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中“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学生美育素养提升的有效评价体系
2024-05-25周婧
周 婧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艺术分院,江苏 常州 213000)
在社会对创意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的趋势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美育素养的培养。然而,当前的美育评价体系仍存在许多问题,缺乏科学性与实践性。因此,本研究选取了“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作为研究对象,以构建一套科学、全面、创新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在审美情感、认知、判断、表达和创造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建立一个以素养、发展和创新为导向的评价框架,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可行性参考。
1 美育素养的内涵和特点
1.1 美育素养的内涵
美育素养是学生在美育活动中形成的多方面综合能力,包括审美情感、认知、判断、表达和创造等。在“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中,美育素养的内涵还包括对服装色彩与图案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服装色彩与图案的设计和创造能力。学生需要掌握色彩理论、图案设计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运用美育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服装色彩与图案的赏析、评价、表达和创造,以提升自身的美育素养。
1.2 美育素养的特点
美育素养在“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中具有多元性、发展性和实践性。多元性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色彩、图案等知识,并适应不同的设计要求和风格;发展性要求学生紧跟时尚趋势,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形成个性化的设计风格;实践性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中,通过项目实践提升素养。
2 有效评价体系的定义和特征
2.1 评价体系的定义
有效评价体系是为了全面、科学、创新地评估学生美育素养而精心构建的一套系统性、整体性、可操作性评价框架[1]。在“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中,有效评价体系的评价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对服装色彩与图案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服装色彩与图案的设计和创造能力。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对学生在审美情感、认知、判断、表达和创造等方面的多方位表现进行全面综合评价,使学生的美育素养在“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的各个层面得到有力提升[2]。
2.2 有效评价体系的特征
(1)综合性。评价体系全面覆盖学生的美育学习。在“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中,综合性表现为学生要掌握不同色彩和图案的知识、使用方法和要求,并结合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进行服装色彩与图案的选择和搭配[3]。
(2)科学性。评价指标和方法基于对美育素养的深入理解,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在“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中,科学性要求学生结合服装色彩与图案的流行趋势,吸收和借鉴中外服装的知识,掌握和利用服装相关技术,参与和组织服装色彩与图案相关活动,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4]。
(3)灵活性。评价体系应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阶段。在“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中,灵活性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合适的项目和主题,运用色彩和图案相关原理和方法进行设计,综合考虑服装的美观性和功能进行评价和改进。
2.3 有效评价体系的作用
有效评价体系在“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其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使他们能设计出具有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服装色彩与图案。其次,其提供了有效的反馈机制,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最后,评价体系为教学改革提供了评价标准和依据,使教学改革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能体现教学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以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变化。
3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教学中美育素养评价的现状和问题
3.1 美育评价的现状
在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中,美育评价体系主要体现在课程评价、实践评价和素质评价等方面,具体如下。
(1)课程评价。在“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中,课程评价考核包括设计作业,要求学生运用色彩理论和图案应用原则进行服装搭配设计,展示创意和审美能力。期末评估则涉及理论题,要求学生掌握服装色彩与图案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规律、流行趋势以及文化内涵和差异,展示专业知识和理解能力。
(2)实践评价。在“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中,实践评价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服装色彩与图案的实践活动和项目,让学生了解服装色彩与图案的运用和需求,展示学生的设计成果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3)素质评价。在“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中,素质评价考核学生的思维品质、综合素养和美育素养,展现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养,关注学生在色彩感知、图案想象、审美判断、创造思维、沟通协作、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能力和特色。素质评价还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专家评价等反馈方式,帮助学生认识优势和不足,增强自信和自我完善的动力。
3.2 美育评价存在的问题
美育评价在实施中虽然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面临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和影响主要有3个方面。
(1)理念和目标模糊不清。在“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中,美育评价在制定理念和目标时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缺乏对学生美育培养的明确指导思想。美育评价的理念和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备对服装色彩与图案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服装色彩与图案的设计和创造能力,使学生能设计出具有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服装色彩与图案,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为服装行业的发展作贡献。
(2)评价内容和指标不科学。在“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中,当前美育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不科学,未能全面覆盖学生的美育学习。美育评价的内容和指标应该包括服装色彩与图案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创新、表达、评价等方面以及学生在审美情感、认知、判断、表达和创造等方面的表现,以全面考查学生的美育素养水平。
(3)评价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性。目前,“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美育评价方法相对传统,缺乏创新性,难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审美表达和创造能力,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单一性和局限性,无法真实地反映学生在审美、创新方面的潜力。
4 “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构建有效美育素养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
4.1 基本原则
(1)素养导向原则。评价体系以素养为导向,反映学生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全面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及其认知、判断、表达、创造等能力,使学生在实际设计中展现综合和成熟的美育素养。这一原则提高了评价的全面性,符合“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需求。
(2)发展导向原则。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发展性,不断提高其美育素养。通过阶段性评价和及时反馈,学生清晰地了解自身在不同阶段的不足和优势,进而调整学习方向并提高学习动力。
(3)创新导向原则。评价体系引入创新的评价方法,适应时尚艺术领域的特点,使评价具有实际情境的指导性。通过实际案例、设计项目等实践元素,评价体系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水平。创新评价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4.2 具体内容
4.2.1 评价目标
明确的评价目标是评价体系的前提,着眼于“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长期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的美育素养,包括审美情感、认知、判断、表达和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
4.2.2 评价指标
在“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中,为确保全面评估学生美育素养,需要明确如下评价指标。
(1)审美情感指标。学生的审美情感体现在对服装色彩与图案的直观感受和情感反应上。通过考查学生对颜色、图案等设计元素的感性体验,深入了解其审美情感的表达,并进一步评估其对不同设计风格的理解与欣赏能力。评价标准包括准确捕捉设计元素,表达个性化的审美情感;能清晰地描述对不同颜色和图案设计的感性体验;具备对时尚潮流、设计风格的辨识和欣赏能力。
(2)审美认知指标。审美认知涉及对艺术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对时尚趋势、文化背景的认知。学生应在课程中获得有关色彩搭配、图案设计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同时展现其对时尚产业发展趋势及文化背景的深刻认知。评价标准包括理解色彩搭配、图案设计等相关艺术理论知识;能准确把握时尚趋势,并理解其与文化背景的关联。
(3)审美判断指标。学生需要具备对服装设计的评价和批判能力,同时对色彩搭配和图案选择进行明确的判断。这涵盖了学生对同行作品的评价以及对时尚潮流的批判性思考,旨在考查其批判性思维和专业判断水平。评价标准包括具备对同行作品独立而理性的评价和批判能力;能清晰准确地判断色彩搭配和图案选择的专业水平。
(4)审美表达指标。创造性表达能力及对个人设计理念的清晰表达是重要的评价要素。学生的设计方案需要展现独创性和创意表达,同时能清晰地传达其个人设计理念,这对于其综合美育素养的评估至关重要。评价标准包括呈现的设计方案具有创新性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能清晰准确地传达个人设计理念,使其易于理解。
(5)审美创造指标。审美创造包括学生独立设计和创作能力以及对时尚潮流进行创造性探讨的能力。这要求学生在实际设计中展现独立思考和创作的水平,同时深入挖掘时尚潮流趋势,促使其具备创新性的设计思维。评价标准包括具备独立思考、创作的能力,展现独创性设计思维;能深入挖掘时尚潮流趋势,展示对潮流的创造性探讨。
4.3 评价方法
在贯彻以“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为例的评价体系时,采用以下具体且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
(1)综合评价。首先,设计作业评估。学生要完成一系列任务,包括色彩搭配方案和图案设计等。教师要注重对设计创意性、实用性以及美学价值的综合考量,了解学生在具体设计任务中的创造性表达和对美的敏感度。其次,课堂参与观察。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等方面,教师能全面评估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团队协作能力。再次,设计展示评估,定期组织学生展示设计成果。教师要关注学生作品的设计理念、创造性表达以及对审美的敏感度。通过向同学和专业人士展示,学生能在检验中提高其设计水平。最后,设计答辩。学生需要定期进行设计答辩,向教师和同学陈述并阐释他们的设计思路和创意表达。这一深入的互动过程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评估学生对设计细节的把握和表达能力。
(2)实践考察。在实践考察方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真实而有挑战性的设计任务,确保其在实际场景中能有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首先,布置实际场景设计任务。老师提供实际场景设计任务,如为特定客户设计服装或参与时尚活动的布置。在这些任务中,教师要注重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实地考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例如参观时尚展览或走进设计工作室。在实地考察中,学生有机会展现他们在实践中形成的设计感和专业素养。这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具体的评价材料,帮助了解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表现。
通过这些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的结合,构建科学、实用的评价框架,可以促进学生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美育素养的全面提升。这一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使其能有效融入实际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发展机会。
5 结语
本研究探索了高职“服装色彩与图案”课程教学中学生美育素养提升的有效评价体系,旨在为当前教学实践提供一种更为科学和创新的评价模式,希望通过此评价体系的建立,更好地促进学生美育素养的全面发展,推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