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高阶思维的体育课堂项目化学习探析
2024-05-17钟华燕何欢欢
钟华燕 何欢欢
摘 要:如今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常被忽视,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的传授式教学方式仍比比皆是。通过开展项目化学习,设置指向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目标,创设真实的学练情境构建问题场域,通过驱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实践探究学习,运用表现性评价方式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发展高阶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习方式;高阶思维;项目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04-0013-03
体育教学不应只局限于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还应注重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项目化学习是现如今广受推崇的学习方式,重点强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旨在让学生在真实学练情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着重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一、项目化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高阶思维场域的过程
项目化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根据现实面临的问题而进行主动建构式学习的过程。采用项目化学习就要构建符合项目特征的教学情境,具体可从如下四个方面构建。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内容是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的载体,学生借助这个内容载体在教师创设的学练情境中建构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情境要贴近现实世界,顺应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就必须要学会用“专家思维”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项目让学生根据学校校园体育运动会的展开没有推陈出新,每年都是一样的模式一样的场景,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的深度思维得不到体现为真实问题情境,结合学校实际来展开,让学生来设计与实践。
(二)驱动问题的设置
项目化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旧知和已有的经验,分析所学内容的核心知识,梳理其关键问题,进而,教师需要在学生学练过程中提出驱动性的问题。问题的設置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结合学练情境将已有的知识与技术进行迁移运用。因此驱动性问题的设置应体现真实性、针对性、诱导性,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实现深度学习,同时问题也是学生深度学习的驱动力。例如笔者学校的体育运动会还在延用10年前田赛+竞赛的老旧模式,以竞技体育为主,而趣味性、团队性的比赛项目几乎没有,这种比赛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对此提出项目化学习问题:让学生结合学校的实际创新运动会形式。真实的驱动性问题让学生产生共鸣。
(三)多维实践的探究
项目化学习通常以实践探究活动的形式进行,学生需要思维的深度参与。过程中学生在真实学练情境中身临其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假设、验证、批判、总结等多种思维活动进行深度学习。例如,学生在学习支架的帮助下确定了项目名称、所需器材、比赛规则,在经过实践操作之后发现了很多问题,不断迭代完善,最后形成了合适的学生运动会比赛项目,这是需要多种维度反复实践才能最终完成。
(四)学习成果的分享
分享成果是思维的碰撞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俗话说:“要想讲明白,首先要想得清楚。”学生在真实的学练情境中带着教师设计的驱动性问题去实践探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还要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进行展示和介绍,体现出“知行合一”。例如,学生要思考如何宣传学生运动会比赛项目,六年级采用了视频+介绍的方式,让大家看得清、听得明;五年级采用了海报展览宣传+
介绍的方式,让大家有憧憬、愿参与;四年级采用了多组动态小视频、照片+介绍的方式,使人一目了然。学生分享成果的方式各异,但都有着很好的成效。
二、项目化学习是一个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过程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基于真实问题的探究学习。项目化学习有助于深度探究、深度学习——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整合新旧知识,且能将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中。项目活动的设计通常围绕某个真实的驱动性问题而展开,学生的体育活动在具体的、真实的情境中展开,通过探究从而来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实践调整策略和方法,审视自己的学习状况并不断完善以接近目标,是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要点。在为期两天的运动会赛场布置和现场裁判工作中,“成果展示”就成了学生自我监控、论证并再一次提升自我反思能力的生成场。
当学生在模仿红军过草地(大垫子)这一实际问题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有跨跳、匍匐、快速爬,还有前滚翻、侧滚翻,甚至出现了前空翻过垫子。有些难度动作学生在体育课上也不敢尝试,但是在项目化学习的真实情境中,学生依据创设条件,选择适合自身能力的过垫子方式,完成了任务,既体现了体验者的个性化,又体现了“攻坚克难”的智慧,也让设计者和参与者都体验到了成就感。
三、项目化学习是一个培养学生沟通、合作能力的过程
体育学科中的项目化学习通常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在该过程中体育教师、学生以及涉及该项活动的其他成员相互合作,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分工,并且适时进行协商和讨论,合作解决问题,优化出项目化学习的最终成果。
在小组合作学习互动中,一要主题明确,二要设计具体任务,三要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架。基于项目的学习与传统模式完全不一样,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逐渐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是主体,体育教师只是辅助者。
在项目化学习中,一个项目的完成不可能独立进行,而是需要各种社会性互动。学生会走来走去,相互讨论,在身体和智力上都积极行动,寻找各种能够用到的资源来帮助解决问题,需要全身心投入,最终产生的成果需要接受各种评论。而运动会的真实举行既是检验成果的标准,更增加了对学习的真实体验。学生布置“强渡乌江”场地,队长分工后组员合作完成场地布置。在实践中遇到了几个问题:
● 代表“险阻”的铃铛可以从哪里来?
● 两个橡皮筋怎么连在一起?
● 怎么把联结的橡皮筋连到椅子上,把横幅绑到铁丝网上?
看似简单的任务其实考验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和生活应用能力,它锻炼和培育了学生在复杂情境中灵活的心智转换,是一种包含知识、行动和态度的“学习实践”,“做”和“学”不可分割,学生像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工程师、作家,在真实的问题并存在多种问题的情境中经历成长,将学习素养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实践。
四、项目化学习是一个培养学生策划创新能力的过程
在项目化学习主导的校园体育活动中,学生用所学知识梳理了基于核心问题的内容和匹配的思维,锤炼了问题解决、合作和自我管理等技能,形成了成果方案。但项目化学习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做中学”,是既要动手、又要动脑,还要整合很多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师生要在项目中学习,要加以实践和例证,才能确保小组的项目化学习成果被全校师生认可,这既是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更是高阶思维的学习方式。
以红军长征为文化内涵的体育活动项目化学习在经历了草图绘制、文字讲解、视频演示等论证后,小组成员重新绘制并形成了体验示范图(表1)。
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确定“道具”。
● 渡河工具用什么材料表现比较合理?为什么?
● “河流”(跑步)長度怎么确定?
● 渡河中的困难怎么体现?
● 比赛规则怎么制定?年段差别呢?
项目化学习指导的校园体育活动中,师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预估遇到的问题,对于项目的推进尝试进行理论角度的预演。小组成员们更体会到,要顺利开展一个活动不可能一切都如自己预料,必定还会有一些作为决策者必须要考虑到的实际问题,仅凭知识、经验是不够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设计—实践—修改”的螺旋上升才更能体现项目的合理性。学生通过已学的各学科知识整合梳理,活学活用,运用于项目的策划制定过程中,理论真正付诸于实践,理论真正指导于实践,反过来在实践中探索改进我们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策划创新能力得到了展现和提升。
项目化学习中教师通过设置指向高阶思维的多元教学目标,设计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在深度合作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创造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以及信息分析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参考文献:
[1]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J].教育科学,2018(02).
[2]夏雪梅.素养导向的项目化学习[J].中国教师报,2019(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