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肠癌患者胃肠功能与并发症的影响

2024-05-20陈钦伟杨峰

系统医学 2024年5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结肠癌根治术

陈钦伟,杨峰

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胃肠外科,山东枣庄 277100

结肠癌在世界恶性肿瘤中位列第3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尤其是老年人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治疗结肠癌以手术为主,传统开腹手术可有效切除肿瘤组织,但其手术创面大,术中出血量大,导致术后应激反应剧烈,术后疼痛感强烈且恢复速度慢[2]。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具有术野清晰,出血少,创伤小、疼痛轻、能很快止血、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住院时间少等优点[3-4],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医师及患者的接受及认可。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51例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实施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对患者肠胃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和对照组(实施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各51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1例;年龄61~80岁,平均(69.21±3.33)岁;病程2~10个月,平均(6.3±1.5)个月;肿瘤直径2.8~4.2 cm,平均(3.27±0.35)cm;TNM分期:Ⅰ期21例,Ⅱ期17例,Ⅲ期13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62~81岁,平均(69.33±2.44)岁;病程2~11个月,平均(6.8±1.3)个月;肿瘤直径2.6~4.3 cm,平均(3.13±0.33)cm;TNM分期:Ⅰ期18例,Ⅱ期18例,Ⅲ期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NCCN结肠癌临床诊疗指南解读》[5]中结肠癌的诊断标准,术前经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结肠癌;②年龄≥60岁,临床资料完整;③符合手术指征,配合治疗。

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心严重的脏器疾病或其他恶性肿瘤者;②合并肠梗阻者;③严重营养不良者;④合并精神障碍,无法配合研究者;⑤术前有癌细胞远处转移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的手术均由同一医师实施,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前检查,行胃肠镜检查并取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明确肿瘤位置以便手术切除;控制基础疾病稳定,纠正蛋白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术前常规肠道准备及患者心理疏导等。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给予营养支持以便增强抵抗力,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

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根治术。患者全身麻醉,于下腹正中切点进刀切开15 cm左右的切口,先开腹探查,确定病变部位、有无淋巴结及腹腔转移,根据癌灶大小、形状、位置切除癌灶,再清扫淋巴组织,将末端回肠按顺时针方向上提与横结肠断端行端侧吻合,常规留置引流管,逐层关闭腹壁切口。行保肛手术时,一般在肿块远端缝合远端直肠,再用管状吻合器吻合近远端肠管。

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常规消毒,行4孔法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先探查腹腔和肿瘤病灶位置,确定病变部位、有无淋巴结及腹腔转移。将乙状结肠提起,按照肿瘤位置分离肠系膜血管,使用钛夹夹闭离断,超声刀分离肠系膜下血管与周围脂肪结缔组织,遇血管钛夹夹闭,清扫淋巴组织,注意在分离过程中显露并仔细保护双侧输尿管,超声刀分离结肠外侧腹膜,充分游离结肠肝曲或脾曲,以有利于吻合口完全松弛,切除肿瘤范围与开放式手术相同,再根据病症位置与合适部位作一纵行切口,长约5 cm,然后将肠管残端牵出腹壁,行体外吻合后将其还纳入腹腔。术毕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腹腔,确保术区无出血,并常规应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常规放置引流管后缝合切口。标本送至病理科,记录肿瘤特征、侵入深度、淋巴结清扫数目及阳性淋巴结个数;术后常规用药同观察组。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

②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指标,包括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

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肠梗阻。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手术相关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用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

组别观察组(n=51)对照组(n=51)t值P值手术时间(min)112.79±20.09 113.73±21.05 0.432 0.334术中出血量(mL)25.45±5.02 43.86±5.17 3.002 0.002下床时间(h)10.36±3.46 20.54±3.71 2.876 0.003住院时间(d)7.26±1.62 10.51±3.65 3.241 0.001

2.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

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s),h]

表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s),h]

组别观察组(n=51)对照组(n=51)t值P值肠鸣音恢复2.79±0.09 3.73±0.05 3.032 0.002肛门排气2.45±1.02 3.86±1.17 3.129 0.002首次排便14.36±3.46 30.54±3.71 2.816 0.004恢复进食51.26±21.62 110.51±33.65 2.781 0.004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传统开腹手术属于大手术或较大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尤其是本身带有基础疾病,且机体免疫力较低的老年患者。有研究显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是治疗结肠癌的优选术式,可减轻手术创伤和应激反应,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6-7]。腹腔镜给患者带来的益处并不仅仅是微创,还在于手术本身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小,这对恶性肿瘤患者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缩短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改善患者胃肠功能,这与李世华[8]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①腹腔镜是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手术器械,可进行多角度、多方向的焦点探索,操作更精确,减少周围组织牵拉损伤和应激反应,且有效避免腹部组织暴露,减少手术感染风险;②老年患者胃肠功能下降蠕动慢,腹腔镜手术对肠道的牵拉少,减小了肠道所受的刺激,有利于术后肠道功能恢复;③胃肠道的蠕动与胃动素和胃泌素的调节有关,低水平的胃泌素及胃动素将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动力减弱。手术创伤抑制胃动素和胃泌素分泌,而且手术的应激反应也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肠蠕动;④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疼痛感轻的优点,手术创伤小,胃肠黏膜损伤小,同时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以促进术后胃肠功能及全身身体状况的恢复[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相同手术时间下,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说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术中出血量少、机体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原因分析如下:①观察组患者出血量少,可能与切口小,在配合超声止血刀等有关;②淋巴结数目清扫程度是影响预后及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视野好,淋巴结的发现个数也较多,可清除更多的淋巴结,且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也能降到最低程度,机体恢复快,下床时间早;③观察组手术切口小,疼痛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和应激反应较少,使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较快,患者提前进食,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天数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王珂等[11]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手术会影响到机体术后的免疫功能,而且手术措施的大小与免疫功能受影响的程度密切相关,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创伤小及干扰性小的优势,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更小,可有效预防感染,降低肠梗阻等发生率,提高近期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可以减小手术创伤,加快恢复胃肠道功能。因此,针对老年结肠癌患者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在符合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腹腔镜微创手术。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结肠癌根治术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78例临床观察
改良扩大根治术治疗合并感染的先天性耳瘘管48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