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肠溶片辅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评估
2024-05-20王加青
王加青
兖州区人民医院产科,山东济宁 272100
妊娠属于大部分女性需要经历的正常生理过程。但在妊娠期,机体内的激素分泌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若女性自身存在高风险因素,则更容易出现相关妊娠期合并症。常见妊娠并发症之一为妊娠期高血压。典型表现即为血压持续性升高,从而影响妊娠期女性的身体状态,若不及时进行控制,则还会威胁母婴健康[1]。现阶段随着生育观念的转变,临床高龄产妇增多,致使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临床治疗高血压主要是应用药物方案。但是在药物选择方面,需要具备调节妊娠期高血压的作用,且不易造成意外发生。阿司匹林肠溶片作为抗血小板药物的一种,当其作用发挥后,能够实现对血小板凝聚的抑制。此药物以往多应用在心肌梗死、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中[2]。因药物能够影响环氧合酶合成,不会增加血小板的合成,所以可达到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目的[3]。本研究随机选取2022 年6 月—2023 年6 月来自兖州区人民医院的94 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在其中的应用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94 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7 例。参照组中年龄24~37 岁,平均(28.73±2.45)岁;孕周26~38 周,平均(30.83±4.48)周;初产妇20 例,经产妇27 例。研究组中年龄23~38 岁,平均(28.69±2.38)岁;孕周27~39 周,平均(30.79±4.53)周;初产妇22 例,经产妇2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项研究经医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4]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②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妊娠并发症者;②心、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者;③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④有恶性肿瘤疾病者。
1.3 方法
参照组选用拉贝洛尔(国药准字H32026122;规格:2 mL : 25 mg)治疗。取药物10 mL 与250 mL的葡萄糖溶液(5%)混合。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1 次/d。观察患者病情处于稳定状态时,更换为盐酸拉贝洛尔片(国药准字H41025249;规格:50 mg)。口服用药,3 次/d,1 片/次,连续用药到分娩前。
研究组以参照组治疗方案为基础,辅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H22025382;规格:25 mg)治疗。口服用药,1 次/d,2 片/次,持续用药到分娩前。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血压、24 h 尿蛋白定量结果。以全自动血压计对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进行检验。另收集患者24 h 的尿液。选择双缩脲法对24 h 尿蛋白定量进行测定。
(2)比较两组凝血功能。在患者有规律宫缩的情况下,采集其静脉血液。测定的凝血指标如下:①纤维蛋白原;②凝血酶原时间;③D-二聚体;④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⑤凝血酶时间。检验工具选择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3)比较两组不良母婴结局。统计各组发生低出生体质量、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及感染患者的例数,分析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情况。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收缩压、舒张压、24 h 尿蛋白定量、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应用(±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采取例数(n)和率(%)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与24 h 尿蛋白定量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的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压与24 h 尿蛋白定量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压与24 h 尿蛋白定量结果比较(±s)
组别研究组(n=47)参照组(n=47)t 值P 值收缩压(mmHg)治疗前142.59±12.13 142.60±12.41 0.004 0.997治疗后127.20±8.27 134.03±10.18 3.570 0.001舒张压(mmHg)治疗前104.17±10.03 104.20±10.04 0.014 0.988治疗后81.13±4.11 92.45±5.33 11.530<0.001 24 h 尿蛋白定量(g)治疗前0.36±0.11 0.35±0.14 0.385 0.701治疗后0.20±0.04 0.27±0.06 6.655<0.001
2.2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指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长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长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s)
组别研究组(n=47)参照组(n=47)t 值P 值D-二聚体(mg/L)治疗前1.21±0.17 1.22±0.23 0.240 0.811治疗后0.82±0.12 1.02±0.16 6.856<0.001纤维蛋白原(g/L)治疗前5.18±1.32 5.20±1.29 0.074 0.941治疗后4.11±0.23 4.87±0.12 20.084<0.001凝血酶原时间(s)治疗前9.20±2.31 9.19±2.13 0.022 0.983治疗后12.19±1.82 10.23±1.26 6.070<0.00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治疗前24.13±2.82 24.20±2.31 0.132 0.896治疗后31.92±3.20 28.02±3.37 5.753<0.001凝血酶时间(s)治疗前13.87±2.37 13.91±2.42 0.081 0.936治疗后17.92±3.13 15.12±3.50 4.088<0.001
2.3 两组患者不良母婴结局比较
研究组不良母婴结局总发生率为8.51%,低于参照组的2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母婴结局比较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女性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妊娠、血压水平升高情况并存,如不及时对血压进行控制,则会有诱发全身性小动脉痉挛的风险。同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还会引起患者头晕、水肿等。如果情况严重,则会增加病理性妊娠的可能性,孕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增加[5-6]。此外,在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分娩结局的案例中,部分也与妊娠期高血压控制效果不佳有关。现阶段,基于多因素影响,妊娠期高血压所致的产妇、新生儿死亡病例有所增多,不利于维护母婴安全。此外,妊娠期高血压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孕产妇的凝血功能也会有一定程度异常,是因为在妊娠情况下机体内的激素表达失衡,从而造成凝血酶增多,致使凝血功能障碍。随着此种异常状态时间的延长,高血压发生风险也会增加。以往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主要是应用拉贝洛尔。此药物作为β 肾上腺素抑制剂的一种,具有促进血管扩张的作用[7-9]。药物影响下,周身小血管痉挛程度减轻,从而下调外周阻力。冠状动脉循环情况改善,机体心脏受到的负荷减轻。而随着心肌耗氧程度的降低,患者的血压也会下降。为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临床建议在拉贝洛尔基础上,联合应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属于水杨酸类药物,在抗凝血方面优势显著。此药物能够抑制血栓形成,并且还可抑制血小板凝集。药物作用于机体后,还可调控环氧化酶的活性。基于此,血管敏感程度降低,并不断扩张,从而促进血压下降[8-11]。与此同时,阿司匹林可抑制血管内血栓形成,对改善血液流动情况作用突出。张雅薇等[12]以阿司匹林肠溶片辅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结果发现,经由干预后,患者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为7.7%,并且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明显,血压指标降低显著,与本研究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拉贝洛尔联合用药能够发挥协同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低于参照组(8.51% vs 27.66%)(P<0.05)。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24 h 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参照组(P均<0.05)。此外,阿司匹林片可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在此情况下,心脏、子宫的血液灌注量增多[13]。而患者、胎儿血流情况改善后,早产、新生儿窒息相关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也会降低。本研究对两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提示治疗后研究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低于参照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长于参照组(P均<0.05)。这是因为阿司匹林能够对血小板活性产生抑制作用。血小板在药物作用下无法聚集时,血管内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也会降低。另外,药物影响下,血管获得有效扩张,这对于改善患者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优势显著[14]。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妊娠过程中体内分泌异常情况显著,所以在妊娠期高血压出现后,不适宜长时间、大剂量用药。而本研究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过程中,选择小剂量给药的形式,可避免对母婴安全造成不良影响,从而提高药物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15]。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辅助应用可以显著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及24 h 尿蛋白定量表达,还可帮助患者改善凝血功能,改善不良母婴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