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江经验”传承视角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4-05-24撰文刘阳城宋志华

求贤 2024年3期
关键词:晋江双创经验

撰文/刘阳城 宋志华

2023 年7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1]“晋江经验”是一种以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传承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也是新时代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教育可通过挖掘“晋江经验”内涵,让学生传承、学习晋江精神,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2]立足于当下使命和要求,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要积极响应、主动承担,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把创新创业内容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一、“晋江经验”的价值意蕴

“晋江经验”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任职期间七下晋江,入企业、进社区、访农村、走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出的县域城市发展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发挥侨乡优势,充分利用“闲钱、闲散劳动力、闲房”资源和侨资,从联户集资办企业到嫁接外资发展“三资企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晋江模式”。2002 年6 月,习近平同志从晋江发展的实践中提炼出“晋江经验”,即为“六个始终坚持”和“处理好五大关系”。“晋江经验”的形成,彰显了创新发展理念,其成功值得各地各行各业学习。创新人才培养虽然不能与经济的发展相提并论,但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晋江经验”凝聚“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培育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将“晋江经验”的时代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二、“晋江经验”体现的职业精神

1.有利于培养学生拼搏创新精神

晋江人对标学习、内涵支撑、创新赋能,让晋江发展从拼规模到重格局,并推动晋江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晋江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晋江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等一系列的华丽转身,这就是创新的成效,靠的是“敢为天下先”的拼搏创新精神。晋江人民将拼搏创新精神融于岗位、融入日常,在砥砺前行中“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的决心”,这种精神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精神的塑造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所强调的是坚守匠心、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晋江面对产业发展的新特点、新变化,各企业除做大做强规模外,还坚持把最擅长的事做专做精做深,日益凸显品质优势和品牌力量。正是这种职业精神,能够让大学生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坚定未来职业信心,在创新创业中解放思想。

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

诚信是市场主体的立身处世之本,也是“晋江经验”的首要内容。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始终坚持以诚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强调诚信在商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寓意要把守诚信的精神传承和发扬光大。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晋江商人以诚信为本,坚持把诚信打造为“晋江经验”的文化品牌,多措并举实现诚信理念深入人心、见于行动,彰显了晋江诚信的现代商业文明。

三、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困境

1.教育理念有缺陷

目前,全国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性高度认可,调查中,有93.31%的大学生表现出对创新创业文化感兴趣。但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跟不上,导致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热情不高,校园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另外,一些创业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令人担忧,功利主义明显,调查中,81.33%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基于为个人、家人考虑。因此,在“双创”人才培养体系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很有必要,要做到与立德树人融会贯通。

2.教育认知有偏差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体,也是“双创”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目前,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推进速度很快,但存在水平参差不齐、师生认识不足、专业融合不深等问题。调查显示,有36.61%的学生认为学校对创新创业重视度不够,58.04%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投入资金不足,38.84%的学生认为课程安排不合理,24.55%的学生认为教师水平有限。而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也有偏差,例如课程多以慕课、微课等形式体现,把创新创业当作一项比赛。

3.“三全育人”不到位

目前,我国“双创”人才培养的重担落在高校肩上,但高校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往往因为诸多原因偏重理论。调查中,有85.27%的学生认为可通过“提供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56.7%的学生认为可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双创”人才。高校在现有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要主动拓展协同育人途径,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其他机构的联系,借助多方力量参与“双创”人才培养。由政府牵头,推进校、企协同育人。高校主动与校外企业合作,以生产工厂为学校实践基地。

四、大学生“双创”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

1.立足“晋江经验”,明确创新创业职业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3]“晋江经验”本质上是企业创新创业的经验。[4]高校教育要多角度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潜能,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人才培养理念,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和创业。立足“晋江经验”,把握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协同推进各级各部门育人工作。一是重视创新创业,落实好顶层设计,形成立德树人引领下的高校“双创”人才培养体系;二是构建管理机制,确保各环节都有制度保驾护航,让项目有效开展;三是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2.基于“晋江经验”,优化创新创业团队建设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创新师资团队是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一是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制度。聘请行业专家做导师,邀请创新创业典型人物、成功校友来校宣讲,形成一支稳定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二是要提升师资队伍质量。选派创新团队成员到知名企业、创新机构锻炼,并融入其创新团队,提升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落实并鼓励高校教师在岗创业政策,提升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打造“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三是要充分发挥朋辈力量。将在校参加“互联网+”技能竞赛学生及创业成功的学生组成一个学生梯队,以老带新,传帮带培养新人。

3.宣传“晋江经验”,推进“双创”课程思政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海外华侨不忘故土养育之恩,纷纷回乡投资兴业、热心公益,为推动家乡发展倾心尽力,彰显了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融入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不断营造出浓厚的社会责任氛围。第一,课程教育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并融入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提升学生就业创业信心,提升创新创业动力。第二,丰富课程载体,结合创新创业励志人物及优秀案例分享,加强对学生职业态度、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培育,激发学生创业信心和激情。第三,拓宽实践载体,“三全育人”合力推进创新创业比赛、创业项目、实习研学等活动,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为学生就业和生活提供强大动力。

4.借鉴“晋江经验”, 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格局

要提高”双创”人才培养能力,高校要充分发挥培养人才的主体作用。一、校内建设创业园、创客空间、孵化园等实践基地,将师生的创意想法在基地孵化,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并转化为成果,参加各类“互联网+”创新比赛并落地发展,切实让学生在项目中成长;二、创建企业实体,高校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兴办企业,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场所和氛围;三、构建校企联合育人模式,高校主动与企业单位联系,加强产学合作,搭建学生实习、实训平台,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参与企业管理,有效地落实学生的实践锻炼,使“双创”人才培养渠道全面贯通。

5.落实“晋江经验”,深化乡村全面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汇集全社会力量,共同重振乡村。”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吸引大学生到乡村就业创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一是要加强理论政策宣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宣传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宣传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二是要引导就业观念转变,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建功立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变为创造。三是要落实“晋江经验”的历史现实意义,传承先辈经验又善于创新,守根固本又敢拼敢闯,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结语

传承“晋江经验”,助力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高校应加大“晋江经验”宣传力度,全面、深入、准确地把握“晋江经验”内涵,注重校内外联合,从思想高度、理论宽度和实践深度出发,全方位、宽领域、多方面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促进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晋江双创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晚霞如歌正飞扬
——福建晋江老年大学之歌
“晋江经验”之探啧:梳理及评析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在晋江发现“她力量”
晋江奇迹,其他老区也要做到、也能做到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