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学理特征与超越性分析
2024-05-25梁哲琨周律
梁哲琨 周律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长沙 41008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发展民主政治规律的认识[1],创造了代表人民根本利益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全过程人民民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主题,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联系。政治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政治领域的实践与发展,然而没有政治的现代化是一种残缺的现代化,民主政治是政治现代化的鲜明底色,“在政治方面,现代化是由专制制度、过渡型制度向民主制度的转变,实现高度的政治文明。政治上的现代化本质上是民主化”。[2]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也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现代化,深入探究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明特征与超越性优势,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中国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民主实践的必然结果
民主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矢志不渝所秉持的思想指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揭示并驳斥西方民主虚假性,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民主的独特之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蓬勃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一致长期奋斗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团结和领导人民在整个过程中探索、形成和发展人民民主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人民民主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探索、形成和发展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1921 年至1949 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奠定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基础;1949 年至1978 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1978 年至2012 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丰富了人民民主的实践途径;自2012 年以来,全过程人民民主开始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不只是与中国的实际状况相契合的民主形式,同时也代表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巨大革新。更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长时间斗争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的必然产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华沃土上展现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中国的民主之路越走越宽广。
二、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学理特征
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丰富的内在逻辑和发展特点,符合中国自身国情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有鲜明的学理特征。
(一)人民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实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属性,彰显出人民立场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其一,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强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核心的基本政治立场,它的首要政治任务是追求人民的幸福生活,其核心政治宗旨是全身心地为人民服务,而其根本政治目标则是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自1921年创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超过一个世纪的历程,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生死与共。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先进性和纯洁性,从来没有特定的自身利益,也没有代表任何利益团体、权力集团或特权群体的利益。党的初心始终如一,坚守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努力奋斗。其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肩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职责,人民群众既是社会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人民民主之精神在全过程中得到践行,人民群众智慧得到充分展现,对社会发展与进步贡献了智慧与力量。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种基于人民评判的民主形式,旨在确保民主渠道畅通、民主形式完善和民主实现方式不断改进,以满足人民的意愿、利益和需求。
(二)真实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不仅在物质层面上具备保障,在制度和法律层面同样得到保障,生动地体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全过程。一方面,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具有物质保障。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持续进步,以及人民意识的逐渐觉醒,广大民众的民主权益得到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体现,民众参与社会事务、发表意见、提出诉求的机会增加。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5G 等先进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也给人们带来更多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知情度与参与度。另一方面,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具有制度和法律的保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和法律,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律法规,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和法律支撑,促进了人民的广泛参与和民主行使权利。中国千千万万的普通公民通过各种民主制度和形式的民主参与,行使实实在在、可执行的权力,参与国家事务、经济文化活动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三)制度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确保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我国的各项政治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得益于持续优化的制度架构,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展现制度层面的优越性。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全国各族人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广泛民主权利的重要制度,也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文明上的伟大创新,有助于推动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扎根于中国大地,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的优良成果,形成了一种既有中国特色又有明显优势的新的政党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能够有效地规避了单一政党缺乏有效监管或多党轮替执政、恶性竞争等不良现象,能够真实、广泛和持久地代表和实现广大人民和全国各族各界的根本利益。三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以领土的完整性和国家的统一作为其核心前提和基石,它融合了统一与自治、民族与区域的元素,完全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国情相契合。各少数民族在法律层面上都能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激发了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自发性和创造性,极大地调动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的热情和动力。四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激活了基层各社会细胞,基层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自由发言,这使得“微治理”变得更加活跃和高效,为构建一个每个人都有责任、每个人都要尽责、每个人都能享受的基层治理共同体提供了坚固的制度支撑。
(四)有效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充分体现民主精神的同时,汇聚社会各方的观点与智慧,形成了统一的意志和行动,这不仅有效地凝聚了社会合力,还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一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凝聚社会合力。全过程人民民主使各方基于共同思想、共同利益与共同目标而凝聚起来,从而形成集中力量办好大事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在多个关键领域,如重大的科技研发、区域与城市的协同发展、大型工程的建设、生态环境的维护、“一带一路”的推进以及预防和解决重大风险等重大的工程项目上都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所完成的这些重大任务,不仅反映了人民的集体意愿,还满足了人民的基本需求,并代表了人民的长期利益。同时,中国在抗洪抢险、应对“非典”、抗震救灾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多个重大突发事件中展现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明显优势,这使得中国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多次克服各种风险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5]另一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提升治理效能。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势头,如果没有民主政治的支持和社会的持续稳定,那么经济难以稳定发展。从推动经济和社会向前发展、确保广大民众能够享受到发展成果的视角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显然具有显著的优越性。纵观这一进程,全过程人民民主对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两大奇迹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追求全过程的民主性的同时,也致力于确保人民的愿望和需求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和有效的实现。
三、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超越性分析
全过程人民民主并非是对西式民主的简单摹仿,它是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在一定程度上的超越与扩展,有效地克服了西式民主所存在的各种缺点与不足,并在运行过程中实现了民主与治理的融合,展现了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中国式现代化在民主政治领域有着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区别,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助于打破西方民主中的话语独占,为人类的民主文明开创新篇章。
(一)人民至上对资本至上的超越
在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中,个人利益与资本被高度重视,而公共利益和人民作为民主的基本要求被忽视,两者之间形成一种难以协调的对立关系。在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中,选举实质上是一场富人游戏,是资本家对公众意见的玩弄。据历史学家统计,从1860 年到2008 年历次大选中,竞选经费占优的一方几乎都获得了胜利。例如,1860 年大选,共和党筹得10 万美元,民主党筹得5 万美元,结果是共和党候选人林肯获胜。2008 年奥巴马和麦凯恩对决时,民主党筹得6.41 亿美元,共和党只筹得3 亿美元,自然是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胜出,金钱与民主的博弈从未间断。[6]资本主义下的民主政治运行始终受到金钱作用的影响,不仅在体现为政党政治上的大选,也体现为金融寡头以“参与制”来达到统治经济领域,企图达到渗透、控制国家政权的目的。马克思在《道德化的批评和批评化的道德》一文中指出:“现代的资产阶级财产关系靠国家权力来‘维持’,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权力就是为了保卫自己的财产关系”。[7]西式选举民主要维护的是资本家的私利,民主作为一种为资本家牟利的工具,是遮掩资本主义机器“金钱政治”的华丽外衣,严重破坏政治稳定和社会治理效能,增加社会政治的成本,造成实际的政治停滞甚至政治衰退。
与以资本至上的西式民主相比,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大优势所在。民主并非仅仅是一种装饰或摆设,其真正的目的是解决广大人民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目标是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和期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确保发展真正服务于人民、依赖于人民、并让人民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真正增强人民群众的实际获取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推动人的全面进步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2023 年3 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各位代表和委员们汇聚民智、反映民意、体察民情,关于促进教育公平、加强社会保障、推动乡村振兴以及解决就业问题等社会民生问题提出相应的提案。显然,全过程人民民主之所以能够真实反映人民的意愿,解决人民面临的实际问题,并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于它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对多党竞争和轮流执政的超越
政党制度作为近代以来历史的产物,在现代民主政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实行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着本质区别。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产生并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由于政党内部派系财产分配的不同和不平等,尽管两党制或多党制在表面上看似是各政党交替执政,实则各政党之间相互掣肘进行追逐利益。西方民主之间的党派战争为资本主义无节制膨胀提供制度条件,导致愈演愈烈的发展不均衡、政治衰败和社会管理失能等问题,对全球秩序构成了威胁。
与多党竞争和轮流执政的西式民主相比,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主张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民主。在中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有机统一是显著特色。这一新型政党制度有以下优势:其一,一切为民,为民谋利。通过协商民主的方式,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达成了关于发展目标的共识,其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民族复兴、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安居乐业,致力于人民群众美好的生活愿景。其二,民主协商与科学决策。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期间,各民主党派作为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参政党在决策关键发挥着建设性作用。我国的各民主党派主要由知识分子组成,通过发挥自身的才智和对民众意见和建议的采纳和调查,进而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从而在党的执政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弯路,有助于使决策过程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还能有效提升决策过程的执行效率,并显著降低执政成本和支出。其三,通力合作与互相监督。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间还存在着互相监督的关系,充分利用和强化各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中的角色,对于遏制腐败现象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执政党的治理效能和领导能力。
(三)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相统一对空有程序而无实质的超越
就政治生活而言,选举作为民主的表现具有现实必要性,但如果民主只归结为投票权而不考虑人民是否真正行使了对国家的管理权力,那么民主就变成了一种装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8]民主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是“实质民主”与“程序民主”的有机结合。“程序民主”固然重要,“实质民主”更为根本。不仅要注重民主的具体实现方式,更为关键的是要通过形式的外在表现来深入理解民主的本质。众所周知,在西方国家中,民主通常只是通过人民投票来形成政府,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并不涉及人民在决策或立法过程中的参与。在实际过程中,民主的“全过程”被摒弃,民主的政治原则被国家机构暴力地分裂,分割成了最高权力的分权制衡、一人一票的选举竞争和轮流执政的党派政治等相互独立的部分,并且在每个部分中,民主原则只被零散地使用,以展示最基本的形式民主。
与空有程序而无实质的西式民主不同,全过程人民民主做到了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的统一。一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确保人民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构建了民主“全过程”的制度框架,人民群众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策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不同的民主形式参与国家政治活动,充分保障了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9]另一方面,在国家的政治活动中,每一项重要的立法决策都是按照既定程序、经过民主的孕育、并通过科学与民主的方式作出的,而人民在政治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序地参与,如果没有全面的实践参与,人民民主将会陷入“形式民主”的困境。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实现了民主过程的整体性与协同性统一,并且人民的意愿也得到了真实的表达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