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路径

2024-05-22彭国柱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4年2期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实践路径思想政治理论课

【摘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党立国的根本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经验总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教育环节。本文旨在探讨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路径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革命史和奋斗史的精神精髓,形成于建党的伟大实践,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体现在推动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具体政策中,构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它是高校思政课的宝贵资源,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之中,意义重大。

一、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感。教学内容可以选择中国历史的光辉篇章、优秀传统文化和科技经验,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和国家发展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讲授党的历史、党章党纪,到讲述党的奋斗故事等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祖国的伟大变革和发展进程,激励他们爱党爱国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教师可以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包含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的总结。首先,将伟大建党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内涵,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通过讲授伟大的建党精神,引导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理论创新能力。其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伟大建党精神,组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1]。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可采用小组讨论、课堂演讲和文献研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组织学生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引导学生参与学术研究项目和竞赛,锻炼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塑造学生的党性意识和坚定信仰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党性意识和坚定信仰。首先,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学习党的光辉历程和英雄事迹,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奋斗和伟大成就,增强对党的忠诚和归属感;通过学习党章党纪、理论经典和思想库,引导学生向党组织积极靠拢。其次,伟大建党精神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坚定信仰,学生通过学习伟大建党精神,可以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增强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和支持,通过探讨党的先进理论和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判断,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和远大目标。

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路径

(一)师资培养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使其能够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组织和开展思政理论课教学活动,教师还需加强自身对新知识和新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方式,以便更好地传授和解释伟大建党精神。其次,师资培养注重加强教师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和传达能力,教师需深入学习和准确把握其核心内容,提供相关培训和研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提高他们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和传达能力。最后,师资培养有利于思政课教师的成长,通过开展教师培训班、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思政理论课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教育研究能力、教研合作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

(二)教材编写与选取

教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依托,准确、科学、全面地编写和选取教材可以更好地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内容,引導学生深入理解和实践。首先,教材编写应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指导,通过精心组织、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将其系统化、科学化地呈现给学生。教材应包括党的历史、党的思想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重要内容,多样化地展示党的光荣历程和伟大成就[2]。其次,教材选取也应注重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继承和弘扬,选择党的重要文献、重要著作和重要讲话等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选取优秀事迹和先进典型等案例材料,激发学生的党性意识和奋斗精神。最后,在教材编写与选取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融入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和研究,加深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和应用。选择有针对性的教材内容,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创新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伟大建党精神,增强学生对其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首先,以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度和问题解决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其次,通过运用典型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伟大建党精神,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他们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再次,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方法创新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多媒体资源,如电子白板、互联网和影音资料等,将伟大建党精神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最后,通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整体学习效果。

(四)教学资源支持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通过充实的教学资源支持,使学生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源起、内涵要义以及现实意义。首先,教学资源的支持可以包括多样化的教材和教辅资料,这些教材和资料应该系统、科学、全面地介绍伟大建党精神的发端和发展历程,深入阐述其内容和特点,使学生对这一精神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和授课,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思辨与实践[3]。其次,教学资源支持还应该包括丰富多样的教学媒体与工具,通过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设备,例如多媒体教室、电子教材、网络资源等,将伟大建党精神呈现给学生,提高课堂互动性和吸引力,帮助学生拓宽思维,增强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结语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通过编写和选取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支持以及加强师资培养,可以有效将伟大建党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萨晓艳.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22.

[2]刘萍.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考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9):53-55.

[3]阴蕾.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HNJG-2022-1183)阶段性成果;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青年骨干建设项目、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精品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2JP076)】

(作者简介:彭国柱,湖南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伟大建党精神实践路径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意涵与特质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探析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