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思政点”实施教学
2024-05-20胡梦琳
胡梦琳
课程思政是通过挖掘、运用各门课程和不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实践全过程,最终实现各门课程协同育人的一种教学理念。课程思政的实质是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先进文化,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并将这种自信融入自身的思想和行动,形成一种文化自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如何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本期,我们围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展开论述。
课程思政的实践核心是借助课程的实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所学课程中蕴含的育人元素,并将这些育人元素与学科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完善人格、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理念。
一、精研教材,确定课堂教学“思政点”
该单元共有《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古诗三首》中的《元日》描绘了人们在春节期间除旧迎新的景象,《清明》描写的是诗人在清明时节孤身行路时的感受和心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漂泊在外的诗人在重阳节回忆家乡的亲人,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纸的发明》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强调了“造纸术”的影响和价值。《赵州桥》介绍了河北省赵县洨河上石拱桥的坚固和美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再现了古都汴京的风貌和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景。这些课文文体不同,内容迥异,但它们都指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具体表现如下:《古诗三首》留存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心理、生活方式和审美旨趣,《纸的发明》和《赵州桥》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既表现了中国古代画家独到、传神的绘画技艺,又表现了中国古代都市的繁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高。
从以上的单元整体分析来看,本单元教学的“思政点”应放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上,教师要借助文本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综合本单元教学的“思政点”与学生年龄特点、认知实际,笔者在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时,将“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与单元人文主题“深厚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了单元教学的思政教育重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影响,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念,树立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这样设计单元教学目标,不仅能促进语文学习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还能突出语文这个思政教育主阵地的地位,体现思政课程的内涵。
二、巧妙引导,有机融入“思政点”
单元“思政点”的确定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基础,要切实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教师还应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巧妙引导学生借助文本内容了解、认识、掌握文本所承载的思政要点。
教学《古诗三首》时,笔者在指导学生理解古诗内容、作者所抒发情感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从三首古诗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首先,笔者要求学生回顾、概括《元日》描绘的习俗,学生从诗中概括出“燃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然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诗中的三大春节习俗寄托了中国古人的什么愿望?或者说,这些习俗蕴含了中国古人的什么智慧?学生能从“换桃符”这一习俗中得出“辞旧迎新”“告别旧年,迎接新年”“告别过去,迎接未来”等结论,但对“燃爆竹、喝屠苏酒”的习俗,学生显得有些茫然。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两个学习支架。①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山中凶兽,每到除夕那天就要出来吃人和牲畜,人们无法制服它,后来人们发现它最怕火和声音,就用火烧竹子,竹子爆裂后发出声响和火光,“年”就被吓跑了。之后,人们就在春节期间燃放爆竹。②屠苏酒是一种由各种中药浸制而成的具有袪风除寒、消除疫疬功效的酒,古人在农历正月初一都要饮屠苏酒。
借助这两个支架,学生明确:“燃爆竹”寄寓了人们驱逐邪祟、祈求平安的愿望,“喝屠苏酒”寄托了人们袪除瘟疫、祈求健康的愿望。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结合现在的过年习俗,找出古代元日习俗与现代春节习俗的共同点。经过同桌讨论,学生很快找出“春节放鞭炮、烟花就是古代的燃爆竹,除夕那天撕下旧春联、换上新春联就是古代的‘新桃换旧符”两个共同点。对于元日喝屠苏酒这一古代习俗,学生无法从现在的春节习俗中找到对应的习俗。笔者点拨: “古代医学不发达,所以人们通过喝屠苏酒袪除疾病,现代医学非常发达,人们不再需要通过喝屠苏酒治病了,所以,这个习俗不再流传了。由此可见,传统习俗——”笔者故意停顿下来,学生交头接耳,不一会儿,学生就举手回答:“传统习俗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习俗会随着时代进步而改变”“传统习俗也会‘与时俱进”。
结合学生对“燃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的理解,笔者引导学生重新梳理、提炼《元日》所蕴含的节日文化内涵,学生明确:《元日》中的习俗分别寄寓了古代劳动人民祈盼平安、祈求健康、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这些节日习俗在不同的时代会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它们所蕴含的美好愿望是相同的。
随后,笔者引导学生借鉴《元日》的学习方法挖掘另外两首诗的文化内涵。经过自主学习、合作研讨、师生互动等环节,学生明确: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寄寓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虽然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具体形式会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有所变化,但其蕴含的价值追求是不变的。
在其他三篇文章的教学中,笔者基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思政点”有机融入课文教学中。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借助多种学习方式深刻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坚定了文化自信,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拓展,自然内化“思政点”
课程思政理念不但要求教师通过学科教学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而且要求教师借助学科教学、学科实践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具体到语文学科,教师不但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文本所承载的“思政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而且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内化这些“思政点”,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践行这些“思政点”。
在《古诗三首》的拓展环节,笔者设计了以“怎样过节”为主题的即兴演讲活动,要求学生从“传统节日有多少”“节日习俗我知道”“传统节日这样过”“哪些节日不能过”四个方面畅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在学生演讲和笔者点评中,学生强化了文明过节、绿色过节意识,并对自己的过节行为进行了反思,明確反对“过洋节”、商家营销节。学习《纸的发明》后,笔者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小印刷厂参观,学生真切地体验到了纸张在文化传播、知识学习、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巨大作用,萌生了爱惜纸张、敬畏文字的情感。学习《赵州桥》后,笔者为学生布置了社会实践作业,要求学生上网搜索中国古代著名桥梁,写几条保护古代桥梁的建议,并分享到班级微信群中。有的学生建议“不在古代桥梁上乱刻乱画”,有的学生建议“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用现代科技加固古代桥梁”,有的学生建议“劝阻那些对古代桥梁有损害隐患的行为,如在木桥附近放烟花等”。学习《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后,笔者邀请美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还原”北宋都城汴京热闹的街市。在“还原”过程中,学生对中国古代都市文明有了新的认识,纷纷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用知识报效祖国和家乡,把祖国和家乡建设得更加繁荣,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孝感市云梦县曙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