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模式对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2024-05-17刘珊珊秦文文王娜娜
刘珊珊, 秦文文, 王娜娜
(诸城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200)
肺部的疾病可使肺部的组织和胸膜破损(自发性气胸),或因肺部表面肿疱破损,致使胸膜腔内渗入空气。脏层胸膜、肺组织、细微气肿疱以及肺大疱等破损会使支气管部位的空气进入胸腔内形成自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属于肺部疾病中较紧急的病症。胸腔闭室引流在治疗气胸中被广泛应用,但存在发生并发症的风险[1]。受疾病和手术治疗过程中的相关因素影响,患者肺部会出现疼痛感,这会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服从性和治疗效果(围手术期)。随着护理服务的不断进步,人们日益重视治疗期间的体验和感受。基于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感和感受,应运而生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效果与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息息相关[3]。选取诸城市人民医院8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旨在讨论舒适干预措施对实施胸腔镜术患者的护理康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 年6—2023 年12 月在诸城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手术的患者,按照掷骰子的方式将86 例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3 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参照组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19 例、24 例,年龄为25~83 岁,平均年龄(61.95±8.96)岁,病症类型:原发性气胸12 例,继发性气胸16 例,其他原因15 例;干预组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1 例、22 例,年龄为25~83 岁,平均年龄(63.29±7.67)岁,病症类型:原发性气胸16 例,继发性气胸20例,其他原因7例。分析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症等,数据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 资料完整者;② 确诊为自发性气胸者;③ 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完全知情。排除标准:① 语言沟通能力障碍者;② 肺组织压缩在30%以下者;③ 凝血功能障碍者;④ 罹患多种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1) 参照组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为患者提供干净整洁的病房,帮助其选择合适的体位,叮嘱其按时用药等。
(2) 干预组
干预组采用舒适护理方式护理患者的术后:① 环境护理:护士以视频、图册等形式向患者讲解医院的环境,告知相关的规章制度。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及时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依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和外部的环境气候变化),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喜好。② 心理护理:术前,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忧虑手术治疗过程的患者,护士向其讲述治愈成功的病例,提高患者的配合度。针对治疗时情绪紧张的患者,通过转移注意力法纾解其负面情绪。③ 呼吸护理:术前,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呼吸方式(半坐位式)增加肺活量。指导患者以坐位或半坐位深呼吸的咳嗽方法,将痰液咳出。术后,对患者的呼吸道和生命体征情况进行监测,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护士在患者咳出痰液后,给予其充足的氧气,避免呼吸道阻塞。术后早期,指导患者以正确的呼吸方式,避免肺不张的发生。④ 体位护理:术后早期,护士告知患者正确体位的重要性,让患者配合保持合适的体位,护士协助患者,使其卧位舒适,避免患者因卧位不适产生不良情绪。待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后,让患者采用半坐位的方式以改善呼吸状况。护士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体征,在察觉其有不适后,及时为其调整卧位,定期更换干净整洁的被褥,在卧处增加软垫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以防发生压疮。⑤ 疼痛护理:术后,根据疼痛自量表对患者疼痛状况评估,护士告知患者疼痛发生的缘由,减少其不良的情绪。检查患者伤口和引流管的情况,采用转移注意力法,如播放舒缓音乐、观看慢节奏的视频、同病友沟通交流等,减轻患者的疼痛反应。在患者伤口剧烈疼痛时,护士需为其注射镇静止痛类药物,并在患者咳嗽时指导患者按压引流管的切口,缓解咳嗽带来的疼痛感。⑥ 引流管护理:术后,护士对引流管通畅和密闭的程度进行监测,以防引流管出现受压、脱落和堵塞的情况,需要告知患者保护引流管的方式。根据对引流液性状的观察记录,保证长管位于液面3~5 cm 处,引流管的出口位于液面70~100 cm处,防止胸腔内进入气体和液体。
1.3 观察指标
① 比较2组患者的FEV1和FVC;② 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时间:手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③ 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0.0软件分析指标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计量资料。用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2组患者的FEV1和FVC
护理干预前,2 组自发性气胸患者的FEV1 和FVC 评分差异不大(P>0.05),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FEV1 和FVC 评分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FEV1和FVC(±s,分)
表1 2组患者的FEV1和FVC(±s,分)
?
2.2 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时间
对比2 种不同的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比参照组短,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大(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对比(±s)
表2 2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对比(±s)
?
2.3 对比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
经过护理后,参照组的疼痛评分明显更高,组间数据差异可比性高(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对比(±s,分)
表3 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对比(±s,分)
?
3 讨论
青壮年肺部疾病患者最易发生自发性气胸。患者发病后的临床症状为胸痛、呼吸困难、刺激性咳嗽等,严重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目前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方式是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有肺大疱情况发生或病情发至严重程度的患者,需要实施肺大疱切除手术[4]。但是,在治疗时,因担忧术后的恢复情况及对手术的安全性问题,患者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而降低治疗时的服从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出现的疼痛感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若未选择恰当的治疗和护理方式,会使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加大,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合理有效地护理与治疗手段相结合对患者十分重要[6]。
临床上自发性气胸是常见的危重类急性疾病。若未有科学有效的治疗,会造成严重后果,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胸腔镜下的手术切除术因伤口小、患者容易恢复等优势,被广泛用于自发性气胸的治疗[7]。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疗自发性气胸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风险因素,同时因患者不了解手术的治疗原理及对手术产生的应激反应,患者的身心会受到创伤,诱发一系列的术后并发症。使用有效的麻醉方式和正确使用引流管会让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大幅下降。患者呼吸方式的改变(呼吸潮气量和频率的下降),会使身体不能获得充足的通气量,使康复的效果受到影响,诱发并发症(肺不张)。术后护理干预对于自发性气胸患者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预防并发症的同时,有利于患者呼吸和机体功能的改善,对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有积极的意义。舒适性护理从多个方面,干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以促进患者身体恢复。随着医学的进步,舒适性护理具有更加全面和多样的护理特性,能缩短患者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的恢复时间。因此,在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胸腔镜下的切除术后,适当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手术后,护士从患者的肢体、心理和呼吸等方面实施干预,让患者的肺部功能尽快恢复,减少其负面情绪的产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护理人员与患者经常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真实需求,依据患者真实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在手术后,恰当的护理可使患者的肺活量增加、冠状动脉的流血量改善、肺功能储量改善,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舒适护理理念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在治疗过程中给患者带来舒适的体验感,是极具人性化的护理模式[9]。分析认为,根据患者的病症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措施,以转移注意力法、教育和管理体位的方式让其疼痛程度降低,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合理的护理指导可以让患者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避免疾病的恶化和疼痛感的加重。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前,2 组自发性气胸患者的FEV1 和FVC 评分差异不大,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FEV1和FVC评分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较大。经过2 种不同的护理模式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时间短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大;参照组的疼痛评分明显更高,组间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
综上所述,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可以减轻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的疼痛,改善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