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中的有效引导

2024-05-16阮伟

小学科学 2024年12期
关键词:引导策略探讨教学

阮伟

〔摘    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的引导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效果。然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只注重灌输知识,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引导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数学思考能力。教师通过合理的问题设计、启发性的讨论和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强他们的合作沟通能力。

〔关键词〕  引导策略;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12    085-087

由于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学习数学较为吃力,因此,教师需要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构建数学知识的框架,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策略,以期能为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一、设置学习目标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设定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设定学习目标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努力方向,还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提高他们对数学内容的理解。

(一)明确学习目标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课程中的重点,也能够帮助教师合理规划课程。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能够确保学生学习过程的连贯性和目标导向性。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与学习目标的比较,评估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学习效果。这样可以帮助教师确定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发现他们的弱点,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课堂教学调整和针对性的辅导。

(二)如何设置有效学习目标

教师在设定学习目标时需要参考课程标准,并明确本节课程重点。因此,教师应该熟悉相关的课程大纲,从中抽取关键要点,并为学生设定适合他们学习情况的学习目标。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灵活地调整学习目标,为每个学生设定有针对性的目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实际实施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目标设置,可以采用分层式目标设置。例如,可以综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将他们分成三组: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为一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但应用时容易出错的为一组,基础知识掌握牢靠、学习能力较强的为一组。第一组学生的学习目标就可以为熟练掌握和应用本章知识内容;第二组可以在让学生熟练掌握的同时,分析每次出错的原因,并整理为错题集;第三组则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拓展题目练习,并让他们在课堂上分享和讲解基础题的解题思路。通过将学生分组的方式,能够细化每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强化薄弱部分,将学习任务的价值最大化。此外,在设置学习目标时,教师应该设置具体明确、能够被学生理解和可量化的学习任务。模糊的学习目标会给学生带来困惑,导致他们无法集中难以掌握的重点。因此,教师需要将学习目标具体化,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并能够评估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同时,在设定学习目标时,教师还应该注意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实际可行性。学习目标应该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能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完成。必要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目标的设置,使目标更有针对性,学生完成起来更容易。

二、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一)激发创造性思维

首先,提供开放式问题是一种常用的教学策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开放式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相比于传统的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鼓励学生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法和途径。例如,学生在学习完整数的加减乘除后,教师可以提问:“用8和9两个数字写出一个数学题,并解答。”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通过运用自己学习过的知识来将这两个数随意组合,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这种类型的问题鼓励学生学会运用创造性思维,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将所学的知识整合起来思考问题。此外,积极探索数学语境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数学不仅仅是一组抽象的概念和符号,也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教师通过将数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来发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图形与变换”时,教师可以举例生活中熟悉的物品,让学生思考这个物品可以由哪些图形变换而来。通过引入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同时教师也能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才能将课堂效果最大化:1.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2.鼓励学生勇敢尝试和正视错误,从错误中学习,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发展逻辑思维

数学是一门基于逻辑推理和证明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引导。利用问题来让学生解决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系列的问题,鼓励他们通过逻辑分析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分解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以倍数的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发现倍数的规律,教师可以列举出“2”和“5”两个数字的倍数,引导学生思考和观察这两个数之间倍数的区别和规律。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个位数上是“0和5”一定为5的倍数,个位数上为“2,4,6,8”则一定为2的倍数。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帮助学生发现数学基础知识中的关联性,并学会将这种数学逻辑思维应用于其他知识的学习。

三、增强课堂互动性

(一)组织小组活动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通过组织小组讨论、竞赛等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探索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点的充分掌握和深刻理解。对此,教师也需要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在适当的时机开展小组活动,并通过引入特定的知识点以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应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将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搭配分组,以发挥领头羊作用,充分带动所有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学习。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小组成员,为其配置小组长、学习委员、执行委员、小组发言人等“职位”,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担任“职务”,从而获得更好的参与感。在此之后,教师还需要引入小组讨论的课题,如“鸡兔同笼”“摊煎饼”等具有场景性话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代入场景,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需要由不同“职务”的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如学习委员负责提出思路,执行委员负责记录讨论内容,发言人负责回答问题,由小组长负责评价其成员完成任务的情况。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巡视各组讨论情况,并负责为学生解答思考中存在的疑惑,以保证其思路正确,避免陷入思考死角。教师在提出主题后,还需要为每个小组布置具体的任务,并设定讨论时间,时间结束时由每个小组的发言人负责回答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也需要给予积极的反馈,对每个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小组对比来给予奖励,由此来激发学生的求胜欲,使其能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小组讨论,并确定相应的成绩。在小组讨论完成后,教师还应当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总结,通过对各小组答案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由此来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充分掌握与灵活应用。

(二)引入教学游戏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游戏玩乐是其天性,过度压抑不仅无益于课堂教学,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因此,教师也可以引入游戏教学模式,通过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高数学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在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数学理论构建游戏规则,如数列规则、公因数和公约数规则等,使游戏过程充满数学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设计游戏活动来教授数学知识,如分类游戏、数数游戏以及场景游戏等。在游戏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代入感,教师可以先设计游戏场景。例如在数字计算游戏中,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设置一个“超市”的场景,用书本、文具作为商品,并对每个商品进行明码标价,在游戏的前半部分,可以让学生扮演超市导购员,将不同的商品按照价格高低进行归类放置,由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字敏感性。而在游戏的后半部分可以让学生扮演顾客,设计同类商品多个购买可以打折的游戏规则,让顾客在有限资金范围内选购最多的商品,并由收银员进行计算。在游戏过程中,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能够让学生体验生活场景,使其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习兴趣。

(三)转换学习角色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应當主动进行学习,而非被动接受知识。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转换学习角色,让学生扮演“小小教师”,从而开展相对简单的数学知识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之后抽取解答正确的学生到讲台进行讲解。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如何利用正方形面积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通过提出问题和具体的数字,让学生进行计算并要求展示答案,之后让回答正确的学生分别上台进行讲解,使其以教师的角度为其他学生讲解原理,由此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再从问题的答案中总结数学知识,由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索积极性,使其养成探索式学习的习惯。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做好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可以通过生活实践,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点,如加减乘除运算规则以及统计方法等,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可以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汲取知识,并使其能够了解到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教师在实施这些教学环节时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受益。

参考文献

[1]沙云珍.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6):71-73.

[2]张艳.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策略的应用与实践[J].理科爱好者,2022(5):157-159.

[3]韩亚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引导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2(24):198-199.

[4]丁慧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引导策略分析[J].小学生(下旬),2022(1):95-96.

猜你喜欢

引导策略探讨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网络舆情事件的引导策略分析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捕捉灵动话题,催生日记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