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与职业学校办学实践创新研究
2024-05-19陈建清陈芸香刘琳瑛
陈建清 陈芸香 刘琳瑛
摘要: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是职业学校办学的重要指引。在职业学校发展的新时期,职业学校办学需要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为基础,反思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与时俱进地深化职业教育匠心育人的深层次内涵。为此,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别从思想自觉、技能掌握、身体素质、法学素养等多个维度创新办学实践。在办学的实践创新中持续为中国制造培养出大量“品行端正、技术过硬”的新时代技能型人才,也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实践创新
引言
作为近代职业教育的杰出创始人和奠基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以其提倡的“社会化、科学化”“做学合一”“敬业乐群”“劳工神圣、职业平等”等理念为职教界所熟悉,至今仍为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创新发挥着积极的价值引领作用,也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继续创新办学方式和方法,满足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
一、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概述
黄炎培先生是一位出色的职业教育家,其“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开辟了职业教育的先河,在1920年代后可谓是独树一帜,形成了体系完整的职业教育思想。通过长期对职业教育的实践研究和思考,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教育应当有其清晰的职业教育目的、办学方针、教学原则和职业道德教育。
(一)黄炎培关于职业教育目的的思想
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教育应当有其清晰的教育目的,即“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通过职业教育的系统学习和培训,学生能够掌握一技之长,从而谋得一份职业。如此学生不仅能解决就业问题,也能为国家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然而,这只是“使无业者有业”的最初层面的教育目的。黄炎培先生还认为,职业教育的深层次目的,是要让从业者真正热爱其所从事的工作,进而满腔热情地进行发明创造以造福社会,造福人类,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者提高职业教育的深层次内涵,在“使有业者乐业”的层面培育职业教育人才。
(二)黄炎培关于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的思想
在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方面,黄炎培先生认为,实现“社会化、科学化”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从“社会化”角度看,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要紧跟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应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现实生产和生活,这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不同之处,也是他提倡“大职业教育主义”的原因所在。在满足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需求的同时,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还应实现“科学化”。职业教育办学的“科学化”,要求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要科学设置课程,科学选择教材,科學配置设施,科学把握教学方法和原则等。他认为,“科学化”的办学方针离不开外界的科学支持,要求办学的每一个过程都应紧跟社会需求,从而科学办好职业教育。
(三)黄炎培关于职业教育原则的思想
职业教育,需要的不仅是理论层面的教育,以获得职业技能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更是其中应有之义。为此,黄炎培学生强调必须在“手脑并用”“做学合一”中把握职业教育的教育原则。职业教育需要学生积极学习理论知识,钻研实践技能,把学到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为服务社会发展打好基础[1]。以“手脑并用”“做学合一”为教育原则的职业教育理念改变了以往学生注重书本知识而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方式,强调“做”与“学”共同发力,相互促进,在“学”里“做”,才能更好地学以致用,促进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做”里“学”,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向前推进并不断完善,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纸上谈兵”终觉浅,停留在理论层面终究换不来真实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的掌握不在书里,职业教育唯有强调“做学合一”,在“真刀真枪”的实际操练与思考进步中,职业教育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这就需要在职业教育中充分把握“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育原则,这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在教育原则层面的核心要义。
(四)黄炎培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
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层面,因为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没有对所从事工作敬业奉献的职业情怀,职业教育就无法培育真正的技能大师。对此,黄炎培先生非常注重在职业教育中加强对学生“敬业乐群”品质的培育。“敬业乐群”是指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拥有对本职工作和全社会做贡献的集体协作精神,同时拥有高尚的人文主义情操[2]。在他看来,理论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只是职业教育的一个方面,若无职业道德层面的教育支撑,职业教育便会迷失方向,因此二者均不可或缺。“敬业乐群”作为中华职业学校的校训,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突出地表现在对学生职业格局放大的引导上。“敬业乐群”的校训要求学生从满足自我生存这种基础性的“小我”层面向服务社会的“大我”格局跃升,加强群体的合作精神。唯有如此,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愿意刻苦钻研职业技能,有着强烈事业心、责任心、创造力的大国工匠。
二、职业学校办学在践行和创新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方面的不足
被誉为“职业教育之父”,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职业学校在办学方面的实践指引,仍然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这尤其体现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所突出的办学理念上。它对当下职业学校聚焦办学方针、目的、德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指引。
然而,不少职业学校特别是中职学校并未能清晰定位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因而更谈不上该思想在当代的实践创新。主要表现为:一是教育目的不明。不少职业学校并未以培育真正符合前沿产业要求的技能人才为己任,职业教育的最终定位含糊不清。学生在校以学习空洞的过时理论为主,过硬技能的掌握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导致毕业生仅获得一纸文凭,并未有真正技能的掌握;二是办学方针模糊。有些学校办学未能以社会的需求来科学设置本校的专业、教材、教学、教法等,使得办学方针无法紧跟社会前进的步伐;三是教学原则错位。与“手脑并用”“做学合一”不同,不少职业学校以理论教学为主,技能训练为辅,导致毕业生完全无法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用人单位不得不从零开始培训毕业生;四是职业道德教育引领不够。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然不再是对于职业技术能力的单一要求了[3]。职业学校教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从人文角度向学生灌输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等精神的情况较少。这就容易导致学生敬业、奉献等精神品质的缺失,在一些需要集体协作完成的有更高工艺要求的工作中,更是难以完成。
三、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践行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新探索
作为一个承载着向莆田全市、福建全省乃至向全国输送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不断致力于创新立德树人培养方式。与缺乏清晰定位的传统职业教育培养方式不同,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注重立德树人培养方式的创新,积极吸收和借鉴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办学探索与实践创新,培育“有灵魂、懂技术、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新型技能型人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在全院师生中形成普遍共识,并正在真真切切地转化为具有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特色的新实践。
(一)引导高职学生技能成才的思想自觉——想干事
受制于传统就业思想的影响,大学生不愿下车间服务实体经济的情况较为常见。一方面是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能型实干人才;另一方面却是大量毕业生处于待业状态。“劳工神圣、职业平等”的劳动价值观是一切职业教育的基础[4]。为了培育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有抱负的技能型人才,2017年以来,学院领导通过“新生开学第一课”,以讲“四史”“国学经典”等形式,为入学新生开展触及灵魂的思想总动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三阶递进”主题育人活动,让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分阶段、有目的地培育大学生新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学生领悟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重要性,在全方面发展和提升中不断完善自我,成为有技能且想干事的新型技能型人才。
(二)培育新时代身心健康的高职人才——能干事
近年来,学院通过一系列创新立德树人方式的办学实践,学生综合素质大为提高,阳光向上的精神风貌已成为校园的新氣象。学院开展“阳光健康跑”活动,让每个傍晚后的校园充满了全员运动带来的生机活力,同时也健全了学生的人格,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强健了学生的体魄。学院开展无偿献血和生命教育活动,学生每年自愿献血16多万毫升,累计献血总量高达上百万毫升;心肺复苏、应急逃生演练等医疗救护和求生技能的掌握,让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人能力大为提高。学院开展的“爱护地球、保护环境”活动,使学生在植绿护绿的亲身实践中,深切感受到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于生态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特别是,由许冬红院长亲自组织、参与的全院大学生垃圾分类活动,使得垃圾分类这一环保理念在大学生中潜移默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在学院创新办学理念和学院领导的亲自推动和参与下,这些点滴的行动不仅培育了学生能干事的强健体魄,也养成了学生在干事中自觉注意节俭的好习惯,从而为技能人才在将来工作中更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在减少企业浪费等方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懂技术、干好事
学院通过创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方式,把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活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学院着重把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最前沿技术和最新标准融入课程教学之中,请有一线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深入课堂,将学校的理论教育与企业的实际操作相结合,适时淘汰不符合实践需要的旧教材、旧理论。学院领导通过深入各行业龙头企业调研,签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战略协议,把实践环节前移,为学生在实训、见习、比赛、顶岗实习中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能力、创新意识和职业精神提供了优质的平台,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确保为实体经济输送大量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着眼办学理念创新,近年来,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在内涵建设、教育质量等方面有显著提升,学院先后获得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福建省“文明校园”、福建省第四届“清海杯——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教学能力竞赛三项国赛获奖总数排名全国百强、全省靠前。此外,叶祖彪同学还获得了2020年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世赛选拔数控铣项目第四名的优异成绩,并被评为“全国技能能手”。
取得这些成绩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在于学院在积极吸收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根据学院自身的情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办学模式,因时因地因人灵活地把握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方法。在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引下,一批又一批懂技术、能把事干好的高职人才脱颖而出。
(四)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作为妈祖的故乡,地处莆田的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立德、行善、大爱”精神的弘扬。学院把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中的技能人才服务社会、贡献国家的伟大胸怀与妈祖大爱精神结合在一起,以厚植学生技能报国的家国情怀。令人欣慰的是,良好的教育理念正在转化为充满爱心的实际行动。在校大学生自觉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社区居民排忧解难,科技、文体、卫生、技术服务“四进社区”活动搞得如火如荼,深受社会好评。争当志愿者在学院成为一种新的风尚。学院志愿者还经常深入社区、儿童村、敬老院、福利院,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这些都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和公民意识。
(五)加强学生法治教育
要成为一名新时代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法治教育也必不可少。为此,学院的思政、宣传等部门不定期地邀请法治人才入校,特别是邀请检察官、律师、法官等为同学们普及生活和将来工作中常用的法律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的养成,为高职学生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投入到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进一步充实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应有之义。
结语
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学院秉承“学为成人”的校训,不断创新办学实践。学院师生近年来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大量国家级、省级奖项,不少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供不应求。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需要大量品行端正、技能过硬、身体素质良好、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人才,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创新的办学实践,为学生全方面成长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人才强国”战略下职业教育的新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现实经验,也必将为新时代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
本文系2021年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一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规划课题项目《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与职业学校办学实践创新研究》(项目编号:ZJS2022YB26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涂小丽.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职业教育,2023,22(23):21-23+56.
[2] 柏业才.基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高职学生职业角色构建教育研究[J].品位·经典,2023(16):147-149.
[3]吴志亚,何旭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新工科背景下智能焊接技术人才培养的启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3(17):146-148.
[4]何光明,程瑞雪.职教本科建设要坚持劳动性与职业性——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职教本科建设的启示[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3,32(04):28-33.
(作者单位: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