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主体的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策略
2024-05-24刘丽
文/刘丽
学生干部是连接学生与教师的重要桥梁,能确保院校上传下达工作顺利推进,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变得至关重要。基于此,为了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可以通过多元化主体视角对学生干部展开高效培养。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素养的基本内涵
学习素养。学生干部既要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也要具备良好的学习素养。学习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干部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优异的学习成绩,且在学业层面是其他学生需要学习的榜样。学习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干部更好地学习知识点,拓宽知识面,促使他们的综合实力得到大幅提高,从而让学生干部在整个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变得更大。
工作素养。学生干部是连接学生与教师的重要纽带,能辅助教师做好相关的工作,进而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可见,学生干部要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首先,学生干部要具备组织与协调能力。高职院校时常会举办各种活动,组织、策划与实施均需要学生干部参与其中,学生干部则需要发挥出工作能力,让各项活动可以顺利且高效完成。其次,学生干部要具备集体荣誉感与团队协作能力。在工作时,学生干部应和周围学生展开积极沟通,协同各方完成相关活动。学生干部还应具备团结协作意识,要懂得与他人合作,并指导其他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最后,学生干部要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相较于普通学生,学生干部既要完成各项工作,还要兼顾学习以及生活,难免会带来压力。面对该情况,学生干部应顶住压力,学会疏导情绪,保持乐观而积极的心态,积极应对各种困难。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干部的重要性
确保教学管理工作顺利推进。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有效推进,不仅需要做好学生教学工作,还要求兼顾学生管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为确保各项任务与活动高效开展,学生干部要成为学校教师的重要帮手,可以辅助教师做好相关工作。为方便管理工作实施,教师需将活动内容及时告知学生干部,让学生干部传达指令,以便学生们能及时获悉。在学生群体中,学生干部具有较高的影响力。通过学生干部来组织活动,便于更好地组织与管理学生,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方便后续工作跟进。此外,学生干部也是学生代表,可了解学生们的诉求与意见,代表学生向学校提出相关建议。同时,学生干部与学生距离最近,也最能想学生所想,且部分学生对学校管理也有一定见解,此项需求可通过学生干部进行有效传达,能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可更好带领其他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学生干部大都是从学生群体中选出的优秀人才,综合素质比较高且品学兼优,既能在学习层面发挥出榜样作用,也能从品德修养与思想素质等层面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其在学习成绩、责任心等方面都更具说服力,也更能获得学生们的认可。可发挥出学生干部的影响力与模范带头作用,以带动其他学生不断发展与进步,有利于提高学生群体的整体素养。
基于多元主体培养学生干部的策略
完善组织架构,适度增加干部数量。其一,对组织运行模式予以创新。学生干部岗位可设置两名见习干部岗位,并配备一名正式干部协同工作,让组织体系运行更为规范。选拔学生干部时,应选择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学生;见习干部则要从学生中选择,要求学生需结合自身意愿报名;同时还要对整个组织结构进行协调与分配。开展干部考核与评价时,要求将正式学生干部与见习干部分开考核评价,对其岗位绩效、个人能力等进行全方位评估,将其视为换届选拔的重要标准与参考依据。其二,完善组织结构体系,需在结构体系之外提供足够的锻炼机会。为了培养更优秀的学生干部,学校应注重学生社团建设,鼓励学生多参加社团活动,把各级社团干部纳入干部团队展开针对性培养。对此,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协会应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工作,尤其是对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社团要给予高度扶持和指导,及时协助社团和行业企业与相关指导教师进行有效对接,这样可为人才培养提供诸多便利,还能鼓励学生借助组织结构体系参加各种活动,进而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与职业修养。
结合学生成才需求,完善激励机制。完善激励机制与评价系统。学生干部参与高职院校管理是参与社会实践的一种表现形式,旨在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学习与生活中,进而获得丰富的社会经验。部分高职院校为促进学生干部进步,调动学生干部参与各种实践的积极性,会通过为其加分、授予荣誉等方式予以激励。此种激励方式容易让学生干部的功利心变得越来越强。基于此,高职院校需改变传统观念,充分凸显学生干部参与实践的服务性与公益性,将其视为一种社会服务,视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经历,让学生干部摆正心态,避免出现功利思想。此外,高职院校需对激励方式予以改进,对学生干部待遇问题予以优化,且不同岗位仅有任务分工和能力需求的差异。还要对学生干部进行正确指导,将自身成长需求视为其任职的重要动力,为学生干部提供足够的机会来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注重考核与评价履职状况。高职院校应重视对学生干部履职状况的有效考核与评价,要突出最终考核结果在评先评优等方面的价值与优势,要将考核结果与文体比赛、技能竞赛等纳入学生综合评价系统之中,对学生干部进行正面指导。还要把最终考核结果和学生干部的就业实习推荐、开展职业实践有机结合,结合学生干部的优势,组织他们深入企业参观并进行顶岗实践,这对于学生干部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以能力为导向,与员工培训相对接。传统的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制度只能满足学生的基础需求,缺乏一定的职业特性,其在内容途径、时间等方面,与经济、社会与产业结构发展的基本要求有所脱节。为满足社会的基本发展要求,加强学生干部职业能力建设至关重要,可采取多元化培训方式激发其能动性,实现学生干部培训制度化,强调高职院校和现代行业企业、员工以及储备干部培养的有机结合,让人才培养更具实效性。以职业能力为基本导向,充分凸显职业特性。目前,在培养学生干部时,应以培养学生干部的职业能力为基本导向,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为此,需对学生干部培训方法和内容进行优化,让学生干部在实践中学习,实现自我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还要增加团队协作培训项目,旨在锻炼学生干部的社会交往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其创新能力与逻辑思维。借助实践培训来提高学生干部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干部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与发展潜力。还要强化对学生干部培养状况的精细指导与动态化评价,因为干部能力形成是循序渐进的,且不同学生干部的实力也有所差异,因此,应采取个性化与动态化培养模式。强调培训内容多元化。为满足学生干部的发展需求,可强调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效结合的方法,这样在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基础上还能兼顾人文精神。可设置多元化人才培养套餐,展开分类培养,旨在满足学生干部的多元化成长要求。同时,设置和岗位、专业相关的课程,还要把文书写作、公益实践、党史、心理学等纳入到培训范围内,让学生干部可以拥有足够多的成长与发展机会,让学生干部在未来发展与就业过程中更具主动权。
健全学生干部培训机制,与企业员工培训有机融合。健全学生干部培训机制,注重开展初任职培训、常规培训、指导培训以及专项培训等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干部的职业素养与个人能力。高职院校应与行业企业展开合作,注重组织教育和自主学习的有效协调,还要注重教育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强调学生干部培训和企业员工培训相融合,激发学生干部参训积极性。为此,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专业特征,引入行业企业所开设的选修培训课程,将企业员工与储备干部培训内容纳入日常训练中,这样能和企业岗位内容进行无缝对接。高职院校和企业可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为企业培养目标性人才,也便于企业留住人才,进而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效能,学校应遵循多元化主体的基本原则,在原有机制条件下将区域性行业企业协会与学生干部两大主体引入其中,对学生干部培养组织架构、培养观念等进行革新,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处理原本学生干部培养中面临的问题,以形成学生干部培养的长效机制,进而促进学生干部、高职院校以及行业企业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