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揿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100例临床观察 *

2024-05-18郭晨旭时良慧吴胜兵万迁迁万旭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12期
关键词:胃瘫痞满胃液

郭晨旭 时良慧 吴胜兵 万迁迁 万旭英※

(1.上海市闽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802;2.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上海 201805)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以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功能性疾病,其特征为胃排空延迟,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恶心呕吐等。PGS常发生于腹部手术后,发病率为7%~8%[1-3]。由于PG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成为长期困扰外科医生的一大难题。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PGS 的报道日益增多,且临床效果显著[4-6]。针刺疗法作为中西医结合手段中的一种,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无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7]、疗效确切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揿针属于针刺疗法的范畴,结合传统针刺与埋线的优点,具有选穴简单、操作简便、疼痛感小、患者依从性好、作用时间持久等特点[8-10]。本研究对以揿针为主要治疗手段的100例PGS患者进行观察,以探讨揿针对PGS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2019 年1 月—2021 年12 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外科住院治疗的PGS 患者200 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确诊的时间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 例。治疗组男60 例,女40 例;年龄43~77 岁,平均年龄(59.70±0.62)岁。对照组男63 例,女37 例;年龄46~74 岁,平均年龄(57.60±0.58)岁。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目前PGS 尚未形成统一的诊断标准,本研究根据参考文献[11,12]拟定:(1)术后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2)胃液引流量大于800 mL∕d;(3)X线检查,30%泛影葡胺显示胃蠕动消失,动态观察显示造影剂以点状或线状通过幽门口或吻合口,提示胃排空延迟。数小时后,患者出现远端空肠造影,腹部平片显示无机械性肠阻塞;(4)血常规检查基本正常,无明显的水电解质或酸碱失衡;(5)无引起胃轻瘫的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硬皮病、低白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营养不良等;(6)未使用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以(1)(2)(3)为主要诊断标准。

1.3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PGS临床分级为3级[13];(2)能配合揿针治疗;(3)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有严重心、肺、肾和内分泌系统疾病者;(2)不能配合完成整个治疗过程者;(3)惧针、晕针等无法合作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禁食水,予以胃肠减压、静脉营养、促进胃肠道蠕动、迷走神经兴奋剂等常规药物。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揿针(日本清铃揿针,中国代理为四川源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规格:0.2 mm×1.5 mm)辨证取穴治疗,主穴:足三里、梁丘、天枢、上巨虚、下巨虚、内关、合谷、中脘等;配穴:脾俞、胃俞、太冲、天突。留针24 h,每日1 次,疗程均为2~3周。

1.5 观察指标(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胃动力恢复时间、胃引流量改善情况。(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痞满症状分级评分的变化。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采用中医痞满症状分级评分表评分。见表1。(3)疗效评价:治愈:胃管内无胃液流出,胃肠道泛影葡胺血管造影显示胃蠕动正常,拔出胃管后无恶心呕吐,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缓解: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停止胃肠减压后胃肠动力部分恢复;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但停止胃肠减压后胃肠动力无明显恢复;无效:胃液引流量未减少,胃管夹闭仍有恶心呕吐,胃管不能取出。总有效率=(治愈+缓解+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表1 痞满症状分级评分表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设计资料的秩和检验,组间比较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显性标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胃动力恢复时间、胃液引流量比较治疗组胃动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治疗组胃液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胃动力恢复时间比较(± s,d)

表2 两组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胃动力恢复时间比较(± s,d)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胃动力恢复时间11.18±2.561)17.13±5.62组别治疗组对照组例数100 100

表3 两组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胃液引流量比较(± s,mL)

表3 两组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胃液引流量比较(± s,m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同一时间节点比较,2)P<0.05。

治疗第11天234.57±68.431)2)775.18±167.601)组别治疗组对照组例数100 100治疗前1109.56±276.67 1214.73±158.38治疗第3天876.52±226.691)2)1075.47±197.781)治疗第7天586.29±164.351)2)996.33±125.54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痞满症状分级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痞满症状分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痞满症状分级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痞满症状分级评分比较(± s,分)

表4 两组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痞满症状分级评分比较(± 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3.46±0.241)2)7.03±0.451)例数100 100治疗前13.47±0.52 14.13±0.45

2.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0%(89∕100),高于对照组的71.0%(7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疗效比较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有PGS 相关症状,如恶心、呃逆、腹胀等,治疗组偶发针刺引起的局部血瘀、疼痛,均较轻微。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PGS是术后出现的胃排空功能障碍性疾病,而非机械性出口梗阻[14,15],它是腹部手术后较为常见的早期并发症。PGS在上腹部手术,尤其是胃、肝、胆、胰手术后发病率较高[3],在妇科手术及结直肠术后也可发生,且发病率日渐增高。PGS的病因和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西医疗法效果不甚显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揿针作为中医特色疗法,近年来,在胃肠运动障碍类疾病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临床应用[16,17]。揿针是一种皮内针[18],属浅刺法范畴,揿针刺法是一种将揿针刺入浅表部皮肤并长时间留针的特色针刺疗法,乃皮部理论和腧穴理论相结合的具体运用。留针的目的是调气、候气,产生连续的微弱刺激,使机体气血调和、阴阳平衡,从而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19,20]。大量的交感神经纤维分布在皮肤的真皮层,一方面,当针刺入皮肤时,可以直接刺激神经末梢,从而引起交感神经反射。由此产生的神经兴奋会沿着神经传递到中枢系统,然后激活和释放神经递质,使其释放相应的激素、神经肽,从而进一步强化针灸的作用。另一方面,将揿针刺入相应的穴位后,可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蛋白酶、细胞因子、前列腺素和组胺等化学物质,增加血管通透性,诱导血管内容物渗出,渗出物则进一步刺激神经末梢。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传导和整合后,揿针通过靶器官发挥作用,产生治疗效果[21,22]。

《奇效良方》曰:“反胃者,本乎胃……多因胃气先逆”,中医学将PGS 归为“反胃”“痞满”的范畴。PGS的中医病机为术后损伤脾胃脉络,气血损耗,导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气滞湿阻,属于虚实夹杂之症。虚乃脾胃虚弱,实乃气滞、血瘀及湿阻。《黄帝内经》曰:“六腑以通为用”,因此治则当攻补兼施,以和胃降逆、健脾化湿、理气通络为主[23]。本研究治疗方案中足三里、梁丘、天枢和上巨虚、下巨虚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具有益气健脾,化湿和中等功效,针刺足三里可以促进胃肠蠕动[24]。梁丘为胃经郄穴,行理气和胃、通经活络之功效。天枢清热利湿,理气止痛。上巨虚、下巨虚作为大、小肠之下合穴,能调理脾胃气机。内关为手厥阴之络,是降逆止呕之经验效穴。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穴,与足阳明胃经相接,可清泄阳明胃肠,具有理气止呕之功[25]。“腑会”中脘为胃之募穴,有理气导滞之功效。研究[26]表明,针刺中脘可以增强胃肠蠕动功能,从而促进空肠黏膜皱襞增深、增密,蠕动增强。诸穴共用,补虚泻实,治疗胃肠疾病。

本研究分析了200例PGS患者的临床效果,其中治疗组胃动力恢复时间和胃液引流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水平无差异,治疗组患者加用揿针后痞满症状分级评分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更为显著。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0%(89∕100),对照组为71.0%(71∕100),治疗组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揿针治疗PGS的效果较为显著。

揿针疗法集针刺操作简单与埋线安全性高等优点于一身,无明显不良作用,患者依从性好,尤其适用于畏针患者[9]。揿针联合西医治疗PGS 可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然本研究样本数尚少,需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中医药治疗PGS 的作用机制,以期形成易于推广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

猜你喜欢

胃瘫痞满胃液
水针结合腹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验案
基于数据挖掘的《普济方》治疗痞满用药规律分析
温针灸治疗痞满的临床观察
温补法治疗痞满临床经验
藏药佐太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汞溶出差异
术后胃瘫怎么办?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症护理
早产儿胃液培养在早发性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瘤胃液在牛羊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苏玉伦主任治疗痞满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