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2024-05-26福建省石狮市新湖中心小学张梅利

家长 2024年11期
关键词:汉服素养活动

□福建省石狮市新湖中心小学 张梅利

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阶段开设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获得实践的参与感,提高其素养。实践的核心主要是围绕自然、生活以及社会这三方面,以学生面临的一些实践性的问题作为开展活动的契机。在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给予指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核心素养在教学活动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个人发展的品格和能力等方面。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传统

在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思维根深蒂固,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冲击下,其担心转变了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会降低教学效果,因此不愿意轻易尝试。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一些教师“穿新鞋,走旧路”,使得课程改革流于形式,课程实施效果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从对小学生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喜爱程度远远高于文化课程,主要是学生能够在综合实践中认识更加广阔的世界,感受新鲜的事物,获得新奇的生活体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受应试思维的影响,部分教师与家长更注重成绩,认为成绩是证明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忽视了学生的整体性发展。并且,虽然家长能够认识到小学阶段是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却误认为“基础”指的是文化知识,因此忽视了实践能力、方法技巧的培养。

(二)课程资源开发程度低

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程度较低,实际上综合实践活动的可操作方案并不少,但真正有效实施的却很少,主要是部分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存在问题,不能充分开发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未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从而导致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不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此外,虽然部分教师能够认识到综合实践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塑造品格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其更愿意选择将更多精力放在提高学生成绩上。

可见,教师与家长对综合实践的认知有待进一步加深。教师应在此投入更多精力,号召任课教师与家长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探索更好的教育教学策略。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策略

(一)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点,完善顶层设计

综合实验活动的设计应该由教师将所有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和融会贯通,确保学生能够在参与这些活动实践的基础上运用所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这样的活动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又能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职能。

首先,学校开设综合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着较强的育人功能,小学生正处于思想懵懂,没有足够事态、物态、量态认知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通过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树立三观。学校还可以在其中渗透德育、美育、劳育等实践,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其次,教师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中汇编了一些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可以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开发适合的综合实践活动,突破教材的限制。另外,教材包含的综合实践活动多偏向于理论、课内,教师适当拓展课外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

最后,精准化设计。为了让学生在未来走出学校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以解决生活问题为契机进行精准化设计成为重点和方向所在。如在寒假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魅力寒假等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寒假也是可以成为有意义、有价值的日子。寒假会经历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这个节日对中国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意味着春节之后又是新的一年,是新的开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寒假和春节过程中去感受年味,收集健康、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将其作为魅力寒假中重要的素材内容。

比如,在健康方面,学生可以亲手制作一份健康的食品;在文化方面,观看《古籍里的中国》等类型的综艺节目,并对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一段说明等。这种实践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职责,实现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突破。

(二)拓展教学内容,强化核心素养培养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而且在教学内容上过分地重视对教材的依赖,或者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不能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导致教学效率下降,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主体地位是每个教师所思考的问题。教师要重视教学理念的改变,使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且能够更好地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做到既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达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地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内容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例如,在“校园绿岛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科普校园绿岛的知识,利用网络资料进行知识拓展,让学生对校园绿岛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为之后的实践设计做铺垫。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设计的方式对校园绿岛进行设计,设计方式不限,无论是画图还是做模型都可以,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切实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设计评比的方式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评分,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三)创建综合实践活动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完成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以人为本,致力于培养个性化、全面发展的人才。

文化课程丰富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但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智慧,并运用到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上,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才能实现知识的价值。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一些教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知识,或者在展开实践活动的时候由教师完成学生观看。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成长。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人,学生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能够对综合实践活动形成自我认知,也会产生相应的困惑和不解,并通过实践活动验证自己的思考、解决自己的困惑。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设计反思能力等得到全面提升。因此,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时,教师应当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完成、独立思考,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搭建综合实践的平台。在班级建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图书角、对话交流箱、艺术展示台等,为学生提供学习与展现自己的机会。其次,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学习探究小组,定期为学生设定一个探究主题,满足学生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需求。教师要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拥有更广阔的空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设置多种活动主题,组织学生实践探究

在现代教育体系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是小学阶段的一项基础科目,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核心理念有效结合,不仅能体现该课程的意义,还能更好地诠释教育的价值。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薄弱,因此活动的开展需要以实践课程为基础,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充分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不同主题内容以及核心思想。

探究性、主动性和问题性的活动方式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特点,首先,在设计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法时,教师要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活动主题,增强学生的参与能动性。其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突破教材的局限性,不能将活动教学局限于教材内容中。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课外书籍等工具挖掘教学资源,丰富活动教学内容。或者让学生自主设计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如,在“我是服装设计师”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以“我国的汉服”为这次活动学习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真正地了解汉服文化的发展历史,了解汉服所产生的影响和具体的形态,感受到汉服文化的魅力,激发制作汉服模型的热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不同的材质制作出自己心目中的汉服,通过剪、折、粘贴、缝制等手段制作汉服模型,感受汉服所具有的文化精髓,从而真正认识到汉服工艺的经典特色。

(五)丰富活动资源,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本身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开放性以及实践性,要想顺利地开展,离不开丰富的课程资源。一直以来缺乏教学资源都是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难题,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性。

首先,教师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融合自然资源,构建鲜活、丰富且富有情趣的课程。以“寻找那抹绿色”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到大自然中,扮演大自然的开发者和调查者;深入到家乡环境中,全面了解家乡的矿产资源、山水和气候。发现自然中存在的绿色并记录成果,以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实现自我的发展和成长,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更加科学和综合的评价,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需要帮助学生进行能力提升。评价不能流于形式,要以欣赏和认可的角度正向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比如,在“寻找那抹绿色”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制作植物画作。但这种画作颜色比较单一,学生可发挥想象和创造力对植物进行染色,之后再为自己的作品配上动听的、富有诗意的名字。这种创意对每一名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应该肯定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并将学生在绘制过程中表现出的优势进行放大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认可和肯定,从而在后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能保持积极和高涨的学习态度。

(六)明确师生角色定位,注重家校沟通合作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是活动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和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相互平等的。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其次,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活动进度。

最后,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随着学生的学习发展逐渐形成的,因此课程实施需要兼顾课上和课下,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综合实践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教师要注重沟通合作,提高家长对综合实践的支持度;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确保双方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成长变化;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同参加实践活动,使其感受学生的学习生活,亲身体验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理解核心素养的含义以及其在教育中的意义,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发展规律开展实践活动。教师要将问题的解决、实践的创新、合作的精神的培养等贯穿到活动始终,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体会到实践的意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这样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实践活动的意义。

猜你喜欢

汉服素养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汉服新“江湖”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上台说汉服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