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素养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亲和力提升路径探析
2024-05-24杨光强余霁霖
杨光强,余霁霖
(东北电力大学,吉林省 吉林市 132000)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1]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亲其师则信其道,思政课亲和力的增强离不开教师人格亲和力作用的发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主体,对学生的知识认知和“三观”形成起着重要引导作用。教师作为教学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然将其他教学要素人格化、具象化。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是任何教科书、思想理论和媒介工具都不能代替的一种对学生的隐性教育力量,教师人格亲和力的提升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变量。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互联网+”与教育领域融合升级,信息素养培养成为人的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维度,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与自育的内在要求。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亲和力提升面临挑战与机遇
当今时代,信息化浪潮在教育领域中的影响力持续扩大,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紧抓数字时代机遇,直面教育发展挑战。
一方面,信息化发展对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亲和力提升提出了新挑战。青年大学生有朝气、有活力,是网络原住民。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学生网民中至少掌握一种初级数字技能的比例达98.5%,至少掌握一种中级数字技能的比例达 81.0%。[3]显而易见,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对互联网信息嗅觉的灵敏度极高。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态势下,“互联网+教育”潮流来袭,截至2022年11月,我国慕课学习人次达9.79亿,高等教育数字化进入新阶段,高等教育形态正发生深刻变革。[4]进入信息化社会,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只是相隔书本的距离,纷繁的网络信息时代使得教育形势发生新的变化,信息化发展对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亲和力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亲和力提升提供了新机遇。201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倡导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2023年6月,教育部推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进一步推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切实打造优质“金课”。
所谓“金课”,可以归结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要求课程教学的内容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由简单的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转变;教学形式要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由低效的“一高一低”“一动一静”向营造热烈、活泼的课堂氛围转化;课程难度要重新设计,既符合当下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又适度拔高,让学生跳出舒适区,“跳一跳”才能够得着。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也需要遵从“两性一度”,思政课教师备一次课就可以一劳永逸的时代已经过去。思政课教师需要以此为契机,抓住教育信息化变革的良好机遇,着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金课”的正确认识问题,二是打造“金课”的能力培养问题。思政课教师是否能够领会“金课”建设的意义和原则,及时抓住时机促进思政课改革,向着“金课”努力;是否能在学生对思政“金课”满怀期待之时不负学生期待,使学生对“金课”不是“听闻”而是“见闻”,不是在别人的课堂而是真真切切在自己的课堂体验“金课”的魅力,是每一名思政课教师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考量和反思的问题。
二、信息素养内涵式发展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亲和力提升新方向
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亲和力的提升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赋能。一方面,教育信息化发展赋予信息素养新内涵。自20世纪90年代末“教育信息化”的提法开始出现,到2019年2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部署,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的着重论述,都显示出教育信息化发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在教育信息化大潮中寻求信息化与教育的有效融合,变得十分重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实现目标之一就是:“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演进。”[6]目前,信息素养已成为衡量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其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丰富和细化,其评价体系适用的行业领域也越来越多元。综观学界主流观点,信息素养是包含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要素层面的复合概念,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其中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则带有教师职业的显性特色,教师的专业学识、能力水平、品德修养等方面因素熔铸成教师人格。因此,基于信息素养的教师人格魅力应体现在以下方面:实现教育理念与信息意识的有效互构、专业学识与信息知识的有效连接、专业能力与信息技能的内在提升、品德修养与信息道德的交互涵养。
另一方面,信息素养新内涵贯穿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亲和力形成全过程。信息化时代,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人格亲和力不只体现为书本知识讲授能力,更体现为在提升信息育人意识、构建信息知识体系、掌握信息教育技能、涵养并传播信息道德的基础上,不断延伸育人场域,提升思政课堂的吸引力、感染力。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教育”的持续推进下,教师勇于自我革命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的有力保障。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学活动的“金科玉律”就是“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听官的跟前。气味应当放到嗅官的跟前,尝得出和触得着的东西应当分别放到味官和触官的跟前。”[7]157思政课教师人格亲和力就是触动学生所有感官的最直接、最开始的力量,只有学生所有感官为教师强有力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才能在更深层次上领悟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方法。
三、基于信息素养培育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亲和力提升路径
(一)培养信息能力,提升教学内容感染力
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守卫者,是学生形成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路人。如何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有效利用教育信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值得高校思政课教师深思。
第一,教师要提高对教育信息的洞察能力。在信息社会,知识的更新周期变短,终身学习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适应时代之变和学生之需的必然选择。技术本身并不传递价值,真正传递价值、实现价值的只能是人。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传递和实现思政育人价值的引导者一定是思政课教师。因此,思政课堂能否对学生在思政课堂之外的虚拟环境、社会环境中获取的信息进行深加工,及时、准确地回应学生关切,是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评价标准,是思政课教师能否吸引学生的关键。思政课教师应利用课堂和课后一切时间,通过问卷、课堂提问等形式了解学生近期关切,发挥思政课堂作为学生价值观形成主阵地的作用,尽量减少网络不良信息对学生思想的侵蚀。时代形势要求思政课教师具有信息前瞻性,时刻关注社会发展,通过定位信息、采集数据、甄别信息、整合信息,不断吸纳新知,进而回应学生关切。
第二,教师要提高对教育信息的甄别能力。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信息的捕捉和获取需要的是敏锐的洞察力,而在此基础上能够甄别出具有思政育人价值的教育信息成为重要一环。教与学的过程实际是一个信息相互碰撞的过程,通过线下或者线上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经过甄别的还是不经过甄别的,是全面的还是片面的,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还是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都要求思政课教师具备对教育信息进行有效甄别的能力。古训有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传播真理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教师对信息性质的及时、正确把握,是信息化时代赋予教师的重要使命,是学习型社会构建过程的有力支撑和保障。
第三,教师要提高教育信息传播的感染力。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思政课教学内容既要有学理的支撑,也要有语言表达的艺术。经过甄别的有用信息在保留自身科学性、丰富性、前沿性的前提下,应该接地气、易消化。高校思政课是通识教育必修课,面对的教学对象是所有在校大学生。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果教师用教材语言、学术语言来讲,学生大部分会因听不懂而放弃抬头。要想提高教育信息传播的感染力,就必须力求实现于通俗中现典雅、于平实中现高深、于国际国内比较中现视野。如此方能从内容上吸引、从情感上共情,达到思政课育人目标。
(二)强化信息道德,提升教学主体感召力
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存贮、传播和利用等信息活动各个环节中,用来规范其间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总和。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等,使人们形成一定的信念、价值观和习惯,从而使人们自觉地通过自己的判断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
高校思政课教师肩负立德树人使命,要强化信息道德,做好学生信息实践活动的表率。一方面,要提升个人信息道德。教师的道德情操与道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是内隐的、潜在的,不可忽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加速教育自我进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教育信息风险。高校思政课教师既是教育信息获取与传播的重要群体,又是信息应用、传递的重要载体。在教育、教学信息传播过程中,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高信息获取、传播、展示的道德自觉性,持续强化对加工、创造教学信息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考量,以高尚的信息道德对待信息资源,更好地发挥教学主体的感召力。
另一方面,要维护社会信息道德。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高层次人才,对信息政策、信息法律法规的把握相对准确,对网络不良信息、不法信息的识别相对容易。高校思政课教师对意识形态领域的认识较为深刻、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明确。因此,对违法发布、利用信息的行为应带头予以抵制,引导学生树立网络安全意识,抵制破坏网络信息秩序的行为。
(三)提升信息思维,加强教学模式吸引力
思政课教师要提升信息思维,实现由信息技术应用向信息技能提升的质的飞跃。一方面,要打破思维惯性。传统教学模式中,信息技术应用浅表化,与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间需要进行表层嵌套。“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发挥技术优势,变革传统模式,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相比传统思政课堂的学习,时代感强、吸引力足、尊重个性化差异的线上学习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互联网+教育”无疑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深层次上看,学生之所以对线上学习有倾向性,根源在于线上教学对学生主体的充分尊重与满足。传统的思政课堂以理论灌输为主,教师并未形成生成性信息化教学理念,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存在感低,必然导致低获得感。坚持育人为本、融合创新,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是教育信息化2.0时代对教学改革提出的最新要求。“虽然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不单取决于教育者的影响,就教育过程而论,调动学生主动性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最重要的尺度之一。”[8]17思政课教师应打破固有教学思维,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认识新知过程中全程参与、积极互动、认真思考。
另一方面,要实现思维创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决定,并以教育政策的灵活性来体现的。如今随着“互联网+”与教育领域融合升级,教育教学创新双空间一体化教学环境逐渐形成,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的翻转课堂、“MOOC+SPOC”“MOOC+SPOC+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推崇。在应用新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不能为了“新”而用,也不能为了“用”而用,一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实质上都是为学生培养而存在。思政课教师应打破固有教学思维,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形成课前学生反馈疑难、课中学生研讨互鉴、课后学生个性补漏的课堂教学闭环设计。即课前利用信息化平台了解学情,依托大数据进行学情分析,掌握学生对新知的疑惑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筛选教学方法;课中依据不同教学方法,或小组讨论、或辩论、或演讲、或情景演绎,组织学生解决疑难;课后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精准学情反馈,并进行个别辅导。
四、结语
教师人格亲和力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时效性的重要一环。教育信息化时代,思政课教师若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彰显以理论魅力、传授魅力和情感人格魅力为核心的人格亲和力特质,就要在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技能的自我培养道路上接续努力,以信息素养的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人格亲和力,进而赋能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