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节选)
2024-05-22黄永玉
因现实所迫,父亲决定把序子送去厦门读书。面对离别,序子无力改变……
爸爸把钱放进箱子,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不出声。“爸,怎么我一点都冇晓得我要走?”序子问。
爸爸把左手拐靠着桌子想事情。想完事情放下左手低着脑壳又想。
“爸,你咯子(这样)冇好过,把光洋(银圆)退送顾伯、戴伯,我不去了就是……”
爸爸轻轻跷起二郎腿一晃一晃看着天花板。
“爸,我想到个好办法,让紫熙二满(叔)把你也带去不就行了,我们一齐走。”
爸爸摸着序子脑壳。
“爸,其实你用不着难过,我去一些日子就会回来看你一次,过一些日子又回来看你一次……”
爸爸默默打手势要序子睡觉—序子边脱衣服边讲:“爸,其实也是好事情,得豫三满以前对你讲过,你在宁国暂时住段日子就去上海找田真一姑爷和大孃,住到他们那里。再慢慢一个一个找你上海画画的老朋友,在上海画画卖钱,日子好了,把妈和孥孥(弟弟)都接过去,寄钱养婆。我读书得空就来上海看你们。到那时候,你自己想,那会多好。听说,宁国离上海也不远,坐车坐船,一两天就到。比朱雀到长沙近多了!”
序子钻进被窝里还讲:“爸,东坡《水调歌头》词讲:‘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序子睡着了。①
第二天大清早,紫熙二叔过来一起吃早饭。带来油条和豆浆。
紫熙二叔和爸爸谈话那点神气,好像在墟场准备买只猪崽的意思,猪不猪并不重要,如何把这只活物赶回城里值得研究……序子心里好笑,这么大的事,他们两个一点也没有想过跟猪崽商量商量……
“……坐汽车到宣城,到芜湖,转火车到杭州,住几天探望几个朋友,然后坐火车到上海,看看真一和大表姐,顺便谈谈你到上海的事。底下就容易了,坐轮船回厦门,两天多的时间……”这是紫熙二叔对爸爸有关带序子到厦门的全文。
讲完来来回回、毫无商量余地的话之后,约了三四个叔叔伯伯一起到河沥溪去帮序子买生活用品。牙膏牙刷,底裤底衣洗脸布,吃了一餐随吃随忘的“徽菜”回到宁国。晚饭之后爸爸才对“猪崽”说:“后天你跟紫熙二满到厦门去了……”
一个人一辈子的命运就那样随随便便决定了。
第二天序子找到汪志刚和刘宁生,告诉他们“要走了”。他们冇想到这么快,“喔”了一声。
“我们以后不会再见面了!”序子说。
“大概是!”汪志刚说。
“我想也是。”刘宁生说。
“长大了,有一天在哪个城、哪个街上碰见,也不认得了!”序子说。
序子指着刘宁生:“看你那样子,你老了可能会留胡子。”
汪志刚就跳起来笑:“会!会!他爹就是个大胡子!”
刘宁生说:“可惜,可惜,我们在一起才两个礼拜多一点,人生别易会难……”
汪志刚安静下来,“像天上三颗流星,擦身而过互相闪了一下……”
“唉!天空太大了……”
序子问:“古时候,有没有哪首诗讲过离别如天上流星刹那相遇?”
两个人摇摇头。②
…………
就这么分手了。
晚上下了大雨。大到像院坝涨水的程度,波浪阵阵打着玻璃窗,想到明天早上动身一定狼狈不堪,送行的人淋着雨,打着伞,踩着水……
半夜雨停了,没想到大清早看到的是太阳!蓝天上连一片云也没有。送行的人满脸笑容。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八年》,有改动)
阅读点示
❶序子与父亲对话时的语言描写夹杂方言,极具乡土气息,表现出强烈的人物情感。序子说话时,父亲只有肢体动作,语言上的一动一静,将情感渲染到极致。离别是伤感的,但又是无可奈何的,语言描写的背后展现的是人物内心充沛的感情。
❷小伙伴们天真的语言渲染了离别时的伤感。短暂相识、匆匆一别,或许再见已是沧海桑田,通过少年单纯直接的语言表现出宏大的人生主题,极具反差感和感染力。
微写作
本文的语言描写极具特色且感人至深,请结合其中的动情点,联想生活中与亲友之间互动的相似之处,写一段200字左右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