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4-05-22霍梦诗蔡薇薇

华章 2024年4期
关键词:慢就业大学生就业就业能力

霍梦诗 蔡薇薇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慢就业”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是指部分毕业生在毕业之后,以寻求更“好”、更“稳定”,或者以提升学历为理由的暂不就业。虽然“慢就业”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毕业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但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依托学校对毕业生的求职意向调查数据从多个角度分析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慢就业;就业能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迭代更新,5G、人工智能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伴随新媒体、自媒体等媒介的快速发展,多样化、碎片化的信息正改变着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习惯和方式。大量未有效辨别真假的内容井喷式出现,影响着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判断力,导致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

化[1]。青年大学生目前已显现出自主、理性思考能力的退化状态,奋斗担当、坚韧创新等正确的价值观被淡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缺乏对社会或对家庭的责任感,精致利己主义逐渐蔓延。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行业遭受冲击呈现衰退趋势,人才吸纳能力减弱,而新兴行业则可能出现新的机会。由于高校人才培养存在一定滞后性,新的变化可能导致就业形势的不确定性和新挑战,高校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断层和结构性错位影响毕业生的求职自信心、人岗匹配程度及就业胜任度,从而催生出毕业生“不就业”“慢就业”心理。

一、学校2023届毕业生求职意向数据

(一)毕业生意向去向选择

根据学校2023届毕业生求职意向报告内容显示,毕业生的毕业去向意愿以求职(用人单位工作、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基层就业)、继续深造(国内升学和出国留学)和参加公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为主。有求职意愿毕业生5249人,首选求职的人数为2743人,有继续深造意愿毕业生3718人,首选继续深造的人数为2552人,其他毕业去向意愿的人数较少。有国内升学和公考意愿的总人数大体相当,国内升學意愿人数为3718人,公考意愿人数为3393人。从去向明确性来看,有国内升学意愿的毕业生明确性最高,意向国内升学的毕业生中,有72.98%毕业生会专门备考,意向参加公考毕业生中,只有37.25%会专门备考。从毕业去向意愿明确程度来看,国内升学意向毕业生的明确程度最高,达到88.6%,参加公考毕业生的明确程度则是79.62%。从毕业去向的首选意愿占最大意愿人数的比例来看,升学的比例也是最高的,有升学意愿的毕业生中68.64%将其作为首选去向计划,有参加公考意愿的毕业生中仅24.58%将其作为首选去向计划。从实际情况来看,公考录取率远低于考研录取率,2022年国考录取率为68:1,报考人数超过200万人。同时,2022年的国考中,应届生的招考人数占比达到了65%,意味着在国考中,应届生身份并不是明显优势。

(二)毕业生对未来就业形势的判断

由于整体社会环境的影响,毕业生总体上认为未来就业形势是严峻的。无论有无求职意愿,都认为未来就业形势较差的毕业生比例均超过50%。有求职意愿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较差的比例更高,达到57.1%,且认为未来就业压力较大的比例为61.92%,两项指标较无求职意愿的毕业生分别高出6.46%、10.72%。在求职压力方面,2023届毕业生认为求职压力较大的比例较2022届上升较多,上升比例达到33.71%。各院系中,外国语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毕业生认为未来就业形势较差的比例最高,均在70%以上。药学院、基础医学院毕业生相对情况最好,认为未来就业形势较差的比例在40%以下。

(三)毕业意向求职情况

2023届毕业生期望的就业地非常集中,86.63%的毕业生将四川作为首选就业地,与2022届毕业生几乎持平。其次是重庆,但比例仅为2.32%。次要就业地也相对集中,将重庆市作为次要就业地的毕业生比例为27.51%,其次是四川、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比例均在3%以上。由此可见,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及次要就业地均以川渝地区为主,其次是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毕业生能够接受的就业地类型,总体上偏向于城市,其中愿意去大城市的比例达到90.4%,且只到大城市的比例为24.58%。愿意到中小城市、县城工作的比例为74.38%。可以接受到乡镇农村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相对低很多,分别为25.21%、17.05%。在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上,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倾向性。意向最高的是国有企业,比例为23.43%,其次是机关、高等教育单位。从各类单位的就业意向最大可能人数来看,国有企业最大意向人数超过3000人,机关、高等教育单位超过1700人,1000人以上的还有民营企业、其他事业单位、中初教育单位。

二、“慢就业”现象原因分析

(一)从意向报告反映出的显性问题

1.考研、考公热度不减。受国内外环境影响,大学生及其家长在学生就业选择上求质、求稳心态不断增强,虽然考研、考公人数逐年提升,竞争白热化,也并未影响考生积极性,甚至反复备考“二战”“三战”的群体越来越庞大,备考成为逃避工作的正当理由,能够得到家庭的支持和认可,进一步加剧了“不就业”“慢就业”问题[2]。

2.单位求职定位不清晰。毕业生在选择求职单位岗位时,从众心理明显,一些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容易受到同学、朋友等周围人的影响,盲目地跟随他们的选择,而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一些高校毕业生对于就业市场的信息了解不足,不知道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的招聘需求以及自身的竞争实力,因此,在求职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盲目地选择职业。

3.求职意向与求职心态差异大。相对于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迷茫、没有求职意愿的毕业生,有求职意愿或者求职目标的毕业生对就业前景更加担忧。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专业不同、就业竞争压力不同,可能导致一些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焦虑、紧张和不安;个人经历和背景不同,职业规划更强的毕业生可能因为之前有实习、兼职或工作经验对求职形势和职位要求有一定认识,从而可能因为缺乏相关经验而感到不安和紧张;家庭期望不同,部分家庭希望子女能够找到稳定、高收入的工作,这可能导致毕业生将求职压力转移到家庭,自身并无紧迫感。

(二)成长环境影响就业的隐性问题

“90后”“00后”大学生的成长时期正处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物质条件充沛,他们拥有更加优越的成长环境和学习条件,父母和家庭倾向让子女找到“更好”的去向,愿意为“慢就业”子女提供经济支持,充当了大学生“安全伞”的角色。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哈特曾揭示,当一个社会变得高度富裕之后,其社会成员的社会价值观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就业”“慢就业”问题是社会、高校和家庭对大学生成长和就业的综合反映,是学生进入毕业学年到毕业后的一种待定状态,主要呈现一种“躺平”或求职择业不迫切的心理状态特征。大学生没有离开学校以后的生活成本压力,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求职动力,成为大学生“不就业”“慢就业”现象的温床。

(三)外部环境影响问题

互联网作为虚拟的公共平台,各种信息内容汇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加之大学生可以借助各种传媒工具即时获取信息,各种短视频软件已成为青年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大学生对信息真实性的敏锐判断能力有限,无法对获取内容进行有效判断,导致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在此背景下,毕业生对就业市场的判断也依靠网络传播内容,存在受消极文化影响的现象。同时,一些依托在大数据流量背景下的新兴职业让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认同感降低,追求更“轻松”、赚钱更快、收入更高的职业,导致了“高不成低不就”“无业可就”“有业不就”等错位现象的出现。

(四)内部能力问题

毕业生由学生身份成为员工身份难免存在过渡期,所学的专业和技能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不匹配,或者所学技能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导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工作。工作中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如时间管理、情绪管理、自我激励等,都是离校后需再提升的能力,但一些毕业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弱,无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情绪,也无法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导致就算就业也可能在短时间内离职。

三、对策建议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更需要怀抱梦想、脚踏实地,打好理论知识的基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实践中寻求答案[3]。通过上述成因可以得出,该校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并非完全归咎于大学生自身,要缓解“慢就业”需要多方多维度配合,需考虑整合各个因素,涉及多个方面的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工程,需政府、高校、家庭從外到内多方面协同配合大学生主体共同推动其积极就业。

(一)针对显性的外部环境影响问题

1.政府政策层面

毕业生考公意向集中。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应届生”身份,学生为保住身份担心有签约记录会影响后期参加公招考试,不愿意求职;建议调整选调生、公务员考试时间,让考公、考研失利的毕业生有更充裕的就业时间和就业机会。建立健全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到基层就业毕业生的思政教育和职业发展指导,让基层就业更有吸引力,让到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能够留得住、用得好,发展平台和机会更广阔。

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差。建议相关部门牵头,整合有效资源,搭建国家级、省级、高校多级联动智慧就业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用人单位资源共享、就业信息智能匹配和精准推送等多项就业服务提档升级,改善就业信息资源相对封闭的问题,使毕业生能在更广范围内择业,用人单位能在更多资源中选才;建议优化加强灵活就业保障制度,保障选择灵活就业的学生基本权益的同时适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就业市场的发展;建议建立健全就业发展长效机制,为企业和高校合作培养人才提供更多政策支持,由政府牵头实现双赢。

2.高校育人层面

毕业生求职地域集中在大城市。高校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毕业生求职定位不清晰,高校应理论实践相结合,提高就业能力。目前看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会长期存在,该校学生求职意向及求职心态差异大,需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模拟演练等方式,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以增强毕业生的实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让他们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和职场环境,将职业规划课程与专业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了解职业发展的路径和前景;加强就业指导,一方面,可以采用朋辈教育模式,以学长或者同学的身份,与学生分享求职经验,以自身的求职经历帮助学生正确选择职业定位,利用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与督促,培养学生积极就业,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人格,在求职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邀请企业人士、行业专家等来校举办讲座或分享经验,同时针对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针对隐性的个人成长环境及内部问题

1.大学生自我成长层面

学生在校期间要夯实专业,提升职业规划意识,通过课程学习和参加咨询等方式,来对自我兴趣和职业特征进行了解,积极参与社会实习实践,参加行业活动、社交活动或志愿者活动等,与行业内的从业者建立联系,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在职业发展中找到机会,在社会实践中开阔视野,在理论学习中增长知识,明确自身的优缺点,增加内驱力,提升自身的就业胜任力,杜绝“慢就业”可能。

2.家庭协同配合层面

加强家校合作,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家庭成员要营造积极的求职氛围,求职是社会成员必经的一个环节,求职过程也是自我了解和提升的重要过程,要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正确面对职场挑战和压力,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心态。家庭可以鼓励、帮助学生与朋友和亲戚建立联系,告知求职目标以寻求职业机会,同时给予一定财务支持,提升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底气”,多维度破除学习与就业、学校与家庭、家庭与就业之间的屏障壁垒,让学生的求职之路朝着更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

大学生“不就业”“慢就业”问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对高校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要从思想进行引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加强就业指导实效,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同时,做好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关心关爱工作,切实提升大学生的求职能力和综合素质,修正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认知,通过多种渠道打破学校和就业市场的信息差,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内生动力,从根本上拒绝“躺平”,拒绝“摆烂”,拒绝“慢就业”。

参考文献

[1]贺良,杨柳.大学生“不就业”“慢就业”问题的归因分析与应对策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7):75-80.

[2]朱向晨.大学生“慢就业”原因及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4(1):109-111.

[3]陈慧英,雷浩然,杨利红.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的思考:基于西安某大学2022届毕业生就业意愿的调查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2(12):70-72.

作者简介:霍梦诗(1989— ),女,汉族,四川成都人,成都大学,研究实习员,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蔡薇薇(1989— ),女,汉族,四川成都人,成都大学,研究实习员,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慢就业大学生就业就业能力
“慢就业”并非一曲田园牧歌
“慢就业”开始在中国流行
警惕“慢就业”变身“懒就业”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构成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
“人力资源招聘与测评”课程中团队学习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调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