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亚运时代”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策略和展望
2024-05-21孔嘉雯陈淑安
文_孔嘉雯 陈淑安
随着亚运会、亚残运会圆满闭幕,杭州开启了“后亚运时代”新篇章,朝着“国际赛会之城”大步迈进。据浙江省委宣传部官方数据显示,赛时,境内外媒体涉浙江和杭州亚运会报道共288.8 万篇(条),媒体关注盛况空前;赛后,“亚运之城”“良渚之光”等话题继续聚焦国际社会的目光。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有机更新与深层影响,亚运文化对城市文化的接续传承和传播弘扬,都是值得持续探讨的议题。笔者将从城市文化传播和公众文化参与的视角,展望“后亚运时代”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构建,探讨如何释放大型赛事的长尾效应,打造全民参与共享的文化盛会。
一、“后亚运时代”的城市文化传播
公共文化空间指的是由政府部门主导的,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以提供文化服务,推动文化传播和普及,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而建立的场所或空间,如城市生活中常见的图书馆、文化馆、“城市书房”“文化小屋”等。《“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进一步指出,要聚焦重大节庆活动,打造主题特色鲜明,具有人文品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融媒体传播时代,公共文化空间也呈现出“空间叠加”效应,[2]成为文化传播的线下载体,社会宣传的基层渠道,人与城市的链接纽带,具有独特的媒介属性、社交功能、审美价值和情感体验。
如何借力亚运盛会助力城市文化传播,从赛事到城市侧,杭州一直在积极探索实践。在筹备阶段,杭州亚组委宣传部就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亚运社会宣传的工作方案》,提出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农家)书屋、城乡文化礼堂等公共文化空间设施,布置亚运氛围、铺开社会宣传。“亚运四进”“城市亚运行动”“亚运观赛空间”联动亮相。亚运会带动了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完善,也为赛后拓展其功能和服务,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空间。
二、“后亚运时代”城市的亚运遗产和文化资源
国际奥委会认为,大型赛事的“遗产”指的是一个群体、城市或地区举办体育赛事所带来的,超越体育范畴的长期收益,包括城市提升、文化创新、社会氛围、品牌价值等。[3]由此可见,“亚运遗产”不仅是场馆、基础设施、产业带动等有形的资产,更是文化、精神、社会观念、情感认同等无形的财富。
(一)国际水准的硬件形象
“大小莲花”“化蝶双馆”“星际战舰”“良渚玉琮”……56个竞赛场馆以个性化形象和亲切的昵称,呈现了城市文化的不同侧面,被大众所熟知。赛后场馆将延续“还馆于民”理念,引入品牌赛事、演出活动等,打造集文化、休闲、运动于一体的复合式文化空间。同时,城市设施配套升级,文化消费持续走高,城市国际化形象焕然一新,为构建公共文化空间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二)意蕴深远的文化积淀
如果把杭州比作经千年时光打磨而成的作品,集江南文化之韵、中华文明之美于一体,[4]那么亚运盛会让中国文化、江南文化、杭州文化全面走入了国际视野。亲历亚运会筹办的人们,提炼创作出形象宣传片、主题纪录片、电影电视剧、官方会刊杂志等亚运文化产品,整合汇编出官方报告、官方书籍、亚运志等文献资料,重温亚运岁月,延续城市文脉,为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浸润心灵的亚运美学
亚运会的筹办和呈现淬炼出独具东方魅力和国际表达的亚运美学。彰显时代精神的会徽“潮涌”,点睛三大世界文化遗产的吉祥物,充满互联网元素的主题口号,凝聚诗性美学的核心图形和色彩系统,象征体育精神薪火延续的火炬形象,构建起多层次、功能性、完整性的视觉形象系统,持久散发艺术魅力和美学内涵,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优化设计提供了表达范式。
(四)人文相亲的温暖氛围
城市与盛会互相奔赴的过程,也是形成集体记忆,塑造文化认同,描摹共情叙事的过程。体育竞技蕴含的公平竞争价值理念,亚洲欢聚传递的“相知无远近”的人文氛围,各国、各地区运动员体验和感受城市生活,平等尊重共融的无障碍环境和人文关怀,潜移默化地形成了更为开放和包容的社会观念,促使人文理念在城市治理中的彰显,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了良好氛围和精神动力。
三、“后亚运时代”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策略
在当代城市生活中,公共文化空间突破了物理意义的局限,成为一种场景化的传播媒介和文化载体,在日常通勤、社交休闲、城市生活中的“第三空间”功能,越来越被城市管理者和市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同。
(一)借力硬件改造提升,细分文化空间功能定位
亚运会不仅留下了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的场馆群,也带动了城市每一处设施和细节的优化和提升。杭州市政府对城市现有的场馆周边、市民广场、演艺中心、公园绿带等公共文化空间进行整合和布置,打造了11个不同主题、各具特色的亚运观赛空间。在开闭幕式、重要赛事和传统节日期间,观看赛事直播、欣赏文艺表演等人群在此聚集,获得了更丰富的亚运参与体验。
“后亚运”时期,政府部门可以依托现有的亚运场馆、观赛空间等设施,结合文化空间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完善功能,细化主题和定位:位于亚运场馆附近的公共文化空间,打造“亚运记忆”主题,突出体育健身功能;位于风景名胜附近的公共文化空间,打造“美丽杭州”主题,突出文旅休闲功能;位于学校、博物馆附近的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文化书香”主题,突出全民阅读、文化普及功能。比如,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杭州图书馆,近年来陆续设立了生活、运动、旅游、棋院、诗歌空间、南宋序集等二十余个主题分馆,与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130余家“杭州书房”相得益彰,打通了整座城市的阅读场景。
人人参与的全民盛会加快了“文化惠民”的脚步。杭州市整合19个大类公共文化设施分布、信息和资讯,绘制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地图。[5]搭建“文化优享”小程序,“一键借阅”系统等数字化平台,突破线上线下壁垒,将空间化整为零,嵌入街道、社区、地铁站等碎片化传播场景,让公共文化空间更好发挥效能,精准服务广大市民群众。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文化空间内容积淀
体育盛会闪耀人文之光,集中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播和国际化表达。亚运村的“文化小屋”充满国风雅韵,非遗制作、智能篆刻、汉服体验等项目深受中外运动员喜爱。亚运会“中国之家”讲述源远流长的体育文化传统,促进中国体育精神的传承。在城市侧,杭州图书馆开辟了“杭州·亚运文化空间”,设立专题文献区、亚运主题展等活动,配合亚运氛围营造主题阅读空间。
充分利用亚运会留存的亚运遗产和文化资源,推动公共文化空间内容升级。如杭州亚运博物馆在赛后面向公众开放,实现预约参观,展示亚运会筹办珍贵资料和瞬间、亚运会发展历程和亚洲奥林匹克文化;亚运会筹办期间形成的宣传片、影视作品、出版物、档案报告等文献资料,在赛后提供给公共图书馆、城市资料馆等,为特色馆藏资源添砖加瓦。杭州图书馆的亚运空间也华丽变身,举行了龙年综合艺术展,集艺术、公益、创作于一体,利用公共文化空间,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跨界传播、创意呈现。
(三)精心装点视觉美学,提升文化空间审美价值
亚运会形成了系统、完整的赛会视觉形象体系,留下了令人惊艳、余韵悠长的亚运美学,是对整座城市形象的一次塑造和提升。作为城市形象展示的载体,公共文化空间也具有艺术性、审美性。如杭州最大的拱墅区亚运观赛空间,全方位融入亚运IP 形象、体育运动元素、时尚潮流文化,设置水幕投影、灯光秀、国际涂鸦文化墙等公共艺术装置,持续为区域形象注入活力。
公共文化空间结合其周边环境、主题特色、功能定位等,设计专属的视觉形象系统,体现空间美学,提升形象辨识度。挖掘地域文化、地标符号和自然风物,强化空间叙事和美学表达。如毗邻千年名刹灵隐寺的杭州图书馆佛学分馆,隐没于山林深处,溪流蜿蜒而过,木质结构馆舍空间尽显质朴和禅意,曾被誉为“最美读书地”;坐落于龙坞茶园的杭州图书馆茶文化主题分馆,有着白墙黛瓦的立面,展现出江南的婉约雅致,与远处的茶香融为一体。随着城市形象的精致升级和美学系统的构建完善,“小而美”将成为未来城市文化空间的趋向。
(四)融入城市人文环境,丰富文化空间服务体验
亚运赛场内外,定格了感人至深的难忘瞬间,共享盛会的激情和荣光。不同国家和地区“亚洲一家亲”的和谐画面,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乐观的奋进精神,八方宾客热情奔赴、共同参与的空前盛景,不仅凝结成鲜活生动的亚运记忆,更成为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形成社会共识、情感认同和人文氛围,与公共文化服务理念相契合,助推公共文化空间的完善和拓展。
公共文化空间经过内容、载体、服务的拓展和延伸,契合城市人文环境的改善,成为形成城市文化、社会关系、情感体验的来源,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6]。人际关系原子化、休闲时间碎片化、生活节奏高速化的现代都市生活,亟需体育盛会的精神遗产,去思考和重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寻求精神慰藉和文化共情。如开辟“24 小时城市书房”,设立自助服务、无人值守的阅读空间,为风雨中的夜归人点亮明灯,抚慰疲惫的心灵。借力城市无障碍环境改善,推动无障碍阅览空间、盲人图书馆等公益项目建设,运用智能科技助力,让弱势群体触摸书香,平等参与文化生活,才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四、结语
“后亚运时代”带给亚运城市的深远影响,不仅在于城市基础设施等硬实力,更在于城市文化、社会观念、人文氛围等软实力。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应把握城市软实力提升契机,发挥“亚运遗产”余热,整合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深化内容积淀、提升审美价值、丰富服务体验,为城市生活带来诗意栖居和休憩港湾,彰显国际化城市的多元传播、开放包容和人文关怀,燃亮星星点点的文化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