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河苗族锡绣溯源及其穿戴文化探究
2024-05-25李文华张玉升李汉玉
李文华,张玉升,李汉玉
(赣东学院,江西 抚州 344000)
苗族锡绣用材独特、工艺精美,是苗族人民意识信仰、文化基因、思维创造意识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2006年,“苗族锡绣”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序号:321,项目编号:Ⅶ-22),锡绣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攀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的传统工艺振兴战略,传统工艺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在这样的时代机遇下,剑河苗族锡绣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扶持:评选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举办传统工艺进校园活动等丰富了锡绣当代传承形式,也为锡绣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便利。
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日新月异,苗族锡绣源头探寻、梳理对锡绣研究的完整性、系统性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锡绣传承、发展、研究的基础。锡绣服饰工艺、审美解读、图案构成、创新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渐丰富,如孙里[1]在《贵州传统锡绣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中从苗族锡绣形式美法切入,在实践中探索传统锡绣如何创新应用于当代服装设计中;周莹[2]在《贵州剑河苗族锡绣艺术及其文化符号探究》中以锡绣文化研究为重点对象,从锡绣纹样寓意、历史发展、神奇工艺、族群审美等方面深入挖掘锡绣的文化内涵,探寻苗族锡绣艺术背后隐藏的文化基因;彭咏等[3]在《试析贵州剑河苗族锡绣图式的形式美特征》中从艺术审美角度出发,将苗族锡绣服饰的造型、色彩、结构与服饰用料、工艺、纹样对应分析,探索传统服饰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相关性。这些研究成果从多维度对苗族锡绣的装饰特征、当代发展提出了新思考,但在锡绣系统研究中,缺乏对锡绣起源与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与研究。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史料考证、田野调查为基础,以传承人访谈为佐证,回归苗族发展历史,厘清锡绣文化源流,对苗族锡绣开端及早期传承进行探索研究,以求为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文化的传承发展完善理论基础。
1 锡绣分布地域
根据历史记载,苗族人称自己为蚩尤的后人,因战事而自南向北迁徙。至唐宋时期,大部分苗族人迁至今贵州为主的西南地区并定居下来,这里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丘陵为主。苗族人民聚居的地区以县级以下的村寨为主,公路运输条件在县城相对比较便利,但是县级以下山路较多公路设施不完善,只有在山路上步行或者坐船涉水才能到达手工艺保存完好的苗族村寨。锡绣发源地的情况也一样,锡绣主要留存于剑河县清水江沿岸的几个村寨,如锡绣技艺人最多的南寨乡柳富村、展溜村等村寨,需要从剑河县进入南寨镇搭乘渔船过江继续在山路上徒步才能进入寨子。特殊的地理环境与交通条件使这些地区的原生态本土文化与技艺手工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极富地域特色的剑河苗族锡绣不仅是贵州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更是中华民族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凸显[4]。
剑河县位于贵州省东部,从1956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至今,剑河县一直隶属黔东南自治州。剑河有一条极其重要的河流——清水江,自都匀经剑河流入湖南省洪江市镇后称沅江。清水江不仅从剑河县县城穿流而过,还贯穿了剑河县下属部分村寨,因此,居住在清水江沿岸的南加、南寨等村寨的人民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清水江。
苗族锡绣服饰主要分布在剑河县的“三镇一乡”,即南寨乡、敏洞乡、观么乡和南加镇。从地理分布来看,锡绣服饰分布的“三镇一乡”位于剑河县东部,呈倒三角形分布在清水江两岸。据《剑河县志》记载,柳富服饰即锡绣服饰,主要分布情况如下(根据剑河县最新行政区划):(1)南寨镇——柳富、柳社、白都、展留、九寨、柳寨、绕号7个行政村;(2)观么镇——白胆、平下2个行政村寨;(3)南加镇——展牙、久依、久窝、塘流、塘化、塘边、塘荣7个行政村寨;(4)敏洞乡——高丘、北斗、平鸟、和平、高丘5个行政村。
由此可知,苗族锡绣技艺在全国仅存于剑河县境内的21个村寨,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独特技艺,也是世界宝贵文化遗产。
2 锡绣的起源
苗族服饰的起源在《种植歌》中有所体现,《种植歌》中记录了“种棉”部分的情景:“五月苗棉一片翠绿,六月开着五色花朵,七月棉桃结满枝杈……八月棉桃绽开,大地上铺满了绿、红、黄、白、黑的棉花。”于是勒归发明纺车,勒保发明织机,从此以后植棉纺纱织布,女人才穿裙,男人才穿衣[5]。
在剑河当地,关于苗族锡绣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神话说”,另一种是“通商说”。“神话说”源于剑河苗族祖祖辈辈口耳相传留存的记忆,它的故事传说与苗族古歌中描绘的故事情节基本相符,但又具有地方性特点;“通商说”似乎离现代生活更近,来自古籍资料和族群老人口头流传。
2.1 神话说
据锡绣传承人王亨石女士介绍,苗族锡绣的产生与美神仰阿莎相关。仰阿莎是清水江沿岸剑河县地区苗族的一个美好传说。相传,仰阿莎出生在水边,水井和井泡相爱而生仰阿莎。仰阿莎小时面黑瘦寡,长得并不好看,成年后如花般美丽,心里也有了很多奇思妙想。仰阿莎爱美,她用百鸟的羽毛编织出五彩斑斓的衣裳,再用青山织布做成百褶裙,把自己打扮得和锦鸡一样漂亮,谁见了都伸大拇指赞扬她。“仰阿莎的巧手能够织出薄如蝉翼的锦帛,能够绣出洋溢芳香的花朵,能够染出缀满花鸟鱼虫的锦缎,能够缝制男女老少钟爱的服装。仰阿莎是大苗岭最聪明能干的姑娘。”[6]仰阿莎异常喜爱刺绣,剑河地区的红绣与锡绣都是仰阿莎年轻时自学刺绣而创造的,她将自然、生活中的图案绣制在衣服上,以此记录苗族的发展历史和迁徙足印。王亨石说:“仰阿莎是我们苗族美神的代表,也是我们的妈妈,她走过一座山就在裙子上绣一个小山尖,涉过一趟水就在衣服上绣一条水波,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现在绣片看到的翻山越岭的几条绣带。”
2.2 通商说
早在秦汉时期,苗族先民与中原地区的交流就促进了各民族纺织技术的进步。
苗族锡绣产生之初,金属锡的来源并不在贵州剑河境内。据《剑河县志》记载,剑河县境矿产有煤、铁、锰、钒、多金属(含金)砷金矿及水晶、熔炼水晶等7个矿种,并无县内有锡矿的记载。由此可见,金属锡是从外地引进来的。《苗族古歌》记载,约在一千多年之前的唐末宋初之时,苗族首次迁徙至清水江畔——今剑河县。清水江发源于都匀,在湖南黔城汇入舞阳河后称沅江。
清水江沿岸居民从事林粮监管的经济生活,很早就与汉族地区有频繁的经济往来。传说他们来到剑河县居住后,利用县境内的清水江走水域将木材运往内地销售,沿江居民有了放木的营生。苗族先民将从山上砍伐的木材编成木排,沿清水江顺流而下汇入沅江运到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通商交换用木材换取其他所需物品。苗族人民酷爱银饰,但金属银产量低、价格高,当时商品市场成熟后,人们发现锡与银具有类似的装饰功能效果且不易氧化,便于保存,于是将锡用到服装刺绣装饰上,锡绣制品因光泽度好、质感强而深受当地苗族人民的喜爱,锡也逐渐成为这一地区苗族刺绣的一种重要材料。
3 发展——剑河苗族的审美认同
苗族文化与本族服饰文化有很深的渊源,精美的服饰款式和精湛的手工技艺将苗族人民对服饰的热爱体现得淋漓尽致,很久以前贵州苗族地区刺绣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据1947年编印的《十年来贵州经济建设》记载:“贵州苗胞刺绣,则具有独善之技巧,如制作之精密、纹致之细密、结构之秀丽,诚属古香古色;而较之驰名于海内外之湘绣、川绣等,实各有千秋,足与相互媲美……”
苗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服饰中的一抹骄阳,苗族服饰中的剑河锡绣又是这抹骄阳中的一朵奇葩。剑河县境内的苗族人口占比大、支系多,因此,文化和服饰也各有千秋,“十里不同俗,五里不同服”是剑河县境内文化差异化的写照。剑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剑河苗族服饰》[7]中记载:“境内的少数民族服饰有高丘式、久敢式、稿旁式、久仰式、温泉式、白道式、柳利式等十二大类型近百种款式。”由于早年间剑河地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当地服饰文化形成了相对原始独立的氛围,这种文化氛围不仅体现在服饰工艺制作上,还体现在服饰审美认同上:服饰分为盛装和便装,婚嫁节日穿盛装、平日生产生活穿便装是早年苗族人民的着装习惯。锡绣在苗族服饰审美认同中形成了本地人民的穿戴文化,同时推动了锡绣千百年来的传承与发展。
3.1 年节
苗族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当属苗年,此外,龙舟节、姊妹节、吃新节等节日也会隆重举办。苗年是苗族人民庆祝丰收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传统佳节,时间在丰收季节之后,相当于汉族的春节。逢年过节穿盛装是苗族女性的传统,一方面展示了她们高超的刺绣水平,另一方面华丽的盛装是女性装扮自己的普遍方式。在剑河县锡绣分布的区域,锡绣盛装只有在特殊场合才会拿出来穿戴,走亲访友时穿上一套盛装既表示了对主家的尊重,也彰显了家庭女性的能力。姊妹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青年联谊和谈恋爱的盛大集会,被称为“东方最古老的情人节”,一般在每年三月中旬春暖花开之时举行,既是剑河县苗族年轻人最活跃的节日,也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之一。节日期间,邻近村民及亲朋好友欢聚一堂,青年男女为了展现自己的好形象,会穿上最美丽的节日盛装,相邀而聚,载歌载舞,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3.2 婚嫁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苗族形成了独特的婚俗文化,独具魅力的婚嫁服饰是苗族婚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独特苗族婚俗的表现。苗族男女夫妻关系的建立、一个家庭的组成不是以领取结婚证来认可他们的关系,而是通过一个完整的婚姻操办流程在当地人的见证之下得到认可。剑河苗族婚姻分老式和新式两种,老式婚姻是由传统思想支配、父母全权作主的婚姻模式,分为包办婚和姑表舅婚;新式婚姻是在社会发展、恋爱自由等基础上产生的,分为自主婚姻和自主与父母同意婚。随着社会的进步,苗族的“还娘头”与包办婚已退出舞台,自由恋爱、自主婚姻成为苗族婚嫁的主要方式。
苗族婚礼当日是最热闹、最隆重的时刻,不仅新郎、新娘穿上了最华丽繁复的礼服,亲朋好友也都盛装出席,宴请的部分宾客也会着锡绣服饰出席。剑河苗族锡绣婚服与节日盛装基本相同,没有特定的形制,颜色比节日盛装红,婚礼礼服是新娘母亲花费心思精力最多的套装,也是工艺最精美的套装。无论是从布料疏密度、成色优良度来看,还是从挑花疏密度来看,都是最好的。女子婚服上衣采用无扣亮布,以绣有锡片的围腰系于腰间;下穿百褶裙,裙长刚好盖住膝盖,裙上不绣花纹。男子婚服较为简单,是用亮布做成的对襟苗服男装,衣扣则是用亮布做成盘口再用针线缝缀,衣身没有锡绣。锡绣服饰作为剑河苗族婚姻的标志,都由母亲亲手缝制。“服饰不同不通婚”的原则在旧时的苗族社会流传了上千年,几乎所有苗族都将服饰作为建立姻亲关系的参考,所以锡绣服饰是剑河苗族社会关系的重要媒介。
3.3 老人
老人是剑河县苗族对老人去世的一种隐晦说法,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自然死亡为老死。苗族地区的人避讳“死”字,认为不吉利,正常过世不直接说死,一般称为“老了”或者“去了”,“去了”指央去了的,意思是说去见苗族的祖先“央”了。对于“老去”的老者,剑河苗族也有特定的习俗:过世后要将她的衣服一层套一层悉数穿上,好让老人在新世界有衣服穿,能过上好生活。穿戴步骤及方法与平常大体一致,唯一不同的是采用锡绣的前后围腰绣片,需将有锡的部分剪下来,寄托对老人的怀念与哀思,剪下来的绣片需要焚烧。
4 结语
“文化是不断成长的生命体。文化的本体具有原生的结构,具有恒定的稳定性因子与流动的创造性因子,具有传承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锡绣的传承是传统文化与传统工艺一脉传承的结果,文化传承应以锡绣历史为基础。锡绣的起源说反映了剑河清水江沿岸苗寨的自然经济状况,这些因素影响着锡绣传承与现代创新;锡绣的历史发展与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密不可分,过去,人们世世代代穿锡绣、传承锡绣服饰,锡绣是牵系人民感情的情感纽带;现在,不仅苗族人民喜爱锡绣,各地收藏爱好者、学者和游客也对锡绣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追本溯源,方能为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工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