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教学误区及对策研究
2024-05-16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岔路学校杨志燕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岔路学校 杨志燕
新课标指出,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学生将在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中,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数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思想方法,形成和发展模型意识、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做中学”理念,对今天的综合与实践教学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主张学生能做的让他自己做,学生能想的尽量让他自己想。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深入,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但由于教学内容新,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用,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误区
(一)重知识传授,忽略活动体验
一些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活动的体验。综合与实践教学往往要准备大量的教具和学具。一些教师图省事,准备不充分,往往用课件展示代替活动操作,数学活动缺乏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主动参与。面对这样的现状,学生如何积累活动经验?能力如何提升?核心素养如何培养?
(二)吃不准编排意图,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教材中所给出的素材通常只是一两幅情境图,问题的指向开放性强,导致不少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理解不清、对教学内容把握不透彻、对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活动流于形式,表面热闹,实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依样画葫芦,缺乏深入思考
有些教师对本班的学情了解不充分,生搬硬套教材中的情境图,缺乏必要的思考。书本上的情境拿来就用,或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或难度过大,学生无法完成。
二、“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依托活动,变革方式,凸显儿童本位
综合与实践最明显的特征是活动。一节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探究活动,也可以设计多个探究活动。活动的设计要难易适中,既要有挑战性,又不能过难,要让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同时还要有助于数学思考,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活动课。活动的设计还要凸显儿童本位,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唯有转变学习方式,以“活动”为抓手,以“问题”为导向,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
例如,在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多彩的‘分数条’”一课中,教师设计了“抢1游戏”和“清0游戏”两个活动。
“清0游戏”在“抢1游戏”的基础上难度有所增加,不仅要学生能快速判断分数单位的大小,同时要求学生能快速进行等量置换。在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验证思考不同的置换方法,在活动后引导学生对比思考:“你最想掷到哪个分数?最快几次拿完?”“如果运气差,每次都掷到1/16,多少次才能拿完?”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儿童主动探索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活动的设计上要能激发儿童的求知欲,让数学思考伴随活动始终,培养儿童的高阶思维能力 。
(二)学科融通,丰富体验,唤醒创新意识
在综合与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从其他学科的视角挖掘数学知识,关注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将课内外相结合、多学科相融合,沟通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可以通过布置个性化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丰富活动体验,积累活动经验,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潜能,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好玩”!
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有的喜爱语文,有的喜爱科学,有的喜爱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发掘教学素材,找到融通之处,适当补充,把学生喜爱的学科与数学相融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喜爱,感受数学的“味道”。
例如,苏教版教学四年级上册“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这节课中,学生对“可能”“一定”“不可能”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教师出示“守株待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画饼充饥”三个成语故事,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谈谈对可能性的认识。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学生认为这是确定事件,也有学生反驳:种瓜也不一定得到瓜,还受天气、环境等影响,如果干旱或是发洪水,那种瓜也不一定就能得到瓜。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感受“确定”中隐藏着“不确定”,“不确定”中又蕴含着”确定”,实现数学和语文融通。
教学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树叶中的比”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树叶的形状和树叶长和宽的比值有关。问题源于生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探究热情高涨。学生又通过研究发现:相同树叶的长和宽的比值比较接近;树叶越狭长,比值越大;树叶越接近椭圆形,比值越小。同时他们利用树叶创造一幅幅创意画,有充满诗意的荷塘月色,有充满趣味的小螃蟹,有跳舞的小女孩等。一幅幅真实的创意画,既折射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唤醒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沟通了数学与美术、语文等学科,真是有趣又好玩,这样的任务深受学生的喜爱。
(三)开发素材,激发需求,激励动手实践
关于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教材上提供了一些简单的素材供教师使用,但是教师不能拿来就用,而是要结合书本上的情境图,挖掘适合的教学素材,创设适合的教学活动,并对活动的细节进行优化。要帮助学生理解活动的具体要求,方便学生操作,让他们产生想动手试一试的渴望。然后教师再根据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寻他们的盲点和“堵点”,或让学生多说说心中困惑,激励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
1.挖掘素材,合理“开发”
教师应吃透教材编写意图,全面把握教学内容,不能生搬硬套书本提供的素材。要进行合理开发,挖掘更适合的教学素材,对活动进行优化。依据学情,或做一些辅助,或做一些拓展,保障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例如,在教学“多彩的‘分数条’”时,教材第一部分呈现的例题图是为活动准备的材料——分数条。对于基础薄弱的班级,教师可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直条折一折,感受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分数单位就越小,引导学生主动找寻分数单位之间的相等关系,为活动做铺垫。教师提问:“刚刚通过折一折你找到了哪些和“1”相等的分数?”接着提问:“你还能像这样找到和1/2相等的分数吗?”通过问题引领,给学生搭建一个支架,让他们顺藤摸瓜,发现这些分数之间相等的关系。对于基础比较好的班级,教师可以少一些辅助。在学生找到和“1”相等的分数之后,教师可以提问:“你还找到哪些有相等关系的分数?”让学生在学习单上写一写,比一比谁找得多。
2.找寻“真需求”,探究“真问题”
例如,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钉子板上的多边形”这节课中,在活动一环节学生自主探索出:多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2得到。
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规律适用于所有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吗?学生产生验证的需要,教师接着追问:“打算怎么验证?”教师再引导学生画图计算,然后看看规律符不符合。学生通过画图验证发现,有时符合,有时不符合,从而发现不仅要关注边上的钉子数量,还要关注内部钉子数,完善规律。内部钉子数为1时,多边形的面积等于边上的钉子数除以2。
接着在探究内部钉子数量为2、3、4时,教师先是提问学生:“你打算怎样探究?”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产生探究的需要,并初步尝试制订相应的研究步骤和方法,明晰研究的方向。由于要探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均来自学生,问题是“真问题”,需求是“真需求”,探究行动变得更加迫切,也更有意义和价值。
正是因为教师对素材进行了充分解读,知道学生的盲点和“堵点”在哪,并及时疏导,才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在规则的约定下,充分体验,主动思考,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四)以评促教,保证质量,保障活动实效。
评价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综合与实践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已经无法衡量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多方面的能力,如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创新意识、批判思维、质疑精神等。
教师要设置能够衡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评价方式,既要对活动结果进行评价,又要对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对结果的评价即看学生是否完成了活动任务,是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等。对过程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可用语言评价促使每一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可借助课堂观察量表对小组活动进行记录分析,如有效合作了几次、交流了几次、后进生活动的参与情况,课后再进行针对性指导;也可组织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谈一谈体会和活动感受并进行经验分享。
(五)目标确立,素养提升,体现学科育人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的确定,立足学生的核心素养,集中体现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综合与实践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通过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积极地对相关问题进行观察、分析、验证,促进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发扬科学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探索,不断提升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的功能。
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提升,更需要关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渗透,数学文化的传承、价值观的培育等。综合与实践每一节课都安排了回顾探索这一环节,教师切不可忽略。它可以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做全面的回顾和反思,这对知识的总结,对活动经验的积累,对思想的渗透、方法的习得等,都起到一个很好的总结提升的作用。学生所学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会逐渐淡忘,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习得的方法、获得的思想、提升的素养却是伴随终身的,是学生一生宝贵的财富。
三、结束语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活动为依托,在真实情境或问题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活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求进步”,对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应用能力等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