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畏启程,归来仍是少年

2024-05-24肖梓卿

现代阅读 2024年12期

考场链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选择走出双水村,到外面的世界闯荡;哥哥孙少安则留在村里深耕,做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兄弟两人都走出了不平凡的人生。

《玩偶之家》中的娜拉选择了离家出走,而鲁迅先生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却说:“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成长的岔路口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汹涌。在人生的道路上无畏启程,踏浪前行,才能拥抱别样的风景。

不惧风浪、开拓向前是勇者的毅然尝试。文学殿堂里的孙少平和娜拉为什么会勇敢走出去呢?或许是因为对贫瘠生活的不满,或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抗。他们的出走源自内心那份对现状的不满足和对未来的渴望,不是一味对苦难生活的埋怨与逃避,也不曾为金钱名利所驱使。真正向前的离开是在认清现实后的绝地反击,是一种抗争,更是一种觉醒。

在时代浪潮里顺流而行的人才可勇立于潮头。我们皆认可孙少平和孙少安兄弟俩与娜拉的人生选择,可为什么孙氏兄弟二人皆书写出不凡的人生篇章,而娜拉的结局却留了白?两相对比之下,我们可以看到:顺势而为的人乘时代发展之大势,开创出璀璨人生。多少企业家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白手起家,改变人生轨迹,实现人生价值,更助推社会经济发展;时代可以成人,却也可能将不幸的人困于沼泽之中,使其举步维艰。战火纷飞的时代让无数文人墨客只能“空悲切”,封建迂腐的观念让“祥林嫂”们走投无路,男权至上的社会让“娜拉”们出走后的结局黯淡无光……是时代让勇者身披铠甲,也是时代让弱者最终折戟沉沙。

固然有时代的因素,但每个人才是自己人生的真正掌舵者。孙氏兄弟的选择是建立在实践经历与人生阅历上的,他们有着前行的目标与方向;可娜拉或许是因为遭受长期的思想禁锢,导致她离家出走后的结局是留白的。

“走出去”,是在更广阔的天地中认识与提升自我,但仍有人选择了以反哺的姿态“留下来”,努力扭转周遭的环境,他们拥有一种为己更为人的拓荒精神。那些如黄文秀、吉列子日一般的青年干部,毅然回乡建设的付出令人动容,他们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深深触动了我们;又如钱学森等一众学成报国的科学家,他们突破万难,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点亮了民心。他们内心赤诚,所以“留下来”也温暖了社会、成全了自己的人生。

人生的岔路口太多,“走出去”不应为名利诱惑所驱使,“留下来”也不应停滞不前。当下,一些人为各种讯息所蛊惑,冲动又莽撞地走了出去,却又囿于金钱利益,为声色犬马所迷惑,荒度了年华;还有一些人将留下来视作逃避与“躺平”的借口,满足于每一天的苟且和所谓的“小确幸”,得过且过,不图改变,最终碌碌无为,丢失自我。

身处逆境时,大胆走出去,去冲破、去探索、去开辟新的天地;乘风归来时,顺势留下来,去回馈、去奉献、去创造新的价值。

时代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去留之间,绽放人生姿态,谱写时代华章。

教师点评

本文从材料中孙氏兄弟与娜拉的人生选择出发,分析了人生发展的两大选择:“走出去”与“留下来”,作者通过原因分析详细阐释了孙少平与娜拉出走的缘由,抽丝剥茧,破立结合;紧接着通过对比分析,从时代的发展和个人的准备两方面比较了两方不同结局的来由;同时紧扣社会现实,将留下来与反哺回馈社会相关联,并对社会上的不当现象进行了适当的批驳,体现了思考的深度与广度。(李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