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袍(节选)
2024-05-22何骑鳌
何小成被父亲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风雨里“战斗”的一幕惊呆了。“笠是兜鍪蓑是甲”,蓑衣就是父亲的战袍。“战袍”漏水后,何小成急得团团转……
节选一
乌云一早便沉沉地压在山顶,巳时终于大雨倾盆。山中五月干旱,难得来了一场暴雨。父亲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提了锄头冲出家门。
母亲说:“你们哥儿几个好好在家待着,一会儿雨停了我跟你爸要去施肥。”雨还未停,母亲就打着伞背着碳酸氢铵往苞谷地去了。何小成猫了身,躲过哥哥们的目光蹿出后门,从一家又一家的屋檐下溜出村子,去稻田缺口处逮鱼。出了村,才知雨实在太大,风又猛刮,何小成就躲在竹林边的岩石下不敢动弹。
透过雨幕,山沟视线朦胧。禾苗与树木在风雨中吹淋的动态,愈发显得对河人家的房屋木讷,一动不动地静穆而呆傻,像二公公坐在保管室的门槛上闲得没事就打瞌睡。往菜园下面的干田看,父亲正忙着刨土捅沟,截住那些高处的水流去往田里,仿佛做着连环画上“三国归晋”一样的事情。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父亲做完收归流水的工作,双手撑着锄头,望望水流,望望一田似乎立马便郁郁葱葱起来的稻苗,又望望天。斗笠扇动,蓑衣做出鹰翅羽翼的状态,像战袍。何小成看得发呆,父亲手中的锄头,可是那方天画戟?丈八长矛?青龙偃月刀?父亲就缺一匹怒马。如果这时候有一匹马在狂风暴雨中嗒嗒而来,一骗腿儿,大喝一声“呀呔”,定能鏖战个天昏地暗……①
何小成时常关注父亲的那件蓑衣。蓑衣太像连环画上的战袍了。但“战袍”在秋收过后漏水了,何小成比父母还暗暗着急。
节选二
蓑衣是棕树皮串扎麻线做成的,整个村庄就只有明娃子家地边长有一棵棕树,还长得特别慢,边长边脱皮。
瞅着一个周日的下午,何小成邀明娃子去河沟里捉鱼。何小成晓得明娃子怕水,只负责在岸上用狗尾巴草把鱼儿串起来。看看有两串了,何小成说不捉了,水凉,怕感冒,还累人得很。明娃子说再捉点。何小成嘿嘿笑,说:“我不要,这些鱼全给你,但你要给我两块你家长得像头发的东西。”明娃子睁大眼问那是什么,何小成说:“棕树皮,做蓑衣的。”怕明娃子不肯,又补上一句,“你要答应,我可以再捉一串鱼给你。”“成交。”明娃子带何小成爬到自家楼上,指着压在装小麦的釉缸上的棕树皮让他自己挑。
晚饭后,吃了鱼的明娃子父母找上门来了。明娃妈说:“我凑棕树皮做件蓑衣凑好几年了。”明娃爸说:“都晓得我家明娃子老实,套哄要不得,改天我去河里捉三串鱼还给你们。”
“明娃子答应了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不得反悔!”何小成双手背在身后,昂首挺胸地说。母亲让他把棕树皮拿出来还给人家。何小成急了,嚷嚷着:“我用劳动果实换来的,凭什么要还?不讲信用!”
明娃子父母叫来生产队队长评理。虽然责任田地到户好几年了,生产队长的威严还在,连劝带裁决:没偷没抢,娃儿们的交易,大人恐怕没道理强迫退还,就认了,缓一年,等棕树皮长出来再做蓑衣吧!
明娃子父母悻悻而归,把房门关得山响。明娃子“吃坐墩肉”(遭打屁股)了,哭声传遍了何家大院。母亲看父亲,又看何小成。明娃子的哭喊声越来越响亮,越来越凄惨。何小成终是没忍住,征求父母意见说:“我去看看。”“去吧!”父亲拍了两下何小成的头说,“去给明娃子父母赔个不是。”
何小成人小鬼大,一出房门就感觉出来“吃坐墩肉”的声音不对—一下一下发出空闷的响声应该不是打在屁股上的。
何小成趖到明娃子家窗前,踮起脚,偷偷撩起窗帘的一角往里看—明娃子跪在屋子中间,向着坐在睡椅上的他爸,明娃子他娘则拿着根黄荆棍,朝挂在篱壁上的簸箕一下一下抽打,打两下停一下,附带着指猪骂狗,他爸便低声吼明娃子:“哭,使劲哭!”
何小成噔噔噔跑回自己家,从床笆下翻出那两匹棕树皮来,来到明娃子家门前……②
节选三
在何小成的带领下,大哥㧯着锄头,二哥拿着瓷盆,三哥提着鱼篓,来到何小成指定的水凼,捉了足有十斤鱼。
何小成择了五条比小手掌大的鲫鱼,用鱼篓装了就往镇上去,三哥在后头拿着个瓷盆跟着,说:“慢点慢点,我陪你上街去。”
今天不逢集。何小成一路上逢水就把鱼篓往水里浸一会儿,到了镇上桥头,用盆装了水,把鱼倒进去,还活蹦乱跳的。可是没人买,到大中午了何小成急得在原地转圈,三哥说:“你急啥急,我们抬着盆去挨家挨户问人家要不,就不信这么大个镇子没人买。”才转过油房桥,就远远看见父亲在街沿边刨木方。
“爸!”哥儿俩急急奔过去。何木匠闻声抬头惊讶,何小成忙解释:“我们来卖鱼。”
“你卖鱼干啥子?”
“卖了去那家商店买两块棕皮子。”何小成指着下河街方向说。
“哦—我幺儿又管起大人的事来了。”父亲笑着对给自己打下手的男主人解释,“家里那件蓑衣烂了两个洞。”把何小成用鱼换棕树皮的糗事笑说了一回。
“嗬可以哈,你这鱼卖好多钱?我买了。”
“五角钱一条,一共两元五角。”何小成伸缩着指头和手掌说,样子倒有了几分生意人的神态。男主人呵呵地笑,朝后屋灶房里喊女人拿钱来。
何小成捏着钱跟三哥跑下河街去,那家卖雨具的店老板说棕皮子卖完了,得等下次逢集才有。何小成回转来要把钱交给父亲代买,父亲说:“你先保管着钱,等我买到了你再给我。”
“要得嘛!”何小成把两元五角钱折好放进裤兜里,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到了家,明娃子在门前等着,半晌嗫嚅道:“我妈叫你一定要去我们家一趟。”
何小成想想说要得嘛,就跟明娃子去他家。
“小成乖娃儿,来,吃糖。”明娃妈把两颗糖硬塞进何小成手里,又从旁边睡椅上拿起两匹棕树皮递过来,“我们家不急着做蓑衣了,这两块送给你们家吧!”
“不要。”何小成背过双手,小脑袋里紧张思索,马上又改变了主意,伸手从裤兜里掏出那两元五角钱递过去说:“这是刚刚卖鱼准备买棕皮子的。”
“要啥钱呢,大娘送给你们的。”
何小成知道不能白要别人贵重的东西,把钱拍在板凳上,伸手抢了明娃妈手里的棕树皮转身就走。
“啷格里格啷,啷格里格啷……”何小成蹦跳着,一手拿着一匹棕树皮,两只小胳膊像鹰翅一样伸展起来,感觉自己穿上了战袍,跨上了战马,正在往前方驰骋……③
(来源:《延安文学》2022年第6期,有改动)
阅读点示
❶这段描写为儿童视角,在何小成眼里,父亲穿着蓑衣、拿着锄头在风雨中劳作的形象异常高大威猛,仿佛是连环画中披着战袍、拿着武器的英雄。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真童趣,极具感染力。
❷动作描写生动诙谐,画面感十足,一方面突出了何小成的机灵,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何小成的少年傲骨。
❸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何小成的喜悦与自豪表现得淋漓尽致。何小成凭自己的本事换来了为父亲补蓑衣的材料,是少年成长的见证。
思考探究
请简要概述文章内容,并分析何小成的人物形象。(200字以内)(答案请倒置查看)
参考答案
内容概述:何小成看到风雨中穿着蓑衣劳作的父亲,觉得他像个英雄;父亲的蓑衣破了,何小成用几串鱼“换走”了明娃子家的棕树皮,后又还给了明娃子父母;何小成和哥哥捉鱼、卖鱼,最后用赚的钱买走了明娃子家的棕树皮。
人物形象:何小成天真、聪明、勤劳、善良,渴望成为像父亲一样强大的“英雄”。(可结合具体事例展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