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文化建设的上海实践

2024-05-22朱鸿召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现代化上海文化

孙 浩 朱鸿召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民族复兴与中国式现代化,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以大历史观贯通文化发展,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文化建设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经验的重要来源,上海文化发展与建设实践始终以民族复兴为主题,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线,彰显鲜明的先进性方向、人民性宗旨与开放性品质,为负担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基础。

一、坚持文化的先进性方向

以江南文化为根底,海派文化为依托,红色文化为灵魂,上海文化发展始终沿着先进性方向开拓前行。自19世纪40年代开埠以来,上海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与文化多元,尤其是中西文化的激荡交融使近现代上海文化迅速繁荣起来,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与海派文化中心,被称为“东方的巴黎”。“人之称誉上海者,以为海外各地惟数法国巴黎斯为第一,今上海之地不啻海外之巴黎斯。”①《论上海今昔情形》,《申报》1881年12月10日。独特的时代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使上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从而为上海文化建设与实践确立了先进性的发展方向。

晚清以降,随着新式教育发展,中国出现新式知识分子与颇具规模的学生群体。他们接受西方现代知识,怀揣救国富民的意愿,迅速成为近现代中国社会一股最活跃的社会力量。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更名为《新青年》,意在“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①《社告》,《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发起了面向新式青年的思想启蒙。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与五四运动的爆发推动着新文化运动转向劳工革命。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旗手开始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积极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表明活跃在文化发展最前沿的青年群体开始为了救亡图存大胆地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观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带来的最重要的几点变化在于:其一,将中国问题放在世界格局中思考出路,使随后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拥有了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世界眼光与天下情怀;其二,马克思主义选择了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选择了社会主义这一适合中国的社会发展理想;其三,使人民至上观念得以树立。正是这些显著变化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使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大本营的上海成为“近代中国的光明的摇篮”。②《祝上海解放》,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424页。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中国文化与上海文化的发展设置了新的目标,开辟了新的前景,提供了新的价值理念。

大革命失败后,上海成为革命文艺家集聚地,积极开展反对国民党文化“围剿”斗争。在共产党的支持下,“一大批革命的宣传文化工作者,从北伐前线,从武装起义的战场,从‘革命策源地’,从海外,带着满身尘烟,陆陆续续聚集到上海”。③周扬:《继承和发扬左翼文化运动的革命传统——在纪念“左联”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80年4月2日。1930年3月2日,以鲁迅为旗手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在上海举行成立大会,随后又相继成立左翼社会科学家、戏剧家、美术家、教育家联盟以及电影、音乐小组及其他左翼团体,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文化新军。他们积极倡导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左翼文化运动。他们主张发展面向普罗大众的文化,形成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在党的领导下,左翼文学运动在文学、电影、音乐、美术等方面都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伴随左翼电影而创作的《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救国军歌》等,传唱广泛,影响深远。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④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97—698页。这是对党的文化工作与左翼文化运动的高度评价。左翼文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第一次成功的重大实践,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文化界进步人士与左翼文化运动中的领袖人物团结起来,高举抗日旗帜,积极响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为动员群众实行全民抗战,上海戏剧界人士决定以中国剧作者协会和戏剧联谊社名义发起成立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并决议组织13个救亡演剧队分赴全国各地活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也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号召,大量文人从城市走向农村,深入抗日民主根据地,点燃了抗战文化的熊熊烈火。延安文艺界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文化人”来自上海,或曾有过在上海的生活工作经历。

上海作为文化重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坚持“双百方针”,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有步骤地接收和改造旧有文化事业,创造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引领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风气,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精神文明创建过程中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切实有效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在全国率先创建文明单位测评指标体系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为全国做出表率,被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充分肯定并积极推广。

进入新时代,上海充分发挥文化优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①习近平:《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6页。的发展蓝图,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初步形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全媒体传播体系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互联互通,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先进性方向。早在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期间,习近平便已明确提出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目标,上海在加快硬件建设的同时必须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并在此基础上提炼概括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上海陆续出台《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上海市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上海市关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多次承办“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大型文化活动,在践履新时代文化发展使命中更好绽放上海所蕴含的独特中华文化神韵,在不同文化交相辉映中激发创造活力,在世界文化交融激荡中绽放独特光彩。

纵观百余年时代风潮,上海文化发展始终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线,坚持文化的先进性方向,呈现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为将上海打造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世界名片”创造有利条件。

二、践行文化的人民性宗旨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立足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劳动实践,将文化首先诠释为“现实的人”的创造性的对象化活动,也就是人类实践活动本身以及这种活动方式及其成果的总和。因此,中国共产党立足群众史观,在领导上海文化建设与实践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践行文化的人民性宗旨。

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因其在党的创建中发挥组织带动的重要作用,也被称为“上海发起组”。之所以选择在上海建立党的组织,与其特殊的地位和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上海自1843年被辟为通商口岸之后,在中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诞生了中国第一批产业工人,近代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到建党前夕,上海工人阶级的数量已经增至51万人,为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同时,随着出版印刷、新闻传媒、教育科技与公众文化等近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海逐渐成为全国文化中心,为先进知识分子的革命转型与马克思主义在工农大众群体中进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3页。从此,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为中国文化发展建设提供了新的目标与价值理念,开启了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前奏。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中央立足上海指导中国革命长达十余年,推动了早期党报党刊事业的起步,出版了许多进步书籍,大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与党的方针政策,确立了反帝反封建的最低革命纲领,为上海文化发展树立了人民性的价值旨归。中共中央第一份公开发行的机关刊物《向导》便申明其“是真正代表中国民众利益的报纸”,“是中国苦同胞的忠实好友”,也是“中国民众的喉舌”。②《敬告本报读者》,《向导》第15期,1922年12月27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勇敢地为工人阶级与劳动群众发声,呼吁以“上海市民的热血,引起全国人的热血”,③《发刊词》,《热血日报》第1号,1925年6月4日。为民族自由而斗争。在瞿秋白的倡导下,《热血日报》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刊登了许多工会与基层群众来稿来信和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小调,极大地鼓舞了上海市民的爱国热情,也向中国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昭示了共产党人的热血赤诚和工农群众的无穷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文化建设实践为上海文化发展赋予了人民性的价值导向,此后,人民性成为上海文化发展与建设的精神支撑与根本宗旨。

早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先进知识分子便提出“国民文学”“平民文学”的口号,倡导以各阶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作为创作题材,采用白话作为文学语言。十年后的左翼文艺运动,上海文化界开始由“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转向,呼吁文学“要以农工大众为我们的对象”,④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1928年2月1日。提出“普罗文学”的概念,认为这是普罗大众的一种武器,使大众理解是“普罗文学底实践性底必然的要求”,⑤林伯修:《1929年急待解决的几个关于文艺的问题》,《海风周报》第12号,1929年3月23日。由此开启了文艺大众化讨论的先河。1930年,在共产党文化工作委员会的组织下,左翼作家联盟与各左翼文化团体先后成立并组成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以上海为阵地第一次公开地、鲜明地打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旗帜,正式发起文艺大众化运动。为此,“左联”成立文艺大众化研究会,多次开展关于文艺大众化的讨论,根据列宁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和“艺术是属于人民的”观点,①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66页。②蔡特金:《回忆列宁》,《列宁论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37页。提出了文艺为大众、写大众、大众写的口号,发出了全体盟员“到工厂,到农村,到战线上,到被压迫群众当中去”的号召。③《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新的情势及我们的任务》,《文化斗争》第1卷第1期,1930年8月15日。为使革命文学作品为工农读者所喜爱,鲁迅提出“应该多有为大众设想的作家,竭力来作浅显易解的作品,使大家能懂,爱看”的观点,④鲁迅:《文艺的大众化》,《大众文艺》第2卷第3期,1930年3月1日。成为运动的中心议题。“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抗日救亡运动成为文化工作最迫切的需求,在危急的形势下,瞿秋白明确指出文艺大众化的问题是“无产文艺运动的中心问题,这是争取文艺革命的领导权的具体任务”,⑤瞿秋白:《欧化文艺》,《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492页。标志着“左联”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行战斗,提升了左翼文化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左翼文化运动践行大众化宗旨,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改造大众的落后意识,着力培育大众的革命思想,虽然受客观历史条件和主观思想认识的限制没有真正解决文艺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问题,但已经成功打开了文化发展的新局面。直至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才真正解决了文艺与群众相结合、与时代相结合的问题,为革命文艺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以“人民文化”为发展目标,坚持“广泛团结、稳步改造”的方针开展传统文化事业改制工作,先后成立人民京剧团、人民评弹工作团、人民杂技团等国营剧团,对民间职业剧团进行规范管理。同时,对文化设施进行改建扩建,先后建立人民广场、人民公园、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等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营造了文化发展新局面。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上海从重组文化机构与文艺队伍着手推进文化事业的复苏。1978年9月话剧《于无声处》被誉为“舞台上的第一声春雷”,引起全国范围的轰动,成为新时期文学艺术思想解放的先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上海文化艺术事业快速复兴,涌现出一批兼具人民性与艺术性的优秀文化作品。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上海充分发动群众,举办文化庙会与广场文化活动等群众性活动,开始探索具有上海特色的文化现代化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国际文化大都市,上海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持续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推动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迈出新步伐,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文化篇章。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⑥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为满足人民对文化生活的更高需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构想,以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响应党中央部署,上海以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多样化的公共文化需求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基本建成中心城区10分钟、郊区15分钟可达的标准化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利用“一江一河”沿岸人文资源打造“文化客厅”,建设“环人民广场”文化演艺圈;积极承办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重大文艺活动,进一步增强上海文化的影响力。2019年年底,上海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三方满意度测评显示,上海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满意度评估综合得分90.46分。‘小而美’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也在全市呈现网格化覆盖,为市民打造家门口的‘文化客厅’。”①《五年来,家门口“文化客厅”彰显魅力》,《解放日报》2022年6月13日。在此基础上,上海进一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让文化自信自强在上海充分展现出现实图景。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上海文化发展始终践行人民性宗旨,厚植城市精神,牢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32页。以人民利益为导向,打造“人人参与软实力建设”的生动局面,③《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解放日报》2021年6月28日。为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积聚雄厚力量。

三、凸显文化的开放性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这“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④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4页。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上海文化在其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也凸显出开放与包容的特质。这种特质既来源于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也得益于上海文化独一无二的生成环境。上海文化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由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与红色文化交融汇聚而成,因此,它兼具江南文化的爱国务实、海派文化的开放包容、红色文化的天下情怀,时刻彰显着鲜明的开放性品质。

江南地区沿江濒海,所孕育的文化也具有务实包容的特点。隋唐以来,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向东南倾斜,大量人口南迁所带来的多元文化交流融合为江南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至明清时期形成了以长三角区域为核心的江南文化。千年来,江南文化不断地吸收融合其他区域文化,成为拥有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特点的多元文化体。历经多次文化交融,江南文化的务实性与开放性愈益凸显。首先,江南地区商业繁荣、贸易发达,促使江南人形成提倡务实、崇尚实业、稳健实干的品格,继而为江南文化赋予务实性的特质。“文化上讲究典雅精致,农业上追求精耕细作,商业方面精打细算,传统手工业注重精雕细刻,再到江南人精明能干形象的构建,都是江南文化中务实精神的体现。”⑤王振等:《上海全球城市坐标的文化战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年,第13页。其次,江南文化之所以能够兼收并蓄,离不开其与生俱来的开放性。一方面,这造就了江南人的开放胸襟与大气的性格传统,从而反哺江南文化,使其不断加强开放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这也推动了江南地区的相互合作与融合发展,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成为世界著名的六大都市经济圈之一。上海文化起源于江南,是一种务实与开放的文化,是中国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果实。作为上海文化的来源与底色,江南文化所展现出的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域文化的特点在上海文化中得以承继,并大为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上海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江南文化载体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凸显城市的个性气质,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上海城市形象,使江南文化的务实与包容在新时代绽放绚丽光彩。

海派文化是在传统江南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上海开埠后传入的欧美近现代工业文明而逐步形成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现象。海派文化发端于上海,是一种极具地域特征的现代性城市文化类型,也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工业化、现代化转型的产物。海派文化以上海开埠后的城市发展为依托,以江南文化的深厚积淀为底蕴,主动吸收包括中西方文化在内的各种积极因素的滋养而形成。得益于江南文化的务实与开放,海派文化在形成与演进中始终坚守与传承本土性文化传统,同时又能够接受西方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先进元素,并精炼出其中最值得借鉴的部分,转化为中西合璧的现代性文化形式。独特的时代背景与成长环境使海派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的特征与视野,赋予上海文化以开放性的品质。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作为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上海的创新实践使海派文化再次迸发生机与活力,在对传统海派文化实现扬弃的基础上,以其与时俱进的开放性品质与红色文化、江南文化交相辉映,形成新时代的海派文化,并逐渐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特质的核心表达。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上海城市精神提炼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提出新时代的上海具有“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拓展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内涵。“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根基,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①郑崇选等:《中国特色城市文化实践与理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10页。置身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上海文化保持开放视野与开放性品质,为努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诠释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名片”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伟大梦想,具有浓厚的红色基因。红色文化是上海城市文化的鲜明特色,也是上海城市精神的灵魂所系,“红色文化基因鲜活地澎湃在上海人的精神血脉里,激励着上海文化创新”,②朱鸿召:《红色文化,提升上海城市精神的标高》,《解放日报》2018年3月27日。指引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上海文化繁荣发展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创造的红色文化蕴含着胸怀天下的使命与担当,其核心是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人类大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1页。胸怀天下,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和鲜明特质。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与人类进步事业联系起来,将自身使命与人类命运紧密结合,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造性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推动世界和平的参与者、建设者与引领者。红色文化基因所蕴含的胸怀天下理念是上海文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动力源泉,也为新时代上海文化创新提出了新的责任与使命,即秉持开放性品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在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上海方案与上海智慧。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40—41页。上海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实践演进映照着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脉络。作为靓丽的“中国名片”,上海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两个结合”,成功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其先进性方向、人民性宗旨、开放性品质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为开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营造崭新局面。

猜你喜欢

现代化上海文化
上海电力大学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边疆治理现代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谁远谁近?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