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洲文会到外滩美术馆当东方文化遇上西方艺术
2024-05-22宋奕
宋奕
苏州河边,黄浦江畔,数十栋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矗立于上海外滩之上,漫步其间,极具中式风格的外滩美术馆格外引人入胜。从曾经风云一时的亚洲文会,到如今巧夺天工的美术馆,这栋大楼历经了上百年的历史变迁,将东方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古典艺术交织融汇,向世人呈现出了一场美妙绝伦的艺术飨宴。
2023 年秋, 一场名为“RAMAssembles 外滩建筑节”的活动在上海外滩拉开帷幕,标志着“洛克·外滩源”城市更新项目的全面开街。“洛克·外滩源”位于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是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的起点,在这个约十七公顷的区域内,汇集了十一栋修建于1896 年至1932 年之间的历史建筑,其中不乏过去上海滩著名外籍建筑师邬达克、鸿达等人的作品。
2006 年,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着手对这十一栋历史建筑进行修缮改造,并将美术馆、画廊、书店、工作室、高端餐饮、酒吧等多种业态与社区生活相融合,打造“洛克·外滩源”百年建筑街区。十七年后的秋天,当人们从外滩虎丘路上的入口,进入新旧建筑围合而成的博物院广场,一场由外滩经典建筑与现代沪上城市生活汇成的交响曲便拉开了帷幕……
外滩美术馆的前身 “Art Deco 建筑之都”的经典之作
“RAM Assembles 外滩建筑节”中的“RAM”是外滩美术馆的缩写,它正是这场建筑节的主角。作为“洛克·外滩源”十一栋建筑中最年轻的一栋,外滩美术馆大楼的前身是建于1932 年的亚洲文会大楼,也曾经以身处其中的“上海博物院”闻名。在上海这座“Art Deco(装饰艺术风格)之城”中,亚洲文会大楼是“中西合璧”的经典。
从20 世纪20 年代开始,源自欧美的Art Deco建筑艺术风潮席卷世界,当时身处亚洲的殖民地大都市,如孟买、马尼拉,都成为这种建筑风格在亚洲落地的中心。这一风格以简洁的纵向线条以及造型上的收分(圆柱顶部较细,底部较粗)为特征之一,给人以机械、工业与几何美学合一的视觉艺术体验。加之与当时新的建筑技术和材料的结合,催生了如纽约克莱斯勒大厦、帝国大厦等闻名世界的摩登大楼。
彼时,拥有中国最大租界规模的远东大都会上海,不仅正处于城市建设的高峰期,在建筑风格上也紧跟当时的世界潮流。于是,带着对高层摩登大楼与新城市生活风尚的热衷,上海拥抱了这种新的建筑风格,并最终成为仅次于纽約的世界第二大“ArtDeco 建筑之都”。不过,Art Deco 建筑风格登陆上海并非一夕之间,在复古主义建筑风格长期在上海一统天下时,上海近现代建筑景观的“摩登化”,已随着Art Deco 风格元素渗入到一些复古建筑内部装饰中,如1923 年汇丰银行的吊灯、1926 年法国总会的内装等,然后由内而外慢慢发展到整体的建筑设计中,到1928 年建造德义公寓时,已经展现出相当风格化的Art Deco 建筑特征。
亚洲文会大楼的设计者来自上海的公和洋行。1911 年前后,年轻的建筑师乔治·威尔森被公和洋行派到上海开拓市场,并且成功地主持了有利大厦项目,从此公和洋行在上海滩一炮打响。随后,在上海站稳脚跟的公和洋行,干脆把总部从香港搬到了上海,并在其后的二十多年中,发展成为上海最重要的外资建筑师事务所之一。
在威尔森的带领下,公和洋行在前期设计里完成了著名的上海汇丰银行、江海关、上海麦加利银行等一系列重要的复古主义作品。在沙逊大厦,也就是著名的和平饭店之后,公和洋行的设计风格也随时代脚步而变,接连设计出了上海滩一批Art Deco 风格建筑的经典之作,这里面就有1932年的亚洲文会大楼、1933 年的汉弥尔登大楼(福州大楼)、1934 年的都城饭店与百老汇大厦(上海大厦)、1935 峻岭公寓(锦江饭店贵宾楼)、1937 年的中国银行大楼等。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后,公和洋行于1939年撤离上海。
在公和洋行的一系列Art Deco 风格建筑作品中,亚洲文会大楼可谓独树一帜:在总体Art Deco 风格设计框架下,设计者巧妙地将大量传统中式装饰元素运用到大楼的设计之中,这些元素包括了大楼正立面上的太极八卦窗、用小篆书写的匾额、有着中式云纹柱头的阳台栏杆、源自古青铜器上的夔龙纹饰、楼顶的两只卧狮、室内天花板上低调的变形回纹、梁底的方胜图案(汉族传统寓意纹样,为两个菱形压角相叠),以及铁艺跑马廊栏杆外的回纹……这些中式元素在大楼内外的闪现,让亚洲文会大楼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中西合璧”的气质。
然而,当我们再仔细追究这座大楼使用者的身份时,就会发现它“中西合璧”的外在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恰恰和这栋大楼使用者“沟通中西”的精神内核联系在一起。这就要从大楼正立面上用小篆书写的“亚洲文会”四个字说起了。
百年前的亚洲文会 沟通中西文化的世纪之旅
1857 年,十八位外侨在上海共济会堂共同商议,决定成立一个调查研究中国与其周边亚洲国家的学会组织,最初定名为“上海文理学会”,也就是日后亚洲文会的前身。仅仅一年之后,这个新成立的学会就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强有力的“娘家”,一跃成为了“英国皇家亚洲学会北中国分会”(这里的“北中国”泛指广东以北的区域)。1884年,它再次更名为“皇家亚洲学会中国分会”。这个“娘家”皇家亚洲学会,便是大名鼎鼎的英国皇家学会的一个分会,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一开始并无固定办会场所的上海亚洲文会,最终获得了英国政府的批准,于1868 年“落户”当年上海英国领事馆西南角的一块闲置用地上。三年之后,亚洲文会最初的两层小楼建成。
亚洲文会的初创骨干大多是一些知名的传教士,首任会长是美国首位来华的传教士裨治文。不过,亚洲文会的成立宗旨并不是直接在中国发展教徒,而是要开展文化科学研究工作和社会调查。它的会刊前言中也说道,“希望通过对华调查研究,为西方的汉学提供令人满意的成果”。
依赖会费和社会捐赠办会的特性,亚洲文会吸纳了不少外侨政商名流入会,很多人甚至担任正副会长等要职,例如英国领事阿里国、美国驻华公使西华、上海怡和洋行老板盖西克等等,这也让亚洲文会有了更多的世俗性。再加上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中国分会的身份,亚洲文会在性质上更像是一个在复杂国际背景下,由外侨在上海开办的公共文化机构,旨在帮助那些生活在殖民地的外侨了解当地的社会文化。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在服务外侨的功能之外,亚洲文会还有一个比较隐秘的任务——为大英帝国的殖民者收集提供亚洲各殖民地的情报。
亚洲文会从1857年到1952年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一方面组织会员研究关于中国的各种知识,例如中国历史、典章制度、民间宗教、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民俗传统和科学技术等;另一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它不仅着眼于中国的自然物产研究,还深入中国社会内部,考察了不同地区社会文化领域的诸多方面。
考察主题也包罗万象,从中国交通现状、江浙地区的科举考试制度、中西亚地理与丝绸之路、中国乐器种类、开封犹太人遗址到上海钱庄调查等。而这些案头研究与实地考察的论文成果,会通过文会定期举办专题讨论会,进行演讲宣读,一些经过评议获得一致通过的论文,会被亚洲文会会报收录出版。当时,亚洲文会会报不仅在上海编辑出版印刷,在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等地也开设了销售代理处。据说,会报销售成为了亚洲文会当年的一大收入来源。
亚洲文会的这些研究考察活动,不仅让在华的外侨以及外国人更加了解中国的方方面面,而且推动了国际汉学研究的发展。上海亚洲文会不光在中国各地参与创建了一批汉学机构,比如北京东方学会、香港民俗学会、华西边疆研究会等,它的不少会员也在归国后开枝散叶,推动了欧美各地汉学研究机构的发展,其中就包括后来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汉学教授的亚洲文会会长夏德,以及任巴黎法兰西学院亚细亚考古学讲座教授的亚洲文会终身会员伯希和。
在增进外界对中国了解的同时,亚洲文会存在与发展的另一个意义则是一种反方向的文明输入——促进了发端于西方的现代图书馆学与博物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亚洲文会建立起了自己的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以及租界工部局图书馆,它们并称为当时上海三大外侨开办的图书馆。由于亚洲文会图书馆对非会员也实行公开阅览,故而它的开放性超过了另两家图书馆,成为了上海历史上首家公共图书馆。
在近代中国史上,亚洲文会图书馆的开放为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并且较早地引入了西文图书分类法和现代书目卡片检索体系,从而为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而1874 年挂牌开放的亚洲文会博物院,也广集中国与遠东地区自然标本和历史文物,逐渐发展成为远东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作为上海最早建成并免费向社会大众开放的博物院,亚洲文会博物馆担负着向中国人传播最初的博物馆学知识的历史重任,也为后来中国人自己开办首家现代博物馆奠定了基础。19 世纪末期,上海亚洲文会博物院以“上海博物院”之名,在当时的外滩独树一帜,其所在的上圆明园路也在1886 年改名为博物院路。
随着亚洲文会的壮大发展,原始二层小楼已不堪重负,经过60 年的使用也日渐老化,状况不断。雪上加霜的是1929 年发生的严重蚁患,让这栋老楼岌岌可危。在这样的情况下,亚洲文会从英国皇家学会申请到了16 万两白银的特别经费,再加上四处募集而来的捐助,启动了拆除老楼、建造新楼的工程。而新楼的设计者,正是当时已是公和洋行高级合伙人的建筑师威尔森,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上海亚洲文会理事会成员。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传统符号能够在这座Art Deco 风格大楼的设计中被运用得如此酣畅淋漓。
新的亚洲文会大楼于1932 年建成,次年正式对外开放,随即成为沪上公共文化热点场所之一,月均参观人数达到了7000 人次。
形神统一的更新案例 经典的延续与文化艺术的重生
1952 年,随着亚洲文会停止在华活动,亚洲文会大楼被上海市文化局接管。亚洲文会下属的上海博物院停办,其两万余件自然标本、六千余件历史文物及艺术藏品,成为了今天上海自然美术馆与上海博物馆的馆藏基础;亚洲文会图书馆当时的一万四千多册藏书,则并入徐家汇天主教藏书楼,成为上海图书馆的特藏。此后,亚洲文会大楼先后作为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筹备处、上海自然博物馆筹备处和上海图书馆书库使用。1999 年,亚洲文会大楼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02 年,亚洲文会大楼被纳入黄浦江两岸开发工程中的“外滩源”项目一期工程,成为“洛克·外滩源”项目中的十一座历史建筑之一。
今时今日,当我们以观众的身份走进外滩美术馆时,目之所及的不仅是它中西合璧的独特外观,还能透过它冰冷的建筑肌理,追溯曾经亚洲文会和“上海博物院”的历史往事。深厚的文化内涵,让这栋大楼在上海这座“融汇东西”的都市中,拥有了某种象征性的公共文化精神。在将亚洲文会大楼改造成新外滩美术馆的过程中,原场所的外在形态表现与功能内核都得到了延续。大楼原始外立面的泰山砖、水刷石、钢窗和细部装饰得到了修缮复原,而新的建筑技术也被用来保护馆内特色的井字梁与藻井。
与此同时,为了适应美术展陈和文化休闲等新空间的需要,设计者还在更新设计中采用了一些颇具创意的手法。例如大楼北侧新设一面墙,不仅让楼内更加温暖通风,又保持了原有空间的精致优雅;顶层的露台和第6 层咖啡馆的设计,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舒适宜人的休闲交流环境;大楼朝东的原背面进行了小规模扩建,让各层展陈空间都向东得到了适当扩展。
与最初位于虎丘路上的大楼入口不同,这个全新设计的上海外滩美术馆东入口和它正对的博物院广场,共同放大了大楼在整个“洛克·外滩源”历史街区中的影响,也让融贯东西的历史与文化艺术精神,从新入口和内院广场延伸至整个历史建筑街区。
从亚洲文会大楼到外滩美术馆,外滩虎丘路上的这座Art Deco 风格建筑经典,历经百余年的历史变迁,最终成为一个形神高度统一的当代城市有机更新案例。在它的形神之中,“中西合璧”永远是那个贯穿始终的主题……
编辑+ 胡家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