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4-05-20王鑫刚夏秋双姬蒙
王鑫刚,夏秋双,姬蒙
新沂市中医医院泌尿外科,江苏新沂 221400
尿路结石为临床高发泌尿系疾病,疾病发生发展与饮食、所处环境、其他泌尿系疾病史等存在紧密关联[1]。尿路结石主要包含两类,即上、下尿路结石,二者结石成分、形成机制有一定区别[2]。上尿路结石(Upper Urinary Tract Stones, UUTS)较为常见,也被称为输尿管结石、肾结石,主要成分为草酸钙,高发于青中年群体,且以男性高发,以血尿、疼痛等为主要表现,对患者机体健康、日常生活存在较大影响[3-4]。既往临床针对UUTS 的治疗以开放手术、体外碎石、药物溶石排石为主,而伴随近几年腔镜技术与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ous Nephrolithotomy, PCNL)、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Retrograde Intrarenal Surgery, RIRS)等微创术式的临床应用也日渐广泛,并为UUTS 治疗提供了新思路[5-6]。本研究单纯随机选取新沂市中医医院于2017 年6 月—2022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UUTS 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行RIRS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单纯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80 例UUTS 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LL-LW2017016)。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并确诊;②结石直径<4.0 cm;③临床资料完整;④单侧发病;⑤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结石并发脓肿、感染患者;②输尿管狭窄者;③凝血障碍者;④认知障碍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行PCNL 治疗:麻醉后取截石位,向患侧插入输尿管导管连接盥洗装置,留置导尿管。调整为俯卧位;超声引导定位引导穿刺目标肾盏,见尿液流出。先采用筋膜扩张器将通道扩张至F18,以此构建经皮肾镜通道,再进行弹道碎石或弹道联合钬激光碎石。待碎石结束后,于患者输尿管内放置双J 管(F5),并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尿管于术后3~5 d 拔除。
观察组行RIRS 治疗:术前放置双J 管并使用抗生素,全麻后患者取截石位,连接成像和冲洗系统。经尿道插入输尿管硬镜(F8.0/9.8),检查膀胱并拔除双J 管,再用硬镜检查输尿管。确定结石位置后将其推回肾盂,如结石无法移动则用钬激光击碎,再将结石推入肾盂,退出硬镜。保留斑马导丝,通过导丝引导,将输尿管扩张鞘(F12)置入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置软镜到患侧肾盂。稳定流水冲洗下对肾盂肾盏进行自上而下环绕检查。探查到结石,将钬激光光纤置入,雾化粉碎结石(功率:8~10 Hz/0.8~1.2 J),碎石中结合实际碎石效果对冲水压力及激光功率进行灵活调整。结束碎石后,于患侧输尿管常规留置双J 管,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尿管于术后1~2 d 拔除。
1.4 观察指标
①围术期指标:记录术中出血量,检测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升高水平(正常范围:0~10 mg/L),同时记录手术、术后下床、住院时间。
②结石清除率:术后3、30、90 d,CT 及腹部平片检查,未发生尿路感染,且未见明显结石残留或残留结石直径<3 mm 为清除成功。
③并发症:尿潴留、肾出血/血尿、发热、肾区疼痛、膀胱功能障碍、腹部不适/肾绞痛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用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围术期指标)均符合正态分布,用(±s)描述,使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对比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CRP 升高水平更低;手术时间较长,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对比(±s)
注:CRP:C 反应蛋白。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 值P 值住院时间(d)8.51±1.97 5.26±0.82 9.633<0.001术中出血量(mL)17.33±3.36 9.22±1.12 14.482<0.001 CRP 升高水平(mg/L)15.12±3.26 10.17±2.57 7.542<0.001手术时间(min)55.16±5.12 68.71±5.42 11.494<0.001术后下床时间(h)24.05±4.35 13.86±2.21 13.209<0.001
2.2 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3、30、90 d 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5、0.000、0.000,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较对照组的20.00%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上尿路结石是指肾脏和输尿管内形成的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腰痛、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7]。治疗方法有药物排石(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帮助排石,如利尿剂、输尿管扩张剂等)、冲击波体外碎石(利用体外产生的冲击波将结石击碎,随后让结石通过尿液排出)以及腔镜手术等,均为UUTS 常见疗法,如PCNL、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IRS 等均为常用术式[8]。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数量、患者的年龄及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PCNL 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输尿管上段结石、肾结石治疗术式。尤其针对直径>2 cm 的结石疗效显著,为UUTS 首选治疗方案[9]。而伴随近几年临床碎石设备的不断发展及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RIRS 逐步因术野清晰、无创、并发症少等优势,得到了推广应用[10]。且伴随该术式逐步完善,其碎石指征也逐渐扩大,并成为首选UUTS 治疗方案之一。UUTS 治疗中,减轻机体损伤、恢复肾功能、解除梗阻为主要治疗目的。而相关学者发现,RIRS 术中损伤小,出血少,患者生理痛苦较轻,术后恢复进程较快[11]。钬激光是当前临床应用较普遍的一种技术,其为高能脉冲式激光,具有较高操作精准性,且穿刺软组织较浅,能够降低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安全性较理想[12]。另外,与其他方法相比,钬激光对黏膜的损伤更小,止血效果更好,还能将结石击碎成更小的颗粒,更易于排出体外。钬激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激光能量产生高温,使结石表面融化或汽化,从而将其击碎[13]。此外,在手术过程中,还可以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来对钬激光的频率进行灵活调整[14]。电子输尿管软镜在输尿管狭窄部位更易通过,可实现对结石的清晰探查,提升结石定位准确性,保障碎石精准度,具有微创、疼痛轻、安全等优势[15]。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3、30、90 d 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5.00%、97.50%、100.00%,与对照组的87.50%、95.00%、97.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杨大富等[16]研究显示,观察组(RIRS治疗)近期、远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9.95%、96.98%,与对照组(PCNL 治疗)的90.95%、95.9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这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提示两种手术方案均可发挥良好碎石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CRP 升高水平均较对照组低;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均<0.05),提示RIRS 治疗UUTS 疗效与安全性更佳。分析RIRS 治疗用时较长的原因,可能与钬激光对体积较大结石碎石速度慢及术中套石篮套石多次操作有关[17]。PCNL 存在较大肾脏损伤风险,出血量较多,并发症较长,患者耐受欠佳,术后恢复较慢;而电子输尿管软镜应用灵活性更高,其定位肾脏及周围组织更为精准,且钬激光同样具备较高操作精度,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术中损伤程度,减少出血,促进预后[18]。且电子输尿管软镜可利用自然腔道至术野,能够于微创下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UUTS 治疗中采用PCNL、RIRS 均可发挥良好作用,结石清除率均较高,其中RIRS 手术耗时较长,但其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快,且并发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