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盛魁》:真商业片时代来临

2024-05-24曾园

茶道 2024年2期
关键词:商业片苦力军粮

曾园

前《南都周刊》、《新周刊》主笔。从事茶文化研究与写作多年,现在西双版纳筹备茶学院。出版过《词的冒险》、《茶叶侦探》等书。

看完《大盛魁》,又接着看《繁花》,深切感到國产商业片姗姗来迟。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一些披着商业片外衣的影视剧多半只满足观众猎奇心理,并没讲清主人公的商业全貌与内在逻辑,《白银帝国》《八月桂花香》《乔家大院》《大清盐商》这些名片或多或少存在这个问题。晋商、盐商以及胡雪岩的第一桶金怎么挣到的?公司如何运作?风高浪急时那些关卡如何越过?这些重要信息表现得都不够充分。近年《茶金》《那年花开月正圆》要好很多,但故事切口小,持续时间也短。

曾经长期叱咤风云的晋商、徽商、十三行商人,与之相关的电视剧却很少。《大盛魁》是继《乔家大院》之后讲晋商的重要作品。起点高,触及晋商的核心领域,改变了观众歧视商业的老眼光。

故事一开局就先声夺人,噶尔丹与清廷开战,朝廷国库存银不足一百万两,运送军粮成了当务之急。大臣提出让皇商协助军队运粮,皇上于是下旨让八大皇商各出五十万两。皇商之一的孙家根本拿不出这笔钱。王相卿告诉孙家小姐孙玉香用粮食代替银子,孙玉香担心运粮的成本太高,王相卿提议从山西找人。因为山西穷人多。这段运筹帷幄、展示王相卿大智慧的故事好像预示着他马上就会靠着聪明才智飞黄腾达。

接着,另一个场景也让我们觉得熟悉:身无分文的王相卿站在天下皇商首富的毫宅前大声说,我要娶你家的小姐,我的买卖要超过你家。

一个有智慧、有志向的青年当然应该成功。这几乎是大多数观众熟悉的故事走向。但真相要残酷得多:走投无路的王相卿成了挑军粮的苦力。九死一生将军粮运到,吃军粮杀头的罪侥幸被赦免,得到的不过是一份微薄的收入。

王相卿当然想发财,听老一辈传奇商人说“草原上都是银子”,决定接受师父的职业训练。但师父始终只是磨炼他的心性。银子的事情根本不提。

为什么要磨炼他?因为大多数穷苦人知道的发财途径无非是卖假宝石,或从牙缝中抠出几个钱买地,或抢劫客商……

大盛魁的三个创始人也是如此。而且他们个个都有明显缺陷:王相卿身无分文却热爱冒险,史大学极端抠门而无远见,张杰狡猾无信用。三人在用羊群换茶叶的贸易中逐步改掉了各自的毛病,因为草原逻辑很简单:毛病不改立刻破产。当“草原上的银子”——羊真的被他们在北京卖掉,我们会发现老法师的指点与时机固然重要,但成事的关键因素是王相卿的远见与灵活、史大学的数羊技能与张杰的社交手腕,缺一不可。

但他们的终身朋友——土木勒讨浩这个蒙古军人的帮助能少吗?大盛魁三股东在与蒙古人的合作中,学会了蒙古人视为生命的诚信。诚信在未来的风波中一次又一次救了他们。

所有条件都具备了,就一定成功吗?几次生意中一定有一次失败。只要还有机会,苦力们仍然在暴风雪中牵着骆驼出发,这批茶叶能卖出去吗?没有答案,只有奋力向前,默默地接受命运的裁决。这就是商业。

赚钱之后如何?这些苦力们往往被成功反噬。老四钱宽子就以为自己是商业奇才,几千两银子在陌生的金融灾难中化为乌有。商业即修炼。失败了就消失在茫茫历史中,成功了也只是更谨慎……由此才产生了中国历史上最遥远、最持久的万里茶道茶叶贸易。

五百年晋商第一次真切展现在普通观众眼前。今天的茶商不妨进行对标。时代在变,人心变或不变,但赚钱的逻辑与茶叶的品质从未变过。

猜你喜欢

商业片苦力军粮
我为工作狂
军粮的故事
安徽省滁州市军粮供应站 打造军粮供应配送中心
支前军粮飘香的地方
从《满韩漫游》“苦力”形象转变看夏目漱石的中国观
陕西省粮食局军供中心 构建“一站式”军粮供应保障平台
我们来看一些文艺佳片压压惊
浅析近十年来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发展态势
《湄公河行动》主旋律的商业片
浅析我国电影的故事缺失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