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感、语意、语体、语用四维度解读纪念类文章

2024-05-20冯宗辉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语意语体语感

冯宗辉

摘 要 《纪念白求恩》是各版本教材保留的为数不多的传统篇目,因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厚、语言平实、循循善诱而被硕师名教争相解读。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的思维逻辑特点,教师可以尝试从语感、语意、语体、语用四个维度来逐层学习该文,多方位生发学习引擎,并尽量做到每层有重点、层层有提升,从而让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有梯度、有探索、有体验、有所得。

关键词 语感  语意  语体  语用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纪念缅怀类的文章比较多,有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人物剪影专题的《邓稼先》《说和做》《回忆鲁迅先生》,也有散布于各册各单元的诸如《秋天的怀念》《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老王》《回忆我的母亲》《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等篇目,都是追忆对自己或社会有较大影响的典型人物的。《纪念白求恩》也是一篇纪念类文章,囿于作者对白求恩的了解不多,而白求恩本人的重大国际影响和崇高的奉献精神又是难以细写而不可轻置的,于是作者以叙述来缅怀白求恩的感人事迹,弘扬白求恩的高尚精神,又适时加入道理论述,给读者以思想教育。该文因取材典范、立意高远、技法巧妙等原因,跻身著名的“老三篇”之列。撇開政治因素不谈,单就它直至今日仍然是教材保留篇目而言,可见其在教育新生代学子待人接物方面有着显著作用。

本文现从语感、语意、语体、语用四个角度来赏析《纪念白求恩》一文,管窥纪念类文体的写作要领与范式,以多层次的视角探究该类文体的共通性与规律性,以期为学生找出一条深入浅出的类文学习之道。

语感,是言语交流中对词语表达的直觉判断和感受[1]。就文章而言,语感包括了作者的语感把握与传达,重点是语感设定;读者的语感体验与领受,重点是语感确认。纪念类文章因为要肯定、鲜明地彰显纪念对象的事迹、精神及社会感召力,所以语感的总体基调是有指向性和特定性的,即须情感淳厚、语调深沉。

《纪念白求恩》的开头简单介绍了白求恩的情况:“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指出其牺牲的背景和缘由:“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以上为奠定语感做好了叙述铺垫。文章最后一段说:“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字里行间显示着作者的痛惜与遗憾。对比判断句“我是很悲痛的”与主谓句“我很悲痛”,前者语感庄重严肃、掷地有声,而后者略显敷衍轻浮、缺乏真诚。这种不同的感觉不仅是文字修养功夫深浅的区别,还取决于文章体例的规定与作者情感注入的轻重。

语感是让读者实现顺畅朗读、正确理解文本的一种依附性存在,它也是作者与读者心神交汇的桥梁。要让作者的表情达意与读者的解读体味相契合,就需要语感的定位妥当(作者)与深入领会(读者),从而在文字际会中实现双方的默契对话。语感本质上是语言直觉,往往是作者写作时的沉吟和读者朗读时的语音表现。对于既成文章而言,作者端的语感任务已经完成,剩下的是读者对语感的体验与推敲,并通过朗读实践来验证或纠正自己的语感尝试。《纪念白求恩》是非常适合朗读的文本材料,简洁的叙述风格,清晰的评议论证,通俗的语言词句,浅显的服人道理,堪称文从字顺、调平语畅。如果读者能够恰当地使用朗读技巧,把握好重音、节奏、语气、语调和停连,结合文意调动情感,一定能够以朗读者的姿态完美演绎这篇文章。而准确、流畅、深情地读完它后,读者则会发现该文是纪念类文体中语感的流畅度、和谐感、活泼性较强的一篇。

语意,这里指篇章表述的整体的、宏观的意旨。纪念类文章的第一位应当是纪念,有时还掺杂了诸如恩怨情感、共事之识、时代渊源的部分内涵,从而更个性化地表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如《阿长与〈山海经〉》除了表述阿长粗中有细、善良朴实、迷信浅陋的性格,作者对她诚挚的怀念之外,还表现了作者的忏悔和自责;《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则主要表现了叶圣陶先生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缅怀之情,同时流露出作者的敬仰之意。

而阅读《纪念白求恩》一文,我们可以从文中找到很多显著的深刻的意味。其一,发掘感动。作者描述了白求恩众多令人动容的事迹,诸如他年过百半依旧主动、志愿投身中国抗日事业,并且以身殉职;他对工作极其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他以普通军民鄙薄的专业技术为武器,救死扶伤,埋头工作,默默强大抗日力量,让读者感受良多。其二,凸显精神。白求恩身上至少体现了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让白求恩冲破狭隘民族主义,远赴万里之外的中国抗日战场,为正义事业奉献全部身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让他更无私、更博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白求恩立足本职工作,以高超的医学本领救死扶伤,并以此作为抗日救亡的手段,实现以术为刀的援华宏愿。其三,扩大影响。白求恩的事迹是令人钦敬的,其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白求恩逝世后,其事迹材料被上报,震撼了中央高层及革命领袖,也促使毛主席抑制不住心中的情感,一气成篇。随着《纪念白求恩》的问世,原本鲜为人知的白求恩成为解放区无人不知的英雄,白求恩的高贵品德和大爱精神也得以广泛传播。可以说《纪念白求恩》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真谛,礼赞了人物的嘉行懿德,升华了纪念的内涵。其四,倡导学习。在残酷的革命进程中,牺牲是难以避免的,但前仆后继的精神品质恰是使革命走向成功的法宝。白求恩的殉职彰显了革命的英勇精神,须礼赞,须传播,须继承。作者提出,后人要学习白求恩的优秀精神内涵、思想品德,主要目标是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分别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升阶式说明学习效果。而且,作者重点指出,从白求恩的某一点精神出发学习,重点是学其神,不拘泥于形式,其结果就是各行各业都会出现白求恩式的先进人物,从而更好地体现了纪念白求恩、学习白求恩的非凡价值。

语体是为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具有不同风格特点的表达形式[2]。就是说写作者根据对象、场合、目的选择合适的语言、口吻、风格、体例,以便取得设想的传播效果。有学者认为,文体是语体的体现,是不同功能的语言手段的体现[3]。语体决定了文章的出发点、指向标、目的地,也奠基了文章的风格、属性、笔法乃至优劣。

《纪念白求恩》行文淳朴,用语平实,易懂宜诵,有乡土气,这和作者当时的写作定位分不开。1939年11月中旬,白求恩因手术感染病毒离世,中央除了举行隆重的追悼纪念活动之外,还要求八路军政治部会同卫生部,搜集整理白求恩的事迹材料,并编撰成书,以此来宣传弘扬其伟大精神。毛主席和白求恩的交往虽不多,但毕竟有过联系,而且对这位国际友人也多有耳闻,因此毛主席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于同年12月写下了《纪念白求恩》一文。文章以第三人称来撰写行文,以客观的视角、写意的手法,提纲挈领,紧抓白求恩感人至深处,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对良知的触动。在文中,作者本人也是一個融入性的、与主要人物产生互动的角色,而且甘愿起衬托作用。这在印证事实、托举形象上产生了良好效果。总体来说,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向党内外各界人士、中外友人表达组织及作者个人痛失白求恩的悲伤之情,但文章的主旨是纪念与弘扬,所以是站在更高点,以事实为经,以说理为纬,将白求恩的感人事迹提升到精神层面,以使其感召的力量、教育的意义更为显著。鉴于彼时各界群众的文化水平、认知能力参差不齐,为了方便更多的读者解读文章、理解文意,作者选取更通俗的文字、更简便的教导,以达到言简易明、诵读流畅的目的。

语用含义指人们利用语境表达出与话语表面意义不符甚至相反的意义,语用含义常常表现出发话人在话语交际时真正的话语意图和交际目的。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认为,话语的自然意义就是字面表达的意义,而话语的非自然意义则是指人们实际想传达的交际含义,即在特定的场合下交际者为了实现交际意图而使用的内隐含义[4]。

很多文章都有言此而意彼的语句,纪念类文体也不例外,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作为回忆性文章,作者肯定知道阿长所谓的神力纯粹是吹嘘,但仍以孩子的识见来恭维阿长的超然之处,能够真实表现出日常与阿长相处的情感波澜,并在感叹中显示出一定的嘲讽意味。《纪念白求恩》一文提到“(有的人)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冷冷清清”一词一般不用于形容人的情感态度,文中借用该词是为了凸显某些人的工作态度极不端正,是对混在革命队伍里受不得革命的苦,视革命工作为儿戏者的不点名批评。另外,“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这句话有个隐含的语境:在当时的解放区,激昂的抗日救亡情绪让很多有志青年纷纷投军,他们立志杀敌报国,但在他们非常固执的意识里,上战场杀敌人才是真革命、真爱国,而干行政、搞后勤、做服务、抓生产等职责都不值一提。因为这种狭隘的、偏颇的思想,部分非战斗序列的人员觉得自身似乎低人一头,自卑地认为自己无出路、无前程,并且因此产生一些革命投机分子,见异思迁,破坏了革命大家庭的稳定秩序。这段内容的文字虽少,但内涵极为丰富,通过一班人与白求恩的对比,赞扬了白求恩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也委婉地批评了一班人不能正视个人实际、盲目从众的行为。又因为这些人中绝大多数的出发点是好的,不得直接打击,所以用语较为含蓄。

语用含义与话语意图及语境有关,有些特定的情景在不同时代、不同场合、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情况下,同样意思但表达相异,甚至截然相反。所以,清晰准确地认知和解读语用含义是读者真正理解文意、直通作者灵犀的途径。

掌握一篇文章,要先从语感抓起,通过语音参与文章的理解构建,这是初步触摸文章外在的形式;然后深入解读语意,宏观把握文章的主旨;再从语体上揣摩作者的立场,探究作者以怎样的语言形式和语气口吻来与读者共享不同寻常的故事旧情;最后,从语言的细节上深入体会作者的真实意图。简言之,阅读一篇文章,读者首先要与文本对话,进而与作者对话,直至实现对文本涉及的时代社会、宏阔生活的体味。其过程也是读者在循序渐进的朗读活动中,从知晓文章写的内容,上升到理解作者的写作视角与预期目标,最终实现深刻感知文章意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590.

[3]朱俊阳、吴娇颖.文学类文体的语体特征与教学内容确定[J],语文建设,2023(17):10-14.

[4]杨渝旸.“违合”言语交际的语用含义及必要性研究[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94-97.

[作者通联:山东临清市康盛庄中学]

猜你喜欢

语意语体语感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运用思维导图,做好提炼语意题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符号学语意——读《符号学产品设计方法》有感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