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竞赛驱动背景下“双创”与跨境电商全链路人才培养的耦合路径研究

2024-05-19于米

公关世界 2024年8期
关键词:学科竞赛跨境电商创新创业

于米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跨境电商行业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这一背景下,培养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跨境电商全链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学科竞赛作为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针对学科竞赛驱动背景下“双创”教育与跨境电商全链路人才培养的耦合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跨境电商

引言

在全球化浪潮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跨境电商行业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国际贸易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跨境电商需要具备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来推动行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跨境电商全链路运营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来保障业务的顺利进行。因此,如何培养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跨境电商全链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学科竞赛的概念与特点

学科竞赛是指围绕某一学科或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比赛形式来检验、提升和展示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它通常涵盖了从基础知识到高级应用,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内容,旨在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科竞赛的特点如下:

1.专业性与学术性。学科竞赛往往聚焦某一特定学科或领域,要求参赛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学术素养。

2.实践性与创新性。竞赛内容通常涉及实际操作和创新设计,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参赛者发挥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团队性与协作性。学科竞赛往往要求参赛者组成团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竞赛任务,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4.竞争性与激励性。竞赛形式具有竞争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斗志和进取心,同时竞赛成绩和奖励也能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二)“双创”教育的内涵与发展

“双创”教育,即创新创业教育,是指通过教育和培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培养其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它强调创新思维的培养、创业技能的传授和创业实践的开展,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双创”教育逐渐受到各国政府和高校的重视,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也大力推动“双创”教育的发展,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

(三)跨境电商全链路概述

跨境电商全链路是指从产品采购、仓储管理、物流配送、营销推广、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完整流程。涵盖了跨境电商业务的各个方面,要求从业者具备全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处理各个环节的问题和挑战。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深入发展,跨境电商全链路运营已成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四)人才培养的理论框架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研究基于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实践教育理论以及产学研合作教育理论等构建理论框架。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强调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能力、品德、情感等多个方面;实践教育理论则注重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产学研合作教育理论则强调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这些理论为学科竞赛驱动下的“双创”与跨境电商全链路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二、学科竞赛驱动背景下“双创”与跨境电商全链路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跨境电商全链路人才培养正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方向。各高校纷纷加强跨境电商相关专业的建设,形成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具备全链路运营能力的跨境电商人才。在培养内容方面,除了传统的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课程外,还增加了数据分析、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跨学科内容,以适应行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二)双创课程设置现状

在“双创”教育方面,高校普遍开设了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这些课程涵盖了创新思维、创业实践、项目管理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创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一些高校还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具有行业特色的双创课程,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三)实践平台现状

实践平台的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许多高校建立了与跨境电商相关的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业務场景和实践机会。这些平台不仅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软件,还引入了行业专家和企业家等外部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支持。通过这些实践平台,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跨境电商的运营流程、市场趋势和行业规范,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1]

三、学科竞赛驱动背景下“双创”与跨境电商全链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存在滞后性,无法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1.知识更新速度滞后于行业发展

跨境电商行业日新月异,新的商业模式、技术应用不断涌现,要求相关人才培养的内容及时跟上。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往往落后于行业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教材内容的陈旧,许多教材没有及时更新,仍然沿用数年前的知识体系;(2)课程安排得不合理,缺乏对新兴技术、新兴市场的深入探讨和学习。这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发现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难以迅速适应岗位需求。

2.跨学科知识整合不足

跨境电商全链路人才培养需要涵盖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学往往过于注重单一学科的教学,缺乏跨学科的整合和融合。这导致学生在面对复杂的跨境电商问题时,难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解决。

(二)教学未与双创活动、企业实践项目有机融合

1.双创活动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

目前,许多高校的双创活动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质性的项目实践和创新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双创活动往往以创业计划书、创业大赛等形式为主,缺乏与真实市场的对接和实际运营经验的积累;(2)活动内容往往过于传统,缺乏对新兴技术、新兴市场的探索和创新。这导致学生在参与双创活动时,难以获得真正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2.企业实践项目与教学内容脱节

尽管许多高校都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项目,但这些项目往往与教学内容存在较大的脱节。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实践项目的内容與教学内容不匹配,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项目中;(2)实践项目的安排和管理不够规范,缺乏有效的指导和评估机制。这导致学生在参与实践项目时,难以获得真正的学习效果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三)缺乏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1.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目前,许多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往往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课程内容之间缺乏有效地衔接和整合。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由于课程内容的不完整和不连贯,学生在职业规划和发展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2]

2.课程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目前,许多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往往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也难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由于缺乏有效的互动和讨论机制,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

四、学科竞赛驱动背景下“双创”与跨境电商全链路人才培养的耦合路径

(一)树立新型人才培育理念

在学科竞赛驱动背景下,树立新型人才培育理念是培养适应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关键。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侧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参与学科竞赛,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行业场景和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尝试和调整,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核心素质,它要求学生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敢于尝试的勇气。通过学科竞赛,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前沿,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要将实践和创新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才培育理念。在课程设置上,要增加实践性和创新性强的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实践中来;在教学方式上,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评价体系上,要注重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

(二)构建“1+3+3”跨境电商“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科竞赛驱动的背景下,为了实现“双创”教育与跨境电商全链路人才培养的有效耦合,构建“1+3+3”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1”是指培养目标明确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第一个“3”代表三阶段递进的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分别是通识创业教育阶段、实战训练教育阶段和创业孵化教育阶段;第二个“3”则是对应于这三个阶段设立的三类平台,即科技创新平台、学科竞赛平台以及创业实践平台[4]

1.通识创业教育阶段

该阶段是以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式为主,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设计上,开设一系列涵盖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跨境电商基础知识的通识课程,如《创新思维与方法》《跨境电商导论》等,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创新创业意识,并了解跨境电商行业的基本规则和运作机制。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研活动和小规模创新项目,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推动早期创新创业成果的形成和转化。

2.实战训练教育阶段

该阶段聚焦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通过设置以项目为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如《跨境电商运营实务》《国际营销策略》《供应链管理与优化》等,结合跨境电商模拟实训系统,让学生在课堂中就能接触并解决实际业务问题。

3.创业孵化教育阶段

这一阶段注重将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转化为具体商业行为,引导其向职业化方向发展。学校应增设高级实践课程和跨学科学习模块,例如《商业模式创新》《风险投资与融资策略》等,增强学生对企业运营和市场环境的深度理解。在此过程中,深化校企合作,共建校内企业工作室或实验室,邀请企业专家作为导师,提供实战指导和行业前沿资讯[5]。依托创业孵化平台,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产品开发任务以及线上店铺运营挑战,形成从创业构思到实体运营的一体化孵化体系,助力学生完成从概念验证到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跨越,最终成长为具备实战经验和社会影响力的跨境电商双创型人才。

(三)建立过程激励与结果激励相结合的学科竞赛长效激励机制

1.过程激励

通过科学组织竞赛活动,如团队合作形式模拟真实业务场景,鼓励跨学科学习和实践操作。制定全面评价标准,关注学生在竞赛过程中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表现,并实施定期反馈指导,确保学生持续保持学习热情和创新动力。

2.结果激励

设立公正合理的竞赛成绩评定系统,不仅考虑最终成果质量,还重视项目完成的过程价值、创新程度等因素。为优秀参赛者提供多元化的奖励措施,包括奖学金、学分奖励、荣誉证书以及推荐实习机会等,以实质性的利益回报肯定学生的努力成果[6]

(四)完善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强化“双创”教育

在学科竞赛的推动下,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第一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双创”教育效果至关重要。针对跨境电商全链路人才的需求,应深入调研,明确培养目标,并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紧密相连。在第一课堂教学中,需引入“双创”教育元素,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结语

在学科竞赛的驱动背景下,“双创”教育与跨境电商全链路人才培养的耦合路径研究,不仅是对教育模式的创新探索,更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深度提升。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第一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的结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培养出更多适应跨境电商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系2024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学科竞赛驱动背景下“双创”与跨境电商全链路人才培养的耦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J1966)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献:

[1]李青梅.跨境电商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24,(05):28-30.

[2]汪祯,陈旭华.众创空间赋能跨境电商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4,40(01):211-213.

[3]李真真.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23):22-23+26.

[4]陈秀春.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23,9(35):63-66.

[5]于翠萍.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现状及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探索[J].江苏商论,2023,(09):33-36.

[6]吴静斐.跨境电商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3,(08):205-207.

(作者单位:云南开放大学)

(责任编辑:袁丽娜)

猜你喜欢

学科竞赛跨境电商创新创业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科竞赛作品的创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