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机制的思考
2024-05-24李坤
文/李坤
近年来,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创新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机制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笔者以高职院校加工制造类专业课程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索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机制的创新意义和创新策略。
高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思政理论素养有待提升。高职青年教师存在思政理论素养有待提升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青年教师对思政理论学习存在消极态度,缺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内容的意识,参加院校组织思政主题学习培训活动的积极性较差。
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升。高职青年教师存在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近年来高职院校普遍进行扩招,青年教师成为授课的主力,但是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普遍缺乏教学经验,繁重的教学压力令其很难抽出时间精进教学能力。二是学生多,很多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暇关注每位学生的到课率和课堂表现,因此无法开展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教学能力得不到显著提升。为此,需要提升高职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一方面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促进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利于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科研意识和能力比较强。高职青年教师具有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比较强的优势。一方面,当前高职院校招聘的大部分专任教师岗位都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所以高职青年教师基本都具备科研经验。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青年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很强。虽然高职青年教师具有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比较强的优势,但是很多高职青年教师的科学研究都停留在理论研究上,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即可融入实践的科研成果比较少。
社会服务意识有待提升。高职青年教师在社会服务意识方面有待提升,主要表现为部分高职青年教师参与社会培训、校企合作、创新创业、社团活动和竞赛展演等活动的积极性不强。由于很多高职青年教师是在毕业后直接到高职院校任教,所以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都相对缺乏。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是提升高职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科思政教学水平的重要路径,高职青年教师社会服务意识差,不利于其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不利于提升专业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
高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创新的意义
提升教学质量。创新高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具有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当代青年教师的成长环境和心理状态发生变化,传统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机制无法满足当代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围绕当代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创新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机制,有利于提升青年教师参与专业成长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高职院校只有创新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机制,才能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质量和效率,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为高职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避免职业倦怠。创新高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具有避免职业倦怠的重要意义。高职青年教师职业倦怠轻则导致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降低,重则导致青年人才流失问题。高职院校创新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机制,为青年教师提供专业化的成长平台和充足的成长机会,有利于实现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和高职院校发展方向之间的统一,从而让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中收获成就感,形成职业幸福感,有效避免职业倦怠问题出现。
促进院校发展。创新高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具有促进院校发展的重要意义。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是评价院校等级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高职院校创新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机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有利于提升院校教学质量,进而提升院校在招生、招聘和校企合作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创新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形成更适合青年教师发展的专业成长机制,可以有效吸引大量优秀青年教师,从而提升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促进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高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创新的策略
明确加工制造类专业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现状。高职院校应该明确加工制造类专业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现状,了解加工制造类专业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举措,对症下药,提升工作效率。高职院校加工制造类专业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存在培训体系不完善、教学研究支持缺乏和专业实践能力较差的问题。培训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为校政企合作效用没有被充分发挥,职教师资教育生态未构建完成;教学研究支持缺乏主要表现为很多高职院校加工制造类专业青年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缺乏资金、平台等方面的支持;专业实践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加工制造专业青年教师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学科理论知识,但是由于未参与职后培训和企业实践,很难将学科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因此,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组建工作小组,通过与其他院校交流、查阅相关论文、开展社会调研等方式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加工制造类专业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现状;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为本校加工制造类专业青年教师发放电子问卷,收集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中面临的问题。
构建加工制造类专业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机制。高职院校构建加工制造类专业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机制,一要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指导下设计聘用考核制度,畅通加工制造类专业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完善加工制造类专业青年教师的待遇、保障机制,推动“双师型”教学队伍形成。二要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和院校深度融合的高职院校加工制造类专业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充分尊重青年教师在学历、职称、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差异,探索个性化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构建起一支由“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及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物构成的金字塔型师资队伍。三要制定满足青年教师需求的激励机制,一方面,优化激励机制,提升激励名单的客观性和公平性,为青年教师营造公平竞争的工作氛围,激发青年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创新激励形式和内容,根据青年教师的需要确定激励形式。
完善加工制造类专业青年教师培养培训体系。高职院校完善加工制造类专业青年教师培训体系,一要优化培训流程,提升培训效率,例如提前收集本校加工制造类专业青年教师的培训需求,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培训主题,激发青年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二要加强培训考核工作,即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青年教师奖励或批评。三要利用先进科学技术赋能青年教师培训工作,例如组织线上培训,提升青年教师参与培训的便利性。
提升加工制造类专业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高职院校提升加工制造类专业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可以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丰富加工制造类专业青年教师的加工制造专业知识,增强加工制造类专业青年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提高加工制造类专业青年教师的社会专业服务与交往能力。一方面,结合行业发展需求、企业用人需求确定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方向,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择业适应性。另一方面,邀请企业能工巧匠兼职或建立大师工作室开展实践教学,推动形成“固定岗+ 流动岗”“双师结构+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实现校企人员的双向流动,鼓励高职青年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互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实现能力的提升。
当前,高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思政理论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有待提升的问题,但科研意识、科研能力较强,因此,进一步提升高职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创新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势在必行。创新高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具有提升教学质量、避免职业倦怠和促进院校发展的意义。以加工制造类专业为例,高职院校应该明确加工制造类专业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现状,构建加工制造类专业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完善加工制造类专业青年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提升加工制造类专业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