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劳育与美育协同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024-05-21邹龙倪海燕黄运红付学琴龙中儿

高教学刊 2024年14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劳动教育美育

邹龙 倪海燕 黄运红 付学琴 龙中儿

摘  要:在全面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新时代,将劳育与美育融合协同育人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应结合大学生特点、专业培养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劳育与美育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该文以江西师范大学开展的创意细菌画劳育实践项目为例,分析劳育与美育融合的协同育人价值体现,构建以“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分享美”为轴线的劳育内容和实践模式,取得明显的育人成效,为大学生劳育模式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劳动教育;美育;大学生;细菌画;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號:2096-000X(2024)14-0111-04

Abstrac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ntegrate labor education with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of building an education system for all-round ability in areas including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cal fitness, aesthetics and labor. For cultivating the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the path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labor educatio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should beexplored actively in university education. Meanwhil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requirements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the needs of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should be considered. Taking the practice project of Creative Bacteria Painting for labor education in our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alue of the integr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constructs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practice mode of labor education with the axis of "discovering beauty, experiencing beauty, creating beauty and sharing beauty". This reform achieves obvious education progressand will provide a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the innov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mode for university student development.

Keywords: labor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university student; bacterial painting; synergetic development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立德树人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刻阐述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内涵、要求和举措[1-2]。继而,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强劳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五育融合”)。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党和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新举措,是德智体美劳全面打造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3]。大学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积极探索劳育课程体系和实现路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将劳育与美育相融合是“五育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4],大学应该遵循以马克思劳动美学[5]为指导,积极探索“以劳育美、以美促劳”的育人路径。同时,大学在创新劳育课程与探索实现路径时,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和专业教育需求,将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统一。

一  大学生劳育与美育融合的必要性

新时代的大学教育应以“五育融合”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劳动观”,将劳育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突出劳育在“五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和驱动性作用,构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协同育人体系。《意见》强调“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劳动创造美”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经典命题,一方面,劳动创造美的对象;另一方面,劳动将人改造为审美的主体[5]。“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在新时代的新体现、新表达,论述了劳动与美的内在统一性。

劳育的内涵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其目标是通过主体性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备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因此,劳育具有双重属性,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应注重劳动过程中意志力、创造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具体到大学生劳育,必须考虑高等教育这一层级教育的特殊性,不能仅停留于体力劳动教育层面,更应该指向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教育[6]。简单劳动教育的手段性、单一性,易使学生因缺乏兴趣而对其产生排斥、逃避心理,加重学生产生劳动无用的思想。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7]。追求美是人的本能,美育的融入是提高劳育吸引力和育人价值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劳育为美育创设了实施载体;另一方面,劳育也离不开美育的涵养功能。因此,大学要创新劳育课程体系和实施方式,促进劳育与美育的深度融合发展,提高大学生对劳育的价值和情感认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二  大学生劳育需以专业教育为载体

大学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内在统一的。《意见》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要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积累职业经验,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因此,大学开展劳动教育首先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积极探索劳育的实施路径,将劳动的基本规律、价值体现与专业理论及实践教育教学有机结合。一方面,专业教育的“教与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主体性、创造性劳动。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教学论思想[8],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在专业教育中融入、渗透劳育是“教学做合一”的重要体现,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劳育熏陶,属于隐性劳育,对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另一方面,劳育既是教育内容,也是教育形式,大学生劳育应面向学生成长和职业发展需求,引导学生以劳动实践为主要形式,积累职业经验,培养创造性劳动能力。开展劳育课程时应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大学生劳育的思想性、时代性、实践性和创造性,避免简单化、形式化、过程化的劳育实践内容,而需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学生职业发展能力需求,制定与专业教育密切衔接的劳育课程内容,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此,以专业教育为载体创新劳育实现路径,让学生“在劳力上劳心”,是新时代大学生劳育的新要求。

三  创意细菌画体现劳动教育与美育协同育人

创意细菌画项目是我校生物科学类专业的劳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而探索设置的劳育项目之一。细菌画(又称“微生物培养皿艺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比较新奇有趣的生物绘画形式,以细菌培养基平皿为“画布”,以接种针、接种刷等各种接种工具为“画笔”,以形态、色彩各异的细菌为“丹青”进行“活画”创作,将科学、人文、艺术高度融合,深受广大青年学生喜爱[9]。细菌画制作是一种以创造性脑力劳动为主的实践过程,其所需要的“画布、画笔、颜料”等材料都不是现成可购买得到的,要通过学生的思考设计和较繁琐的动手劳动方可得到,符合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应有需求。项目的实施需要以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为基础,是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变为具体成果的生产性劳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认同感和劳动价值观。一方面,创意细菌画项目以艺术作品的形式体现劳动实践成果,劳动的目的是追求“美”(包括艺术美、生命美、行为美),是“以劳育美”具体路径;另一方面,学生在追求美的实践过程中,通过获得具体的创作成果切身体会“劳动最美丽”的内涵,激发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增强劳动教育价值的认同感,达到“以美促劳”效果。因此,创意细菌画是集专业知识、美育和劳育于一体的创新实践项目,提供了在生物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实现劳育与美育协同育人的可行具体路径。

四  创意細菌画项目的教学组织实施

(一)  教学内容

创意细菌画项目的教学内容设计注重科学性、劳动性和美育性的统一,以“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分享美”为轴线分为四大模块,具体的项目教学内容见表1。

(二)  教学过程

劳育课程的核心(本质特征)是劳动过程,是具有极强实践性的课程。从教学内容可看出创意细菌画是以模块化项目形式设计的,这决定了其教学实施过程必然是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模式[10-12],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将教学过程分为“创设情境、明确任务”(教师主导),“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学生主体),“自主协作、实施方案”(学生主体),“成果展示、修正完善”(学生主体)和“分析评估、拓展升华”(师生协同)五个环节,以学生认知和发展为主线,体现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下,充分发挥和运用项目学习法、研究性学习法、小组协作学习法等先进教学方法,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得到充分体现,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锻炼。最为重要的是,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真正地“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和分享美”,将美育无形地贯穿整个劳育过程,最终实现“以劳育美”与“以美促劳”的有机融合,达成协同育人目标。

(三)  评价方式

根据劳育课程(专题)的强实践性特点,创意细菌画项目的考核评价以过程性评价[13-14]为主,注重考核学生在劳育实践过程的情感态度以及作品的美观性和创新性。具体方式包括:①通过教师独立评价和各小组内互评,考核学生参与劳育实践项目的积极性、规范性和参与度,贯彻“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分值占比30%;②通过教师评价学生的方案设计稿、作品说明稿的科学性和创新性,考核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注重大学生脑力劳动的成效,分值占比30%;③通过学生互评,对作品的创意和美观进行打分,评价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突出正确审美价值观的养成,分值占比40%。在教师打分和小组互评等环节采用“评分打分系统”等微信小程序,使得教学评价更为便捷化、透明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信任度。创意细菌画项目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具有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内容综合化,充分发挥了评价的诊断和导向功能,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项目实践的积极性和获得感。

五  创意细菌画项目的育人成效

创意细菌画劳育项目自2020年春季开设以来,在我校2018—2020级生物科学专业开展了实践教学,取得了明显的育人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激发了学生参与劳育实践的积极性。创意细菌画项目将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分享美”的全过程贯穿于整个劳育过程中,“以劳育美”使得原本繁琐、密集的劳育过程不再枯燥,明显提高了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教学项目开设以来,每届学生参与人数比例超过80%,且呈现稳中有增趋势。

第二,增强了学生对“劳动创造美”的深刻感悟。学生在创意细菌画项目的劳育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劳动创造出一幅幅鲜活的生命艺术作品,获得了强烈的劳动成就感,深刻体会到了“劳动创造美”内涵,有利于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和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参与创意细菌画劳育项目的学生乐于将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分享,不仅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更是能感悟到劳动最美丽。

第三,促进了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创意细菌画项目的实施需要学生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帮助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巩固,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显而易见的成果,提高了学生对学科专业的认同。例如,所指导的2019级学生以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参加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2022,科学探究类)并获得全国一等奖等诸多学科竞赛奖项,保送录取了“双一流”高校的微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第四,提升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创意细菌画项目不是传统形式化、机械式的体力劳动,而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学生可以在实践过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从而明显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例如2018级学生的作品“艺生菌——求知”(图2)获得第六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六  结束语

融合美育对提升大学劳育育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是“五育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可行路径。为此,我校生物科学专业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在这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开设了创意细菌画劳育项目,将生命美学教育贯穿于劳育,构建了“以劳育美、以美促劳”的协同育人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适应当代大学生特点和专业发展需求的劳育课程项目化改革与实践,不仅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价值认同和核心素养。因此,本文所述的劳育与美育融合的实践案例有望为大学劳育课程体系建设和实现路径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2] 吴安春,姜朝晖,金紫薇,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之十[J].教育研究,2022,43(10):4-13.

[3] 徐磊.處理好新时代大学劳动教育的五大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0-25(007).

[4] 吕寅,张荣芸.新时代高校与美育相结合的劳动教育研究[J].大学,2022(14):10-13.

[5] 郭婧,赵健杰.将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融入高校劳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20(17):21-23.

[6] 张海生.高校劳动教育的意涵、价值与实践——一种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21(1):53-59.

[7]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2019-04-02)[2022-07-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624/201904/t20190411_377523.html.

[8]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9] 边晓岚.馆校结合背景下中学生场馆学习新模式探究——以山西科技馆“生物细菌画项目”为例[J].科技与创新,2020(24):106-107.

[10] 邹龙,黄运红,倪海燕,等.“现代微生物学研究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微生物学通报,2021,48(4):1388-1393.

[11] 龙中儿,黄运红,邹龙,等.基于“项目学习”的微生物学教学范式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9(2):116-119.

[12] 黄运红,唐雪林,邹龙,等.基于MOOC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241-243.

[13] 何春梅.过程性评价、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投入:机制与路径[J].高教探索,2020(11):36-46.

[14] 倪海燕,邹龙,黄运红,等.“金课”背景下微生物学课程考核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12(3):16-21.

基金项目:2020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融合美育理念的劳育课程《微生物培养皿艺术与制作》建设与实践”(JXJG-20-2-41)

第一作者简介:邹龙(1987-),男,汉族,江西高安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学。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劳动教育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美育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