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级融媒体记者的三种能力
2024-05-21葛锦熙
文_葛锦熙
县级融媒体建设目前已进入了一个深化推进的阶段。从浙江省域看,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传播力、引导力和公信力的融媒体平台,在内容生产和媒体经营上均有亮眼的业绩。
内容生产是媒体主业。在经历了前期的融合转型阵痛后,回归内容生产这个出发点,重新审视信息产品的质量,无论对深化媒体融合,还是提高融媒指数,都是一个必选项。
记者是内容生产的主力军,其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决定新闻内容生产创新创优的质量。新闻前辈杨振武先生曾说,记者要学会“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站在田埂上找感觉”。作为一名县级融媒体记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着手,提高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提高站位,培养以小见大的能力
站位决定视角,视角决定高度和深度,体现了一个记者从宏观上驾驭新闻事实的思维能力。新闻在于发现,记者要具备在常态中发现新闻的能力,要善于以小见大发现新闻。
以小见大,关键在于心中要有“大”,要有“向上靠拢”的意识。比如面对“新春第一会”这样的选题,省里、市里、县里都召开,如果只停留在县域层面的会场,那只能是一个程式化的会议报道,但如果能对标省、市层面的会议主题,再结合当地的实际,就能从中发现共性和特性的点,把共性作为背景,而对特性深入挖掘,就能大大提升报道价值。
“问题意识”也是提高记者站位、以小见大的一种方法。“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将县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纳入时代大背景中进行思考,确定立意角度和叙事角度,在县级融媒体这个平台上也能做出高质量的新闻。比如常山县推动“快递下乡”全省试点工作效果明显,其经验值得宣传。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除了跟踪快递件下乡流转的全过程,以体现试点成效外,还与快递公司和快递驿站的负责人深入探讨了过去和现在快递下乡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建议。最终,《常山快递下村破解农村物流“终端之困”》一文刊发在《衢州日报》和《今日常山》,把一次正面宣传主题的采访当成一次“乡村调查”,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试点的价值,稿件内容也更加客观、更有深度。
胡柚是常山县的主导产业,全县有近12万亩的种植面积、近15万吨的产量。近些年来,常山充分挖掘胡柚的多重价值,形成了8大系列80多个胡柚深加工产品,走出了一条全要素链、全价值链、全产业链融合的发展之路。关于胡柚产业的碎片化报道已铺天盖地,延续这样的报道模式已不新鲜。经过一番思考,记者结合传统农业现代化转型和浙江省推进“一县一链”背景,对近些年常山胡柚产业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发现在产业链延伸的背后,是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和服务链融合推动的结果。于是,记者围绕这条逻辑链条进行深入调查,最后分三个层面展开,撰写了深度报道《百年胡柚“链”成金——“一县一链”常山样本解读》。农业部门认为这篇文章完全跳出了原来的采写思路,站位高、有深度、有新意,对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将县域的典型放至时代背景、政策背景和产业背景中去思考,故事才能讲出“深度”。
细腻表达,培养讲好故事的能力
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不缺好故事,问题在于怎样把故事讲好,把故事讲出“镜头感”。
故事的精彩在于细节,细节的表达需要如临其境的细腻描写,让读者像看电影一样读新闻,从而有一种愉悦的体验。
常山县何家乡近几年“无中生有”发展出一个“剥青豆”产业。当地很少有人种青豆,豆荚来自全国各地,经过何家乡村民手工剥出豆肉后销往长三角地区的农贸市场,每天销量达3 万多公斤,其中义乌占了90%的市场份额,可以说“剥”出了一片共富新空间。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乡村产业发展故事。记者花了整整两天时间进行了深入采访,收集了大量一手素材。在考虑如何还原时,记者采用了一系列的现场细节描写,比如“只见每个人的手指上都缠着胶布,大拇指上还裏着一块带弯钩的小铁片,手起钩落,豆荚里的青豆顺势落入身前的塑料筐里,剥一个豆荚也就一两秒钟。”通过白描,剥豆的场景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江浩抓起一把剥好的豆肉,放到鼻子尖闻了闻,捡起一粒豆肉,仔细剥开上面的一层膜,告诉记者:‘新鲜的味道,就这层膜值钱啊’”这个细节描写为接下去说明何家乡人工剥豆市场价格高作了铺垫……一篇2000 多字的通讯稿,通过生动鲜活的细节,把故事讲得立体丰满。
县级融媒体的记者能够接触到大量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一线故事,在故事的细节表达上大有潜力可挖。
内外结合,培养善于融合传播的能力
作为一名扎根县域的记者,还要更多地考虑如何做好对外传播,生产更多借船出海、借梯登高的融媒体外宣产品。
“一次采集、多文本生成、多平台发布”流程的关键在于“多文本生成”,做到这一点才能适应不同平台的传播需求。“开门红”报道是进入新年后各级媒体重点关注的选题,也是县级融媒体的外宣好机会。胡柚汁是出自常山的网红饮料。开年之初,常山县举行柚香谷年产值45 亿元灌装生产线竣工投产暨香柚三产融合产业园开工仪式。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个县域活动报道,但由于涉及胡柚汁这个网红产品,深受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关注。常山传媒集团集中全媒体报道力量,直播、短视频、电视、纸媒记者联合出动,生产了一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融媒体产品,在自己平台发布的同时,向外推送,成为开年来的第一个爆款,全网传播量超10万。
紧盯社会热点,让新闻“出圈出彩”。县级融媒体记者受当地经济体量、发展活力、创新动力等方面的限制,显而易见有价值的新闻并不多,“炒冷饭”成了常态,但及时抓住社会热点,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影响力。记者围绕白石镇做大辣椒产业,先后采写了3 篇稿件,分别从产业链延伸、省际合作、基层治理等角度进行解读分析,而对应的都是当时衢州市委、市政府不同阶段的重点工作,所以都在《衢州日报》一版的重要版位刊发。再比如在去年杭州亚运会期间,常山胡柚产品被列入指定消费产品。常山传媒集团事前进行了周密的策划,采用融媒体报道的方式,通过外宣渠道,再次掀起了一股常山胡柚的宣传热潮。
提高传播能力、扩大新闻影响力的前提是有多样式内容的生产能力。将“一次采集,多文本生成”的理念贯彻到每一次采访中,是县级融媒体记者在做好内宣的同时,提高外宣质量的重要保障。
结语
以上三种能力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构成了记者的内功。练好内功,是“最笨”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在当下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县级融媒体记者更需要跳出县域、放大格局,在提升内容生产能力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这样才能在吸引流量的同时,让媒体融合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