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是可以体验的

2024-05-20桑进林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短歌行体验主观

桑进林

摘 要 课程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学界争议颇大,意见难以统一。如果承认课程是动态的,文本就有可能被赋予鲜活而强大的生命力,师生才有可能和文本产生互动。《短歌行》的节奏是紧张的,而《归园田居》的节奏是舒缓的。“紧张”和“舒缓”是师生通过和文本的互动得出的结论,教师要提高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 文本  体验  主观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课程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学界争议颇大。但从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实践来看,静态的课程占比较大,教师只管把知识一股脑地传递给学生,忽略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路径,或者是教师遗忘了自己获取知识的切身体验。“这样的教学实践,一方面,形成了教学活动的最重要的特征,即传递与学习人类知识(被证明是正确的、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简单粗暴地将教学等同于传递,将教师等同于知识的传递者。大多数教师只是自在地呈现知识而没能自觉地帮助学生学习,而学生只能作为一个孤独的求学者与知识互动”[1]。在教授曹操《短歌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时候,笔者尝试将静态课程变成动态课程,让学生体验课程的无穷奥妙。

教授《短歌行》时,笔者预设了两个问题:一是诗人渴望什么样的人才,二是本诗的艺术特点。其中,需要重点解决“人才在哪里”这个问题,该问题要求学生紧贴文本,从诗作中寻找答案。很快,学生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等诗句,读出曹操渴盼的人才分别是“敌方人才”“帐下人才”“叛降人才(先在曹操麾下,后叛变曹操,最终又归顺曹操的人,如张绣、张辽、徐晃等)”“民间隐士”等。之后,师生一起欣赏了《短歌行》的艺术特点,如四字句、用典、比喻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较为彻底地理解了《短歌行》的主旨、诗人的情感,以及本诗的艺术特色。

第二节课上课伊始,笔者布置的学习任务是:初读《归园田居》,根据直觉说说初读后的印象,谈谈《短歌行》和《归园田居》的不同。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难以回答。一是问题比较宏观,二是阅读主体是高一新生,他们感悟文本的能力还在初级阶段,有待养成。正如徐樑所说:“几十年来社会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固然很快,但几十年来学生心智成长的代际变化却没有那么快速,一线教师所面对的始终是十几岁的中学生。”[2]

始料未及的是,有学生第一时间说出了她(他)的直觉:第一首诗紧张,第二首诗舒缓。可答案如果仅停留在直觉层面,肯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循着问题理性探究。经过短暂思考,有学生回答:“《短歌行》是四言诗,《歸园田居》是五言诗。四言诗的特点是四字一顿,节奏鲜明,简单明快,适于表达紧张复杂的情绪。五言诗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不但拓展了诗歌的词汇,还丰富了诗歌的内容,有利于更灵活细致地叙事抒情。也就是说,诗句越长,越便于表达较为舒缓的感情。”但是,马上就有学生质疑:“刚刚学过的《芣苢》也是四言诗,但读起来很舒缓,流露出劳动者的喜悦之情;而《插秧歌》是七言诗,描写冒雨插秧的生活,读起来感觉很紧张。”可见,仅从诗句字数回答缺乏说服力,还得从诗歌内容掘进。《短歌行》情感丰富,主要写的是曹操渴望有贤才加盟,以尽快实现一统天下的宏愿。而《归园田居》写的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当然要悠闲自得地享受人生。

紧接着,有学生展示了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曹操是一位雄才大略、南征北战的军事家,是一位心系天下、重视农耕的政治家,是一位对酒当歌、登高而赋的文学家,还是一个勤劳简朴、一生清白的人。”[3]曹操政治家的身份,决定了曹操的大多数诗作节奏仓促,一气呵成。陶渊明“追求一种人格美,将人生艺术化。《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作品就是这种人格美的写照,不为五斗米折腰、抚弄无弦琴、以葛巾漉酒等趣闻(见《宋书》本传、萧统《陶渊明传》)是这种人格美的表现”[4]。朱光潜说陶渊明是“静穆调和”的,其诗作大多优雅温婉、斯文高贵。

这里学生用到的是“知人论世”的方法。“‘知人论世是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5]。现在已经涉及了“知人”,那“论世”呢?笔者结合学生们的回答,梳理如下:

1.“曹操生于公元155年(桓帝永寿元年),死于公元220年(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正值东汉末到三国时期。当时社会情况极为复杂,各种矛盾错纵交织。但是从当时历史发展主流来看,我们认为豪门世族和广大人民的矛盾应该是主要矛盾,这种矛盾亦可以说并不是到东汉末年才出现的,早在西汉时就已经存在了。”[6]

2.“他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军阀,最初势力并不太大,但他多谋善断,很有眼光。那时战乱频繁,连皇帝的宫殿都被烧了。”[7]

3.“据考证,这首诗作于曹操的晚年,即东汉末年的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败于赤壁之战以后。当时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事业仍未完成的现实,他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致力于建功立业,于是在一次宴席上咏出此诗。”[8]

4.“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混乱,统治阶级热衷于争权夺利。在这种政治背景下,想要实现理想抱负是不可能的,他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9]

5.“陶渊明所处的东晋,门阀制度森严,官场贪腐日盛。陶渊明在彭泽县令任上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小吏告诉他要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10]

两位诗人都生活在社会动荡、英雄辈出的年代,但曹操以大济苍生、一统天下为己任,而陶渊明选择的是归隐田园、涵养心灵。两种人生选择,两种命运归宿。

文本能挖掘到这个程度对于高一新生而言已经很不错了。但笔者认为文本还有细读的可能,从意象的角度切入或许能“柳暗花明”。随即有学生作答:“《短歌行》中,诗人运用大量的典故来表情达意,如‘青青子衿‘呦呦鹿鸣‘周公吐哺等;《归园田居》的意象也是信手拈来,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狗、鸡等在农村随处可见,诗人笔下这种闲适恬淡的日常生活,使诗歌读起来非常舒展轻松。”该学生的回答点燃了课堂。曹操急着要抒情,陶渊明却不急着抒情,而是把个人的情感融化在日常的景物之中。只不过“这种情感不是主体在社会和人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淤积,诗人的情感自然化了,随自然物随意散开,点染各处,喜悦无处不在”[11]。

有学者认为“课程即知识”,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因为“作为人类认识成果的结晶,本身具有理性的光芒、无限的智慧和严密的逻辑”[12],是值得教师传递和学生学习的。把课程视为知识,强调的是课程的客观性。英国教育学家麦克·扬将其称之为“事实的课程”,并批评说:“‘作为事实的课程……所呈现的课程具有自身的生命力,并且模糊了自己深植其中的社会情境;与此同时,它使课程成为一种外在的事实——既不可理解也不能变化。”[13]如果仅仅把《短歌行》《归园田居》视为一首静态的诗歌,不厌其烦地教授曹操和陶渊明的生平、写作背景,鉴赏诗歌中用到的典故或意象,体悟诗人的感情,分析诗人的语言风格……这和传声筒有什么两样呢?教师“要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设置驱动性学习任务,让学生积极参与言语实践活动,在‘做“与己有关”的事中,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转变为主动的素养提升,唤醒学生言语生命自觉,激发言语创造意识,挖掘言语思维潜能,让学习真实发生”[14]。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会一堆客观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养成一种思维。当我们赋予课程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紧密联系诗人主体、文本主体和学生主体、教师主体的时候,诗歌也就有了强大鲜活的生命力。教师的教学定位是引导学生体悟诗歌强大的生命力,帮助学生建构有关诗歌本身的程序性知识。“紧张”“舒缓”不是教师直接给出的结论,是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这种阅读体验一开始是感性的,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支架,帮助他们进行理性的验证。

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不是不受限制,至少要遵循文本自身的基本特点,要围绕着诗歌语言、诗作主旨、知人论世、诗人情感、表达技巧等方面展开建构。

总之,只有承认课程的主观性,承认课程是可以体验的,文本才可能由静态变成动态,惟妙惟肖地呈現在读者目前,师生才能和文本进行互动,深入解读文本,体验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深层次“密码”。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省级重点课题“普通高中‘三新改革研究——以语文学科为例”(课题编号:GS[2022]GHBZ16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郭 华.带领学生进入历史:“两次倒转”教学机制的理论意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2):8-16+ 187-188.

[2]徐 樑.呼唤对“语文教学生态真问题”的研究[J],语文学习,2023(7):9-12.

[3]吴晓铃.揭开历史上曹操真实的模样[N],四川日报,2023-09-08(10).

[4]陈清华.一个真实的陶渊明[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2):150-151.

[5]辛明静.论“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J],名作欣赏,2015(6):119-120.

[6]杨荣国、李锦全.从曹操的历史时代看曹操[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9(3):39-5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02.

[8][10]张 锐、栾桂芳.志士之忧与隐士之悠:乱世里不同的人生选择——《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及点评[J],语文教学通讯,2023(7):41-43.

[9]王玉侠.《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3(21):22-23.

[11]雷文学.去紧张感——《归园田居·其一》的“非陌生化”解读[J],语文建设,2019(5):52-55.

[12]郭元祥.知识的性质、结构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11-23.

[13][英]麦克·扬.未来的课程[M],谢维和、王晓阳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8.

[14]袁 圆.依“标”据“本”,彰显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样态[J],中学语文教学,2023(9):13-16.

[作者通联:河西学院文学院;

甘肃张掖中学]

家校合作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座谈会等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孩子的成长状况,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文化自信。学校、家庭也可以与社会机构密切合作,组织孩子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文化体验等,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感受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增强孩子的文化自信,也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 桑哲《中国教育报》2024年03月29日02版

猜你喜欢

短歌行体验主观
短歌行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短歌行(组诗)
天下英才,尽入彀中——评《短歌行》中典故的运用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短歌行》涵咏品赏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