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群数字化教学模式改革

2024-05-25

纺织报告 2024年2期
关键词:服装教学内容数字化

纪 杨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34)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部正在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进程。在此背景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学也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教育者们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这一变革趋势,提升教学质量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服装结构与工艺类课程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设计思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有限等,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有必要对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群进行数字化教学模式改革。

1 高校数字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1 数字化技术在服装时尚产业发展迅速

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对我国的社会形态及经济形态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服装企业纷纷摒弃传统的生产模式,从设计到生产,采用数字化、虚拟仿真技术后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进而提高了运行效率。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打开了一扇眺望未来的窗户。走在潮流尖端的纺织服装行业率先采用科技手段推陈出新。2022年以来,国际时装周、奢侈品牌、时装设计师持续引发“元宇宙”风潮,推出虚拟时装周、虚拟秀场、数字时装等新技术、新成果,让受疫情冲击的全球时尚再度振奋。

1.2 高校数字教育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在2024年1月26日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发展数字教育,推进教育数字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也是改革所向。”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纸面化、口授型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培养需求,教育模式更加趋向于网络化、数字化及移动虚拟化,各个学科体系都在借助数字化技术进行网络资源建设与运维。数字化给服装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国内外比较领先的服装类高校建设了虚拟仿真实验室,相继开设了关于数字化、虚拟仿真技术的课程。

对服装结构与工艺类课程进行改革创新,能为服装设计、生产、制作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互联网与数字化对传统的教学课堂造成较大影响,各种新型的教学媒介和载体为教学服务,加上各种海量信息的冲击、思维方式的转变,教师如何利用当下数字化虚拟技术的优势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数据的能力,如何对传统的教学课堂、有限的学时量进行拓展,从而推动教学改革,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2 服装结构与工艺类课程教学现存问题

服装结构与工艺类课程为服装技术性课程,课程以服装结构设计为主、工艺为辅,旨在通过工艺表达加深对服装结构设计的理解,是本科院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一般包括“服装结构与工艺基础”“成衣结构与工艺”“女装结构与工艺”“男装结构与工艺”“立体裁剪”“创意立裁”等课程。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纸样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纸样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纸样设计的变化技巧,最终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各类服装基础样板,为高年级综合实践类课程中的创新结构设计奠定基础。

2.1 教学理念的先进性较为欠缺

服装结构与工艺类课程教学理念仍以传统模式为主,采用传统教学法开展教学,并不会有意识地探索符合大数据时代特点的新型教学法,长期发展下去不仅教学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专业教师的创新意识也会受到极大的阻碍。在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会受到不利影响,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理念及动手实践能力也无法良好地发展,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2.2 课程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单一

服装结构与工艺类课程教学内容繁多,学习过程稍显枯燥,教学方式单一。传统教学以板书形式传授结构图绘制方法,但这种平面二维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将绘制的平面结构图和服装立体感关联起来,学生不能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掌握结构设计内容,因此,只能照本宣科地应付作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不佳[1]。除了结构设计制版部分,工艺缝制实践部分也有一定的技术性难度,需要通过多个步骤完成服装制作。整个教学过程都需要老师全程示范、操作与指导,并且每个步骤环环相扣,完成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还会不断询问工艺制作细节,这就需要老师反复讲解、示范操作,这样就会导致耗时长、效率低以及效果不佳。

3 改革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于服装结构与工艺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数字化可视化教学手段和现代化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可以适当解决[1],为服装结构知识的深入理解以及服装的缝制展示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途径,实现了多种混合式教学方式的优势互补。

3.1 改革目标

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主动适应服装行业经济发展需要,在数字化环境下与时俱进。教师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向专业化、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方向转变,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可以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群进行数字化建设。通过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和手段,综合运用数字化的图感教学法,引入更加前沿的理论、实践技术和经验,将课程体系从传统的手工制图向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拓展,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综合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设计出种类繁多、更加新颖的服装。

3.2 提高授课教师专业技术水平

要想让学生在课程实践内容上采用数字化、虚拟化形式,教师应该先在授课时采用先进的方法展示教学内容。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和研究软件以及智慧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并且要灵活应用多媒体PPT和电子黑板,需要长时间的推敲和磨合才能达到授课水平。

3.3 丰富教学手段

服装结构与工艺类课程内容较多,难度系数较大,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非常重要,而改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是关键因素。教学方式较为多样化,比如教师示范、课堂讨论、专项练习、课题研究、项目实践等,需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线上网络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虚拟实验室辅助教学等,且教学进程要由浅入深、化繁为简。

4 课群数字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路径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服装结构与工艺类课程大纲,大力开展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努力构建适应当下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4.1 课程增加数字化、虚拟化实践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内容,积极推进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群数字化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和手段,综合运用数字化的图感教学法、单元化教学法、特点性教学法等,将复杂的结构设计问题简单化,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掘服装结构与工艺类课程的思维规律,将教学过程形象化,通过虚拟仿真与现场实践将教学内容可视化,通过服装CAD与CLO 3D软件进行结构设计与虚拟试衣展示,使画面更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由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2]。服装结构与工艺类课程内容多、难度大,如何利用已学数字化、虚拟仿真技术迅速有效地呈现可视化三维试衣效果是一个研究趋势,因此,需从上而下地制定改革方案和执行计划,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大数据背景下的行业发展需求。服装结构与工艺类课程一般包括“服装结构与工艺基础”“服装立体裁剪”两门课程,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教学内容,利用CAD技术制作出CAD结构图形,让学生理解二维纸样与三维服装对应关系[3]。利用虚拟实验室,如在“基于女装原型的三维立体服装产品设计虚拟仿真实验”虚拟仿真课程中,对服装测量、规格尺寸设置、服装结构设计、款式变化等进行虚拟仿真实验。

数字化、虚拟仿真技术不仅弥补了传统黑板教学方法存在的缺陷,节约了教师的时间和人力资源,还有助于教师建立网络教育系统,以此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数字化时代的具体特征及行业需求,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服装结构与工艺类课程的教学大纲,调整服装结构与工艺类课程的教学安排以及课程之间的衔接,大力进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与虚拟仿真技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动手能力,以适应大数据时代服装产业的转型发展。

4.2 服装数字化软件辅助课程实践

在高年级开展服装数字化软件的学习,包括服装CAD和服装虚拟试穿等软件,开发学生的数字化技能,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课程实践。高年级的服装结构与工艺类课程以创新性设计为主,例如“女装设计与工艺”技术含量较高的课程,授课内容以实践性作业居多,传统的做法是教师通过案例讲解平面结构设计方法,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可以改变教学思路,调整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和作业考核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课前通过网络平台收集各大秀场及新品的数据,分析款式流行变化趋势,整理最新的结构创新技术,发现并解决技术问题。授课教师要先利用CAD软件进行分析,再通过CLO 3D软件展示虚拟试穿效果,打破传统的板书和纸样讲授方式,进而更直观、立体地优化服装结构与人的附着关系。

学生的平时作业也可以利用服装CAD和CLO 3D软件调整版型和进行样衣虚拟试穿,从而节省样衣制作时间和成本,在课堂上通过互评选择结构设计方法和变化方法,使自身学会举一反三,提升平时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大作业也可以通过数字化和虚拟仿真技术打造出模拟样衣效果,再制作出成品,能大大提高准确度和完善程度。

通过上述方式逐渐开发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的数据化思维,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各类大数据的技能,这样学生毕业进入服装设计企业后可以将学习到的大数据技能运用于服装设计各个环节,进一步推动我国服装设计企业转型发展。

4.3 数字化技术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疫情时期,线上授课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的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技能参差不齐。在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是国家高校教育改革措施之一,可采取线上线下结合、虚拟与数字结合、针对性较强的措施逐步提高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

录制微视频可以解决工艺实践课操作演示难题,不受课堂时间限制,学生可反复观看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将服装工艺制作的每个步骤录制成内容精炼、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微视频,再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可反复观看、便于记忆、加强互动[5]。

教师利用泛雅教学平台建课,将“服装结构与工艺基础”“服装立体裁剪”“成衣结构与工艺”等课程的实践操作内容的微视频上传到平台课程的章节中,直观地展示操作示范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端进入超星学习通,反复观看、学习细节、实践制作,从而提升服装结构与工艺类课程实时教学效果;也可以有效利用慕课和一流线上课程内容,再根据自身教学内容进行录课,并在超星网上建立线上课程,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中难理解、难操作、枯燥乏味的问题,迎合了当代大学生接触的新生事物比较多的特点,他们思维独立、追求个性,而在线课程需利用手机、平板、电脑将专业知识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更容易满足他们的需求,并且后期在高年级实践课程中可以针对一些难点进行反复观看,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结构和工艺问题。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等提高学生学习的便捷性,结合线下学习和实践训练的优点,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5 结语

高校需要进一步调整服装结构与工艺类课程的教学规模,丰富教学内容。数字化教学模式在服装结构与工艺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教学更具趣味性和生动性。这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服装结构设计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在服装设计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这一平台,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企业生产流程,深入了解服装设计全过程。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在未来职场中取得成功奠定基础。

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服装技术教学创新改革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满足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和师资队伍,高校可以培养出更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服装设计人才,推动我国服装行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服装教学内容数字化
让人心碎的服装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数字化制胜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