的个人在通过劳动获取生存资料、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活动与事件的集合。显然,劳动创造人类历史的过程就是个体生存社会化的过程。马克思认为,个体不仅通过劳动来维持生存和发展自我,还通过劳动与自然界及他人进行交往。劳动最终促成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统一。因此,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必须要与他人进行交往、发生社会关系。就如黑格尔所说:“凡是一切实存的事物都存在于关系中,而这种关系乃是每一实存的真正性质。”[8]281对此,马克思也给出了类似的回应,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505也就是说,个人是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化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除了自身的自然存在以外,还有社会存在,而这一社会存在的实现依赖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也即劳动,个人就是通过物质生产活动而与他人产生联系,从而形成社会这个有机结构,在社会这个有机结构中,人通过分工与协作共同活动,并与他人相互交换各自的活动成果,从而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与社会联系。所以,每个个体都必须在社会之中生存,也必须依靠社会生存,单个的个体是很难依靠自己独立生存的,要想实现共生共存,必须走社会化的生存道路才有可能。由此可知,作为人的基本生存方式的劳动不仅真正诠释了个体的真实内涵,也预设了个体生存社会化的发展必然。正是在劳动创造人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个体生存社会化的生成逻辑才逐步凸显出来。

二、个体生存社会化的理论内涵

在理解个体生存社会化理论的提出背景和生成逻辑之后,我们可以把个体生存社会化简单理解为每一个个体联合行动以实现共生共存。换言之,每个个体都能够克服生存自私化倾向,抛弃单打独斗的利己主义生存斗争而走向共生共存、合作共赢的社会化生存。这样的一种生存模式才是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选择,因此,有必要深入理解个体生存社会化的具体内涵,关于个体生存社会化的具体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从个体生存的角度来看,它包含两个维度。一是现实维度,指的是个体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条件是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其中的中介是物质生产活动,因为只有通过物质生产活动,人才能创造出生存所需的物质基础。因此,从个体生存的现实维度来说,个体生存需要建立在物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客观物质基础之上。而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之中会产生三种关系,第一种是人和自然(外部世界)的关系,即人改造外部对象;第二种是人与人的关系,即社会关系;第三种是人和自身的关系,包括人的自我意识,人对自我的认识、约束等。人正是在物质生产活动所产生的这三种关系中创造了生存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二是价值维度,指的是个体生存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保存自身,更重要的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与统一。从个体生存的两个维度来看,个体的生存首先就是要通过物质生产活动与外部自然界发生关系,“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9]95。所以,人为了生存下去,就必须同自然界不断交往,依靠自然界获得生存资料,如果“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9]92。

在这一过程中,人不断改造自然界,同自然发生着关系,使自然界走向人化自然。不仅如此,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结成了社会群体。也就是说,人在同自然发生关系的同时也在同他人发生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正象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9]121-122由此可见,物质生产活动产生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最终也会产生出人与自身的关系。当人的现实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也就会从现实维度自然过渡到价值维度,即人在这一系列的交往之中意识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只有每个个体和谐交往、合理利用资源,才能解决生存矛盾,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最终实现个体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从社会化生存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每个个体看作是社会总体的一员。个体通过劳动得以生存和发展,而劳动也使人与自然、社会产生了联系,每个个体实际上都处于社会的总体联系之中。所以,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无法脱离社会总体的生存和发展,由此而产生了社会意义上的个体,也即个体的社会化。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认的劳动创造了人一样,劳动实际上不仅创造了个体意义上的人,而且创造了整体即类意义上的人[10]26-34。因此,我们可以从劳动的角度来理解人的社会化生存,正是劳动这一人的特有本质才使人具有了社会性意义。恩斯特·卡西尔也同样认为,人的与众不同的标志在于人的劳作(work)即劳动,“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11]87。

我们通常就是从社会整体的类概念意义上来理解人的本质,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体生存社会化就是忽视个体、看重整体,恰恰相反,个体生存社会化的根本就在于重视每个个体的存在。每个个体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整体意义上的类存在,也是具体的、真实的、现实的个体性存在,个体生存在一定意义上更能表达类的真实性。中国传统的人本思想倾向于看重集体而轻视个体,个体必须服从集体,必要时甚至要为集体作出牺牲,人也是指广义上的人,是作为群体的人,而非个体的人。而关于个体生存也只是强调天命、自然等外物对人的决定作用,例如孔子把天作为人生存的根据,他认为:“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篇》)每个人都应该崇尚和敬畏天,因为天决定了人的命运。而老子则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万物。”(《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是万物存在的根据,人作为万物之一,其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遵循自然。由此可知,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个体是淹没于集体中的,个体没有独立性与个性可言。所以,黑格尔指出:“在这种文化里,个体既不可能有任何价值,也无法获得任何价值。因为它使个体化在本体之中,如一滴水消失在大海中,变成无我。”[12]177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相区别,个体生存社会化强调共生共存的概念,是建构在公共理性基础之上的。所谓公共理性是指对个体处境有良好的系统响应,它是维护每个个体幸福的概念。一个良善的社会不是仅仅通过建立规则就可以实现的,更主要的是要建立各种响应系统,让个体不至于完全依赖单个人的微弱力量去求生存。个体生存社会化就是原子式的个人通过社会理性的支撑来避免丛林法则的生存,因此,社会要给个人以生存的空间,个人的生存是社会的事情。

总而言之,所谓个体生存社会化就是指每一个个体联合行动以实现共生共存。它强调抛弃丛林法则式的生存方式,不把动物或人进行优劣之分,而是给予每个个体人性化的关怀,使个体能够找到社会理性的支撑。由于个体生存社会化的理论诠释是基于人的物质生产劳动之上的,因此,个体生存社会化的实现也必然预示着人类劳动幸福的实现,更进一步说,个体生存社会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劳动幸福,让每个个体都能够通过合作劳动维持生存。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13]7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成为完全孤立的个体,只有为共同目标而劳动的人才是“伟大人物”。其实,每一个在为自己而劳动的人同时也在为他人而劳动。他不仅能为自己带来幸福,也能为大多数的人带来幸福。所以,劳动幸福的维护需要个体的奋斗和努力,也需要社会发挥作用,给与个体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劳动幸福既有个人的责任,也有社会的责任,是个人和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只有通过个体生存社会化,即个体的纯生物式存在通过社会的途径加以解决,劳动幸福才能够变成现实[4]8-14。

三、个体生存社会化的时代意义

理论的提出一般都是为社会的现实需要而服务,个体生存社会化的提出也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4]19这段话不仅表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而且也大致勾勒出了美好生活的理想状态:美好生活就是在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之后所达到的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生活状态[15]5-13。如今,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美好生活和共同富裕,但美好生活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论问题,而是需要依靠劳动创造才能变成现实。此外,美好生活和共同富裕的实现不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社会的事情,需要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追求美好生活和共同富裕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人都在探索不同的实现路径,也针对各种社会症结给出了“治病良方”,但问题依旧存在。基于此,个体生存社会化的原则得以提出,这一原则对于我们实现美好生活和共同富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它不仅是实现美好生活和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经之路。

(一)为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价值指引

由上述分析可知,美好生活是一种人人都能拥有美好生活的理想状态,意味着人们在个体生存层面与社会生存层面都能达到美好的状态。因此,实现美好生活以实现个体生存社会化并最终实现劳动幸福为价值指引。

首先,从个体生存层面来看,美好生活状态是指个体的生产生活需要与精神文化需要都得到满足。只有人们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都得到了极大满足,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质变,从而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如此才能算是在个体生存层面达到了理想与美好的状态。然而,想要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实现劳动幸福,因为只有通过自由自觉的劳动人们才能获得劳动解放和劳动尊严,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过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实现不能仅仅依靠个体的努力,还要依靠社会的力量,也就是说要实现个体生存社会化,以个体生存社会化为价值指引。

其次,从社会生存层面来看,美好生活状态是指每个个体都实现了个体生存社会化的状态。个体生存社会化意味着个体共同联合,实现共生共存,其最终指向是实现劳动幸福。对于一个真正的良善社会来说,真正良善的社会治理是以实现尽可能多的人民的福祉为目的,而不是以秩序本身为目的。也就是说,保障劳动幸福是现代治理真正的目的[2]47。而这也是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劳动幸福是美好生活实现的前提,所以,应该保障每个个体的劳动幸福,使个体通过劳动获得生存条件以维持生存。但是在现实中,有一部分劳动者会因为意外而丧失劳动能力,他们无法通过劳动维持生存,这就需要社会提供支持和帮助。劳动幸福作为人之为人的初始权利,每个人都拥有不可转让的劳动幸福权,即使是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的人也应得到劳动幸福权的保障。当他们无法兑现自己的劳动幸福权时,社会就应该提供帮助,这也是个体生存社会化的内在意蕴。

当然,除了社会整体对个体的处境进行响应以外,个体与个体之间也要互帮互助。人与人之间是共生的,个体不能自私地为保存自己而侵害他人,大家都是处在一个共同体之中,是一个整体,理应互帮互助,共谋发展。每个人都应该与他人共生共存,人的生存处境随时会发生变化,未来的不确定因素也有很多,个体之间休戚与共、唇亡齿寒的道理更无需多言。因此,我们应该杜绝个体生存自私化的倾向,避免个体间的相互割裂,构建起公共理性,并通过公共理性实现个体生存社会化,最终实现美好生活。

(二)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16]4。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共同富裕指的是全体人民都富裕,并且这一“富裕”不仅仅是人们物质生活上的富裕,也包括人们精神生活上的富裕。

要想实现人们物质生活层面的共同富裕首先要依靠的就是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只有依靠辛勤劳动使生产力得到高质量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才能持续提高,最终达到物质生活层面的共同富裕。物质生活层面的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而是人人都能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的一种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由于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足够高,所以大多数劳动者仍然处于谋生劳动阶段①人的劳动解放划分为由奴役劳动转向谋生劳动、由谋生劳动转向体面劳动、由体面劳动转向自由劳动三个过程,其中奴役劳动包括自然奴役、社会奴役和自我奴役这三种情形。参见何云峰《劳动幸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年,第103-142 页。,也就是说,人们从事劳动仅仅是为了谋生,虽然谋生性是劳动的一个必要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把谋生当作劳动的目的就是合理的,因为劳动本应该是人类确证自身类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不仅仅是手段,它本应是目的与手段的结合。并且,虽然人类摆脱了自然性奴役劳动,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处于社会性奴役劳动与自我奴役劳动之中,这些都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过程中的障碍性因素。而“促成个体生存社会化的劳动,既展现人的本质和价值,又成为劳动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共同发展的条件”[2]114。所以,我们要以个体生存社会化理论为理论指引,只有实现个体生存社会化,才能使人们摆脱不自由的劳动,走向劳动幸福、实现共同富裕。

只有物质生活层面的共同富裕还不是真正全面的共同富裕,真正全面的共同富裕不仅包括物质生活层面的富裕,还包括精神生活层面的富裕。当资本主义席卷全球,以金钱为主导的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横行。有些人因为受到了金钱至上观念的影响,从而把人的劳动当作实现自身目的、获取自身利益的工具与手段。它不仅是实现劳动幸福的最大障碍,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障碍。所以要想实现人们精神生活层面的共同富裕,除了要以实现人们的物质生活层面的共同富裕为基础,也必须以社会生存社会化理论为依据,使人们在劳动中走向联合,否弃生存自私化,摆脱不良价值观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

所以,不论是实现人们物质生活层面的共同富裕,还是实现人们精神生活层面的共同富裕,都必须以实现个体生存社会化为前提。只有实现个体生存社会化,人们才能走向联合、共同奋斗,才能通过劳动使人类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劳动幸福,最终实现惠及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三)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借鉴

当今世界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各国间的交往和联系也日益紧密,各国自身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疾病流行等问题困扰着世界各国人民。不管个人身处何地,都是命运共同体的一份子。这就意味着,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人们也必须联合起来共同想办法解决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人类共进退、共存亡的一个全体人类的联合体。因此,如何在这一共同体中寻求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成为迫切的思考命题。

尽管存在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系统,但人类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类特性——劳动。这即是说人类都是依靠劳动创造自身和世界历史的,因此保障和实现劳动幸福权理应成为人类的共同价值和基本遵循。劳动幸福权的实现需要超越狭隘的个体生存界限,走社会化生存的道路[2]197。由此,才能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各国之间的共生关系,各国应携手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坚守共同价值、维护共同利益,共同联合起来,将劳动幸福问题从单个国家的范围延伸至人类整体的范围,从而更好地实现劳动幸福的最大化,实现全体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每个人都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地球村。

由此可知,从劳动幸福权的实现来看,走个体生存社会化的道路能够最大限度地放大劳动幸福的程度。它能让所有人类拥有整体意识并共同联合起来解决全球性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可以由此建构起来。而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秉持人类联合一致行动的价值理念,以解决关系人类命运的问题为中心加以构建[2]205。个体生存社会化的理论内涵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即都是超越个体生存界限,走向社会化生存,通过联合行动,实现共生共存。因此,个体生存社会化可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借鉴。

综上所述,个体生存社会化理论是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其所表达的含义与人类联合的内涵十分相似,在某种程度上,个体生存社会理论可以看作是人类联合思想的另一种阐述。因此,这一理论的提出是适应当下社会情境的,它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现时代表达,也是美好生活和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社会化命运
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命运的更迭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命运秀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