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个结合”的内在机理与独特价值

2024-05-24范映渊吴启乐

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价值意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范映渊 吴启乐

(1.2.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摘 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具有丰富内涵、严密逻辑和深远意蕴,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指向等方面体现出两者的高度契合性,打下了两者相通相融的基础。从内在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准确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内生机理,有利于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有利于筑牢中国道路的文化根基,开辟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新境界;有利于巩固文化的主体性,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内在机理 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642(2024)02—0041—07

*本文系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宁夏新画卷研究”(项目编号:23NXZX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范映渊,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吴启乐,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着重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下简称“第二个结合”)。这表明我们党不仅能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更能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的规律,堪称又一次思想解放。因此,坚持“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立足于百年发展和成就作出的重大判断。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及其内在关系并抓准两者的契合点,有利于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有利于筑牢中国道路的文化根基,为探索创新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奠定基础;有利于巩固我们的文化主体性,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篇章。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三重逻辑

在新征程上,“讲明白”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两大具有地域差异、民族差异和文化差异的超大时空跨度的“人类精华”为何要有机融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前提。其内在结合的机理可以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这三个维度找到契合点。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凸显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创新性

“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果是相互成就。就逻辑关系来看,“契合”是前提,“结合”是进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具有先在的共同性,这种两相符合的共同性形成了两者之间具有亲和力的契合性,有利于找到两个思想主体相互接受的结合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亟须变革的时代,起源和发展于不断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批判错误理论和思潮中;因此,这一理论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开放的,具有科学性和普遍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历程积淀下来的深厚哲学思想,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价值观念和博大精深的文明体系,具有兼收并蓄的特质。根深方能叶茂。正是因为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够以中华文化一以贯之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理念为“根脉”,在结合过程中通过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文化中的优秀因子从而达到文明的创造与转型,形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同时,“第二个结合”也从以下三个方面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第一,描绘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篇章;第二,提出了“共同富裕”“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等概念和术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话语转换”[1];第三,坚定了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创立了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体系。

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借鉴是常见的文化现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共同具有开放性理论品质的基础上进行结合,就是基于理论层面的契合点并运用唯物辩证法,在双向互动发展过程中进行的扬弃。

首先,就理论层面来看,两者在坚持唯物主义传统和辩证思想上相契合。马克思主义将唯物论作为这一系统理论的基石,坚持物质第一性,事物的发展变化都遵循客观规律,这些客观规律可以根据社会现象分析总结出来,从而否认了“不可知论”,并始终坚持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存在许多关于辩证法的论述,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掌握规律、处理重大关系。中华文化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资源和关于历史辩证运动发展的认识:战国时期的荀子提出“天行有常”,认为自然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将经济生活中的常规法则提升为客观规律;清朝的王夫之、魏源等继承了唯物主义传统并将其运用于政治,为二十世纪初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搭建了桥梁。《论语》着重讲述了关于教育的辩证思想。《老子》中关于事物对立统一关系的论述影响了历代士人用辩证思维认识当世问题并提出良策。

其次,两者的契合点还表现在历史观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对人们进行时间意识和历史使命的培养。其中,顺天应时是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阐释了历史必然性与规律性的统一,如儒家认为历史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历史进程中的阶段性发展有其必然性,不依賴绝对精神。“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凸显出厚重历史传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打破了唯心史观的历史局限性,站在科学的立场上看待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以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还原了历史的固有属性”[2]。

再次,两者的契合点还表现在自然观上。作为中国传统第一思想的“天人合一”与马克思主义提到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相契合,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打下了基础。“天人合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自然规律的遵循;其次,鉴于“天”和“人”是两个相关联的实体,传统文化一直主张人与自然要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最后,引申出自然赋予人本性和天理,只有用人的社会属性规范自然属性才能达到人性的完善。就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它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看作是统一的,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使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适应,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实践逻辑: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凸显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包容性

实践是一种感性的活动,是指人类带有目的性地改造客观世界。在哲学史上,实践的内容和范畴是在不断变动的,各个派别对其作出的解释也不相同。在古希腊时代,实践被看作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是向善的活动,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属于伦理观念的实践。在十七八世纪,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将实践从伦理道德领域转入具有世俗性和实用性的实验科学领域。在德国古典哲学时期,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实践的相关解读主要从主体精神出发。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所强调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本质的特征。马克思主义所讲的实践,一方面是指人类通过改造自然获得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活动;另一方面是指人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和自由的全部活动,这种活动既包括维持生存和生产的活动,又包括改变整个世界的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知行合一”,将经世致用这一传统思想作为价值内核。先秦时期用“行”“为”“志”等词代表实践的概念;后来,墨家将“为”作为“志”与“行”的统一;明代哲学家王廷相大力提倡“笃行实践”。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哲学非常重视“行”的体验,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常用“踐行”“躬行”等词语,形成了对道德的知行辩证关系的共识,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

“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部分,是一个由浅到深、由点到面的过程,体现于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

从大历史观的维度来看,“第二个结合”被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要求。百余年前,中华民族面对民族和社会危机并没有倒下,而是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究其原因:其一,离不开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在文化交流交融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塑造出多元一体的格局,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团结奋进、抵御外敌的民族共识,使得无数仁人志士在国家危难时积极寻找救国之路,“为促进民族觉醒和实现民族独立提供了强大动力”[3]。其二,离不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征程中坚持中华文明经世致用的实践观,始终从国家核心利益出发的艰辛探索。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遇,继承与弘扬中华文化的重担落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肩膀之上。从那之后,我们一直秉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这一原则,在谋求中国道路的同时也对“第二个结合”进行了探索。如陈独秀将中华文化经世致用的历史智慧融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诠释了救国必须遵循 “勤、俭、廉、洁、诚、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结合中华文化的精髓为“实事求是”重新下了定义,用“愚公移山”说明革命任务,用中国思想和话语阐释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并将其作为指导思想,团结引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斗,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秉持传统的“独立自主”精神,运用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导中国实际,依靠、发展和壮大自己,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奠定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同志用“小康”社会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江泽民同志将“依法治国”与传统文化中的“以德治国”相结合;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荣辱观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关于发展的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世界观的维度来看,“第二个结合”是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相互交流、交织的实践需要。各具特色的民族优秀文化在多姿多彩的世界大舞台上相互碰撞、交流、融合、发展。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如何处理文化交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党的百余年实践经验证明,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要善于透过现象抓本质、摸规律,为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方法论。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与中华文化的“知行合一”精神相结合,防止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式化,在治国理政中确立其指导思想地位,创造性地转变、创新性地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与时俱进并形成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引领中国大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利于引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大势中站稳脚跟,彰显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包容性;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坚持正确的方向,增强“四个自信”,做到坚守而不僵化、交流而不逐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三)价值逻辑: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凸显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

价值是指在实践活动中客体属性与主体尺度相统一的关系。而价值观是哲学上研究和概括价值现象和价值问题的基本理论概念,是指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过程而形成的、关于主体对客体的性质和功能的总的看法。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坚持实践的价值思维,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是科学的价值观。中华民族是一个心忧天下的民族,拥有远大的人类理想。因此,中华文明的价值观蕴含着世界主义情怀,天下意识、大同理想、协和万邦的观念植根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4]就价值目标来看,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未来理想社会蓝图中没有剥削和压迫,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与中国古人憧憬的天下大同世界具有相通性。就价值立场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这种对民众极为重视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就价值观念来看,两大思想的独立价值体系具有共通性,我们有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形态、“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集体主义以深厚的文化滋养和价值内涵;马克思主义以共同利益为基石,以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为条件,以推动生产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保障,在指导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中丰富了集体主义的思想内涵。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价值逻辑的具体交汇点体现在以下方面:就世界和平建设构想方面来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最终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消灭阶级、劳动分工和剥削,“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5],人人都可以做到共同享受大家所創造出来的福利,实现共产主义将以为人类求自由和解放作为旨归。中国共产党一直秉持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了对信仰、信念和中华民族千年理想的直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在思想上形成了“和合共生”的主张,在人际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在家庭中根植“家和万事兴”的观念,在五行学说中讲“阴阳调和”,在生意场上秉持“和气生财”之道,等等,这些观念体现了中国人“为而不争”“利而不害”的做人处事之道,因此,中华文明中的“和”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一种普遍化的社会心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民主协商制度的确立与中华“和合”文化密切相关。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蕴含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天下同利”的天下观。尽管“大同”社会理想极具空想主义色彩,而共产主义是在掌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关于人类社会的科学筹划,但二者都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性,充满对人人平等、和谐共处、公平正义社会的向往,这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奠定了价值基础。中华民族自古就将“爱好和平”作为主流思想,在邦国交往中提倡“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反对暴力压迫,反对霸权主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满怀热情地投入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期望解除人民苦难,建立众人期盼的理想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根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华文明,不断用大视野促进中华文化继承与创新,在世界文明相互交流中展示出我们对来之不易的和平的珍惜。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文明处在新的十字路口,中华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上唯一具有连续性的文明,其中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将助力美好世界的建设,展示我们积极促进全球发展、维护国际秩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第二个结合”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在价值观念上相一致的和平性。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蕴含的内在机理

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如何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关键是厘清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认清马克思主义发挥“魂脉”的作用、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前进方向,同时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根脉”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精神动力,进而更好地推进二者的结合。

(一)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奠定了其在新时代背景下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的基础。虽然传统文化在人们内心深处植根已久,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活动,但是民族文化在长期发展特别是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做到永葆生机活力仍然是重要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质基因需要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需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现实情况相适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应“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包括了关于党的建设、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等理论,与中华文明中的辩证思维、大同思想、民本思想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例如,马克思主义以集体为先的“奉献精神”与中国社会普遍奉行的社会利益为先的“博爱精神”、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与我们提倡的“知行合一”理念,都能找到彼此之间的交汇点,都是“同气相求”的。就目标价值等方面而言,两者更是相通的。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而中华文化中关于构建“大同世界”的美好蓝图也折射出了“社会主义”因素,凸现了二者之间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和谐、包容、仁爱等思想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同时也要看到,中华传统文化是自然经济、农耕文明和封建制度的产物,很难适应中国现代化发展所产生的“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因此,只有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保持中华文化的生命活力。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魂脉”作为指导,深刻把握其立场和方法,才能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创造新理论。这一过程首先要求秉持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指导中华文明的弘扬工作;其次,要秉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找准其与中华文化的契合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其丰富,并不是所有内容都要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要将时代特点和现实需要作为二者结合的重点,汲取其中更持久、更深厚的价值理念进行弘扬。因此,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作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构筑好中国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多年的积累与创造,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源源不断地滋养着中华民族,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根植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活动,被人们世世代代所接纳和遵循,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道德水平,而且其蕴涵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也提升了国民的文明素养。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发挥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在思想上引领中华民族繁荣发展,为凝聚中国力量和强大中国精神提供给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新时代以来,关于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凸显出我们充分汲取中华民族历史智慧和政治智慧的特点,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了“治”的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能够给人们提供思想启迪和方法论的精华部分,因此,在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其中的要义与精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7],这些蕴藏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对人们日常生活具有启示作用的哲理,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基石,便于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并提升道德境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力量。埋藏于国人心中的深厚的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爱国情操引领着无数仁人志士,他们心怀天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兴盛前赴后继。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世界上的两大变局,蕴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文化能量足以增强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人民在日常活动中将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将国家命运与自己的本职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之道,鼓励并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借鉴、交流学习,维护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除此之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时代所需要的、鼓励人们积极向上的因子,只有重视时代性并继承发扬这一优秀文化,才能起到其润物无声、培根铸魂的作用,使得全民族在理想信念、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上体现高度一致性,才能构筑中国精神、形成中国价值、增强中国力量,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向前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价值意蕴

“第二个结合”作为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所形成的创新理论,揭示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内在规律。在新征程上,推進“第二个结合”有助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有助于筑牢中国道路的文化根基,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有助于巩固文化主体性,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一)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8]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缘起不同,但是两者之间存在高度契合性,经由“结合”从而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打开新空间。“第二个结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找到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点之后,通过回首历史、对照现实、展望未来,在探索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与方法论,是为破解世界当前发展问题而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中国共产党将“中国特色”作为文化自信的底气,是奋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体现。迈上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被我们党确定为中心任务。这一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也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新形态,有利于唤起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并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纵观历史,经过五千多年沉淀和创造而延续至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蕴含着丰富经验和智慧的思想宝库和时代精华,是社会经过长时间发展而摒弃了糟粕的优秀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奇迹,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固本培元、行稳致远的基础性作用,是一种以“中国特色”为独立立场的守正创新,在文化逻辑上超越了西方现代化。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融合之路少不了“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9]表现出来。这一融合过程在保持马克思主义先进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性的基础上,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探索保留差异的融通之路和创新之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从马克思主义中汲取历史智慧,追溯历史的真实背景,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考证后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挖掘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部分并将之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在继承与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了立足历史积累和现实国情的文明创造与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成长与发展的同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甄别、选择和创新,发挥自身的文化魅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自觉将其内在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和治理资源与当代社会实际相适应,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匹配。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密码,这一方法论使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了连续性、跃升性。因此,“第二个结合”的历程可以证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两大体系存在差异性,要保持各自的思想文化特质并坚守自身优势;与此同时,它们都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二者的结合是一种有机的、双向作用的结合,而不是生搬硬套的组合或者简单的物理反应。推进“第二个结合”是以大历史观的视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以实践创造推动文化创造,以历史进步推动文化进步。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二)筑牢中国道路的文化根基,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总结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并提出:“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8]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有了更深刻的把握,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也达到了新高度。中国共产党从“天下为公”的社会期望、“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和“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中汲取智慧,并将其融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和政策举措中,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文化根基和制度基础。

“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实践和中国道路取得成功的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外在表现,是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彰显。其中,极具“中国特色”的治国之道、道德理念和思维方式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断扬弃,已深深融入人民的新理念、新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强健文化根基,才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进行文化的内容转化、阐释创新和话语转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并从中汲取养分。因此,在“第二个结合”过程中,筑牢道路根基是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的“根”,用中国历史文化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利于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作为中国精神之内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开放的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成为构成现代中国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重要因素。这一结合过程是在发挥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科学性的前提下统摄中华文明,同时自觉融入时代特征,拓展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并赋予其现代化的表达形式,以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0]因此,“第二个结合”为筑牢中国道路的文化根基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在两者双向互动与赋能的过程中,实现了又一次思想解放,有利于我们思考“如何进行思想与文化的主动”“如何在道路探索和理论创新中发挥主动精神”,为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打开空间。

(三)巩固文化的主体性,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自觉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构成了文化主体性的表现形式,这一主体性标志着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曾经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由于近代以后遭受列强侵犯,我们的自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但是,中华文化蕴含的自强不息、自信自立和坚忍顽强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营养剂。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己,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领导人民独立自主、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最终成功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得中华文明再次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体现了这一文化主体性,其特质生成于中华文化,并作为创新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挖掘、汲取我们祖先独立创造的经验和智慧,运用坚实的历史支撑,为今天的治国理政提供了自信、自立的底气和勇气,被称为中华文化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第二个结合”的理论结晶,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把握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而且表现出我们党对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除此之外,这一创新理论独具特色,兼具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三大特征,不仅有效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在新时代的生命力,而且赋予“两个结合”新动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推进“第二个结合”的过程中,要秉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主导意识与支援意识的关系”[11],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保持其开放性和先进性,“正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差异,反对将二者均质化……马克思主义要更加具备中国形态和民族形式,合理萃取、借鉴和吸收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和叙事逻辑,更好扎根中国大地”[12],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同时,也要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赋予科学理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涵。在实践中,“第二个结合”明确了要坚持以中华民族为文化建构的主体,建构让中国老百姓舒畅生活的文化制度和文化环境;明确了要将“道法礼教和同”作为主体文化内核,在中华文化发展中融合、吸收符合這一文化内核的优秀外来文化思想;明确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方法主体性,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让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文化主体性的确立使得文化自信有了根本依托。我们要在新征程上主动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提升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做到自立、自信、自强,增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坚定性,避免走入“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泥沼,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尹长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三维分析[J].学理论,2022(4):34-36.

[2] 戴亮.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逻辑[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28):1,4-7.

[3] 徐福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价值意蕴及实现理路[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4):10-15.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20.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04.

[6]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81.

[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4.

[8]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OL].2023-08-31[2023-09-15].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3-08/31/c_1129834700.htm.

[9]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10]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6.

[11] 方克立.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三点看法[J].红旗文稿,2009(1):27-29.

[12] 王易,倪圣茗.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进路[J].思想理论研究,2022(5):33-38.

责任编辑:连 刚

猜你喜欢

价值意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读懂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