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简牍的艺术特征及发展分析
2024-05-19李美臻
摘要:秦汉简牍作为珍贵的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艺术价值,本文试通过对秦汉简牍的艺术特征及政治文化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分析秦汉简牍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庶民化及社会价值的重要性。
关键词:秦汉简牍;隶变;隶书
20世纪以来,我国出土了大量的简牍,按照朝代顺序,这些简牍大致可以划分为楚简、秦简、汉简、吴晋简等,一直以来都受到书法界的关注。书家对各时期简牍的研究也不断增加,同时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也源源不断。然而与简牍的借鉴和热度相较,书家似乎还欠缺对简牍的重视。尤其是在学术研究领域,对简牍的重视仍显不足。因此,包括书法艺术的研究和创作在内,都应当进一步加强对简牍的重视,并将其融入更广泛的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进行探讨。
一、秦汉时期简牍的历史背景
简牍作为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书写载体,其历史源远流长,尤其在秦汉时期,简牍的使用进入鼎盛时期。早在商周时代,我国就已经有了将竹木作为书写材料的记录。《尚书·多士》记载:“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
在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统一度量衡、文字等方面的管理,推广使用标准化的小篆,并广泛运用竹木简牍进行官方文书和日常记载。同时,秦汉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秦朝通过严格的法律制度和中央集权体制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帝国范围扩大和行政管理体系完善,记录官方文件、律令、经济数据等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
因此,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简牍成为传递信息与命令不可或缺的工具。秦朝推行小篆作为官方字体后,在简牍上所见文字多为小篆。然而,由于小篆笔画繁复不便于快速书写,在实际应用中逐渐演变出形式更加简化、更易于快速书写的字体——隶书,这一过程也就是“隶变”。到了西汉初年,隶书已成为主要官方字体,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正因如此,汉简占出土简牍的大多部分,人们所熟知的包括西北汉简、长沙马王堆、临沂银雀山西汉简帛等。
二、秦汉简牍的艺术特征分析
秦简和汉简是中国古代简牍书法的两大代表,它们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并各具艺术特色和书法特征。秦代出现的简牍多为小篆,此时已出现隶变的初端。小篆是在大篆的基础上进行简化的,几乎完全摆脱了图画性,成为和谐整饬、对称美观的长方形字体。小篆的起收笔都藏锋成圆势,转角略带弧度,线条匀称,字形长圆,上下左右几乎对称,但有些地方还保留了大篆象形的特点。
湖北1975年所发掘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图1),成书年代为战国晚期至秦始皇统一初期。从中可以看出它源自秦篆,字里行间保留了许多原本的痕迹,篆隶混合在一起,兼乎篆、隶二者的美感。秦隶在改变秦篆的书写方式时,结体相对随意,字形方阔,粗细变化相间,韵律明显而平稳。同时,由于书写速度的加快,某些偏旁部件简化,呈现出率意天真的美感特征。尽管仍保留了许多篆书圆笔中锋的笔法,但它比早期的青川木牍更明显地呈现出隶书化的特点。同时,睡虎地秦简笔法平稳沉着,雄浑古朴;线条圆润拙朴,富有弹性。字形结构上虽然还保留有一些篆书的特征,但是用笔上已有分书的特征,结构浑厚端庄,横画波磔特征明显。如图中“之”“不”字的横画已明显具有分书的特点,用笔率意自然,活泼生动,自在随意。此外,秦简的书写布局严谨,大多采用横平竖直的对称结构,注重整体平衡,呈现稳重而飘逸的美感。值得一提的是,在墨色运用方面也较为讲究,善于运用淡墨浓彩,创造出层次感和立体效果。然而,这些在当时也是一种无意识的创造。
因为小篆书写起来极为烦琐,所以,使用的时间很短。隶书完全摆脱了文字的象形性,具有了符号意义。隶书来源于小篆,分为秦隶和汉隶两个发展阶段,又称古隶和今隶。早期的秦隶,实际上就是草篆,是秦统一后因为“奏事繁多,篆书难成”而产生的一种应急字体。唐代张怀瓘《十体书断》中说:“秦造隶书,以赴急速,为官司刑狱用之,余尚用小篆写。”“其谓今之八分为起于秦,谓今之正书即秦邈之隶,皆非是也。”从“隶”字本义看,《说文》中也有提到,“隶,附着也”;《后汉书·冯异传》则训“属”,今仍有这个意义,并有“隶属”一词。《晋书·卫恒传》《说文·弃》及殷注,都以隶是“佐助篆所不逮”的。所以说,隶书是小篆的辅助字体,因其书写简便快捷,可以辅助篆书,也叫“左(佐)书”。
汉代流传的隶书基本上也都是秦隶的影子。在出土的西汉后期的简牍中才发现有“蚕头燕尾”特征的隶书,主要特点就是横画中取一长笔作为整个字的主笔,表现呈“蚕头燕尾”。如图2所示,居延汉简,隶书较篆书线条变弧線为直线,变圆转为方折,有一定的粗细变化,这样书写起来就便利许多。用点横竖捺等点画代替小篆圆转的线条,整个字体棱角分明,字形由长圆变扁方,这就是所谓的“隶变”。
隶变使文字摆脱了线条的约束,脱离了古文字的象形特征,使之变成具有符号性质的文字。汉代隶书中的掠笔、波挑、不同形态点的笔法等在简中都已出现,部分简上还有明显的连笔意识,如图2中“意”“宁”“妻”“关”的转折笔画。与石刻文字相比,此简更直接体现了毛笔运动的丰富性。此外,汉简书法注重于书写书意,注重书法笔墨的投入和表达,追求墨色的丰富变化和表现力,使作品生动而充满情感。另外,汉简书法还在布局方面进行了创新,突破了传统的对称布局,增加了一些随性的变化,展现出更为轻盈和灵动的美感。因此,秦简和汉简书法各具特色,秦简追求简洁刚劲、稳重端庄的艺术特色,而汉简强调装饰性和书意的表达,更富有生动和情感,二者书写的变化也是“隶变”的发展。
在秦汉时期的社会文化中,简牍作为一种新兴的书写媒介,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首先,简牍的出现拓宽了庶民的文化参与领域。由于便捷和廉价的特点,简牍使得更多的庶民得以参与文化活动,记录个人生活和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文化参与的扩大有助于推动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多样化。其次,简牍的出现也促进了汉代社会的信息传播和民众互动。简牍的制作和传播相对容易,可以迅速传递各种信息、观点和文化内容。汉代社会因此呈现更加多元的文化表达和信息交流,为社会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载体。此外,简牍还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在汉代社会,很多人通过简牍来学习、传承和保留知识,促进了诗词、音乐、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文化传承。在秦汉文字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促进庶民文化参与、信息传播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角色。
三、秦汉简牍的发展与对比
秦汉简牍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简化,以至于在汉魏至隋唐以前处于隶书向楷书过渡阶段,兼具隶书、楷书两种风格的过渡性字体。这一过渡性字体,由于受隶书影响较多,又常被冠以“新隶书”“新隶体”的称呼,如启功先生《古代字体论稿》云:“汉碑中字横画下垂的顿势,所谓‘蚕头,收尾处上仰的捺脚样子,所谓‘雁尾,都没有了。这些字实是后世真书的雏形。这是当时的新俗体、新隶书,因为汉魏的正式碑版上并不见这类字。”也就是说,此时期其字体样式波磔不甚明显,字形结体也相对随意,撇画出锋,这些都是当时人们为了加快书写速度自然地从隶书中分化出来的。
秦汉简牍向楷书过渡发展的初期,此时的简牍与东汉晚年的简牍一脉相承。如1996年在湖南长沙走马楼出土了三国时期吴国的简牍数量大约有10万片,从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出楷书的初端(图3)。波磔挑法几乎不再存在,连捺的画法也变得更加简练。虽然笔画的两端没有明显的牵丝映带,但大多数笔势是上下连贯的。如果再经过整饬,规范化和工整化,就形成了楷书。横竖撇捺点的写法已经完全成为楷书的特点,只是在结体方扁和横向笔画上,还保留了一些秦汉时期简牍中隶书的痕迹。
从魏晋时期的大量简牍中可以看出丰富的变化,这些变化包含了书体简化后的灵动,保留了简化前的朴拙。也可以说在克服楷书程式化的过程中,灵动和拙朴是两种常见的风格。同样,这两种风格也可以应用于篆书和隶书,以使其摆脱程式化的风格。然而,要达到灵动和拙朴的效果,最好的参考就是简牍书法,因为它正是以灵动和拙朴为特点。简牍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隶书的草体,点画形式多样,变化丰富,有藏锋、露锋、侧锋等,结体造型也没有固定模式,大小不一,正侧各有所长,字体和书风都极具灵动性。
此外,简牍书法经历了从秦汉到战国时期再到魏晋时期的演变过程,字体从大篆到小篆,再从小篆到隶书,最后从隶书到楷书。在每个新旧交替的过渡阶段,所以点画和结体并不成熟,没有束缚,充满了天真烂漫的拙朴之趣。简牍书法的灵动与拙朴对于学习各种书体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结语
简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書法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反映了秦汉时期的书写风格和审美追求,也包括了后期字体发展的丰富性,更承载着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底蕴。因此,加强对简牍的研究与挖掘,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书法理论体系,促进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简介
李美臻,女,汉族,河南焦作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书法创作。
参考文献
[1]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J].文物,1974(7):49-63.
[2]王素,宋少华,罗新.长沙走马楼简牍整理的新收获[J].文物,1999(5):26-44.
[3]曾雅玲.秦简牍“责”“积”多字表一词现象考察[J].汉字文化,2023(21):18-22.
[4]李树军.《简牍检署考校注》“六礼版文”注辨正[J].江海学刊,2023(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