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24-05-19卫群陈裕臻

公关世界 2024年8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

卫群 陈裕臻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课程。在现如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社会、经济急速变化,00后大学生也凸显出了一些新特点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需求。鉴于此,本文通过查找相关文献、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新特点,围绕00后大学生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状态,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提出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和考核体系的方法,构建了“动因-配置-评价”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路径,这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高质量发展

引言

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新时代不断思考、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而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它是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由知识体系向行为体系转变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其教学和运行规律,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主体认知和改革而言,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学习主体高校大学生来说,大部分的大学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要平时刷刷课,期末考试背一背,能够拿到学分就好,课堂上的出勤率和抬头率都不太高,并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其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和锤炼的必要性,以及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性。

从教授主体高校而言,如何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评价体系等进行创新,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满足大学生的成长诉求,让大学生能够沉浸其中,并赋予其新时代的生命力,持续长久地为其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提供动能,这些都是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从教学模式的涵义来看,乔伊斯、韦尔和康恩在《教学模式》一书中指出,“优秀的教学是由一系列的教学模式组合而成的”“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在帮助学生获得信息、思想、技能、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时,也是在教他们如何学习”[1]。教授钟志贤老师则认为,“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相应的理论基础上,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建构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或程序”[2]

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灌输”式教学方式向“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方式相转变

现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多的是引导、主导,而不再是满堂灌。教师根据00后大学生的特点和诉求,进行课堂设计和教学改革,带领他们进行沉浸式地学习,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认识和主张,进而加深对理论和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传统的教学手段向现代的教学手段转变

传统的教学手段,如粉笔、黑板、教材和教师的教学语言等;现代的教学手段,包括幻灯片、投影仪、互联網、存储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等,教学手段逐步由传统的单一的教师输出向现代化、多元化的转变。00后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对知识需求的多元化,数据信息投放的大量化、授课效率的高效化,都有着自己的诉求。

(三)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向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

00后大学生不满足只是对知识的认识,更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是一种高阶的学习需求。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考”已经不适应现代大学生的学习诉求,现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多的是“学—导—行”,教师的重点在引导,在理论讲解中引导,在实践中指导,在辩论中主导,并运用案例教学、专题讲座、课内外实践教学、翻转课堂、慕课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深其对理论的认识,实现知行合一。

二、影响“动因—配置—评价”三位一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因素分析

基于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问题和新特点的研究,我们通过对厦门市9所高校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多种形式,构建了“动因—配置—评价”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一)调查研究的有效度

本次调查共发放8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6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6%,男女比例、年级和专业分布适当,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代表性。通过SPSS做数据分析,得出Cronbach.α系数为0.833,说明该测验或量表的信度非常好。见表1。

该调查主要是全面了解大学生对高校教学模式创新的认知、需求和期望。该问卷分为三部分28个问题,其中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见表2。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偏好和需求的调研,包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感兴趣和满意?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等11个问题。第三部分,是关于学生对思政课教师、教学方法的调研,包括是否对思政课教师满意?认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等8个问题。第四部分,是对思政课评价方式的调研,包括思政课应采取最好的考试方式是什么?改进教学效果的关键是什么等5个问题。

(二)学生总体对高校思政课兴趣较高但教学吸引力提升仍有较大空间

从偏好程度来看,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喜好程度较高,但存在一定差异性,感兴趣占比54.63%;非常感兴趣的占比19.17%;不感兴趣的占比24.51%;不喜欢的占比1.69%。

而从满意度来看,经过几轮教学改革,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比83.40%,不满意的6%,无所谓的8.6%。

另外,有九成左右的同学认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可行和可行的,分别占比26.99%和62.19%。能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其以后发展有帮助的,也占到了86.56%。

可见,从偏好、满意度、课程性质认知而言,现代的大学生总体还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感兴趣的,并且认可其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但在实际的受教过程中,还是对其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存在一定的不满意,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育教学规律,及时地改进、改革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和教学方法的系统性

从课程设置的倾向来看,超四成的大学生对时政要闻、社会热点兴趣(时事热点)喜好最高,占比43.55%;其次,是对历史文化这类史实(历史传统)课程比较青睐,占比28.68%;喜好国家政策方针战略的,占比17.08%;占比最小的是喜欢哲学观和方法论等原理阐述的,只有10.69%。

可见,高校大学生在课程设置上更倾向于实事热点、历史文化,而对政治、深度原理解说,兴趣不大。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要系统性地整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把核心理论、核心要义,融会贯通,把理论性的原理和政治规律,用学生喜爱的教学语言,将这些“思想”融入“表象”中,理论结合实践,进行阐述和引导,让学生真正地学,学到真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提升教学的趣味性,需要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深刻和时事。

从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而言,约六成的同学认为目前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无法激发学习兴趣;普遍不接受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更倾向于实践教学、谈论式教学、线上+线下课教学、案例式教学等等,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迫在眉睫。如何根据课程内容、课程性质、教材等,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并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性考虑,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需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风格和教学语言的培训,提升教学的吸引力

在访谈的过程中发现,一名优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往往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的喜欢和满意程度。其中,该教师扎实的理论水平、较高的个人修养、风趣的教学语言等,是学生最看重的,占比76.66%。其次,是前面提到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教师的人格魅力,包括教学语言、信息化教学技术的运用、教学设计、理论知识素养等诉求较高,更倾向于风趣幽默、具有较强的人格魅力的老师和理论素养深厚,专业知识较强的老师授课。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品质对其学习有重大影响的占比48.5%,有一定影响的占比46.02%,没什么影响的占比5.48%。

因此,必须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特别是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和修养的培训和提升,包括理论专业、教学语言、教学组织、沟通能力、授课热情、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等,以及个人思想品德、个人修为、个人魅力的提升等。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过程性考核和可量化评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环节

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五成以上的同学希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里,能够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考核和评价成绩中,也希望加大平时成绩和实践成绩的比重。

目前,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总成绩基本是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试卷成绩三大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回答问题、作业、翻转课堂、随堂小测、网課学习情况、主题讨论等。实践成绩主要是实地调研和实践报告相结合。期末考试主要采取题库考试和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和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三、优化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动因—配置—评价”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措施

首先,高校思政理论课要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针对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出现的认知不到位、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增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提高对思政理论课的认识;加强课堂讨论,深化理论知识理解,强化学生表达,增加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应学生对信息的多元诉求,扩大和加深思想政治理论的广度和深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注重教学的实效性等。

其次,必须认识到,高校思政理论课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要素之间和要素内部均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这些复杂多样性和不断变化性,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必然是不断变化发展。因此,与之相适应的配置,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技术、教材建设等,均需与时俱进。同时,必须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个体系和系统来进行改革。

最后,改进思政理论课的评价体系,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稳步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要始终谨记,教学模式的创新,始终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将创新的教学模式与时代化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可以不断提高思政理论课理论阐释的深度和科学性,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是立足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符合0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和新需求的。因此,增强00后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学习动机,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水平,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动因—配置—评价”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实效。

本文系2021年度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资助《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SZS2103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朱芳慧.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评《教育学(第七版)》[J].中国教育学刊,2020(01):113.

[2]钟志贤.教学设计视域:大学教学模式的局限与走向[J].开放教育研究,2007(02):34-45.

(作者单位:1.厦门工学院 2.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改革探索与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初探Flash动画制作课程的多样化教学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