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跨学科组织实践对我国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构建的启示
2024-05-18胥郁
胥 郁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
为加快实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2022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提出,高校应强化有组织科研,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创新高地和世界级人才培养基地提供有力支撑。在此背景下,国内不少高职院校特别是“双高”计划院校开始尝试组建诸如“院士工作站”“大师工作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特色鲜明的跨专业组织,开始了有组织科研的探索。不过相较于跨专业实践在高职院校做出的努力,有关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理论研究还很鲜见,特别是对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还认识不清,无疑阻碍了高职院校有组织科研目标的推进和落实。比较而言,同为高等教育体系的研究型大学通过跨学科组织构建的长期探索,迄今在有组织科研方面积累了颇为丰硕的成果经验。以致可以说,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大学,如果还没有构建跨学科组织开展跨学科研究都不能称之为一流大学。尽管相较于研究型、综合型大学,高职院校在科研实力上存在很大差距,但两者作为大学的科研功能是一致的,只是前者注重基础研究,而后者则着力于应用方面研究,均是服务于社会现实问题解决和人民福祉提升。基于这些共性特征,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国内外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历程和趋势的梳理,总结分析其生成动力和发展特征,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探索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启示。
一、国内外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历程及趋势
所谓大学跨学科组织是指突破单一学科为中心的院系学术组织界限,实现以跨学科知识生产活动为核心特征的学术组织[1]。尽管有关跨学科研究的历史溯源难以确认,但学界公认的真正意义上有组织的、大规模的跨学科研究活动始于二战期间美国主导的“曼哈顿计划”。这种综合性的、迫切的现实问题解决需要,推动了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发展。迄今为止,各国大学由于所在国情背景的不同,在大学跨学科组织的构建方面走过了一段各具特色的探索历程。
(一)美国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
早在20 世纪初,美国的大学已经开始尝试一种通识教育运动,这可以说是跨学科活动的一个初始形态。到了二战期间,美国的“曼哈顿计划”促使大量的研究所和实验室诞生,并且促成大批的跨学科合作项目,目的是解决当时最重要的军事问题。自此以后,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得到了合法认可。
二战结束后,由于社会、科技和文化的巨大变革以及教育领域的改革需求,美国的科研管理和资助机构在大学中不断加大对跨学科项目的投入。进入90 年代,美国的科学、工程和公共政策研究协会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在培养科学和工程人才的过程中,应该兼顾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具备跨学科思维的人才。随后,美国的大学开始广泛应用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模式,出台一系列政策、规划和报告来支持并鼓励跨学科活动,并将其提到了战略高度。跨学科战略是指大学制定并调整其政策、实践和架构,以促进跨越传统的学术部门和学科界限的联合教学和研究。其主要关注点在于大学机制和制度层次上的创新。在跨学科战略的引领下,跨学科活动逐步从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驱动力,大学自我创立了许多以跨学科研究为核心的研究所、研究中心、实验室和研究团队,甚至还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大学模式,把“致力于多学科的教学和研究、知识创造和传播”作为自己的使命[2]。
如今,美国大学中的跨学科组织发展采取了一种自由创新创业模式,各个大学可以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和分布情况,从上至下地建立校级或学院级的正式跨学科组织,也可以由大学内的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爱好,自下而上地构建非正式的跨学科组织。除此之外,跨学科研究的组织形式还在持续创新和多元化,包括跨学科机构的领导任命、团队建设、学术政策指引、教师聘用、资源分配和激励措施、教学和科研评估等方面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操作体系和管理机制。
(二)德国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
德国的传统大学,最初是为少数精英们提供科学教育而设立的。从20 世纪50 年代起,德国大学生入学人数开始迅猛增长,但与其他工业国家相比,联邦德国在高校入学率方面仍是“后进生”,1960 年仅达到6%。因此,这就要求德国传统大学在学习制度、内部管理和高等教育观念等方面必须进行深刻地变革。20 世纪60 年代,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开始酝酿。一个突出特色是各州政府积极创设新制大学及学院,这些新型大学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应用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简称UAS)。1976 年,德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框架法》将应用技术大学归入高等教育范畴,由此与传统大学构成高教体系二元结构。新制大学的加入,不仅增加了学生的收容量,而且其在行政和学术组织形态上,也充分反映了德国大学的改革方向。
一方面,传统大学为了加强教学和科研的联结,开始创设被称为“学域”的多学科的教学管理部门,取代了传统的学部和研究所中心制。在1980 年代,德国的研究生教育逐渐走向规范化和体系化,其中包括设立研究生院的举措。这个举动旨在创建一个融合科研与教学功能的机构,进而发展成为一个跨越多个专业和系别、拥有明确的科研目标和任务的研究单位,且尤其重视培养博士生的作用[3]。同时,学术管理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实行大学和学系两个层次办学,使学系享有较大权力,成为大学教育与科研的基本单位。
另一方面,应用技术大学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应用技术大学成立之初主要为学生教学和职业培训服务,开设工程技术和管理类应用课程,以满足当时高校学生数扩张需求。随着德国高端制造业在全球范围的崛起,德国社会也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变化要求。为服务德国产业发展,顺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需求,德国应用技术大学适时调整,产生了以面向生活实践为特征、服务于教学的研究功能。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现代大学的功能和职责也在发生变化。这必然要求大学内部科研学术组织(管理)结构的调整和变革。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德国大学的科研学术组织(管理)结构正在向扁平化结构转变,学术与研究单位趋向于合并与重组,学科发展趋向于整合与创新。
由于德国大学普遍采取具有悠久历史的研究所和讲座教授制的大学科研模式,因此,德国高校跨学科学术组织变革的典型特征是转型变革模式,即通过对传统学习或学院的合并与改造,使之逐渐适应学科的跨系和跨学院交叉。同时,结合德国工程技术的实践需求,跨学科学术组织形式也日趋灵活和多样化。
(三)日本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
自1970年代开始,面对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变化和日本国内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日本政府开始启动科技强国战略,其后相继在1995年提出“科技创新立国”战略及1996年日本综合科技会议推行首期“国家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全面系统性的科技改革逐渐展开,日本大学也开始了缓慢而渐进地变革。2001 年,Hiranuma 和Toyama 教育法案的管制放松和日本国立大学的合并改革加速了日本大学的变革过程,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鼓励大学学科会聚(Convergence of Disciplines),推动日本国立大学逐渐由单一的学术性大学向产业、大学、政府合作模型转变。从2004年4月开始,日本国立大学彻底转变为独立法人单位。这意味着所有国立大学获得了更多的自主经营权,大学校长为决策负责,教职员工不再是国家公务员。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日本大学越来越强调在多学科和跨学科领域开发竞争力,很多大学开始创建综合性学系。特别在2006年《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及“科技基本计划(2006-2010) ”共同驱动下,日本文部科学省(MEXT)2007 年启动“世界顶级国际研究中心计划”(WPI),在顶尖大学建立约30个世界顶尖水平国际化研究平台,以跨学科研究为主要阵地,瞄准新兴前沿研究议题,创建新兴学科领域,推行研究组织变革,培养国际跨学科人才。这些平台优先资助的交叉学科领域包括信息科学、科学教育、基础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神经科学、生物医药工程和生物材料科学。通过跨学科平台建设,日本大学进一步加强了产业、大学、政府之间的互动合作,由大学衍生的创业型公司和专利申请数量从20世纪初至今保持年均7%的增长,校企合作研究项目更是呈现了十余倍的增长[4]。
从整体上看,日本大学的跨学科组织正在从独立学科模式向学科汇聚模式转变,其典型特征是创新学习模式,即早期以学习欧洲模式为主,20 世纪90 年代后不断向美国模式学习,同时结合本国的国情和产业经济发展特色,在大学学术组织再造方面做出了重大创新和变革,探索了流动型跨学科研究体系和弹性的跨学科教育体系,形成了严密而灵活的跨学科研究组织运作机制。
(四)我国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
我国的跨学科研究始于20 世纪50 年代,并在80 年代初达到了繁荣。在我国,跨学科研究一般被称为交叉科学研究。此类研究主要是通过国家政府组织重大科研项目的形式展开,通常涉及到国家科研计划中极具重要性、规模庞大、耗费巨大的项目,而且往往涵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和较长的研究周期。由于大学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它们一直是中国科研的主要力量,承担了约70%的重大科研项目[5]。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了新的一轮结构调整,以“共享、协调、合作和合并”为主要手段,着重发展综合性大学,为中国高校进行学科结构调整和深入的跨学科(交叉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机会。能够进行跨学科研究的中国大学通常是综合性或研究型的大学,主要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国家、部级重点科研项目。
当前,中国的大学跨学科研究已发展出三种模式:第一,依托于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模式。大多数这样的实验室承担着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国家级或教育部的重要科研项目,这些实验室通常设立在专业学院或系别的一级,并以其中某一学院或系别为主导,根据科研项目或主题的不同组织其他学院或系别参与其中。第二,跨系跨学科研究中心或研究所模式。这种跨学科研究组织可细分为国家级和校级两类。最常见的国家级中心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而学校级别的则包含了各种形式的跨学科研究中心或研究所。第三,独立设置的跨学科交叉研究中心模式。这是跨学科独立设置的科研实体,专门针对特定的主题领域,如大型交叉研究课题一般由研究中心统一管理,并邀请相关的学院或系所共同参与[6]。
二、国内外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的基本形式与特征
从上述梳理可以得知,跨学科组织为促进科学合作和技术服务提供各种机会,为复杂的科学技术和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越发受到各国的重视[7]。而大学因为具有各类人才汇聚和实验设施设备完善等优势,自然成为开展跨学科研究和教育活动的最佳场所。总的来说,经历这么多年发展,国内外大学跨学科组织呈现以下基本特征。
(一)组织基本形式
根据组织虚实与否及规模大小,大学跨学科组织有以下基本形式。
1.跨学科任务小组
这类跨学科计划是根据特定任务而设立的,但不一定要有实体形式。它会分布在各个学院或系别之间,集中各自学科的优势资源来进行大型合作项目。一旦特定任务结束,有可能终止运行或转变成实体组织。
2.跨学科研究小组/团队
这是一种小规模的跨学科组织形式,同样也可能没有实体存在。相比跨学科计划,这种形式更加灵活实用,经常接受企业赞助并与企业进行合作研究。
3.跨学科实验中心或创新基地
这是一种稳定并且相对独立的实体组织,通常是因为国家重要科研任务而建立起来的,需要较大的投资和专业技术支持。这类组织的成员可能是全职人员,也可以是来自不同院系的兼职教员和研究生。
4.跨学科联合研究机构
这是大学中最重要的跨学科组织形式,尤其是在研究型大学中扮演重要角色。这类机构与其他多个学科有紧密联系,鼓励进行新颖的前沿项目研究,虽然以科学研究为主,但也会顾及教学任务,通常是为研究生提供指导。
(二)组织特征
尽管大学跨学科组织形式各有不同,但仔细考察和分析这些不同形式跨学科组织模式和研究行为,还是能归纳出一些共性特征。
其一,大学跨学科组织是在传统学科分化基础上构建出来的,打破了学科和院系之间的界限。它的结构通常以学科分类为基础,按照实际需要将不同学科(树状结构)连接起来,以形成网络化的学科组织体系,并以此为载体开展跨学科合作。从实际情况来看,像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大学跨学科组织通常是按照具体需求设立功能性的跨学科计划、实验室、研究机构、跨学科研究中心、研究小组以及协会等实体组织,以实现跨学科协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创建了一个紧密又灵活的组织系统。
其二,大学跨学科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始终以社会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通过深度参与和合作,广泛吸引来自产业界、政府等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这种跨界合作不仅为其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机遇,更是推动其迅速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与各方的紧密合作,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得以解决许多长期困扰社会的实际问题,同时推动了产学共进,实现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完美结合。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为大学带来了更高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更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三,大学跨学科组织人员构成的多元化和动态性。大学跨学科组织中最关键的要素是“人”,也即研究人员。成员结构是大学跨学科组织与大学其他组织的明显不同:一方面是成员的多元化背景,这些由来自产学研界的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在不改变原有单位隶属关系的情况下,开展跨学科的思想碰撞和知识交流。另一方面是动态性与灵活性。这一特点尤其以跨学科计划等非实体跨学科组织更为明显,既可以根据计划需要临时组合研究人员,也可在项目结束解散组织。这种动态性和灵活性的人员结构有利于适应多变的社会和学术环境,及时把握机遇,推动组织的持续发展。
其四,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追求跨学科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注重跨学科教育的开展。大学深知,培养出具备跨学科思维和复合型能力的人才,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应对复杂问题至关重要。因此,通过设计跨学科课程、组织研讨会、提供实践机会等方式,跨学科组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些教育活动不仅使学生受益,也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进一步推动了跨学科研究的繁荣。
三、国内外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的动因分析
从1930 年弗莱克斯纳创立世界上第一所跨学科研究中心——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到第一所完全跨学科性质的大学——洛克菲勒大学,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历经百余年,已经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知识和技术的发展。大学跨学科组织出现既不是大学领导精英想法的灵光乍现,也不是大学学术组织的偶然突变,而是大学外部多种力量和大学内部知识发展需要共同驱动的结果。
(一)外部动力:应对复杂社会问题和新生产技术交织推动的结果
从前述可以得知,世界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有组织跨学科研究活动始于战争问题解决的需要。很多时候,外部需要是大学跨学科组织产生的主导动力,其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问题亟待解决的需要
进入21 世纪以来,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面临的挑战变得更为复杂和多样化。过去,单一学科的知识足以轻松应对的问题,现在已变得束手无策而难以解决。为了应对这些困境并解决这些问题,学科交叉逐渐走近传统大学院系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其后被不断熟悉,及至受广泛运用。传统意义上的学科边界被打破,不同学科的交融形成了新的研究领域。作为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方法,大学跨学科组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当前社会中的许多热门问题,如纳米技术、生物科学技术和基因组学等,都与跨学科研究密切相关。
2.新生产技术的驱动
跨学科组织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向前推进发展的,从最开始之初的军事科研活动研究,到之后层出不穷的复杂社会问题的应对,新生产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一方面,高性能计算和模拟仿真技术发展,使得研究者能够在虚拟环境中模拟和测试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过程。而现代数据共享和集成技术又使得大规模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分析成为可能,不同学科研究者据此可以充分利用数据共享带来的研究便利和高效。另一方面,得益于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发展,研究者能够跨越地理空间限制进行远程协作。这使得跨学科组织能够更有效地整合全球范围内的研究资源,开展跨国、跨地区的研究项目。
(二)内部动力: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与知识生产主体的求知探索互动的结果
当代科学的发展正朝着知识内在统一性的规律趋势进行,当前大学跨学科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也正是基于这种语境产生的。
1.自然和社会事物内在复杂性的驱动
从要素观来看,自然和社会事物内在的复杂性指的是事物组成要素的多层次性、多因素性、多变性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事物的整体行为和演化。例如,一个生态系统包含许多不同的生物和非生物组成部分,这些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生态系统的整体行为和演化。基于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事物的复杂性逐渐表征出知识的多样化分类和学科分割化特征,各类学科知识占据了各自认识论的“山头”,各学科研究者已经失去了对事物全貌的整体性认识。然而,诸如地球气候研究等事关全球变化问题的出现,则必须考虑海洋、河流、大气层、太阳辐射、交通、土地利用等多学科知识综合利用,必须将整体和部分、宏观过程和微观行为以及全球和地方联系结合起来系统研究,也就是找到道家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中最初的“一”。知识在本质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跨学科研究产生的前提就是知识的整体性,也是在朝着探寻这个“一”的方向努力。
2.渴望和探索新问题的驱动
大量有趣的科学问题和科学发现,往往发生在科学地图中跨越学科领域边界的相对空白领域。这些领域恰是有待深入探知的未知研究领域,对其持续探索研究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科研成果,进而会衍生和发展出新兴学科,自然也吸引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对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兴趣,激发其强烈的学术追求动机。他们渴望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做出重大贡献,推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而跨学科研究为他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方法和工具,帮助他们拓展研究领域,提升研究水平,更有利于产生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这不仅是研究者群体对跨学科知识探索的渴望,大学自身的竞争也驱动了跨学科组织的成长。大学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需要通过不断变革和创新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尤其是在美国这样一个一流高校聚集的国家,大学想要得到好的发展,其自身必须具有异于他校的显著优势,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合作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和资源,研究产生的成果也有助于提高大学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借鉴与启示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产业技术变革,企业对生产制造过程中工艺改进和流程优化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些都对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开展有组织科研已经刻不容缓。因此,借鉴国内外大学跨学科组织的成功经验,可以为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构建提供思路和方法参考,也有助于高职院校有组织科研的高效推进。
(一)厘清认识,制定跨专业组织战略规划
2022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这对推动高校科研工作发展做出新的部署,吹响了高校有组织科研的集结号[8]。当前,全国共有高等院校3000 余所,其中高职院校占比近半,可以说高职院校推进有组织科研责无旁贷,其成效发挥是衡量高职院校自立自强的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与本科院校和研究院所相比,现实情况下的高职院校科研基础薄弱、科研定位不准、科研工作没有抓手、研究选题没方向,也形成不了有分量的重大成果。究其原因,在于许多高职院校对于科研的认知和引导不够,欠缺问题意识和选题意识,也缺乏有组织科研的战略规划准备。从科研价值维度考虑,高职院校构建跨专业组织就是响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的重要关切,在高职教育领域开展有组织科研的重要部署和战略举措。因此,包括高职院校科研部门在内的学校管理层应正确认识和对待跨专业组织及其活动,明确跨专业组织的目标定位[9],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统一的跨专业组织认知。以此为基础,高职院校应借鉴大学跨学科组织做法,适时成立跨专业组织建设领导小组或委员会,负责跨专业组织的战略规划,制定明确具体的战略目标。这些目标应该围绕学科专业交叉、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展开,同时还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通过明确战略目标,可以为后续的规划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问题导向,发挥院校专业资源优势
由前述可知,大学跨学科组织是以现代科学知识的扩展为基础,既强调应用研究,但更侧重基础研究及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卡脖子”问题的解决。与之不同的是,职业教育的科研是以服务区域产业为出发点的,具有应用性和创新性特征,高职院校要以当地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改革、技术服务、技术创新为研究方向,将理论和技术用于解决企业生产服务管理的现场问题。为此,高职院校应以优势学科专业为基础,主动谋划,紧盯区域产业发展中的科技难题和技术问题,引导科研团队密切关注、进行任务集成,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攻关,实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一方面,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应该聚焦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核心问题与技术前沿。这些领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热点和重点,也是地方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和技术前沿,高职院校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推动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还应该关注民生需求,聚焦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社会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问题。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可以为政府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和支持,为改善民生提供更加有效的帮助。
(三)变革组织,打造应用技术服务平台
有组织科研作为高校知识管理的一种创新形式,它强调高校应转变科研管理方式,针对重大问题,集中优势力量,组织团队搭建平台,开展重大任务攻关,通过长时间接续努力,以取得重大的原创突破。然而,与本科院校和研究院所相比,高职院校的科研组织存在明显的“三不够”:一是科研领军人物不足,带头人培养不够;二是科研团队不够稳定,科研人员常常是单打独斗;三是科研平台不够,政策和财力支持不到位,没有形成相对严密而又机制完善的科研组织。因此,高职院校推进有组织科研,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变革学校传统科研组织架构,建立基于任务攻关型的科研组织机制,搭建充满创新活力的应用技术服务平台。一是遴选(包括引进)科技领军人才,推进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实施科研项目首席专家制,激发他们勇敢担负起推动区域产业研发创新和产品技术升级的责任和使命。二是以关键战略任务为导向,以顶尖科技人才为核心,跨界整合各学科、专业、院系和行业资源组建稳定的科研机构。具体来说,依托学校和政府间的合作关系以及产学研的互动,打造具备鲜明研究方向和高效率运行的技术创新团队,不仅可以利用校内外优势资源实现跨学科研究,还能借助区域内产教融合联盟以及行业龙头企业的联合,聘请业内专家共同搭建高效能攻关大平台。
(四)加大资助,完善跨专业组织保障机制
落实科研经费保障,多渠道筹措科研经费,积极探索和推进有利于高职院校跨专业研究和教育的资助模式。一是要密切学校与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联系,积极争取国家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基金项目,或与企业联合开展攻关获得横向课题经费支持。二是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资助应面向科研问题,政府要鼓励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科研院所共享教学科研设施,支持采取灵活得多机构合作资助模式。当然,除了经费保障,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科研成效的发挥还有赖于环境条件的持续完善。其一要营造科学的政策环境,深化高职院校重大科研项目立项论证机制和过程监控机制改革,明确跨专业组织科研工作定位,解决科研项目脱离院校的办学实际、科研资源浪费问题。推进科研评价体制改革,突出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将人事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改革统筹考虑,建立新型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跨专业科研动力。其二要营造一个自由平等的学术氛围,妥善处理团队定向研究和个人自由探索之间的关系,同时应该尊重每一个研究人员的选择,并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的学术活动的自然发展规律。这样做的好处不仅能够增强跨专业的交流合作,也能够提升整个团队的研究和服务能力,还能够有效地提高个人的学术水准[10],形成有组织科研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