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论述的内容体系和方法遵循
2024-05-25季艳
季艳
(河南大学 河南开封 475001)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发表讲话、视察高校、写回复信等多种方式,表现了对高校思政课的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必须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结合当今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加以认真对待,突出强调。
一、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论述的重要意义
(一)关乎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未来发展方向
高校思政课的建设质量,关乎到高校思政课的未来发展方向。高校思政课不仅是一个学科课程教育人以求知,更是一门育人学问,教育人以做人。高校思政课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强,这意味着高校思政课的发展应当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当前,在高校思政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课程内容固化、陈旧,对新的时政热点和理论知识的讲解不深、不透,对敏感、热点问题讲得少,绕开难点讲,以致于高校思政课“不接地气”,只存在于课堂之上,不仅对课程建设不利,而且对育人成效也会大打折扣。高校思政课要想突破挑战,获取新的生机与活力,就要找寻突破口,实现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
(二)关乎到建设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高校思政课的建设质量,关乎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可不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1]。由此可知,办好高校思政课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中的重要一环,学校不仅是教人求知,更是以德育人的培养基地。青少年、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如果不利用好高校思政课作为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那就会陷入混乱,不可控制。因此,这就愈发地需要办好高校思政课,为立德树人提供良好环境,为传导主流意识形态提供平台,为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支撑。
(三)关乎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高校思政课的建设质量,关乎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思政课的本质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2]的根本问题。一方面,从高校思政课自身而言,它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是建设教育强国的一砖一瓦。换言之,高校思政课的育人质量,直接关乎到未来人才的思想根基,影响到力量的凝聚,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进程。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的育人使命与责任,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教会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实现素质提升、振奋人心、担当使命的目标。因此,建好高校思政课无疑是时代新人培育中的重要部分,要积极带动、引领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力量。
二、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论述的内容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从高校思政课的战略地位、核心内容、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等方面作了系统论述,明确高校思政课的建设导向。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战略地位
高等教育固然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一任务的实现离不开高校思政课的有力建设和关键作用。这既肯定了高校思政课的作用与功能,又对高校思政课提出了要求与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思政课是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这一目的具有统领作用,制约着高校思政课实际教学目标的设定,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以不同的学生群体的特点为依据的,注意差异性和针对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筑牢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涵养品格。这不仅是政治任务,还是育人需要,也符合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要求,蓄力当代大学生凝聚共识、增强认同、坚定信念、提振精神。理论武装和价值塑造共同发力,由内而外地促进大学生学识和品德的进步。同时,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帮助学生在道德养成中能够接受到系统的教育,全面的学习。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立德树人就是通过思政课教育学生成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这一根本任务与课程性质和课程属性息息相关。在课程性质上,高校思政课不同于一般的学业课程,要秉持“八个相统一”的教学任务,它强调的是理论灌输和思想引导,不仅以获取知识为目标,还要突出学校的德育工作。在课程属性上,它是一门公共课,占有相当程度的学时数量,是课程育人的重要载体。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是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动力来源。高校思政课的建设,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缺少党领导的思政课就会迷失方向,不知所措,终究会被淘汰;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高校思政课是要应对并解决学生思想困惑、热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实现教育目标;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就是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际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在坚持高校思政课教学正面导向的基础上,依据时代要求,着眼于现实需要,实现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
三、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论述的方法遵循
要想办好高校思政课,离不开正确的方法指引。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政课重要论述明确了办好高校思政课的方法遵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为保证,以文化力量为支撑,借助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发挥教师队伍的关键作用,以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为保障,推动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
(一)坚持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是办好高校思政课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4]。高校思政课的成功建设也是如此。构建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思政课育人格局,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主动担责,实现“三带头”,高等教育体制内的教育教学人员勠力同心,共同致力于高校思政课的建设,指引方向,提供保证,从根本上支持高校思政课。在现实的工作实际中,各级党委要积极进行高校思政课建设,将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上日程,结合具体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高校思政课建设方案,并在人员保障、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重视。
(二)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是办好高校思政课的力量支撑
我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来许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例如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仁、义、礼、智、信等内容,不仅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资源,给人以精神力量,还是高校思政课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学生以坚定“四个自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在不同历史阶段中所产生的革命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特征。其中的理想信念、优良作风等内容,是高校思政课所必需和推崇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依据和使命所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文化创造的优秀成果,充分发掘并运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实高校思政课建设,无论是对文化建设、课程建设还是学生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思政课要创造性地吸收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汲取优秀文化成果,既能充实提高课程,又能给学生以深厚的文化力量。
(三)以往的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是办好高校思政课的基础条件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重视宣传工作,逐渐将这一工作方法引入到教育领域。高校思政课建设到今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挫折也有喜悦。高校思政课起初是为争取群众、教育群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开设的;新中国后,高校思政课贯穿国家各项建设,具有生命线意义;改革开放后,高校思政课逐渐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要依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高校思政课发展达到了新高度,于国家、于人民都至关重要,范围更广、影响更深。因此,在不同的时期开设的思政课中有特定的建设目标和建设要求,由此所形成的成功经验和规律性认识,是当前办好思政课的基础条件。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要守正创新,汲取以往有益经验、结合当前变化实际,创造性地运用成功经验。如在高校思政课建设中,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注重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理论灌输和启发教学相结合等等,都对高校思政课建设大有裨益。
(四)建设有深度、有温度的教师队伍,是办好高校思政课的关键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5]。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提上日程,“六要”标准要格外重视。
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6]。在这里,要求的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明方向、正立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灌输,是学生获得思政教育的第一渠道,务必保证自己的立场、知识不错误,传递给学生的知识才能正确,才能将知识讲解给学生,能够讲得有底气,有深度,有吸引力,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其次,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高校思政课涉及的内容广而深,不仅要精通理论,还要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分析,使思政课不再束之高阁,而是让思政课接轨社会现实,广“接地气”;同时,思政课教师要具备历史视野和国际视野,能够将历史的和现实的、国内的和国际的进行横纵对比,帮助学生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上和视野的开阔等方面得到提升;最后,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有情怀、人格正和自律严。一节成功的高校思政课程,不仅以知识充实学生的头脑,还要有真实情感的感化,教学生以课程育人的效果转化为内在的情感。此外,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际中,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传递正能量,以教师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形成良好品德。
(五)健全思政课的评价和支撑体系,是办好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保障
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成功与否、质量高低,需要有标准的方式和有效的数据来评估和检验。通过科学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健全的评价和支撑体系,既能够得到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有益经验,又能够实时地查漏补缺,精准解决问题。
首先,在评价的内容上,坚持理论学习、思想提升和实践表现相结合,坚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评分占比,也要注重思想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占比,例如在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方面,不仅注重学生的课程成绩,也注重体现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等,评价的内容上注重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其次,在评价的方式上要注意多样化,可以以问卷、走访、和运用网络评价等方式,在评价的指标上进行量化,科学分配各项占比,收集真实有效的评估数据;在评价主体上,可以以高校思政课教师、学生、学校三个主体为主开展互评,促进三者之间的交流,优化评价的结构。
四、结语
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不仅指明了高校思政课的战略方向和发展前景,更是谋划了高校思政课建设全局的方法遵循和建设路径,必须要进行理论学习和行动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