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并举 开发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

2024-05-16叶志红

小学科学 2024年12期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五育小学科学

〔摘    要〕  小学科学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实施闽南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坚持“五育”并举、以德育人,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以中草药学习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项目式学习,推进课程实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学生心中厚植民族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小学生。

〔关键词〕  小学科学;闽南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五育”并举;跨学科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12    049-051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其中,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近年来,中药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再次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笔者所在的学校地处农村,有着相对优越的中草药乡土资源,且学校种有两百多种中草药,学生对中草药较为熟悉,具备一定的教学优势。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学校为了实现育人目标而开发的富有学校特色的课程。由于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为目标,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笔者所在学校在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开发了闽南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闽南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以小学科学为主,融合语文、数学、美术、综合实践、信息、劳动等多门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等,以实现培养具有科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最终目的。

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多年摸索、实践、改进,开发出闽南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并在小片区和区里进行推广辐射,具有一定的可借鉴价值。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阐述闽南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策略。

一、以“五育”为抓手,确立闽南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的目标

闽南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以落实立德树人、激发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热情、增强民族自信感与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为育人目标。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旨在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从小培养学生坚持锻炼身体、热爱劳动,学会发现美、欣赏美,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尊重自然规律,热爱大自然的热情。让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和历史文化,掌握中草药的生物学课程,能识别常见的中草药,了解其功效,对我国的中医药文化有进一步认识。

二、以跨学科为主线,实施闽南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的教学

我校在多年的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不断摸索,最后确立了适合我校的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一)探索校本课程的实施时间

校本课程实施的时间主要为:一是每月两节科学课,在综合实践课、劳动课、语文课、数学课、美术课、地方课程中以每月集中一个主题的方式渗透校本课程的学习;二是中草药科学社团课。

(二)确定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前期的问卷调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生活环境等因素,初步确定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的研究内容。根据“五育”并举的育人和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确定了各年段的中草药学习实践活动。

通过中草药种植与管理,认识中草药的不同繁殖方式,了解中草药的生长季节,管理中草药的生长过程,观察中草药的植物学特点和价值,为中草药设计和制作植物名片,设计中草药自然笔记。

通过中草药知识学习,认识中草药的植物学特征、中草药的药用价值及食用价值。能以生物学特征鉴别常见的中草药,能概括中草药的主要特征和药用价值。

通过采摘与加工中草药,保存好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子。能根据不同药用中草药的不同入药部位进行采集,对采摘的中草药进行晾晒、烘干、打粉等,学习中草药常见的炮制方法。学习制作中草药干制标本、浸制标本,学习中草药标签的制作。

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中草药科学项目式学习。例如在适当的季节或月份,以闽南当地的传统民俗为情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制作中草药相关产品。如清明节的艾草青团、鼠曲粿,冬至的姜粿、姜撞奶,夏季的中草药驱蚊香囊,秋季的中草药防感冒香囊、抗鼻炎香囊,春季的枇杷膏,夏季的清凉花茶等。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劳动,体验劳动人民的艰辛、感受勞动人民的智慧、感受劳动的快乐。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形式

校本课程的实施遵循实践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创新课堂,创设源于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与多门学科融合,采用常规课堂与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结合的形式,以中草药园、实践种植园、中草药学习活动室等为活动场地,进行项目实践。

(四)跨学科学习,落实“五育”融合的育人目标

闽南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融合了语文、数学、美术、综合实践等多门学科,让学生在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能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自主探究真实复杂的问题,进行项目式学习。

德育方面,通过学习中草药知识、中医药历史名医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热情,增强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自信感与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智育方面,与科学融合,观察中草药,认识中草药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植物学特征,学会辨别不同的中草药。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长期坚持观察,培养科学观察的能力。与语文融合,在活动过程中,写观察日记,在亲身参与的活动中习得更多的表达与交流能力。与数学融合,运用数学的思维,统计植物的生长曲线规律,懂得用数学的方法对比不同的植物,学会用具体的计量单位,描述植物的植物学特征等。

美育方面,与美术学科融合,带领学生进行中草药写生、花艺制作,在大自然中学会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劳育方面,与多门学科融合,结合当地特色传统民俗节日及二十四节气,学习闽南传统风俗产品制作。例如清明节期间,南方的田间地头鼠曲草大量生长,闽南当地有制作鼠曲粿的风俗。以“爱吃鼠粬龟,顶丘跌下丘,跌得规(全)身躯……”的闽南童谣顺口溜为学生创设采集鼠曲草情境,通过富有童趣的项目设计“飘香鼠曲粿”的项目式学习。在语文阅读课中,以现代著名作家周作人的散文《故乡的鼠曲草》与科学课的实物观察相结合,认识鼠曲草的特点,学习鼠曲草的植物学特征和鼠曲草祛痰止咳的药用价值,且学习传承当地民俗文化。再如端午节期间,开展以“艾草话端午”的项目式学习。因端午是艾草生长茂盛的季节,农村家家户户门上悬挂艾草,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和认识艾草,在中草药园收割艾草,晒干制成艾绒,并学习艾灸,制作艾草驱蚊香包,制作品尝艾草粿,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又如在大暑节气开展的“消暑中草药——仙草”的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学习认识仙草、采集和加工仙草,通过了解闽南与台湾关于烧仙草的历史故事,制作仙草冻,品尝分享交流,更深刻地激发两岸一家亲的爱国情感。再看霜降节气开展的“芳香中草药——薄荷”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学习薄荷等芳香类中草药的植物学特点,制作防感冒、抗鼻炎、提神醒脑等中草药保健香囊,体验提取植物精油,让“芳香文化节”的香气飘荡在校园中。跨越时间最长的是“姜的妙用”的项目式学习,学生在三四月的科学课《不用种子也能繁殖》中,通过营养土种植姜,到了年底的大雪节气,学生种植的姜进入采收期。他们通过长周期的种植与观察,学习姜的植物学特点、食用和药用价值,为姜设计植物名片、写作自然笔记,制作闽南特色姜粿,提取姜淀粉,制作厦门特色美食姜母鸭、姜撞奶、姜糖等的主题活动。通过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传统实践活动,感受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乐趣。

体育方面,在中草药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学习了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认可中医文化,能从小学会进行自我健康管理,体会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自觉在平时多多锻炼以提高自身体质。

三、以发展为目标,建立闽南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的多元评价体系

闽南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的多元评价体系,主要以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方式进行。通过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更客观地反映学生能力的发展,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优化,关注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各阶段的问卷调查,了解全校师生通过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学习的认识和阶段成果。收集学生、教师的问卷,对闽南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的阶段性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使用过程的评价量表进行校本课程学习的过程评价。通过闽南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的阶段性学习,开展一次自评、互评活动,在评价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通过举办各类实践操作、讲故事等比赛,根据各项活动评价标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例如开展户外的中草药写生活动比赛、制作中草药干制标本比赛;开展讲故事比赛,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中草药的传统典故、历史文化等。开展辩论会,对传统中医药和西药进行正反方辩论;开展对部分稀有中草药或有典型特征的中草药进行3D打印作品展示交流;开展有趣的游戏,利用部分中草药的特殊形态特征药性等,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开展有趣编谜面猜谜语和说相声等活动;通过撰写学习心得、小组团队合作进行总结汇报等方式评价校本课程的学习成效等。

四、以融合的理念,提升闽南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的意义

(一)超越知识本位,走向科学核心素养

闽南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坚持“五育”并举、以德育人,培养具有科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闽南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实施的意义,不仅仅限于体现单科的科学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品德的培养,为学生将来走向复杂的真实社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超越学科固守,走向儿童立场

闽南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源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学生能够快速地融入问题情境中,自愿主动地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除了学习中草药的基本科学知识外,我们重视学生解决真实复杂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在项目式实践活动过程中有体验、有收获、有成长。

校本课程学习的评价体系多元,能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避免学困生过度自卑,能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超越本土情结,走向融合视界

增进校际融合,适应性强,可操作性强。目前已经在小片区内、区内辐射开展活动,受到小片区学校、区内其他学校师生的好评。

开展校外融合,學校与厦门园林博览园合作,建立了校外中草药学习实践基地,让学生能走出学校,走入生活,在更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实践拓展学习。与厦门医学院等合作,进一步规范和拓宽学生项目式学习的实践内容。

促进实践活动与比赛融合,组织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竞赛,以赛促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中草药知识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中草药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我校的闽南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是以小学科学课为基础,融合了多门学科,将闽南特色传统民俗融入课程实践中,在项目式学习中进行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因此,闽南中草药科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对促进小学科学课程及其他课程的学习,对培养具有科学核心素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洪旭辉,叶志红.基于STEAM理念的中草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J].小学科学,2022(9):12-14.

猜你喜欢

跨学科学习五育小学科学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STEM项目学习要重点关注什么?①
创客课程开发的困境与突破
跨学科学习:真义辨析与实践路径①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