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传统节日,品味中华文化
2024-05-19李金秀
李金秀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作为一个中国人,理应传承并弘扬中华文化。2022年版课标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教材中每个年级都安排了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内容,对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强化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担负起守护中华文化的使命与责任,在润物无声中引领学生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汲取精神营养。
一、丰富文化底蕴,挖掘文化元素
杨再隋教授说过:“文化底蕴决定着教师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拥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教师才会创造出精彩的课。”教师只有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带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让学生受到熏陶。因此,教师要先唤醒自身的文化认同感,用多种方式了解节日的内涵,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才能达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目的。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民风民俗”,编排了有关春节、腊八节、寒食节、七夕节、中秋节的课文,习作是“家乡的风俗”,语文园地关注习俗的寓意,整个单元都能让学生浸润在多彩的民俗文化中,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热爱。为了给学生“一杯水”,我努力丰盈内心和语言的积淀。比如《北京的春节》,我先读懂文本,想象描述的画面,品味文本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同时,阅读了斯妤的《除夕》、鲁迅的《过年》、莫言的《过去的年》等13篇文章,品味了王安石的《元日》、孟浩然的《田家元日》等10多首诗词,从中了解不同地域的习俗,体会不同作家的情感。聆听老一辈讲述过小年祭灶王的由来与习俗,进行大扫除,陪着孩子守岁,给孩子讲年与压岁钱的由来、演变,感悟包粽子的人情美。创造性地理解行大运的美好期盼、大年初三不拜年、大年初七必须回家的含义。通过搜集相关的资料,亲身体验节日的习俗,深化了对春节习俗的理解,积累了诗词名句,这样,对文本所蕴含的节日文化元素的挖掘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这个单元归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我把大任务定为“多彩的民俗”,设计了三个具体的与之契合的小任务:触摸春节民俗、走进古今民俗、探究不同地域的民俗。如《北京的春节》一文承担的是“触摸春节民俗”这一任务,我把握住本课的文化元素:(1)了解北京春节的民俗;(2)感受家乡春节的习俗;(3)品味老舍的语言;(4)习得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每一个任务中都灵活安排了贴近学生实际的、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在讲课的过程中,我信手拈来,引领学生在趣味盎然中品味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在一次次的活动中体验传统节日习俗的美好。
二、巧妙运用资料,了解节日内涵
鉴于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传统节日类课文并不能全面地呈现传统节日的文化,而是在表情达意中自然地融入,甚至只是简单地提及。同时,有些节日的由来和习俗并不为学生所熟悉。因此,我们要把握文本中蕴含的传统节日文化因素,依据具体学情,巧妙运用资料,有机渗透,既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体会其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引领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如教学《十五夜望月》前,我布置学生搜集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的资料,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在“初读古诗,知道习俗”这个环节,适时播放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的短视频,展示不同民族习俗的文字资料,使学生对中秋习俗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教学后两句诗时,补充诗歌的创作背景,拓展寄情于月的诗句,让学生开阔了视野,读懂了诗人的情感。在“民俗发布会”上,让学生交流查阅到的与传统节日习俗有关的诗句,并在课后继续阅读、展示。这一系列资料的巧妙运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悟到了诗人的思念之情,领略到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资料的呈现方式可以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运用时机要合适,量的把握要适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深入品味语言,感悟文本之妙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教材选文文质兼美,尤其是描写传统节日的课文,情感非常丰富,语言表达也有其独特之处。如果仅停留在了解节日内涵,理解文章内容上,就远远没有达到文本所承载的希望。我们应该立足于落实语文要素,引导学生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品味语言表达的奥妙,在语言文字的熏陶中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从心底里认同中华文化。
我们可以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讀,感悟语言文字蕴含的情感之妙。如彭才华老师执教《元日》时,抓住“暖”字安排了五个环节:(1)谈天气“曈曈日”;(2)聊放鞭炮的感受;(3)回忆吃年夜饭的情形;(4)渗透春联的知识,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共话桃符之暖;(5)配乐朗读。一个又一个活动,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情绪体验,使学生沉浸在节日的氛围里。
在领悟情感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表达之妙。如《北京的春节》和《腊八粥》,感悟详略安排的好处,以及课文是怎样详写主要部分的,从而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在《腊八粥》中,我抓住八儿的语言“那我饿了”设计教学:(1)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八儿为什么如此期盼喝上腊八粥?(3)比较句子,“那”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这样环环紧扣,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从字里行间品味八儿的内心世界,品味腊八粥的美味诱人,品味母亲对八儿的疼爱,感悟腊八风俗的温情,领会表达的妙处。
四、诵读精妙语句,汲取文化精华
现代美学家朱光潜说过:“朗读是一种模仿,它模仿的是作者喉舌筋骨肉活动的技巧。久而久之,作者的神气音节就在读者的喉舌筋骨肉上留下痕迹。”反复诵读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内化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一些语法规范、修辞手法也会在头脑中固定下来,再遇上类似的语境,语感就会发挥作用。“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在反复的诵读中,一些节日文化也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如执教《十五夜望月》时,我引导学生一边层层深入地想象画面,一边读懂诗人内心,逐渐读出情感,接着分别抓住“人尽望”和“落”读出韵味,然后通过诵读望月抒怀的诗句,拓展诗词积累,进一步感受“人尽望”的秋思飘落,再回读全诗,配乐吟诵。在反复诵读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的孤寂清冷,让学生凝神静气,思绪飘飞;“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思念绵远悠长,撞击着学生的心。整节课,学生感受着诗词的声韵之美,积累着望月抒怀的诗句,同时把中秋望月这一习俗牢记于心,汲取语言和传统习俗的精华。
五、开展主题实践,传承节日文化
教材选编与传统节日文化有关的内容,是为了让学生接触传统节日文化,在落实语言运用的基础上,渐渐走进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处,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因此,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应把节日文化教育与语文实践紧密结合,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适当拓展时空,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年级下册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时除了按教材要求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外,还可以设置以“我心中的清明”为专题的活动:搜集清明节的由来、习俗及意义,与清明节有关的古诗文,在班级文化专栏展示,同时召开主题班会,在班会上介绍、诵读,使学生加深对节日文化的理解。
传统节日文化主题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无限拓展,阅读、采访、亲身体验、跨学科融合……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在寒假就给学生布置了作业:(1)运用你喜欢的方式搜集节日习俗,可以用文字记录在采集本上,可以用表格呈现,也可以通过画画或手抄报的方式展示。(2)参加一项你感兴趣的风俗活动,如准备年货、祭灶王、大扫除、祭祖先、包粽子……并把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在活动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教学收到了传承和弘扬的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茂名市信宜市第五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