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二三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恩·福瑟专辑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致辞

2024-05-23安·奥尔森叶紫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24年5期
关键词:埃克哈特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安·奥尔森 作 叶紫 译

国王和王后陛下,尊敬的各位诺贝尔奖得主,女士们,先生们!

走进约恩·福瑟的世界,意味着踏入一个被无比强烈的焦虑和折磨人的犹疑心态所围困的场域。福瑟丰富的创作始终以个人的迷失和寻找生活道路时经历的重重困难为核心。在散文、戏剧和诗歌里,他的写作接近游移不定的状态,但这反而能打开连接灵性的通道。援引授奖词里的话来说——寻常表述似乎难以尽意——他的卓越之处就在于成功“让难以言说的事物获得了声音”。

在写作生涯之初,福瑟便以短篇散文(本专辑里的“散文”,如无特殊说明,都指包括小说、评论、小品文在内,与戏剧、诗歌等文类并列的广义散文)《无法对你言说》(1991)捕捉到了无法言说的存在。在该文里,我们遇到了一位老人:他心里有些话始终无法对相处多年的爱人言说——这些话逗留在他的记忆中,清晰可感,挥之不去。他忘不了爱人独自坐在学校餐厅桌边时的眼神,这个记忆片段从那天起就一直嵌在他的脑海中。到爱人临终之际,情况也是一样;话语和生命都同样渐行渐远。可是,当福瑟让老人说出未言说的话语时,那不可能的言说便转化成一支动人的挽歌和一场压倒无言的胜利。

在他的晚年杰作《七部曲》(2021年完稿)中,主角阿斯勒是一名老年藝术家,秉承中世纪基督教神秘主义者埃克哈特大师〔埃克哈特大师(1260—1328),本名埃克哈特·冯·霍赫海姆,德国神学家、哲学家和神秘主义者。〕的精神,在祷告中求助于一位凌驾于所有观念与理念之上的大神。然而,在前面提到的那部早期作品和这部晚期长篇小说里,主人公内心都充满了一种焦虑,继而造成了世俗与神圣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正是这种焦虑为他的作品增添了内心戏的层面。

约恩·福瑟并非艰深的作家。他用的都是最简单的文字,写的也都是我们所有人都能理解的经历:分离,死亡,爱之脆弱。福瑟不断触及存在本身的不确定性,阅读他的作品不管会有什么困难,这都与我们是否愿意敞开自己,去面对那种不确定性有一定关系。但事实上,他是当今作品得到最广泛演出的剧作家之一,可见,有很多人在承受着这种不确定性的折磨。

关于福瑟的简单性,值得注意的是,它通过重复和变化获得了深度和强度。福瑟的早期小说《关闭的吉他》读起来令人痛心:一位母亲把自己锁在了自家公寓外,和她幼小的女儿分开了,由此而生的恐慌感融入作品的语言形式里。在《晨与夜》那个微光闪闪的世界里,一个叫约翰内斯的老人某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正在慢慢死去,并开始丧失现实感,这时焦虑反倒变成了惊奇感和莫大的慰藉。在《七部曲》里,不断涌动向前、没有句点的文句与画家阿斯勒漫游的思绪合而为一,以催眠般的力量深深吸引着读者。

在上述作品里,福瑟专注于不可言说之物,或者就像20世纪90年代他革新世界戏剧时那样,选择无声的语言。从他赖以实现国际性突破的剧作《有人将至》开始,福瑟发现了在舞台上呈现“无言”的可能。在剧场里,一切内在的都得外露,无法言说的也得赋予声音。这一点在一长串饱含情感张力的剧作——包括《名字》《秋之梦》《死亡变奏曲》——中得到了展现。在《死亡变奏曲》里,时间得以扩展,让死者在舞台上也有了位置。

约恩·福瑟是第一位用尼诺斯克语写作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像他的伟大先驱塔尔耶·维索斯〔塔·维索斯(1897—1970),挪威诗人,小说家。〕一样,他保持着与本土的牢固联系,并对当代文学的可能性深信不疑。他回避我们心目中那种明晰的措辞,成为一位几乎难以引用的作家。正因如此,他是矛盾大师、无解大师。在他的世界里,不确定性流溢着隐秘的光芒。

亲爱的约恩·福瑟,请允许我代表瑞典学院,向您表示热烈祝贺,请您上前从国王陛下手中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原刊责编  叶丽贤

*  安·奥尔森(1949—  ),瑞典作家,斯德哥尔摩大学文学教授,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现任主席。

猜你喜欢

埃克哈特诺贝尔文学奖
3KI深圳市埃克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键开启智能影音室 埃克思WMS-C3
为何今年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
哈特《法律的概念》导读
哈特的语义学
船王挑选接班人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船王挑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