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观视角:穿越语言的丛林

2024-05-20刘蔓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4年4期

刘蔓

摘 要 以中观视角解读文学类文本,对于促进文本理解、提高答题准确率、提升文学类文本的复习效率,是大有裨益的。中观视角是立足于文学类文本的体式特点、高考文学类文本的选文特点而提出的一种有效的阅读策略,是指通过探寻文本的深层结构,把握附着在该结构上的意义意向,穿越语言的丛林,整体有机地把握文本的深层内涵与价值意蕴。应用中观视角解读文学类文本,需要明辨文本体式,挖掘深层结构,读解主题意蕴。

关键词 中观视角  文学类文本  《给儿子》

2023年新高考Ⅰ卷选用了陈村1984年的作品《给儿子》,命制了2道选择题、2道简答题,命题方向涵盖文本内容理解、重点语句赏析及文学短评写作,综合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从题目来看,命题的创新性不断提高,命题者立足文本特点命制题目,充分体现了随文命题的思路和教考衔接的命题趋势,且命题的开放性也在不断提高。第9题要求考生写文學短评,参考答案中的每道主观题都强调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可以说,不管是题目命制,还是高考阅卷,都指向了对文本的理解,考查、评判学生是否真正读懂文本。

如何才能引导学生读懂文本?教师如何才能提高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复习效果?笔者认为,教会学生以中观视角来解读文学类文本,对于促进文本理解,提高答题准确率,提升文学类文本的复习效率,是大有裨益的。

一、中观视角的提出

中观视角是相对于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而提出的。宏观视角是指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去审视、辨析文本的价值与意蕴,如从文学史的角度去解读沈从文的乡土小说。宏观视角站位高远、视野宽广,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认作品的独特价值,摸清作家作品的艺术流脉与精神谱系,但对于具体细节的把握则比较粗疏,无益于学生解决具体语句理解等问题。微观视角是从文章学的角度解读文本,即通过对语音、字词、句式、段落阅读的分析,把握文本的内容、人物形象、情感态度、表达技巧及思想主旨。微观视角把文章拆解为具体的字、音、词、句、段,有利于学生细察并理解每一个要素的构成及含义,但容易将文本肢解成一个个碎片,况且碎片化理解未必通向整体性理解,很容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而中观视角指向通过探寻作品的深层结构,把握附着在该结构上的意义意向,能够帮助学生穿越语言的丛林,整体上有机地把握文本,更好地解读文本的深层内涵与价值意蕴。

中观视角的提出,立足于文学类文本的体式特点。不同于信息类文本的信息传递功能与共享属性、实用类文本的实用功能与交际属性,文学类文本的最大特点就是文学性。按照俄国形式主义学者雅各布森的观点,文学性是文学的独特性质,作品的形式体现了作品的艺术加工程序,这正是作品文学性的由来。因此,阅读文学类文本,最重要的是把握文本的艺术形式,读出文本的深层结构。相对于显而易见的章节、段落等外在的文章学结构,文本的深层结构是潜隐在文本中,且具有鲜明意向性、指向意义生成的内在结构。因此,对文学类文本的解读,要求考生回到文本,深入文本的深层结构进行细读,挖掘文本的多重含蕴[1]。

中观视角是解读高考文学类文本的有效阅读策略。综观历年新高考Ⅰ卷文学类文本,2021年选用了卞之琳的《石门阵》,该小说采用了“说书人讲故事”的结构,以故事套故事的形式建构全篇[2]。2022年选取冯至的《江上》,该小说以“复仇者释然”的结构,重新演绎了伍子胥逃亡的过程,重点讲述了他复杂心曲的变化。2023年选用陈村的《给儿子》,该文以“我”想象儿子考上大学后的旅行展开全篇。可见,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倾向于选用艺术特色鲜明、形式突出的现代文学作品。这类作品的艺术风格与学生熟稔的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有很大的区别,具体表现为陌生题材、超常规事件、空白跳跃、逻辑缺省、术语嵌入、文本多义性。如果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线性发展结构去解读新高考文学类文本,很容易迷失在文本的枝蔓之中。以中观视角解读现代文学作品,读出文本的深层结构,能够帮助学生穿越语言丛林,拨开叙述迷雾,快速抵达目的地。

二、中观视角的应用

文学是作家将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自然事实进行艺术加工而得来的。以中观视角观照文本,聚焦文本形式,关注作家对文本的艺术加工,读出文本的深层结构,进而读懂文本,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要方法,也是高考文学类文本复习备考的重要策略。

从操作层面看,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判断文体,根据文体选用相应的阅读方法;其次,把握文本最具整体性的形式特色,通过层层追问,挖掘文本的深层结构;最后,结合文体特点及文本深层结构,解读文本。下面以2023年新高考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给儿子》为例作详细说明。

1.明辨文本体式

明辨文体是深入阅读的第一环节。阅读本质上是一种体式思维,文体决定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辨明文体的习惯,是文学类文本复习备考的重要环节。

《给儿子》是陈村写于1984年的作品,它的文体晦暗不明,给学生的辨识带来不小难度。作品设定了“我”(一位父亲)作为叙述者,讲述儿子考上大学后第一个暑假去安徽板桥旅行的经历。开篇叙述“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建立了一种对未来想象的叙事风格。但学生继续往下阅读,会发现大量的“你会”“你得”的细节中隐藏着父亲的“曾经”,在此,文本叙事时间复叠纠缠在一起,很像是小说的笔法。从行文风格看,文章模拟了谈话的口吻,“我”作为父亲不停地对儿子絮叨,给儿子指引方向,告诉儿子旅行中可能的见闻,娓娓道来又亲切可感的文风很像是一封书信。从文本内容看,笔墨集中在“我”对过去插队岁月的深情回忆,许多内心独白直接表露了“我”的情感态度,很像是自叙传散文。综上,《给儿子》的文体特征并不鲜明,具有含混性,体现了80年代先锋文学文体实验的浪潮。

关于《给儿子》的文体,语文教育界存在不小的争议。不少教师将《给儿子》归为散文化小说。《高考试题分析(2024年版):语文》将《给儿子》界定为小说,“其实,《给儿子》是一篇小说,至少是作者按照彼时他对‘小说的理解以及探索来写作的,含有一种打破‘纪实与虚构边界的自觉问题意识”。或许作者并不肯定自己的论断,或许是为了兼顾不同的阅读感受,包容异质声音,书中又补充道:“不过,今天我们重读这篇作品,尤其是在作为试题材料不得不对原文进行删节之后,再强调其‘小说属性,对考生而言显然是不合适的。事实上,弱化其文体属性,或者干脆将其读作散文,都不影响对作品的阅读理解。”[3]由此,有教师提出异议,认为《给儿子》是散文而非小说[4]。

笔者认为,《给儿子》是小说化散文,而非散文化小说。理由如下:一是《给儿子》与陈村的个人经历同构对应。陈村本人儿女双全,尽管他写作此篇时还没有儿子,但当时没有不代表他不想有,或未来不能有,他以父亲的身份和口吻给儿子一些建议和安排,合情合理。此外,陈村确实有在安徽板桥插队的经历。在当地,他受到村民的热情照顾,并从村民顽强热烈的生命意志中汲取了坚韧朴实的精神。从文本内容看,《给儿子》书写的更多是陈村在板桥插队时的个人经验,文字明显渗出作者的思绪与情感,写得深切动人,因此,将《给儿子》的文体归为散文是合理的。因为散文书写的常常是个人化的人生经验,而小说往往解剖一种生存模式,从指涉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思潮、政治事件出发,把它提炼为更为普遍的人生经验。尽管也有自叙传小说,但小说的本质属性是虚构,小说虚构的艺术世界与作者现实的经验世界是拟态对应的,重合度不如散文。二是《给儿子》收錄于《陈村亲情美文》的第三辑《儿女情长》,该辑的篇目都是散文,这也侧面为《给儿子》的文体判断提供了一种依据。三是立足于陈村的小说坐标系来看,《给儿子》的艺术风格与他的其他小说风格不同。陈村的小说大致有三种叙述模式,一种是由带有明显病理性、神经质的“我”来叙述,嘲弄、揶揄人事,具有半自传性,但文中一定会有其他虚构人物(非儿子)登场;第二种是小说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人物,有名有姓;第三种是完全具有叙事实验性质的先锋小说,拆解故事,矛盾重重。显然,《给儿子》无法跻身其中任何一类,甚至与他的小说相比异质性明显。综合判定,《给儿子》为散文,但是融入了小说技法,小说是作为一种结构技法镶嵌在散文中的,这就涉及到文本的深层结构。

2.挖掘深层结构

文本的深层结构潜隐在文本中,没有明显的段落提示,学生需要深入文本解读,解读时要尊重文本的整体性,聚焦文本文学性来源,从最具整体性的形式入手,层层追问,挖掘文本的深层结构。

《给儿子》最具整体性的形式特点就是儿子一路的旅行轨迹被作为父亲的“我”清晰地标示出来。儿子从上海出发,坐火车到芜湖,走下江堤,坐上渡船,然后上岸,顺着被鞋底和脚板踩硬踩白的大路继续走,进村,去河边乘坐滩船,再沿着大埂走,顺着水渠边的路走,走过一座小桥,就进入板桥村了。进入板桥村后,“我”指引儿子去找村东头的那间草屋,晚上到田间小路上走走,到村东头的大坟茔去,下田去劳作,住着,看着,干着,直到离开。阅读时,圈画旅行中的不同地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可以清楚地勾勒儿子的旅行轨迹(见图1)。这是贯穿全文的内隐结构,也是文本的深层结构。接下来还需要通过层层追问的方式细读文本,读出文本的内蕴。

首先,板桥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儿子什么时候动身出发去板桥旅行?这两个问题不难,主要指向信息筛选与整合,学生很容易从文本中找到关键信息,得出答案。比如,偏僻遥远闭塞的地方、父亲曾经插队的地方、父亲反复书写的地方、刻在父亲记忆深处的地方、留下父亲许多回忆的地方;儿子考上大学后第一个暑假就出发去板桥。“考上大学后第一个暑假”是个关键时间点,不能轻易放过。一方面,它意味着此时儿子刚好十八岁,十八岁出门远行包含了关于成长的隐喻;另一方面,结合陈村的个人经历,十八岁的陈村正在板桥插队,儿子赴板桥旅行的年岁与父亲在板桥插队的年岁重合,板桥之旅颇有追忆父亲当年经历的意味。从文学角度而言,这是作为隐喻的旅行。

其次,儿子从哪里出发?为什么要去板桥旅行?板桥之旅是儿子自在随心的旅行吗?第一个问题指向信息筛选,后两个问题则需要学生细读文本,综合分析。从行旅轨迹不难看出,儿子从上海出发。但从上海出发,可选择的旅行地点很多,之所以去板桥旅行,是父亲的意思。文章有许多语句可以证明,比如“你就去买票”“你从跳板上岸,顺着被鞋底和脚板踩硬踩白的大路”“你去找那间草屋”“你到田间小路走走”……这些带有命令语气、情感强烈的祈使句表明,儿子的板桥之旅是一次被规划好的旅行。“我”不断给儿子指路,所有的地点,不仅仅是标示旅程的节点,对于“我”来说,更是“我”刻骨铭心的人生节点,是“我”念兹在兹的知青岁月的关键地点,是多年后再回首依然清晰的青春节点,也是“我”失落青春的见证点……从这一意义上说,儿子的板桥之旅,不仅仅是到达之旅、体验之旅,也是发现并重拾父亲知青岁月之旅。未来的想象与过去的追忆汇集在“我”此刻的叙述中。

最后,儿子的板桥之旅有何见闻?这个问题综合程度较高,学生需要沉潜文本,找出关键句,认真分析。通过信息的提取、分析与综合,可以获知,儿子的板桥之旅伴随着景观的发现,不仅发现了板桥的自然景观,更重要的是人文景观的发现。人是板桥最为重要的人文景观。当地农民在粗砺艰难的现实生活中所积蓄和表露出来的古道热肠、真率淳朴、乐天安命、坚韧执着和对土地的眷恋,不仅构成了当地生命延续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深深感染并化入父亲的个性气质与意志品格中。对土地和对板桥乡情的眷恋,使父亲在面对苦难的时候,有了可以回望并汲取力量的精神故乡。

通过层层追问发现,儿子的板桥之旅有三个鲜明的文学性特征,即作为隐喻的旅行、被规划的旅行、旅行中伴随着景观发现。我们把这种内蕴在文本中的深层结构称为“行旅/游历结构”。“行旅/游历结构”是文学的一种常见结构,但丁的《神曲》即是代表。在《神曲》中,但丁在被规划好的旅程中神游了地狱、炼狱和天堂,发现不同的景观,整个旅行充满了隐喻。

3.读解主题意蕴

文本的深层结构潜藏着隐匿书写的密钥,能够帮助学生看清字面之下的“八分之七”。审视《给儿子》的“行旅/游历结构”,可以清晰地感知儿子未来的旅行复叠了父亲过去的人生经历与生命体验。在父亲异乎寻常的情绪与记忆的涌动中,有他对青春岁月的缅怀;在历经人世繁难和世事复杂后,有他对人与人热切、友好关系的珍视。在亲身劳作与求索中,在农民艰难粗砺的生活参照下,他汲取了厚重、朴实、坚韧、通透的生命力量。板桥之旅是儿子的成长收获之旅,是儿子找寻父亲当年经历之旅,是儿子发现父亲过去人生之旅,是儿子懂得并理解父亲之旅,也是父亲重温知青生活之旅,是父亲缅怀逝去青春之旅,是父亲为青春正名之旅,是父亲希望儿子成长之旅……

陈村在《给儿子》中嵌入“行旅/游历结构”是想表达什么?

要全面回答这个问题,学生需要了解陈村的个人经历。陈村生于上海,父亲在他出生几个月前就去世了。1971年,17岁的陈村赴安徽板桥公社插队务农。1975年,陈村身患风湿脊椎病,身体残疾,病退回沪,进入里弄生产组工作,结束了知青岁月。1983年起,陈村任职上海作家协会,成为专业作家。虽然陈村的知青岁月仅有4年,但关于那段岁月,他曾在作品中反复提到。在《蓝旗》中,他感叹:“我无疑变了,有过这一段生活的人,不会不变。在这苦和甜的岁月里,有我永远不能收回的失去和永不会失去的收获。……这块曾被我千百次诅咒的土地……竟是这样美丽!”在《我曾经在这里生活》中,他呼告:“我们活着,活得像长江一样古老。我们活着,活得像长江一样年轻。”在《我们在二十岁左右》中,他反思:“欺骗土地的人,他将颗粒无收。何况,我们在二十岁左右。”

经过知青岁月的洗礼,陈村的根在都市上海,须则伸进了板桥田间。板桥既是他曾经生活的地方,也是他谙熟、困顿、成熟、获得精神滋养的地方;既是他惶惑、委屈、激情、怨恨的情感投射地,也是他既希望摆脱,又极为珍重,反复拒绝、回忆、书写、缅怀、返归之地。对板桥复杂交织的情感,迫使他在离开这块土地后,还要再一次次地重返,寻索那永世难再的失去,重温那美好难失的收获。

普罗普在《故事形態学》中说:“许多不同的故事事件其实在重复相同的动作,像一个故事行动的不同翻版,这些表面各异的故事在结构上存在着类同规律。”故事易逝,结构永恒。从中观视角出发,穿越语言的丛林,读出文本的深层结构,不仅是解读文学类文本的有效方法,也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的有效策略。需要强调的是,中观视角的应用,并不拒斥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可以同时或交替运用。

[本文系江苏省苏州市“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单元学历案的课堂重构校本研究”(课题编号:2022/LX/01/009/1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跃力.文学类文本解读的“术”与“道”——以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为例[J],榆林学院学报,2023(6):1-7.

[2]刘 蔓.读懂故事 读出形象 读解手法——由新高考全国Ⅰ卷小说阅读谈备考策略[J],中学语文,2021(31):86-88.

[3]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编.高考试题分析(2024年版)·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23:117.

[4]刘相山、张悦群.关于“干脆将其读作散文”的理性思考——兼论《给儿子》一文的文体归属[J],中学语文,2023(31):76-79.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市吴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