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典萨克斯管演奏与声乐演唱的器声异同
2024-05-24陈喜红李一
陈喜红 李一
萨克斯管无论是从音色还是发声训练上都与人声有着许多共性,将从气息运用、咽喉形态、腔体共鸣、技巧运用等方面入手,探讨声乐演唱与萨克斯管演奏的异同。阐述两者的表现形式,从中寻求共性,再充分利用共性,形成优势互补,以期更好地了解两者的特点,促进声乐演唱与萨克斯管演奏的科学性。同时,两者在演奏与演唱技巧等方面都需进行合理的控制,以达到想要的演出效果和演唱目的。本文以声乐演唱与萨克斯管演奏的异同为出发点,分析研究两个不同专业方向的表现形式,以期在表演技巧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更好地展现声乐与管乐的艺术魅力。
一、萨克斯管与声乐的起源与发展
(一)萨克斯的由来与发展
萨克斯,是由比利时人阿道夫·安东尼·萨克斯(Adolphe Antoine Sax)于1840年发明。据记者了解,阿道夫·萨克斯为了能够给德国管弦乐队量身设计一种低音萨克乐器,把演奏低音萨克单簧管的小号笛头与低音奥非克莱德的小号相连接,并且对此加以不断改进,如此便成就有了低音萨克斯管的前身。
(二)美声唱法的发展
在人类音乐历史的发展中,声乐艺术一直贯穿其中。美声唱法一词起源于意大利,其原文为:Bel Canto,翻译成中文为精美的美声之意。其产生和发展对世界音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Bel Canto自产生以来,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完善的歌唱方法。圣咏是欧洲早期音乐美声唱法的一个重要萌芽和形成的新阶段,美声的唱法萌芽及其产生与当时的人类经济社会现状和当时人类社会历史上的社会形态结构密切有关。
13世纪的欧洲主要是由罗马三个教会所负责主导和统治的,其中由时任教会会长的荷马所负责主导创作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等圣咏音乐作品大都被认为是处于音乐唱法萌芽初期的早期声乐艺术作品,其中的圣咏音乐大多以单纯和非美声部分的典型音乐艺术形式创作为主,公元590年,罗马教皇进行重新修正、改编了当时的《唱经本》,即著名的格里高利圣咏。13世纪的欧洲音乐是从复调音乐时期开始,它逐渐突破了单声部音乐和多声部单调演唱音乐,进入了多声部演唱复调音乐的新发展时期。由于在当时现代宗教圣经中没有明确规定了“妇女在教堂中应保持缄默”,所以,在那个时期音乐剧演唱中的成年女性的女中高音说唱声部全部由男童们的童声声部代替,为了让这些男童们为了能达到女歌者的声音效果,便对他们进行了“阉割”,他们在整个声乐演唱艺术的发展史上被人们广泛称为“阉人歌手”。“阉人歌手”的出现也直接推动了欧洲声乐的快速进步发展,(直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加上男生找到了“关闭”的方法提高演唱水平。这种“阉人歌手”才慢慢消失在大众的视野里。
16世纪后期,欧洲的歌剧艺术家们在文艺复兴的强大推动下,歌剧应运而生,它的快速发展更大地推动了美声的快速进步,蒙特威尔第成功建造了第一座国家歌剧院,使歌剧真正由传统宫廷、贵族的私家厅堂走入了正规的国家歌剧院。蒙特威尔第在17世纪初创作的歌剧《奥菲欧》被外界普遍认为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歌剧。歌剧音乐表演艺术包含着各种新的音乐舞蹈表演艺术形式,包括表演、独唱、合唱、重唱等多种新的音乐舞蹈表现形式,在社会发展的要求下,“美声唱法”这种独唱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由此美声唱法是歌剧发展的产物。
二、萨克斯管演奏与声乐演唱的共性
(一)气息运用
常用的呼吸方法主要有三种:
1.胸式呼吸法:这是指主要在人体胸部的活動呼吸辅助运动,即是在肋骨下部做轻微的胸部辅助呼吸运动。由于横隔膜不是主动呼吸动作,所以“呼气”和“吸气”的力度“较弱”。直接影响表演的强度。因为胸式呼吸中气息一般存在于肺部,相对来说“气息较浅”一般不运用于演唱和演奏中。
2.腹式呼吸:由于处在人体横隔膜以下的运动部位,胸腹是最灵活和最为富有强韧弹性的部分,因此胸腹运动也就更方便。因为主要由横隔膜发生对抗作用,此肢体呼吸也被当时人们简称为横隔膜式肢体呼吸的方法。此种方式呼吸最大一个特点的就是人在吸气时灵敏、迅速、有力。但最大一个缺点的就是人的胸部肌肉在进行呼吸时常常处于被动状态,所以此时吸入的人体气息不大,且远远不能完全达到声乐演唱与萨克斯管演奏的过程中的呼气力度和呼吸时值的符合要求。
3.胸腹式呼吸:不论是是胸式呼吸还是腹式呼吸都是具有很多优点,但是有更多的是缺点和不足,那缺点就是呼吸部位不能同时保持兴奋状态那么这种胸腹式的深呼吸就已经起到了取长补短的重要作用。它可以使身体的各个机能器官活跃起来,使横膈膜与肋骨充分使用。胸腹式呼吸可以让尝试一种“闻花香”式的肌肉呼吸方式训练:缓缓地呼气开始再次深吸气,两肋周围肌肉用力扩张、横隔膜肌肉张力明显下降,将全部自然气息量继续保持,体会位于围绕腰间周围腰部肌肉系统一带的两侧皮带底部开口处用力,体会位于充满自然气息的两肋肌肉快速扩张,用力控制支持后再将深吸一口气缓缓地开始深呼出,呼气时仍将用力保持继续深呼吸并再次体会位于围绕臀部腰间系带一圈的两肋肌肉用力扩张与全部气息量的保持。这种缓呼深吸的呼吸方法有助于帮助练习萨克斯管吹奏。
(二)音色表现
萨克斯管作为一种歌唱性乐器其音色既有铜管乐器的金属感,又有木管乐器的音色。常见的萨克斯管有高音萨克斯(Soprano Saxophone)、中音萨克斯(Alto Saxophone)、次中音萨克斯(Tenor Saxophone)、上低音萨克斯(Baritone Saxophone)四种。高音萨克斯管的音色就像是女高音,声音穿透力极强,高亢嘹亮,同样也可以宛转悠扬。中音萨克斯管的音色更接近于人声的特点,有男高音的苍劲有力,也有女中音的丰富饱满。次中音萨克斯管更像是男中音,音色较厚重,让人们听起来很舒服。上低音萨克斯的音色就像是男低音,它的厚重、低沉的音色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
(三)情感表达
音乐最大的魅力在于将观众吸引到正在演唱或演奏的虚拟场景中,并唤起观众的情感。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将生活中美好的事情用音乐表达出来,才能使“音乐之美”真正为所有人所接受。对于声乐的初学者来说,声乐情感的表达是尤为重要的一部分,要充分理解词作者和曲作者在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下所要表达的意境,把自己放在歌曲中,他们是歌曲中描述的主要人物。歌手通过改变声音的音色、力度,以及自身的表情和动作,将剧中的情感真实地传达给观众。
其中之一是表演的能力和情绪的表达。有感情的表演使歌曲的场景表达更具感染力,有感情的歌手更容易打动观众。一首仅仅是展示声乐技巧和注重声乐色彩的歌曲是非常平淡的,就像人失去了灵魂一样。只有把真实的情感融入到歌曲中,用好的演唱技巧,才能真正把歌曲的情感色彩变化传递给听众,这样才能给听众带来更直观的感受。
第二个就是发挥信息力量传递的主导作用。歌唱家在音乐舞台上编排表演歌唱剧目时,根据表演剧目的思想故事感情内容适当加入观众个人思想情感,通过言语方式传达信息给现场观众,进而准确表达表演剧目的思想感情和故事内容。例如,在贺绿汀的《嘉陵江上》中,作者充分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深深憎恨、失去自己家乡和死亡亲人的痛苦悲伤心情。在这样一首歌中,歌手不仅仅表达了爱国情绪,还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深深仇恨之念。如果只是简单地用来表达悲伤和爱的思念,观众就可能无法真正地感受到这些作者的真实写作中心意图。这不仅仅是歌手个人表达自己个人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一种反映歌曲作者个人意图的重要表达方式。因此,要特别注意针对歌曲的真实情感具体表达和细节处理,这样歌曲才能更好地充分体现歌曲作品的真实故事精神内涵,让广大观众更好地深刻感受到这首歌曲作者的具体创作思想意图和所要体现表达的真实情感。
在萨克斯管的演奏中同样也需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在乐曲的演奏中同样通过对萨克斯管的音色的控制、强弱的对比、节奏变化等等演奏技巧的改变,来表达作者所需要演绎的“音乐画面”。只有将情感注入了乐曲,乐曲才会美丽动听。通过自身的理解,去更好的诠释作品。
三、萨克斯管演奏与声乐演唱的差异性
(一)发音方式
1.如何理解萨克斯管的正确发声原理。
为了控制萨克斯管的声音,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它的发音原理。从声音的振动来看,由哨片和笛头产生的声音振动,通过整个管体发出声音,然后通过每个音孔的开闭来控制声波的振动频率和方向,达到演奏音乐的目的。换句话说,萨克斯管只不过是一个振动的声音发生器,我们演奏它是为了控制它的振动,以达到演奏音乐的目的。很容易理解,萨克斯管的声音就像双簧管的声音,但这取决于我们如何控制它。所谓的呼吸,嘴巴的形狀,是改变振动的一种方式。
2.正确掌握萨克斯管的发声方法。
下巴的要求:首先,下巴不要用力,要尽量地展开,达到放松的效果即可,上嘴唇与下嘴唇要紧紧地将笛头“包住”,这里所谓的“包住”而不是过于用力,而是让嘴唇处于灵巧的状态。灵活的嘴唇们更有助于演奏萨克斯管。下唇更敏感,可以更好地控制声源。
口腔:口腔内部收紧,嘴里呈现出一个比较圆的空间,这个空间的气流很顺畅,所以声音很温暖,很柔和,微笑着挤压两个嘴角:这样做后,嘴里呈现出一个向外的形状,这样的嘴可以使你的声音更紧,声音更有弹性。
舌头:口腔内腔在声音控制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舌头的位置显然非常重要。在中音区演奏时,舌头应平放在下颌上。在中音区,需要更广泛和更均匀的气流,所以舌头应尽可能地往下压,以增加口腔内部的表面积,使气流尽可能地均匀。在上音区,舌头的位置应使其向后升起,这将收紧口腔内部的区域,使气流更快、更“厚”,有利于进入高音的吹奏[1]。
声乐发声方法:根据歌唱音域的不同发展,基本功和歌唱演奏技巧的综合练习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
第一训练阶段主要是深入训练歌唱声音的中音区部分,掌握基本的歌唱发声节奏方法,调整和反复锻炼声部肌肉以满足训练歌唱发声技巧的基本需要。不管训练是哪个声乐部位,都一定要从中间两个部位统一开始进行训练,中间两个部位相对统一[2]。
第二阶段以每个声音的中间部分发声为发音基础,扩大发声音域,在发声练习中通过加强肢体呼吸和声音共鸣,练习低音过渡头声区(即低音训练部位改变后的发声过渡区),为低音训练之后进入高音头声区练习打下良好的发音基础。第二阶段的反复练习音程是关键的一部分,它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练习时间,但你也需要非常有耐心和坚定信心,不要太着急于重新唱出一个高音,要冷静下来,等待这个阶段音程的逐步巩固,然后重新进入这个高音区域再进行反复练习。
第三步骤就是综合练习各个高音区,在前两步练习比较的经验基础上,加强调节音量和调整音调,进一步不断扩大发声音域,使每个人的声音都能达到理想的发声音域。在本课中,我们将特别注意声音的高、中、低音域的统一,以避免在发声转换中出现破音和结巴。关键是要加强头部的发声范围,使头腔在高位产生共鸣,从而统一发声范围。
萨克斯管的发声方式更倾向于人为地控制簧片,利用呼吸、音孔的关键来发声,而声乐的发声方式则是如何利用自己的“乐器”利用身体的各种器官来协调,从而发出美妙的声音。学习和应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将大大有助于演奏萨克斯和歌唱[3]。
结语
不同的音乐形式都会有自己的艺术魅力所在,每一种音乐形式都具有它的魅力,所以我们不仅要提高自己所学习的音乐门类,更应该从其他门类探究共性与差异性,更好的促进音乐的发展。
通过研究古典萨克斯管演奏与声乐的演唱,从中寻求共性,再充分利用共性,形成优势互补,以期更好地了解两者的特点,促进声乐演唱与萨克斯管演奏的科学性。
注释:
[1]王艺霏:《论江苏民歌“孟姜女调”在王志信改编的民族声乐作品〈孟姜女〉中的应用与发展》,上海音乐学院,2023年。
[2]陈艳伟:《中西音乐批评范式的差异与融合》,《中国音乐》2023年第6期,第188—193页。
[3]苑琳:《谈声乐演唱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音乐生活》2011年第3期,第65—67页。
陈喜红 山东科技大学副教授
李 一 山东科技大学学生
(责任编辑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