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场与在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双重逻辑

2024-05-24宗芳张迪

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宗芳 张迪

(1.2.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

[摘 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重要创造性思考,是对新时代所面临新问题的积极回应,既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有利于推动中华文明现代化,还有利于激发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凝聚力。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诸多有机契合点。这使二者在中国大地结合能够成为必然。在“第二个结合”正式提出的新语境下,要保持其持续在场并绽放异彩,就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不动摇,努力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因子,在“两个结合”中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出场逻辑 在场逻辑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642(2024)02—0055—07

*本文系2023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专项课题“廉洁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课的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CSZJ12)、青岛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基本路径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宗芳,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迪,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的重要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表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内涵和思路。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出场逻辑

在新发展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也必然因势而变。这为“两个结合”的出场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第二个结合”是对“第一个结合”的深化,其“何以出场”和“怎样出场”是“第二个结合”出场的逻辑起点和逻辑进程。

(一)何以出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价值意蕴

“第二个结合”的出场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选择,能够进一步激发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中国共产党创造新的伟大事业增添新的文化底色。

1.“第二个结合”是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科学的思想体系,具有强大的理论指导力和实践伟力。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落地生根“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2]。马克思主义在踏上中国的土地之时,就开启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之旅,中国共产党一代又一代领导集体所形成的思想结晶已经充分论证了“第二个结合”的正确性。正是由于我们清晰而又坚定地把握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思想和战略,使我们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正式提出“第二个结合”的命题,不仅是对百年相融历史的总结,更是对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出的新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所肩负的使命和任务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我们不可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成不变的教条适用到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中,我们今天在开创性的实践中所遇到的新问题都无法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中找到现成答案。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3],所以,我们“要继续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1],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以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精神品格、思维方式、风俗民情、家风政德等为抓手,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而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

2.“第二个结合”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崛起,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是重要的先导和基础,五千年的灿烂历史积淀了深厚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滋养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笃行不怠的精神品格。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写进自己的意识形态大旗,并以它为指导,推动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开阔的历史纵深。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旗帜引领下,党带领人民在百余年奋斗中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深刻变革,也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4]二者的双向互动关系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内在地包含了对中华现代文明的追求。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开始越来越多地思考构建马克思主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激活机制,“第二个结合”的应运而生既贯通过去、又串联现在和未来,同时也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创新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使我们在挖掘和应用有价值的传统文化资源方面有了更充足的底气、勇气和信心,不断引导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第二个结合”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展示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以扬弃的态度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新的活力,引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融合,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有机结合研究引向深入,不断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中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3.“第二个结合”是激发中华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内在诉求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只有既物质富足又精神富有,才是一个有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文化自信是精神富有的重要体现,文化自信的关键在于创新,“第二个结合”本身就是很大的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首创,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文化自信更需要整个民族凝心聚力,“第二个结合”可以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从而汇聚起磅礴伟力。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它不仅意味着过去,也意味着现在和未来。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也一定能在未来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创造文化新辉煌需要主体活跃的创造力和坚不可摧的凝聚力,这既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政治引领,也离不开思想文化的无声浸染。近代以来强势崛起和涌入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和一度衰微的中华传统文化,未能凝聚起涣散的国民,使得国家愈加积贫积弱。马克思主义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能量,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嵌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激发出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并以此为指引独立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耦合与互动让中国人民找到了新的文化方向,成为民族自信自立自强的文化支撑。这也是“第二个结合”的历史逻辑所在。当今世界,国家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不可或缺的因素,我们必须以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继续推进二者的结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以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来应对各种新的国内国际问题,提升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提振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信心和底气,以文化的厚重力量引领华夏儿女奋勇前行,以高昂的精气神和饱满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

(二)怎样出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脉络

“第二个结合”命题的正式提出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国内外环境的不同,两者的结合也会随之而动。

1.文化桎梏被击碎破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与孕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寻求救亡图存之路,先后经历了物质、制度、观念等层面的探索。新文化运动前后,一大批追求真理、崇尚和传播新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涌现出来,他们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进行猛烈抨击,他们力图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来改造中国传统文化、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但实际并未达到预期。这种文化冲突和割裂的背后,实际上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的反思,也是破除落后传统文化桎梏,进行“中西调和”的预备。在迷茫的十字路口,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思潮传入中国。早在1919年,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中就表示“我们只要把这个那个的主义,拿来作工具,用以为实际的运动,他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变化”。他还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来改造社会,而且“要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当时虽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尚未明确提出,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已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

自此,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开始在文化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反帝反封建反奴化的新文化日渐清晰。各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译著也陆续出版,无产阶级文学也成为共同的心声。同时,通过不断的论战和革命实践的检验,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以民族形式发展的道路,提出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中华民族紧密地结合起来[5],其中《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等都是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经典之作。由此可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寻找中华文化的发展路径,虽然过程曲折,但他们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认识方法,坚决反对全盘否定和复古倒退,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道路的初步探索。

2.文化方向初步确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批判与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先要进行经济恢复和国家建设,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苏联模式作为成功案例,理所当然成为中国学习的榜样。但是,随着苏联模式的弊端越来越多地显现,找到符合自己实际的模式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提出,“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6],从而避免照搬苏联经验,以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基于此,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并确定了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思想宣传工作和文化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路线。“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提出就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成果,它以“和而不同”“多元一体”为内涵,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发展方向,用唯物辩证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继承,指出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客观分析,既不能将传统文化完全等同于封建主义的文化,也要肃清封建思想残余,以夯实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站稳人民立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还对文化传播和研究机构进行了改革与调整,并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人民大众中的宣传教育与普及力度,初步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这一阶段,中国在探索“第二个结合”的实践中既有进步也有曲折,为扬弃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积累了实践经验,为改革开放后进一步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明确了基本方向。

3.文化內容丰富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反思与超越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出“文化大革命”的阴霾,开始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认真思考如何恢复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等问题。这一时期,党的领导人高度重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邓小平同志1979年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以《诗经》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回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除此之外,“一国两制”学说中的《周易》智慧、共同富裕的大同理想等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与总结。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明确提出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纳入“三位一体”总体布局。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儒家经典的“和谐”思想结合新的形势加以发展,明确提出在“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大后,文化生产力、文化软实力等新概念不断被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得到空前的繁荣发展。总的来说,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实现了反思后的超越。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提高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肯定。

4.文化精髓挖掘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转化与创新

党的十八大之后,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文化发展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中华优秀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他巧借中国古代崇尚自然、爱山敬水的观念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巧借以民为本、共同富裕的理念提出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以和而不同、多元共治等理念提出了“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倡议[7],将文化的地位提高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进一步挖掘和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髓,补充和完善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内涵。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只有根植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8]“第二个结合”的提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更深厚的文化土壤和学理基础,使我们在思想和文化上拥有了主动权。“第二个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认知空间,促使我们以更广阔深远的视野探索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道路。“第二个结合”指明了新时代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向,树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的历史新坐标。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领悟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转化为认识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方法,落实文化建设要求的行动指南,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轨道向前发展,并为“第二个结合”提供更广阔的文化舞台。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在场逻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无意识融通”的文化基础,二者之间具有的相通性和互补性使其结合成为必然,奠定了在场的逻辑基础。两种不同的文化能够实现有机融合并非朝夕之易事,可尝试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两个结合”中推进“第二个结合”等不同方面来研究和探索。

(一)何以在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那二者何以能够结合呢?根本原因在于二者在诸多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主要有社会理想、理论特质、价值导向、思维方式等几个方面。

1.社会理想契合

一个国家的社会理想是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的,也是国家和人民努力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与中华文化中的大同社会殊途同归。马克思、恩格斯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以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指出“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9]11,未来社会将不存在剥削和压迫,而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这与资本主义社会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以满足少数人的私利截然不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将从劳动中解脱,人与人、劳动产品、社会之间的异化关系都将消失,每一个人都将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包含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理念,先秦时期《礼记》中首次提出“大同”的概念,描绘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远大而美好的社会图景,寄托了古人对人人平等的美好社会的期望;康有为和孙中山都主张要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理想国;李大钊号召人们要打破国家界限,组织一个“人类的联合”;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人追求“大同”的社会理想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所追寻的美好社会图景与中国古代追求的“大同社会”不谋而合,它们共同组成了现代中国的社会理想和价值取向。

2.理论特质契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普遍性与开放性,其不仅能够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僵化教条,更能够超越东西方的地理和文化差异,解释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在实际运用中必须“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9]376,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这种与时俱进的品格,才使其能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土壤中扎根。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它以一种开放和吸纳的态度不断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因此,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并没有与中华文化相对立,而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武器并不断推出创新理论成果。中华传统文化也是开放流动而不是闭塞自封的文化,主张和而不同、并行不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等,正是这种深邃有力的文化品格,使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而生生不息;也正是由于这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和宽广的胸怀,使得中国人民能够悦纳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根本指导理论。可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拥有的开放包容特质是二者彼此成就的基础,进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体系。

3.价值导向契合

马克思主义相信人民的力量,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并推动社会发展,同时社会发展的成果也应该由人民共享,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9]287。因此,为全人类谋解放、谋利益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价值目标。与之相对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从社会底层群众的角度出发,重视“民”的力量,《尚书》最早关于“民为邦本,本邦固宁”的记载展现了古人对人的价值的初步确认,孔子主张“仁者,人也”,孟子倡导“仁者爱人”的仁政与王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民爱民利民惠民的治国理政之道,客观上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起到了维护民众利益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社會的发展和繁荣。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党始终站在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批判地继承“民本”思想中的精华,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相融合,提出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观点,形成了新时代的人民观。

4.思维方式契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强调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强调用联系、发展、矛盾、运动的观点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强调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蕴含着大量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周易》主张“一阴一阳谓之道”,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两种对立状态所组成,反映了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老子主张“反者道之动”,认为促使事情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反面和否定,蕴含了辩证的否定思想;同时,他还提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低相倾”,指出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都是互相依赖和互相补充的,其中蕴含了辩证的思维方法。孔子、荀子、朱熹、顾炎武等注重知先行后、实行、实效等改造世界的实践的观点。王夫之批判历史上各种流行的唯心史观,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朴素唯物史观体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因革通变等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如何在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进路

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不是通过简单的堆砌,而是要把它们有机地融为一体,既不能奉行“文化复古主义”,也不能颠倒两者的主次关系,而是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活力,在“两个结合”中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发展。

1.在场之本:树牢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地位

无论是“第一个结合”还是“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都是核心抓手,马克思主义是“两个结合”的共同前提,更是“第二个结合”的出发点和落脚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无论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文化事业的繁荣还是国家意识形态的转变,其重要原因在于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只有在巩固和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政治前提下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才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有效激发“第二个结合”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認识、观察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和行动遵循,指引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泥淖混沌中找到前进方向,引领亿万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一路走向强起来。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并绽放,不断结出中国化时代化新的理论成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一种主导和支援的思想关联,要清醒认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根本原因所在,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另一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进行教条式运用,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观点与方法,结合时代价值和现代需求,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甄别,对正向、负向和中性文化遗产进行区别化对待,要弘扬正向文化遗产的现代性价值,摒弃腐朽糟粕的负向文化遗产,保留中性文化遗产中积极的、优秀的部分。理顺“第二个结合”中二者的主客体关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更全面、更深层次的发掘、延续与宣扬,为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文明滋养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2.在场之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基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从古代历史长河中走来,浩浩汤汤五千年,跨越时空的隔阂走到新时代,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与今日有着天壤之别。当下如何活化其中的现代因子,如何适应人民的生活需要,如何与世界其他现代文明相融通,都是“第二个结合”绕不开的重要课题。

首先,用现代话语表达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反映的是古代中国人的精神文明状况,与今日之语境可能存在沟通壁垒或内容衔接不力等问题,因此,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及其表达方式进行现代性改革。规范古代社会秩序的传统文化总体上已经嵌入中国人的血液中,但对其具体内容绝不能机械地照搬,而是要根据当下环境赋予其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内涵,以反映新时代中国人的生活特点和精神面貌。当然,传统文化库中迄今仍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尚未被充分挖掘并以恰当的方式叙述出来。这或许与古代有些话语表达方式佶屈聱牙有关,如果这些颇具价值的内容无法为现代人所理解和接受,则无法彰显其深厚意义。因此,应积极转换传统文化的话语表达方式,用当代人熟悉的行文方式将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阐述清楚,用其中充满正能量的内容来涵养当代人的精神世界、规范现代社会秩序、提高人民道德境界。

其次,用人民话语解读抽象文明。马克思主义是真正实现人类自身解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向来重视人民的作用,以人民为根本政治立场;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具有抽象性、政治性等特点,使其无法直接为普通民众所轻易理解,而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产生一定的距离感。这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生活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直接影响和规范着中国人的行为日常,已融入老百姓的生活细节中,相对比较接地气。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将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将抽象的人民立场具体到广大人民的利益满足中,以人民大众能听懂、可理解的话语讲清马克思主义的抽象概念,以可体验、可实践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传达给人民,使之与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朴素价值观相融合,并在融合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文化自信,不断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再次,用中国话语传播中国故事。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第二个结合”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方式。“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并不是要与世界其他文明进行分割,也不是文化保守主义,而是要固马克思主义之本,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脉,在此基础上要坚持胸怀天下,秉承开放包容的心态,与世界各大文明交流交融,汲取西方现代文明之长,海纳世界多元文明之广,丰富中华文明之内涵,拓展中华文明之外延,构建中国话语传播方式,通过各种国际平台进行宣传和传播,推动中华文化与他国文化的交流合作,使中华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要以中国话语表达方式对外传播中国故事,针对不同的受众国家,量身定制不同的传播方向和传播内容,在求同存异中打开与世界文明的会通之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准确把握时代和世界发展的频率与脉搏,将中西古今文明融通发展,努力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3.在场之要:在“两个结合”中推进“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这“两个结合”要有机结合起来,绝不能割裂。中国具体实际当然也包括文化实际,故“第一个结合”包含了“第二个结合”,“第二个结合”是“第一个结合”的拓展和延伸,两个结合之间的逻辑关系凸显出当前我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伟大的发展成就,为“第二个结合”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和广泛的实践前提,“第二个结合”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需要在“第一个结合”中得以保障和实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奋斗百余年,谱就了辉煌的发展华章,当前面临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中国之问,正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在激荡的世界文化中站稳了脚跟,其不仅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10]。因此,“第二个结合”是“第一个结合”在新时代语境下发展的必然结论,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要在“两个结合”中推进“第二个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马克思主义原则范畴内研究,充分彰显了高度的理论自信,开拓了马克思中国化时代化的新视域,将持续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辉煌,促进全体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认同与坚定信仰,激发民族自信心和本土文化自豪感。中国与马克思主义互相成就,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带来了光明,中国也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两个结合”重要性的认识,研究和把握 “两个结合”的内在发展规律,在理论和实践中促进“两个结合”的互动与磨合,从而凝聚更多共识,在“两个结合”中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11]。这两个“深刻”、三个“新高度”既阐明了“第二个结合”的双重内涵,又彰显了“第二个结合”的现实意义,为我们在新时代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根本行动遵循和价值指引。我们要持之以恒地促进二者的纵向发展与横向结合,既不固守本本,也不脱离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思想支撑,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1).

[2]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1).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6.

[4]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會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5]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557.

[7] 胡钰,石文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理论基础、历史脉络与发展路径[J].出版发行研究,2022(5):12-20.

[8]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8.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N].人民日报,2022-05-29(1).

[11]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1).

责任编辑:徐 辛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形态及其相关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浅议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
评价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语篇分析
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