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运动康复治疗结合情绪管理对慢性心衰患者护理的应用价值

2024-05-22赵星宇

康复 2024年8期
关键词:心衰心功能情绪

赵星宇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1)

慢性心衰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个相对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心衰发生后,患者通常伴有呼吸困难﹑身体疲惫等症状,且面临着抑郁及焦虑等困扰[1]。常规护理在慢性心衰中更加注重机体康复,并未加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但是近年来,部分资料显示,情绪管理对于慢性心衰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运动康复治疗结合情绪管理属于综合性护理方法,利用运动改善患者机体健康状况,同时情绪管理可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健康水平[2]。运动康复治疗可使患者心肺功能及耐受力增强,促进其生活质量提升。而情绪管理可改善患者抑郁及焦虑等负面情绪,使其可以保持积极﹑乐观态度配合治疗[3]。因此,结合运动康复治疗与情绪管理,能够给予慢性心衰患者全面﹑综合且有效的护理[4]。基于此,本文针对运动康复治疗结合情绪管理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21例男,19例女;年龄均值(67.89±4.12)岁;观察组:23例男,17例女;年龄均值(68.12±4.23)岁;2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P>0.05)。

纳入标准:① 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② 研究资料完整;③ 沟通﹑理解能力正常。

排出标准:① 伴有肾﹑肝等严重器质性疾病;② 具有传染疾病史﹑精神疾病史;③ 合并恶性肿瘤;④ 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干预:① 健康宣教。结合患者认知情况及理解程度等,耐心﹑细致讲解慢性心衰知识,包括护理方法﹑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等,采用多媒体﹑一对一宣教等方法,丰富患者理论知识。② 环境设置。注重病房清洁,根据患者需求调节病房温湿度﹑光线等;强化病情消毒,尽量集中在同一时间进行护理操作,控制探视人数。③ 病情观察。病情变化﹑生命体征严密监测,并将病情改变情况准确记录下来。一旦发现异常,马上反馈医师,并采取针对性处理。④ 饮食指导。了解患者日常饮食习惯﹑喜好等,调整饮食方案,主要摄入清淡且容易消化的食物,保证二便畅通。⑤ 用药干预。综合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结合真实情况调整日常饮食,确保营养摄入充足,同时以病情变化为依据,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干预外,还进行运动康复及情绪管理治疗:

(1)运动康复治疗。对于心功能等级为Ⅳ级者,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指导床上被动运动,尤其是关节,4 次/日。同时,指导日常生活,包括翻身﹑穿衣﹑洗漱及饮食等;对于心功能等级为Ⅲ级者,告知患者尽量多卧床休息,在生命体征平稳后,指导床下活动,在护理人员或者家属辅助下,指导行走及站立等锻炼,6 次/日,以患者机体恢复情况为依据,对锻炼方式合理选择,并调整运动时间及强度等,运动期间,加强对心率监测的关注。针对心功能等级为Ⅱ级者,确保患者睡眠及休息充足,适量运动,比如攀爬﹑散步等,结合患者心功能实际情况,对运动强度适当调整。针对心功能接近正常者,制定针对性及个性化运动方案,每次维持大约20 ~ 30 min。

(2)情绪管理。入院后,综合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了解经济状况及生活习惯等,掌握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变化情况,制定符合患者情绪变化的情绪管理方案。叮嘱家属多与患者交流﹑沟通,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细致讲解慢性心衰知识;讲解不良情绪对疾病恢复的影响,并对情绪疏导方法进行指导,比如看书﹑听舒缓且柔和的音乐等;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安抚和鼓励等,使其可以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参与疾病的治疗及护理。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

(2)观察6 min步行距离。

(3)观察情绪评分,焦虑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判定,抑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判定;分值越高,说明焦虑﹑抑郁越严重。

(4)观察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指标有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5)观察护理满意度,指标有满意﹑较为满意与不满意,(满意+较为满意)/总例数*100%=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0软件分析研究资料,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经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功能指标

观察组干预后LVEF较对照组高,而LVEDD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2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表1 2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分组 例数LVEF/ %LVEDD/ mm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 40 39.63±3.15 47.86±4.16 57.46±4.27 52.69±4.97观察组 40 40.15±3.23 56.87±5.63 58.12±5.13 45.82±5.26 t值0.7298.1400.6256.004 P值0.4680.0000.5340.000

2.2 6 min步行距离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步行距离更长(P<0.05)。见表2。

表2 2组6 min步行距离对比(,m)

表2 2组6 min步行距离对比(,m)

分组例数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40124.56±21.65395.67±52.69观察组40124.23±22.71455.12±53.74 t值0.0674.996 P值0.9470.000

2.3 情绪评分

观察组干预后SDS及S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2组情绪评分对比(,分)

表3 2组情绪评分对比(,分)

分组 例数SDS评分SAS评分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 40 57.23±5.14 48.46±6.27 59.67±6.62 47.53±6.15观察组 40 58.12±5.61 42.18±5.86 59.12±6.57 41.28±5.96 t值0.7394.6280.3734.616 P值0.4620.0000.7100.000

2.4 生活质量评分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见表4。

表4 2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4 2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分组 例数心理功能物质生活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 40 51.26±5.17 70.45±10.17 50.12±6.23 68.59±8.14观察组 40 52.23±6.25 75.63±9.64 49.68±5.87 73.26±7.89 t值0.7392.3380.3252.605 P值0.4620.0220.7460.011分组 例数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 40 43.51±5.57 61.27±6.65 51.26±5.67 66.38±5.97观察组 40 42.98±5.63 68.29±7.14 52.18±6.25 73.12±6.68 t值0.4234.5500.6894.758 P值0.6730.0000.4930.000

2.5 满意度

观察组较对照组满意度高(P<0.05),见表5。

表5 2组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心力衰竭(心衰)指的是因心肌梗死及心肌病等因素引起的心肌功能损伤。慢性心衰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临床通常采取综合疗法治疗,从而减轻临床症状,但是慢性心衰的治疗不仅是减轻不适症状,而且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为改善患者心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需结合运动康复与情绪管理,采取多种干预对策,确保心态平稳,以便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操作,从而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同时增强其心功能﹑运动能力及体能素质等,尽量满足患者心理需求与生理需求[5]。

运动康复治疗是一种全新的护理干预模式,主要是系统性运动锻炼,通过指导患者日常运动,增强其运动能力,改善机体情况,提升心肺功能,以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现阶段,运动康复治疗在许多疾病康复治疗中应用范围广,部分资料显示[6],适当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心脏输出量,使冠状动脉扩张,同时有助于冠脉血流量和心肌供血能力改善,提升血容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此外,运动对于患者情绪的释放有利,减轻其心理压力,改善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加快疾病康复速度。运动耐量是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的评价指标,而运动耐量与外周循环和骨骼肌有关,大部分慢性心衰患者伴有骨骼肌血液供应异常现象,进而降低了运动耐量,运动康复治疗以患者心功能为依据,对运动方案合理选择,不仅可以纠正骨骼肌血管收缩及舒张功能,改善血液供应,而且能够强化局部代谢,最终实现运动耐量的增加[7]。但是因大多数慢性心衰患者伴有不良情绪,仅采取运动康复治疗并不能彻底宣泄不良情绪,其对患者病情发展有着一定影响,有些甚至会拒绝配合治疗,运动康复治疗需要长时间进行,若患者不能全力配合医护人员参与运动锻炼,则无法将运动康复作用发挥出来,所以在采取运动康复治疗的同时,需结合情绪管理[8]。

研究发现,采取对应护理后,所有患者心功能及负面情绪都得到显著改善,相比之下,运动康复治疗结合情绪管理效果更加突出,由此可见,运动康复治疗与情绪管理有助于患者心功能提升,而且在情绪疏导及调节方面优势明显,原因如下:运动康复治疗属于非药物干预对策,在慢性心衰患者康复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采取适当运动方法不仅可以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力,且有助于心肺功能提升,促使心排血量及心肌收缩力提升,以便其生活质量改善。此外,运动康复可改善机体血液循环,调节血脂及血压等,最后降低心脏病发生风险。情绪管理属于心理干预方法,目的是协助患者认识自身情绪,促进其调节能力的提升。利用放松训练及心理疏导等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掌握情绪疏导方法,避免负面情绪进一步影响机体。情绪管理有助于患者积极心态增强,提升其生活动力及自信心,保持良好心态配合疾病治疗。采取运动康复治疗的同时,结合情绪管理具有双向推动作用,可明显提高患者康复治疗效果。两种干预对策结合能够给予患者全方位康复干预及支持,增强其自信心,面对生活时刻保持积极心态。

总之,慢性心衰患者临床护理期间,采取运动康复治疗的同时结合情绪管理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心功能及不良情绪改善,且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纳。

猜你喜欢

心衰心功能情绪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情绪认同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