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分析
2024-05-24撰文谈家佳
撰文/谈家佳
高校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旨在使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高校学生群体的法治素质与社会法治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能够做到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使高校学生正确理解全面依法治国,能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律素养,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效果。
一、高校思政教育融入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的育人价值
(一)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的提出,不仅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也明确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以及建设法治中国的奋斗目标。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能够融入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内容,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同时,结合社会热点案例以及生活案例,使学生学会从法律角度辩证分析。因此,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能够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高校思政教育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而设计完善的思政教育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活动,使高校学生有端正的思想态度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与理想信念。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能够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形成法律意识与法律观念。在法律素养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从法律角度衡量自身的思想与行为,并做到及时纠正,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新时代背景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思政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不仅丰富了思政教育内容,也能在法治思政实践活动中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1]
二、高校思政教育融入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的教育策略
(一)优化思政课程设置
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要依托于思政课程教学。因此,为发挥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的教育价值,高校要优化思政课程设置,完善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并结合高校学生的专业课程,实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的特色融入,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第一,完善思政课程体系。高等教育院校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思政课程体系,有着丰富多元的思政教育课程。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就要挖掘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与思政课程的融合点,以此完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提升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的思政教育效果。比如,在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概论》的思政课程中融入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可以从法律体系、法律制度的角度展开思政教育。应用丰富的法律知识,使高校学生认识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使命任务与战略目标,为提升高校学生的法治素养奠定基础。又比如,在《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思政课程中,可以将全面依法治国道路的重要事件以及法律体系发展历程等作为课堂拓展内容,激发高校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丰富高校学生的法律认知。
第二,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目前,高校思政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而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也成为思政教育的主要方向。推动思政教育与学生专业的融合发展,能够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融入专业课程中也要挖掘专业课程的法治教育素材,从学生专业发展角度,将法治案例及法律知识等作为思政教育重点内容。开展思政教育指导,不仅能够培养高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也能提升高校学生法治素养的专业性。
(二)创新思政教育方式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的效果,取决于思政教育方式。采取多样化的思政教学方法,能够提升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的融入效果,提高法治教育的吸引力与亲和力,保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第一,应用问题导向法。问题导向法能够引领学生的学习思路,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融入思政教育中,可以形成法治教育思政问题链。在问题链的引导下,高校学生对该问题展开层次性思考,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进而加深对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的认知与理解。比如,教师针对某一法治问题提出以下问题链。一是该法治问题是否存在违法行为;二是法律对这一法治问题的定性有哪些依据;三是依据相关法律,如何处置此类行为。借助该问题链能够使高校学生思考某一法治问题遵循了哪些法治逻辑,同时在思考的过程中,能掌握应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与习惯,进而提升法治教育的效果。[2]
第二,应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讲述法治故事,激发学生法律思维、提升用法能力的有效措施。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分析法治故事内容,在情景模拟与情景再现的过程中,将法律理论知识、思政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连接,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的力量,进而加深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法律理论知识的认知与理解,获得教育感受与思想启发。
第三,应用思辨教学模式。思辨教学模式能够将法律中蕴含的是非对错辨识内容展现出来,应用思辨教学模式,推动高校学生应用法律知识展开是非对错判断。同时,借助小组讨论合作辩论的方式,对某法治问题展开分析与思考。在思考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使高校学生形成法律思维方式,进而学会应用法律知识,提升法治素养。
(三)设计法治实践活动
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要积极开展法治实践活动,鼓励高校学生主动体验与感受法治精神,使高校学生形成法治观念,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果。
第一,设计社会法治实践活动,树立法治意识。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更关注高校学生的用法能力。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中设计社会法治实践活动能够鼓励高校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感受现实生活中法律的应用价值与应用方向,使高校学生形成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比如,在高等院校中设计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及法治问题辩论赛等,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话题及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展开法律知识的实践与应用,加深对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的深入理解。又比如,高等院校主动与机关单位、社会团体等开展法治教育联合活动,与高等院校周边社区法律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鼓励高等院校学生主动参与到法律志愿服务、法律宣讲活动及法律调研活动中,突破高校思政教育课堂的局限性,提升高校学生的用法能力。[3]
第二,发挥新媒体思政教育优势,创新法治实践互动模式。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新媒体、网络媒体等信息手段已成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也要发挥新媒体思政教育优势,搭建法治教育信息化平台。比如,搭建思与行微信公众号平台,定期推送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的宣传内容。同时,应用该平台的交流互动功能,鼓励高校学生针对某一法治案例、法治知识与法治宣讲活动展开讨论与交流,主动表达对相关内容的见解与看法。在交流活动中,高校学生学会了多角度看待法治问题的思维,提升了法治素养。
(四)完善法治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高校思政教育中,思政教育评价体系能够评估高校学生的思想发展水平。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也要创新评价体系,建立法治思政教学评估机制,及时发现法治思政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改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的融入方向,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第一,明确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融入与思政教育的发展目标,确定教育评价指标。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的提出,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的教育目标,就在于提升高校学生的法治素养与用法能力和水平。因此,法治思政教育评价指标要围绕高校学生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法律实践能力等角度。针对教师法治思政教育能力,以及高校学生法治素养与能力水平的发展情况,确定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指标。一般来说,其评价指标可以分为教师教育能力,以及高校学生法律知识掌握程度、法律素养水平、法律意识的形成及法律行为。
第二,建立法治思政教育评价数据库,完善法治思政教育评价体系。针对法治思政教育融合的教学活动与教学手段,在教育评价体系中要收集高校学生的考试成绩、法律实践表现、专家评价及社会评价等数据信息,并将相关数据形成数据库,建立个人评价档案。教师依据高校学生的个人评价档案提出法治思政教学策略,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思政教育,推动高校学生法治素养、思想水平的全面发展。
结语
总的来说,高校思政教育改革要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结合人才发展需求,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融入思政教育课程中,实现高校学生思想品质与法律意识的全面培养。将全面依法治国的理念融入高校学生思想观念中,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师挖掘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的内涵,优化思政课程设置,创新思政教育方式与思政教育活动,完善法治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培养高校学生的法治观念,推动高校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