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2024-05-16张悦韩海生
张悦 韩海生
【摘要】随着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观念已家喻户晓.而在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物理教学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物理课程目标的核心指向.因此,在具体的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知晓并熟练运用提高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这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近几年初中物理教学的方向也逐渐向物理核心素养靠近,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扩展学生物理观念和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文重点在于针对当前初中生物理核心素养发展的现状,提出初中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经过某一阶段的学习之后,应当具备的某些知识技能和品格,以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环境.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观点、科学思考方法、实验研究能力、科学态度及责任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就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的人才.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在教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物理核心素养.具体来说就是问题分析及解决的技巧、沟通协作的素质、推理证明的本领及建立模型的能力.
1 初中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
1.1 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不够健全
有些学生在一开始进行物理学习时容易将物理公式与数学公式混为一谈,认为物理问题就是简单的套公式,这是由于学生并没有意识到"物理量"与数学上的"数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也是学生在进行探究实验时只记录数字,不记录单位的原因,表明学生物理观念的不健全[1].
1.2 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薄弱
在初级中学阶段,众多学生误将力的示意图理解为物理模型,对某些物理问题的阐释并不能更具体或更直接地形成具体的物理模型.同样,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运用物理思维方式做出科学推理,得出规律,达成结论,更无法阐明自然现象和解答实际问题,因此,学生们普遍的物理思维水平较为不足.
1.3 缺乏科学探究技能
对于物理学习,往往需要初中生应达到以下四个目标:一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二是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三是锻炼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四是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精神.而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刚刚接触这门学科,而在实验课上往往不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也不愿意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一味地按照教科书上的步骤进行简单的实验,也导致在多数情况下不能理解实验原理.
1.4 科学责任和态度意识不强
初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责任意识的重要环节,可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对于一些物理问题的研究没有嚴谨认真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2 初中生物理核心素养低下的原因
2.1 教师对物理核心素养认识不够
学生一旦形成了物理观念,就会站在物理的角度看待问题,能够更清楚的认识问题的本质,运用清晰的逻辑去思考,制定合理的计划,最终把问题解决.虽然众多教育工作者也十分重视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但和升学率比较起来,教师更在意的是学生的分数是否提高,这就导致了教师常常忽视对学生物理观念的培养,就更不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了.很多情况下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一味地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一度的被动接受物理知识,使学生很难形成自己的物理知识框架.由于所学的知识得不到升华,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物理观念很难得到培养.
2.2 教学方式单一
在当今教学环境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为了提高课堂知识容量,教师往往过分强调知识结论,而忽视了学生科学理解能力的发展.这种做法导致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仅仅局限于套用公式,而无法运用具体、发散和创新思维来解决.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思考能力受限,很难跳出固有思维框架.学生做完了一些类型题之后,不能主动的将这些类型题归类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更不用说进行合理的推理和论证了,这就导致了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薄弱.
2.3 忽视学生实验能力的发展
大多数初中生对物理实验是感兴趣的,单单是看老师演示实验就足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了.然而,许多物理教师却在如何教授学生进行实验上遇到了困难,尽管他们在讲解实验主题时信手拈来.因为大量实验题不需要学生真正具备科学探究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只需反复讲、反复练,学生也能得分,长此以往就导致学生缺乏科学探究能力.
2.4 知识面狭窄、缺乏整合的科学专业知识
现有的很多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过于狭窄,无法跳出单一学科的框架进行深思和实践,忽略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的交互和内在联系,未能建立起一个合理的,全面的科学知识体系.他们对物理课程的理解也存在局限,教学目标基本集中在科学的基本事实和基础知识上,尽管也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但是事实上很多教师只着重学生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巧,而忽视了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教学重要性.这种偏向导致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却缺乏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初中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3.1 重视物理概念,强化物理概念
物理观念具体来说是学生对于世间万物的主动意识,而这些意识又常常影响着学生得行为活动.初中物理知识学习是培养学生物理观念的第一步,同样也是打好基础的关键.这有助于学生更科学的看待事物,作出合理的分析,并给出正确的评价.物理观念不是物理知识,却来源于物理知识,是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从所学的知识当中得到的升华的意识.因此,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心理和年龄的特点去合理的制定教学计划、组织课堂教学.首先,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若不重视学生的前概念,可能会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长期以往可能会使学生对科学产生过多的疑虑和偏见,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2].其次,教师应注重对物理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应注意物理学科的语言规范最后,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
3.2 采取适当教育手段,形成系统知识结构
科学思维中包含了构建模型、科学推理、科学论证及质疑创新等要素[3].教師要重视课堂引入环节的设计,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巧妙地设计课堂引入环节,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课堂上,从而启发他们的积极思维.教师可以运用问题情景教学模式,根据当前教材的知识内容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来创设问题情景,将知识以问题情景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根据难度的等级,这种问题有的是可以凭借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或者是对生活经验的直观认识来轻松的解决,也有的是需要学生通过努力的探究进行解决[4].
另外初中生是一个矛盾体,他们渴望独立,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我们何不抓住这一关键期,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技能,使其加强自我约束、管理与评价,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5].
3.3 理解实验过程,提升实验能力,
我们需要认识到,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它会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而逐渐成为学生个人的技能.因此,教师应该有信心和决心,根据学生目前的水平和能力,并结合具体的研究主题,随时进行适当的调整.首先,要准确把握研究问题方法.往往研究物理问题方法的教学并不像物理知识那般明确,而是在在探究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渗透.研究方法的教学模式并不单一,一个方法可能会适用于多个探究活动中,再或者,一个探究过程中隐藏着多种科学研究方法[6].其次,合理分配研究小组.初中物理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在课堂中应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避免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浑水摸鱼的情况,锻炼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7].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学生通过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到一起,积累直接经验,有助于深刻理解核心概念,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8].
例如 《生活中的透镜》这一课的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尽管学生们对相机不是一无所知,且能够用相机拍摄,但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下,却不能拆解相机让学生了解它的内在构造.然而,教师采用多媒体照片进行讲解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照相机的简易模型.在创建过程中,能判断并处理以下几个疑问,比如,选用何种焦距的凸透镜作为照相机镜头更佳?如何制作照相机的镜头筒?为了胶片的展现效果更好应选用哪种材质?泄光问题该怎么解决?由此可见,综合探究活动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探究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逐步培养自身素养.
3.4 增强科学态度与责任感
在当今的社会中,科学态度与责任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实践活动和情感体验,更是推动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责任感,确保他们在走出校门后仍能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使命感,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通过学习物理学的历史,教师能引导学生培育科学精神并增强责任感.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物理学史,抓住教育契机,让学生从中汲取前人的智慧.此外,我们还应强化“从日常生活通向物理学,再从物理学通向社会”的观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物理学的实用价值.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生活案例,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在学习蒸发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何快速晾干湿衣服的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并总结影响流体蒸发速度的核心要素.同时,学生们能从过往的经验得出结论,如光线直线传播的表现,从而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此外,我们还应引导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关注生活中的用电安全、简单机械的便利、噪音危害、用眼卫生等问题.通过对功率、杠杆、滑轮等知识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实际应用,从而树立起责任意识.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利用信息技术等多种媒介,辅助“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得到升华.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掌握物理学知识,还能培养科学精神和责任感,为未来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松. 物理语言及其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考试周刊, 2013,(16):148-150.
[2]江昕,苏纪玲. 初中生物理前概念调查[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2):64-66.
[3] 张琳琳, 费金有. 物理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6,(4X):12-13.
[4]李爱华.浅谈探究教学中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2,30(12):11-12.
[5] 王兰芬. 初中物理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J]. 教育科学:引文版, 2017,(2):28.
[6] 陈锐祥. 初中物理常见科学研究方法浅析[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8).
[7] 孙枝莲.中学物理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0.
[8] 李宝敏. 核心素养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16,(18):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