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草原遇上摩登 有一种幸福叫呼和浩特
2024-05-22星洲
星洲
300多年前,晋商和驼队用血汗开辟了穿越中俄蒙的漫漫商路,有着“万驼之城”美誉的呼和浩特,自然成为“茶叶之路”上的重要城市。驼铃阵阵,在历史的回声和四季轮转中,呼和浩特大刀阔斧的前进发展之路,让这座城市成为祖国北域的实力都市。
在中国,能在市区内看见雪山的城市不多,呼和浩特是其中一个。一场春雪过后,天空澄澈,雪山连绵,鳞次栉比的高楼倚靠在大青山脚下,距市区仅半小时车程的敕勒川草原茫茫一片,鲜嫩的绿草正破土而出。
最后一块文化拼图
如果说由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筋骨”,那文化就是一座城市的“血脉”。2023 年10 月,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正式开馆。这座北连内蒙古博物院、东临内蒙古美术馆、南接丝绸之路文化公园的场馆,成为了呼和浩特市5.5 公里丝绸之路文化轴带的“最后一块拼图”。
雕塑艺术馆依托原有的地貌地形,建在一个6 米深的废弃大坑之上,建筑整体呈下沉姿态,屋顶用草坪覆盖,远远看去,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像是繁茂草原中生长出来的一个小坡。随着四季更替,屋顶也生长出不一样的景色。
首届呼和浩特国际雕塑艺术展与开馆仪式一起举行,开展仅半个多月就吸引了超十万人前来参观,雕塑艺术馆不仅是市民们的打卡胜地,还成为了艺术家们的交流“据点”。
走进艺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两尊铜像,他们相对而立,穿越了时间与空间,仿佛在进行一场充满哲思的对话,这是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吴为山的作品。这样跨越时空的“对话”,正是此次展览的一个缩影。
161 件参展作品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既有米开朗基罗、罗丹等艺术大师的传世之作,也有来自中国、法国、意大利等多国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同时还有内蒙古当地艺术家近几年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为本地艺术提供了更加肥沃的成长土壤。
毫无疑问,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新地标。依托北疆文化源远流长的传承性特征,呼和浩特市也在聚焦打造博物馆之城,组建呼和浩特博物院,下辖昭君博物院、将军衙署博物院等6 座博物馆,引导建立大盛魁博物馆集群,场馆联动,特色各异,讲述不一样的呼和浩特故事。
500 米一座的青城驿站
2017 年初,为解决如厕难题,呼和浩特市提出了“厕所革命”,将公厕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青城驿站”应运而生。2017 年4 月,第一座青城驿站亮相呼市。
十年间,一场“厕所革命”在呼市新城区如火如荼地展开,环卫管理公廁从2012 年的62 座增加到目前的591 座,辖区公厕基本实现500 米一座的全覆盖,二环内所有公厕实行24 小时服务。这便成了青城的一道奇景——在大街小巷、园林绿地中矗立着许多带有异域风情的小房屋,每栋的顶部都用蒙文和汉文清晰地写着“青城驿站”。这些漂亮的房子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公厕的固有印象,也体现了呼市在细微处也深刻关心民生。
各个驿站在外形设计上大不相同,在内部空间的布置上也下足了功夫。除了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如厕环境舒适、整洁之外,每个青城驿站也被赋予了附加价值,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活力。
新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公共卫生间所处的位置,考虑各类群体民众的不同需求,在驿站内安放了不同的设施设备,在辖区的重要交通路口设置红蜂驿站,增加了水壶、微波炉、药箱等生活和医用物品;在景区,如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野马图等旅游点,提供内蒙古特色宣传片、电子图书、免费雨伞、自动擦鞋机、免费应急药品以及旅游咨询等各种便民服务功能。
位于中蒙博览会旧址萨仁湖东侧的萨仁湖驿站,是一栋砖混结构半地下式建筑,以绿色草坪做屋顶,与周边的茫茫草原融为一体。驿站内设有公共卫生间、第三卫生间、母婴室、残疾人设施、旅游超市、游客服务中心等。内部还配置了新风除臭系统、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生物识别自动供纸机等。
原本茶舍位于赛罕区市民服务中心足球场东侧,是一座木质结构的青城驿站。一楼是便利店、甜品站与阅览室。顺着楼梯向上,一件件木质工艺品悬挂在墙上,正对楼梯口的地方则摆放着一个长方形的鱼缸,几条锦鲤畅游其中。茶香混合着檀香,让驿站的茶舍别有一番韵味。
驿站虽小,但它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活体验,呼市高歌猛进的发展进程与市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无论是出租车司机,还是环卫工人,甚至是在路边等公交的市民,青城驿站都让他们的需求被看见、被满足。网络上的一句话广为流传:“每一座青城驿站都会保佑在外地的呼市孩子找到厕所”,毫无疑问,呼和浩特在城市建设中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成为了呼市最好的城市宣传名片。
冉冉升起的实力之都
2010 年,内蒙古自治区决定将省会迁至呼和浩特市。这一变迁意味着内蒙古的政治中心正式转移到了呼和浩特,这座普通城市,在短短几年内迎来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经济的腾飞和城市的发展,呼和浩特逐渐成为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新中心。人们纷纷涌入这座城市,寻找着更好的发展机会。呼和浩特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繁华的商业街、现代化的建筑、绿色的公园,构成了一幅繁荣昌盛的画卷。
2023 年,中国绿色算力大会、世界蒙商大会、世界奶业大会等世界级、国家级盛会在呼和浩特接连举行。7 月,在草原最美的季节,世界的目光聚焦到呼和浩特,中国绿色算力大会不仅澎湃了青城大地,更是托举起“中国云谷”打造最强绿色算力供给者的坚定信念。
位于和林格尔新区的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与服务提供者。该公司在全球设立了11 个研究中心和7 个地区部、5 大供应中心,目前服务于全球130 个国家和地区客户,包括全球211 家财富500 强企业,覆盖运营商、金融、互联网、政企等行业。
中国绿色算力大会与会人员观摩了超聚变服务器生产项目,以及内蒙古云谷数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内蒙古云科集团产业园等新区项目,他们在新区的部署中看到了呼市未来发展的无限活力和巨大潜力。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和持续培育,呼和浩特成功入选国家8 个“东数西算”节点城市,成功获批了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成功入选了全国首批“千兆城市”,成功进入了中国“数字化转型百强榜”和“数字治理百强榜”,已经形成了以数据中心为基础、云计算为支撑、绿色算力为方向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格局。
呼和浩特城市发展的活力,不仅表现在创新发展的无限能量上,还表现在越来越旺盛的“烟火气”之中。
“转角巷”是回民区最新打造的首府第一个集装箱潮玩步行街。不但汇集了70 余家品牌店铺,还有110个集装箱铺位,全方面呈现了国潮、老上海滩以及赛博朋克三种风格,可以说“一铺一景、一铺一味”。开业当天,客流量达到10 万人次,日均销售额超50 万元。而“烟火最青城”的“百年宽巷子”,更是被精心打造成為一条兼具“烟火气、时尚潮、国际范”的特色饮食文化网红街。
美食季、音乐会、马拉松、昭君节……呼和浩特接踵而至的文旅、体育活动让人目不暇接。值得一提的是,周杰伦2023 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在呼和浩特站设了四场演出,演唱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的数十万游客涌入呼和浩特,整个城市共接待游客超过126 万人次,旅游收入近30 亿元。而呼和浩特凭借精细的管理、暖心的服务、优美的环境,瞬间成为国内文旅“顶流”,屡屡登上网络“热搜”,收获了来自天南地北游客的满满赞誉。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2023 年,呼和浩特在一众省会及计划单列市里,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近年来,呼和浩特是为数不多的人口净流入城市,这可以归因于这座城市的包容性。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以来,一路的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实力愈加强大的呼市,也见证了无数学子、工作者的点滴成长,从新呼市人到老呼市人。
如今,呼和浩特正在实施“十万大学生留呼”和“五万产业工人留呼”,这“十万”和“五万”的背后,又寄托着15 万个家庭的梦想和幸福。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呼市的动作也从未停歇。道路通则百业兴,呼市深谙此道,一条条崭新的宽阔马路蜿蜒盘旋在城市腹地,连接着城市发展,连接着民心民意。
曾经小区外坑洼不平的荒地,整治改造成为花园绿地。至2023 年,市区内新建“口袋公园”和社区游园300 个、改造绿化节点1000 处,建设城市绿道200 公里、大黑河郊野花海7000 亩,如今的呼和浩特,绿色已是城市的主色调,公园绿地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美景。
市民们的文化娱乐场所数不胜数,丝绸之路公园、大黑河花海、敕勒川草原、万亩森林公园、大青山健身步道,马鬃山滑雪场、军事公园、雕塑艺术馆,宽巷子的升级、大召周边的打造、转角巷的红火、脑包村的热闹、如意河新华广场的灯光秀、东西南北的露营地……
“幸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每个人的评判标准都有所不同,但是对一座城市来说,当道路越来越宽、工作就业越来越轻松、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文化气息越来越浓的时候,市民们的幸福感就在这些平凡又普通的日常中被具象化了。
编辑+ 冯艺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