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学生实习心理问题研究
——以广西轻工技师学院为例

2024-05-25詹姗姗

纺织报告 2024年2期
关键词:实习生服装岗位

詹姗姗

(广西轻工技师学院,广西 南宁 547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纺织产业在服装设计、制造及市场营销等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因此,各类高校和中职院校纷纷加大对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的投入,致力于培养更多具备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行业人才。在此背景下,实践教学成为培养优秀服装行业人才的关键环节。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第十条指出:“各地各高校要把就业教育和就业引导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保持平实之心,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1]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由于对实习环节的理解不够深入,学生可能在工作时感到无所适从,难以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另一方面,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这些问题若未能及时解决,可能导致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压力,进而影响实习成果。

本研究希望为职业院校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专业人才培养,助力纺织产业持续发展。

1 企业实践的意义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和发展为我国中职学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当前“工学结合”的教学背景下,中职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能更好地提高当前的教学质量[2]。在此模式下,岗位实习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旨在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对于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实习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首先,实习让学生有机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从而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以发现自身理论知识的欠缺,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学生可以了解到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岗位实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生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最后,实习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市场营销过程。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市场调查、策划、执行等环节,从而对市场营销产生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这为学生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总之,岗位实习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习,学生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还为未来的职业生涯作好了准备。各类高校和中职院校应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这一模式,为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2 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学生在岗位实习中的心理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关部门已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在实习阶段,在学生心理问题管理方面,各职业院校仍缺乏有效的措施,导致学生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因此,各校需要加强实习阶段学生心理问题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学生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对新生入学展开的心理状况调查可以看到,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学生普遍存在自卑、易受刺激、思维尚未成熟、身心发展失衡等问题。因此,中职学生在岗实习期间往往需要经历一段适应期。在这一阶段,面对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高强度的工作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等问题,许多习惯于安逸的校园生活的中职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部分学生对实习岗位的困难预见不足且心理准备不够充分。在无法应对压力时,他们便会选择离职。根据问卷调查以及学生间的交谈了解到,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学生在实习岗位中主要存在以下心理问题。

2.1 消极依赖的心理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在选择实习岗位时,部分学生对家长过度依赖。这些学生遇到实习机会时,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兴趣、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而是过分关注家长的意见和期望。即使在实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还是会第一时间寻求家长的帮助,而非自己解决问题。在企业实习过程中,部分学生缺少归属感。他们将实习视为学校分配的一项任务,而非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岗位实习持保留态度,担心孩子承受较大压力或影响学业;或担心孩子在职场上受到挫折,影响其未来的发展。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行为表现。

2.2 抑郁心理

广西轻工技师学院服装实习岗位大多集中于深圳这个繁华的大城市。对于初次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的实习生来说,环境的巨大变化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会产生抑郁心理。这种心理状况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和干预,可能会对他们的实习成果和职业生涯产生深远影响。

刚到企业时,学生们都充满激情与斗志,但因企业的工作条件与理想有不小的差距,他们很快就会产生心理落差。服装门店的工作时间通常为每天早晨十点至晚上十点,这与学校的管理体制和作息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劳动强度较高,因此部分学生难以适应企业严格的管理规定。一位学子诉苦称,每日从事后台仓库的清点、盘点等工作既乏味又辛劳,一天下来,疲惫不堪。

2.3 自卑心理

在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中,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学生面临诸多挑战,部分学生由于存在自卑心理,无法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进而影响其在实习岗位的表现。尤其对于一些在服装店上班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与顾客沟通交流,但这种心理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也阻碍了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观念,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

2.4 好高骛远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好高骛远心理是一种非理性的自信,其源于对自我缺乏客观的分析与评价。部分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未能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高估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他们往往眼高手低,对岗位挑剔、对薪酬不满。他们缺乏对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和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无法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部分家境优越的学子认为,毕业后未必会选择此行业,因此,在实习阶段并不愿意付出努力。这种好高骛远的心理会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于这部分学生,需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客观评价自我,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追求自己的职业目标。

3 对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学生实习产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针对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实习生可能存在的对专业实习的重要性及目的认知不清的问题以及相关心理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3.1 引导实习生做好角色转换,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实习生在服装行业实习中,首先要摆脱过时的观念,重新审视对服装行业的认知。他们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将学习和锻炼作为首要目标,而不是过分关注薪酬福利。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生会进行多岗位轮岗,需要尽快适应服装店铺的工作环境和周围环境,调整心态,真诚对待每一位顾客和同事。他们应该积极学习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努力融入实习团队的氛围中。具体来说,实习生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端正态度,明确目标。实习生应该以学习和锻炼为目标,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他们需要摒弃过时的观念,重新审视自己对服装陈列和营销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在实习过程中有所收获,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适应环境,调整心态。服装行业的工作环境不同于其他行业,实习生需要尽快适应这种环境。他们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行业动态,熟悉工作流程,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掌握相关技能。同时,实习生还需要调整心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困难。再次,真诚待人,善于学习。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生需要真诚对待每一位顾客和同事,虚心请教和学习。他们应该学会观察和思考,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并努力将其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同时,实习生还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积极寻求改进的方法。最后,融入团队,共同成长。实习生的成长离不开团队的帮助和支持。他们应该努力融入团队氛围中,与同事们共同成长和进步。在团队中,实习生可以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分享心得,共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团队合作精神也有助于培养实习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力。

3.2 加强实习前的心理辅导,明确实习的意义和目标

班主任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实习之前,班主任有责任让学生了解他们可能会面临的心理困境,并明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为了更好地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等机会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无论是校内的课程活动还是校外的课外活动,这对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都有积极影响,能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3]。这些活动包括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小组讨论等,旨在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可以指导学生制定实习计划,使其熟悉实习全过程,明确实习目标,并控制学习进度。同时,班主任还可以邀请专业的心理医生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加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3.3 建立信息平台,加强与实习生的沟通与辅导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通信手段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手机、QQ、微信、实习软件平台等工具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在实习教育领域,这些通信手段同样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可以建立一个信息交流平台。该平台助力实现学校实习全流程的动态监控,多角色协同管理以及全方位信息服务,构建了学校、企业、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在线交流与反馈机制[4]。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咨询问题,分享自己的困惑和感受。教师则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这种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实习教育的效果,还有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信任。

3.4 创办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增强学生归属感

针对学生在实习中感到枯燥乏味的情况,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充分利用企业现有文体设施是一个很好的途径[5]。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积极性,还有助于加强他们与同事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例如定期举办员工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不仅能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还能增强他们的归属感;或者提供一些技能培训或进修课程,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能力,增强竞争力。同时,设立合理的奖励机制,对优秀实习生进行表彰和奖励,可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工作。

总的来说,组织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注重员工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这样才能真正打造出健康、积极、和谐的企业文化。

3.5 建立健全创新的评估机制,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对于初次步入社会的实习生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公平公正的评估机制,这样他们才能对自己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构建和完善全方位评估体系是一项重要任务,有助于服装企业从多元视角,如领导、同事、顾客等角度,更全面地评估实习生的表现,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反馈及优化建议。借此机制,企业能准确掌握实习生的绩效、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状况。实习生可以通过自我审视,明确自身长处与短板,进一步发掘需加强的领域。此过程有助于锻炼实习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6 学校和家庭共同引导,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念

学校和家庭在引导实习生树立正确实习观念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个教育场所,其影响力和作用不可小觑。家长应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倾听他们的内心诉求,鼓励他们勇敢追求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在选择实习岗位时,家长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建议和指导,但不应过分干涉或强加意愿,而是要充分相信孩子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学校作为实习生培养的主要机构,对于实习观念的引导同样负有重要的责任。学校应加强实习前的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明确实习的目标和要求。在实习过程中,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确保学生能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同时,学校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学生应对实习过程中的挑战和压力。为了更好地引导实习生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念,学校和家庭应加强沟通和合作。家庭和学校应定期交流,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困惑,共同探讨解决方案。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实习生活,提高其实习效果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中职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心理状态对于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不良心理倾向,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不仅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更有助于学生在短期内适应社会,为服装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实习生服装岗位
让人心碎的服装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